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崛起1646-第1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身旁有位在礼部任事的官员道:“我记得这方以智乃是崇祯十三年的庶吉士,任过翰林院检讨。至于宋应星……好像只是名举子。”
翰林院检讨仅是七品官,至于宋应星这举人出身就更是难入这些朝廷大员的法眼了,一时间几人皆在摇头,以为这仅是辅政王任用心腹私人罢了。
“还有新安插进我们礼部的那个郎中徐尔路,以前不过是个八品的工部司务。至于新设的宣部郎中和主事等人,叫什么来着?据说以前都是地方上的八品小员而已……”
“嗨,这便是跟对了人。如今辅政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提拔些自己人有甚奇怪。好在吏部、户部、礼部、刑部主官皆是朝中清流,便是宣部不也交由路阁部执掌?
“看来这辅政王殿下初掌朝权,还得依仗原来的这班朝臣,他自己的人却也未得太多要职。”
礼部、工部向来没什么大权,新立的宣部在他们眼里不过是带班唱戏的,故而算起来朱琳渼的人还真都未掌要职。
不过等朱琳渼的《大明发展纲要》完全实施下来,他们定会目瞪口呆,这些他们原本认为无足轻重的职位才是真正的炙手可热!
而这些人都很默契地没有谈及此次进封的大量军职。例如新晋副将,破虏营统领甄真和龙卫军营总余新。新晋参将朱家弟、赵士超、陈雄飞、夏孚先等九名。新晋游击将军刘国轩、李瑛、刘长、马德、施琅等十一名。
毕竟龙卫军和破虏营这大半年来平江西、定福京,俘毙清军八九万人,此番升迁均是论功行赏。
而且陈王乃是以兵起家,这些人算起来都是他的嫡系,以后北伐收复失地也要依靠这些将领。是以纵然辅政王对他们如何大加封赏,朝中文官却也不敢过多置喙。
其实在龙卫军进驻天兴府之后,朱琳渼已公布了新的士兵军饷标准,所有士兵和军官的饷银基本上都提高了六到七成。
破虏营那边也实行了新的军饷制度,改由兵部承担军饷发放。至于每名士卒具体拿到的饷银,虽比龙卫军要低一些,但放眼整个华夏大地,那也绝对算得上是“高薪”了。
在朱琳渼的老部下中,只有顾炎武的名字没有出现在进封的名单中,不过这个默默无闻的原兵部职方司主事根本没人在意他。
而朱琳渼安排给他的,乃是一个极为重要又有些神秘的职位。
……
待朱琳渼自文华殿回到王府书房,屁股还没坐热,石霖便来通禀,“大人,余将军和张侍郎求见。”
余将军?张侍郎?朱琳渼愣了一下,旋即反应过来,应是余新和张家玉,早上二人刚升迁了职务。他忙笑道:“快让他们进来。”
两人仍是按军中习惯敬了军礼,只是一人明显喜气洋洋,另一人却似有些焦急。
第259章 尔敢赖账?
(全本小说网,HTTPS://。)
张家玉转头看到余新的表情,略退后半步道:“还是创之先说吧。(全本小说网,https://。)”
余新也不推辞,朝他点头示意,又对朱琳渼拱手喜道:“大人,查抄犯官之事进展颇为顺利。
“眼下仅抄毕三成左右,已得银、钱逾三十万两。另有房产、地契、珠宝、古玩等物,作价七十万两以上。”
这么多?朱琳渼暗暗惊道,刚抄了三成便有百万两之巨,等这一百七十多人全部查抄完毕,怎么着也得有三百多万两吧。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一品大员年俸也不过折合千两银,三品侍郎则只有五百来两。而这些贪官平均家产竟有近两万两!也就是说,即便三品官,也得不吃不喝四十年才能攒下这副身家。
难怪传说当年李自成进北京之后能从京官身上搜刮七千万两白银,明末的这些贪官们还真有油水!他心中不禁腹黑道,自己是不是下手还不够狠?
当然,这年头也就那么一想罢了,毕竟他和李自成这种强盗是完全不同的。
余新又道:“只是,大人令我先拨五十万两给户部赈灾,现抄出的银钱全部拨付外,尚缺近二十万两。而房地古玩等物须臾间难于换做现银……”
他这么一说,旁边张家玉的脸更黑了。正是因为他负责追讨之前官员应承的“资助粮米饷银”不力,辅政王才转令将抄没的银两先拿去赈灾。
算起来倒是他给余新添了麻烦。他立刻拱手道:“禀大人,属下现已追讨到十万两欠银,还有十万两定在三日内补齐,不令创之为难。”
朱琳渼皱了皱眉,入城这么久了,竟还有六分之五的人赖账。他问张家玉道:“可是有甚的阻碍?”
张家玉叹了口气,“这些家伙只是哭穷,但他们皆为朝臣,属下却也只能好言相劝……”
朱琳渼这个气,这些贪官们一个个家财万两,怎么?看这会天兴府太平了,就不用“资助饷银”了?
他略做沉吟,示意张家玉附耳过来,小声叮嘱一番。
“这……”张家玉惊道,“这合适吗?”
“欠账还钱,有何不妥?就这么办!”
张家玉吸了口气,立正敬礼,“是!”
三人正说着,石霖进得书房,向朱琳渼敬礼又将一本小册子递了过来,“大人,刚到的邸报。好像是广信大捷。”
朱琳渼忙接过封面印着大红“邸报”二字的册子翻开,果如石霖所说,正是破虏营和杨廷麟所部在广信大破刘光弼虏军的捷报。
所言破虏营抵达广信次日,便在顾炎武指挥下协同广西狼兵强突刘光弼大营。
刘光弼那边已得到福建清军全军覆没的消息,正是士气低落之时,加之其战力本就逊于破虏营,故而战斗过程毫无悬念,虏军一战之下大溃而逃。
早就伏于侧翼的朱由槙部骑兵跟在刘光弼后面穷追猛打,一路追到上饶以北,正又遇到在此袭击建虏粮道的戴修远部。
刘光弼被搞得焦头烂额,等跑到饶州附近时,两万大军除了一千多汉八旗兵马外已皆被俘毙。
邸报最后写道,永宁王和戴守备仍在追剿溃敌,现已近徽州。
“打得好!”朱琳渼将邸报交给张家玉,“如此建虏南犯便之兵便已俱被清缴,江西全境再无战事。
“接下来我们便要趁建虏一时无力南下之机,尽快处理好大明内部的问题。”
他说着望向北面,“再往后,便该我们去找建虏算账了!”
广信大捷的消息很快传遍天兴府,城中百姓皆是奔走相告,欢声笑语盈城。
但此时都察院左佥都御史赵立却正在家中惊慌失措地指挥下人,将一封封银两置于门前的称上,不断催促持称的龙卫军士兵,“军爷,您再快点。”
他不能不急,因为正有数名龙卫军鼓号手在他家门外大肆喧嚣,引得无数百姓围观。而一旁还有军官向这些百姓高声“讲解”,说他赵大人拖欠朝廷白银四千两,这钱是要用来赈济闽南灾民的,朝廷专程派他们前来讨要。
赵立看着府外看热闹的人群不住对自己指指点点,一张老脸憋得通红,但却又对此无可奈何——这些可是龙卫军的士卒!
他们手里那鸟铳,据说十息工夫便能放出一响,六十步内甲胄尽破,数千建虏骁骑就是死在这种铳下的。
便是那铳上所带的短剑也不是吃素的,据说建州精锐步甲持刀与之肉搏,也就一炷香时间,即被刺得尸横遍野。
这些爷哪里是他惹得起的?!莫说赶他们走,便是对这兵说话稍不恭敬他都不敢。
他家中那些往日耀武扬威的家丁、护院武师之流,早就吓得缩在墙后面,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这些龙卫军士卒便就在他家门前这么闹腾,倒也不打人不骂人,不过这阵仗,比打他还要让他难堪。
好容易兑齐了四千两银子,赵立抹着头上的汗,赶紧恭恭敬敬地将这些大兵送走。
那为首军官却还犹自高声道:“赵大人所拖欠四千两银已结清。接下来,便往通政司参议袁有道袁大人府上。”
看热闹的立刻轰一声,潮水般向袁有道家中赶去。这个时代的娱乐项目有限,看龙卫军讨债这种热闹谁能放过?
“讨债”的龙卫军距离袁参议家还有近二里地,便见袁府管家带了几名家丁慌忙迎了上来。他们毕恭毕敬地奉上拖欠的三千两“粮米饷银”,又点头哈腰地看士兵们转去下一处,这才如释重负地长出了一口气。
“张侍郎,您可快些将麾下将士召回来吧,半个天兴府的百姓都在看朝廷的笑话了。”一名中年官员满脸焦急地对张家玉道,“哦,对了,下官应承的银子就在屋外……”
张家玉微微摇头,心说辅政王这办法殊为管用,只派了三十多名士卒出去,这半日工夫便已将官员们拖欠的银两基本全收了回来。
他却板着脸道:“怎是朝廷的笑话?欠账还钱,有何不妥?”
“是、是……”
申时刚过,张家玉便乐呵呵地往辅政王府去交差。
待他进了王府书房,却见辅政王殿下眉头紧锁,忙上前询问道:“大人,您这是……”
朱琳渼将一封塘报递给了过来,他一看之下,立刻也是神情凝重起来。
因为在下新人一枚,求各位书友不吝月票、推荐票、收藏、点赞、打赏、书评、章评及五星好评,在下深表感谢!
第260章 军事改革
(全本小说网,HTTPS://。)
只见塘报上写着:隆武二年六月二十六,方国安于绍兴府以越国公之号,复迎鲁王归浙,仍称监国。全本小说网;HTTPS://щww。m;二十八,方国安自封定国将军,守钱塘,又以张煌言、徐孚远为副将,率兵万余犯衢州。衢州知府陆直并游击将军刘国轩向朝廷告急,请援衢州。
“方国安竟重奉鲁藩?!”
朱琳渼揉了揉额头,叹口气道:“我泰征朝近来诸多变故,又是幼主当国,方国安心存他念倒也不奇怪。只是不知鲁王对他许了什么高位,令其这么快便下了决心。
“哎,大明为何总是内斗不止……”
张家玉收起塘报,有些焦急道:“殿下,衢州眼下仅有观光所部数百人马,加上林耀天麾下义军,也不过千多人,当尽快调兵往衢州增援。”
衢州乃是浙江最南部的州府,也是朝廷在福京以北唯一的立足点,若失衢州,将对北伐南京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朱琳渼自是知道衢州的重要性,但眼下龙卫军还得在天兴府维持秩序,暂时无法北上。而仙霞关的守军也不能轻易调出,虽然方国安的人转头攻击仙霞关的可能性不大,却也不得不防。
他思虑良久,吩咐张家玉道:“派人传令顾炎武部,转向东进,协防衢州,希望还能赶得及。”
破虏营刚和刘光弼所部建虏打了一大仗,本应进行一段时间的修整才是,但眼下情况紧急,也只能让他们再坚持一下了。
“另外,告诉刘国轩,能守则守,若敌势太猛,便放弃衢州。观光这样的将才,若拼在内战上就太可惜了。”
“是!”
两人又讨论了些调兵的细节,张家玉即转身离开,赶往兵部做具体部署。
朱琳渼看着案上的地图,不禁微微摇头,看来这军职改革得加快进行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