大明之崛起1646-第1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大人思虑周全,实为国之大才。”他遂吩咐道,“那便由宁大人代朝廷去趟漠北,只要腾继思仍归顺我大清,将他税贡全免了亦可。”
宁完我忙躬身道:“臣,自当不辱使命。”
多尔衮满意地点了点头,又道:“肃亲王那边打得不错,张献忠眼下已被困于蜀境,或许秋末既可凯旋……”
他正说着,就见自己贴身侍卫鳌拜立于门口拱手道:“主子,有江南急件。”
“念。”
“嗻。”鳌拜禀道,“福建的内应送来消息,说英贝勒还活着。只是一个多月前被送出了福建,去向不明。”
多尔衮腾地站起身来,眼中闪过一抹喜色。他虽和阿济格有些龃龉,但阿济格毕竟是他亲大哥,更是他政治上的重要盟友。
阿济格在两白旗中影响力很大,多尔衮能顺利压过肃亲王豪格坐上摄政王的位置,这与阿济格对他的鼎力支持是分不开的。
故而若是阿济格死了,将极大地动摇多尔衮的统治根基。
此外阿济格还是太祖的皇十二子,要是他死于南人之手,将是大清入关以来从未有过的奇耻大辱。
多尔衮毫不犹豫地高声吩咐道:“传令,调动江南所有的力量,务必查到阿济格所在。谁若能将他救出,赏万斤,升三级!”
待议政王大臣会议结束,多尔衮神情疲惫地返回了王府。
数月之前,他还满心以为江南汉人已全无抵抗力,只需大军开过便可尽皆收入囊中。谁料这看似奄奄一息的南明小朝廷,竟让他绊了这么大一个跟头。
而最近朝中南北党争闹得正凶,汉人官员没事就给他上表相互告状。大清内外同出这么多事,直令他心力交瘁?
“主子,蔡都御史求见。”他刚进了府门,就有下人过来通禀。
多尔衮正心烦意乱,皱眉道:“蔡士英?他来干什么?”
“回主子,奴才只知他还带了个南人和一杆铳,说是有极重要的事情。”
“让他在偏厅等着吧。”
“嗻。”
过了好一阵,蔡士英才见多尔衮自后宅而来,忙上前跪行大礼,“下官拜见摄政王殿下。”
多尔衮瞥了眼他身后之人,面生得紧,“这是谁啊?”
蔡士英偷瞄了眼多尔衮阴鸷的脸色,微笑道,“下官带来这人,或可解殿下烦忧。”
“到底是何人?”
蔡士英不敢再卖关子,回头示意那人,“此乃南明小朝廷的吏部尚书王应华之弟,王应式。”
“哦?”
王应式立刻上前一步,拱手道:“草民王应式。家兄因得罪了南朝陈王而获罪,草民其时幸而未在福州城中,这才得以逃命。又自海路北上投诚……”
多尔衮不耐烦地瞪了眼蔡士英,“你给我弄这么个人来干什么?”
王应式忙道:“草民带了样至宝进献摄政王殿下。”
“呈上来。”
蔡士英却拦住一旁的太监道:“殿下,此物还需到屋外演示才好。”
多尔衮耐住性子点了点头,随两人出了偏厅。
待到了院中,蔡士英又让人取来木板等物立在远处,而后将身后的布袋交给了王应式。
后者从布袋里取出一支鸟铳,又苦着脸对多尔衮道:“还请殿下将门口守卫将草民的木匣还来。”
一名侍卫忙在多尔衮耳边低语几句。多尔衮皱眉略一思索,摆头示意,“给他。”
王应式拿回木匣打开,从里面取出一包火药和铅弹塞入铳口,又拉动火铳后部的一个机括,发出咔哒一声。
多尔衮的侍卫忙将他们的主子围了起来,却见王应式也不用火绳取火,而是立刻举铳向远处木板瞄去。随着他扣动扳机,火铳药锅附近火星四溅,而后便是一声轰鸣,那两寸厚的木板登时被崩出一个盘子大的破洞,木屑乱飞。
多尔衮的眼睛都瞪圆了,吃惊道:“他如何未用火绳便可发铳?!”
蔡士英却在旁边微笑道:“殿下稍安,且等他再射一次。”
那王应式果然再次装填弹药,拉开机括,随后又是一声巨响,已中了一铳的木板竟被拦腰轰断。
多尔衮可是自幼便在战场上长大的,对鸟铳极为熟悉,他立刻看出了门道,方才王应式这两铳之间的间隔极短,恐怕还不及普通鸟铳一半耗时。
他一把拉过蔡士英,兴奋道:“这鸟铳发铳快,又不用明火,若能大量打制遍发士卒,可使我军战力倍增!蔡都御果然是火器一道的行家大才!”
蔡士英却摇头道:“殿下,此铳却非我所制。”
“是他?”多尔衮又看向王应式。
“亦非我打制。”王应式忙放下火铳揖道,“此铳乃是江南明军主战兵器,草民离开福京之前费尽周折才搞到一支。”
多尔衮闻言瞳孔一缩,“你是说南人便是用这种铳与博洛交战?”
“正是。”
多尔衮心中凛然,难怪一向孱弱的明军竟能击败博洛数万人马。这种铳不仅使用方便,而且射速极快,若南人已大量装备,博洛在猝不及防之下必被打得措手不及。
“兵摄政王殿下,这铳不只射速快及不用明火。”王应式持铳凑了上来,将铳口指给多尔衮看。
后者一把拨开将他挡在身后的侍卫,接过铳来仔细观察,就见这铳管比普通鸟铳粗了一倍左右。
王应华又讲解道:“此铳用的乃是六钱铅弹,破甲无往不利。”
第263章 汤若望的山寨之作
(全本小说网,HTTPS://。)
多尔衮不禁眉头紧锁。全本小说网;HTTPS://щww。m;他也是内行,心中已大致估算出,用这么重的铅弹射人,便是在五六十步开外,恐怕也能贯穿两层棉甲。
以往清军精锐步甲和骁骑兵对面明军时,往往能凭借盔甲精良而无视鸟铳射击。而若是遇到持这六钱鸟铳的明军,怎能不吃大亏?!
他几乎已经能想象得到,博洛麾下人马仍按以往经验正面强攻福建明军,却在猛烈的鸟铳攒射之下人仰马翻的惨状。
七万大军,就折在这区区鸟铳之下。多尔衮的心在滴血,却不得不承认,南人发明的这铳破为精巧,又兼威力惊人,端的是战阵利器。
他转手将火铳交给蔡士英,“蔡御史统管大清火器,这铳便由你负责仿制,务必尽快大量打造出来。需要多少银钱我尽拨发予你。”
“下官遵命。”
多尔衮又对王应式道:“阁下此番可是立大功了。”
王应式却道:“草民还有一物要赠与殿下。”
“哦,还有宝物?”
“军伍作战,仅有军器之利还不够,另需相配的阵法战术才可发挥威力。”王应式道,“实则草民所知这些都仗一位高人指点。此人对军伍战阵极为谙熟,对明军战法也知之甚详。”
“谁?他人在何处?”
“此人乃是原江西柯永盛部的百总,名叫高翔,之前恰因犯事被削为小旗官,倒是在柯永盛败绩之时因官职低微而保住性命。”王应式道,“草民见到他时,其正被派至南平做苦力。若殿下能调动手中力量将他救出,其必舍生忘死已报您大恩。”
多尔衮点头道:“如此大才,我定想会办法救他。”
他又望向王应式,“你所献两件实乃至宝,想要些什么尽管说吧。”
王应式忙躬身道:“不敢居功。但求天军大破福建,将那朱琳渼千刀万剐以报我大仇!”
原来这王应华也算走了霉运,不止大哥王应华因牵扯唐王政变获罪,正巧他老丈人,当朝国子监司业毕治庚因通虏被下狱。后来他又听闻包括他堂叔以及数名至交皆因投敌被斩于市。
他本来只想投清保命,不料途中在一农户家中看到龙卫军所持火铳,逼问之下才知道,原是这村民在建宁战场附近捡到的。
王应式大喜,立刻拿出百两银子买下这铳,带至北京权做投名状。
他既已决定投虏,心中便尽为新主子打算,又将泰征朝中一应大小事务对多尔衮讲述了一遍,最后道:“那陈王主政之后便开始铲除异己,随便寻了个名头,在天兴府,哦,就是福州大杀朝臣。前后共有一百七十多名官员被斩,朝野上下胆战心惊。
“南明朝廷因此事大为动荡,方国安又趁机拥鲁王主浙,殿下正可趁此良机发大军南征,必得一战抵定天下!”
……
二十天后。
北京丰台清军大营的校场上,以多尔衮为首的数十名核心朝臣正笑逐颜开地看着不远处那正在进行操演的两队清兵。
左侧的十多名士卒手上拿的皆是一种新型鸟铳,蔡士英和神圣罗马国传教士汤若望正手把手地为他们做最后的培训。
而右侧同样的十多名士卒,但拿的却是清军普遍装备的兵丁鸟铳,也就是三钱铳。
片刻之后,蔡士英一声令下,两队清兵同时举铳朝对面的木靶上射去,顿时噼啪之声响成一片。
左侧那队士卒手中的铳虽有一半未能打响,但他们面前那些包了铁皮的木靶被轰得木屑乱飞,有超过四成都被铅弹射穿。
反观右侧持兵丁鸟铳的士卒,也就勉强击破了木靶外的铁皮,不仔细看都很难发现靶上留下了弹孔。
济尔哈朗、谭拜、范文程等人皆是不住点头,但他们还未及出言赞叹,就见两侧的士卒已同时开始装弹。
这次差距更加明显,持兵丁鸟铳那边才刚开始杵火药,用新铳的士卒已再次举铳发射。
片刻之后,新铳已发过了五次,而兵丁鸟铳才刚第三次举铳瞄准。
“这新铳着实厉害!”范文程第一个挑指赞道,“若以万人持新铳发射,其威力当抵两万旧铳。”
谭拜点头接道:“我说南人怎么突然会打仗了一般,原来只是仗着有了新式火器。只待我们也造出这种铳,定教他们知道厉害!”
他说这话也是有底气的,想当年满人根本不知道大炮为何物,被明军用炮轰得鬼哭狼嚎。但他们肯沉下心来钻研,十来年时间,他们的大炮铸造技术和产量便已将大明远远甩在了后面。
到了南明时期,明军甚至已经很少有重炮了,反倒是整日被清军用大炮欺负。
谭拜相信,这种新型火铳也会是同样,用不了多久,清军就会在数量和质量上全面超过明军。
说话间蔡士英和汤若望也走了过来。谭拜立刻拍着蔡士英的肩膀笑道:“只消蔡大人带领工匠日夜赶制,我天军携上万支这种新铳南下,必攻无不克!”
济尔哈朗却在一旁道:“蔡御史,方才我观这铳哑火颇多,却是为何?”
蔡士英忙望向身边的汤若望,此次仿制工作基本都是由这个传教士负责的。后者忙拱手道:“大人,这些铳结构精妙,下官短时间内仅能仿到此种程度。这发火率往后必会提高。”
多尔衮又道:“要制出一万支此种火铳,需时多久?”
蔡士英想了想,道:“回摄政王,两京军器局一齐开动,至多三个月足矣。”
“好!吩咐户部和工部全力配合,只待新铳改进完成,立刻大量打制。”多尔衮又转对范文程道,“那个王应式推荐的军官也要抓紧救出来。”
……
朱琳渼正在兵部和一众官员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