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崛起之第三帝国 >

第1000部分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1000部分

小说: 崛起之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美国这边,却连可以发射人造卫星的火箭都没有,当然也没有人造卫星可以发射……

    在开拓外太空的竞争中,美国已经输掉了第一局和第二局,远远落在欧洲人后面啦!

    不过最让麦克阿瑟感到手足无措的,还是美国在经济竞争上的巨大劣势。

    经济问题,现在才是作为美国总统的麦克阿瑟要面对的主要问题!

    借助美国巨额赔款带来的推动力,雅利安统一的进程在过去十几年中快速推动。到希特勒去世的1955年,包括德国(含德国共君联盟)、法国、英国、俄罗斯、荷兰、比利时、匈牙利…克罗地亚、保加利亚、希腊、罗马尼亚、芬兰、挪威、瑞典、瑞士、加拿大、丹麦、爱尔兰在内的17个国家,都先后加入了雅利安合众国。

    而希特勒的去世,并没有如美国人民的想象一样,造成雅利安统一进程的放缓甚至倒退。因为雅利安统一并不仅仅是个政治进程,同时还是一个不可逆的经济进程。

    一个拥有5。5亿人口,资源丰富,土地辽阔,经济发达,技术领先的巨大市场,随着雅利安统一进程,渐渐出现在了大西洋两岸。

    随着种族主义意识过于强烈的希特勒的去世,阻碍雅利安合众国下各邦国的人口、资源、资本和技术流动的障碍也逐步完全撤出。

    到了1958年,雅利安合众国各邦国已经真正在经济上实现了统一,而且还实现了内部经济的“自由化”——德国在纳粹党上台后,就开始建立起一套私有资本和计划经济相结合的经济体制。这套体制在30年代、40年代的确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帮助德国摆脱经济危机,还能集中资源备战。

    但是在战后成立雅利安合众国的过程中,这套体制却出现了许多问题。主要是各邦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各邦国在经济制度上都模仿德国)限制了统一的雅利安大市场的形成。同时也造成了地方保护和行业垄断两大顽疾。

    所以在希特勒换上严重的帕金森氏综合症后,帮助他执政的鲁道夫。赫斯、赫尔曼。戈林和阿尔贝特。施佩尔就开始着手进行经济改革。逐步取消了雅利安合众国内部各种不合理的管制,同时缩小了各邦国政府干预经济的权力——不得不缩小,否则就不会有邦国一体化,连关税和货币同盟都将流于形式,这样雅利安一统就是虚假的表面现象。

    而目的在于加强统一的邦国经济一体化和自由化(只能自由化,否则各邦国就会为了制订内贸计划发生严重冲突)政策在执行起来之后,又大幅增加了雅利安合众国的经济活力和效率,同时打破管制和行政垄断又促进了投资。

    而放开人员流动(主要是斯拉夫人向西流动),又大大促进了以德法为龙头的西欧经济的发展。人口的汇聚本身就会产生巨大的需求和生产力。

    之前希特勒阻止斯拉夫人大量涌入西欧,表面上看是保护了德国人和法国人的就业,但同时也让法德两国,特别是德国无法获得充足的劳动力和技术人才。而人口的“不足”,又限制了超级大城市和都会区的形成,使得西欧经济无法充分享受到人口聚集产生的红利。

    所以在赫斯等人取消了各种限制之后,雅利安合众国的经济就开始了新一轮的腾飞。

    巨大而统一的市场,开始发挥出可怕的威力!

    与此同时,原本拥有全世界最大统一市场的美国经济,却开始饱受市场狭小之苦了。

    当然了,美国的“狭小”并不是真正的“狭小”,世界第二大市场的地位总是有的。

    但是享受惯了世界第一市场的美国大公司和工人阶级,却很难忍受世界第二的狭小。因为原本的美国大公司主要的国际竞争力就来源于本土大市场——有了第一大市场的支持,美国公司投资在技术和新产品开发上的费用,就可以让更多的消费者承担,所以美国公司更容易获得规模效应。同时也可以立足美国,开拓海外,将美国大市场带来的规模效应溢出到国际市场,为美国公司赢得更多的利润。有了足够的收益,美国公司才能支付给劳动者比较高的报酬,而高报酬又进一步刺激了美国的国内市场发展,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

    可是现在,一个比美国市场更大得多的雅利安统一市场的出现,让欧洲的大公司获得了比美国公司更大的规模效应。同时,印度、中东、非洲大部等市场对雅利安合众国的敞开(这些市场也接受美国商品,但是设置了较高的税率和非关税壁垒),又让欧洲公司取得了额外的规模优势。

    因此在号称自由的中南美洲市场(不包括新阿斯巴尼亚)和美欧(雅利安)商品可以享受同等待遇的罗马、新阿斯巴尼亚市场上,没有规模优势的美国产品在过去十多年中也节节败退。

    最终美国商品几乎龟缩到了本土,原本庞大的市场也就显得狭窄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295章 大结局 三

    市场显得狭窄的后果,自然赚惯了大钱的美国公司突然有一种手头吃紧的感觉。而《国家劳动关系法》的废除,又让手头吃紧的美国大公司可以通过大肆压低美国劳动者的所得来降低成本。

    而大公司们采取压低工资降成本的办法在微观层面自然是有效的——谁不这么干一定会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最先垮台!可是在宏观层面,又让本来就显得狭小的美国市场变得更加萎缩。

    毕竟美国的劳工阶级也是消费者!劳工阶级的口袋一天天瘪下去,也就意味着美国消费者的消费能力越来越萎靡,美国的国内市场也就变得越来越狭小了。而市场的萎缩,又进一步加大了美国公司削减成本的压力,这种压力自然又被转嫁给了劳工(消费者),这就形成了一个经济螺旋式下降的通道……

    美国的“英雄总统”麦克阿瑟面对经济上的困局,则是无计可施。他倒是想要翻出罗斯福的老办法大搞基础建设,但是50年代美国因为失败的世界大战和随后的巨额赔款,已经背负了天文数字一样的国债(总数高达数千亿美元),而且还在承受资本连年外流的压力。根本无力大肆举债去搞基础建设了,即便麦克阿瑟不怕债多压身,美国国会也不会大幅提高政府的负债上限——50年代的美国国会在举债问题上是非常保守的,而且现在也没有哪个外国机构会几百几千亿的买入美债,如果真的滥发国债,利率是会大幅上扬的。

    至于让美联储直接出手也是不行的,因为美联储已经在1946年后通过购买国债放出资金(这是为了筹集赔款),从而推动美元购买力下降了。而这一次美元贬值,让美国人民损失惨重,他们对美元的信任也不如前了。

    如果美联储现在采取同样的措施,那么很可能是基础建设资金还没筹集到,美元却又来了一轮大崩盘。

    所以在麦克阿瑟执政的9年多时间中,美国的经济就一直在下滑通道中挣扎。而麦克阿瑟之所以可以和罗斯福一样实现三连任,则是因为法西斯主义在美国的迅速崛起。

    由杜鲁门和肯尼迪推动成立的美国国家社会党,现在已经取得了原本民主党的大部分地盘,还利用经济下滑和工人生活日益贫困而引发的不满,扩大了在劳动人民中的影响——毕竟德国纳粹党和意大利(罗马)国家法西斯党看上去都还挺有办法的!

    在美国国家社会党势力大张的情况下,共和党支持的麦克阿瑟也就成了美国反法西斯各派在总统选举中的“共主”。所以劳动党和共和党的支持者,都把选票给了麦克阿瑟,这才让他得以三次战时林德伯格。

    不过总统选举和议会选举、地方选举又是两回事儿。劳动党支持麦克阿瑟当总统,不等于支持共和党控制议会和地方。所以麦克阿瑟这个大总统做到第三任的时候,就是个不折不扣的跛脚总统了。

    而白宫门前的宾夕法尼亚大街,也就成了各派抗议人士轮番登台的大舞台。

    今天来这里的闹事的是在总统大选中支持麦克阿瑟的劳动党和工会势力——他们是因为麦克阿瑟没有履行竞选时提出的恢复《国家劳动关系法》的承诺而来的。

    当然了,劳动党领袖华莱士早就知道麦克阿瑟不可能履行承诺,但是为了对抗提出了同样承诺的林德伯格,华莱士不得不让麦克阿瑟开出空头支票。同样为了保住自己的基本盘,也必须在麦克阿瑟食言后带头闹事……

    实际上这都是满满的套路!

    不过这种套路可以忽悠美国人民,却改变不了美国日益滑向崩溃的经济。而要挽救美国的经济……麦克阿瑟就得飞往雅利安合众国首都日耳曼尼亚去和鲁道夫。赫斯这个纳粹讨论大西洋经济一体化的问题了!

    “走吧!”麦克阿瑟叹了口气,对杜勒斯说,“就是陷阱,我们也得闭着眼睛跳下去,否则大萧条的危机可就要来了!”

    麦克阿瑟说的“陷阱”,就是鲁道夫。赫斯提出的《大西洋关税和贸易协定》。根据这个设想中的“协定”,美国将会被整体接纳到雅利安经济圈之中,从而形成一个横跨大西洋两岸,gdp占到全世界80%以上的超级雅利安自由贸易圈。

    这就意味着美国将可以在不久之后,自由地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市场!

    这样的前景,实在是让实在让饱受经济不断下滑之苦的美国国内的大小财团、农场主和一部分劳动人民眼热不已。

    所以明知道是个陷阱,麦克阿瑟还是登上了用b…29d远程轰炸机改装的空军一号,在几架f…82双野马战斗机的护送下,向欧洲大陆上的“世界之都”日耳曼尼亚(就是原来的柏林)飞去。

    ……

    “路德维希,麦克阿瑟的飞机已经起飞了。”

    “唔,还是掉到赫斯的陷阱里面去了。”

    “陷阱?大西洋自贸区对美国人可没什么损失。”

    “他们会失去经济独立!”

    “就像我的俄罗斯帝国一样?”

    “哈哈……失去独立的可不是俄罗斯,雅利安合众国的所有邦国和附属于合众国的国家及殖民地,现在都失去独立了,包括德意志,不过美利坚是不会另一个俄罗斯的。”

    正在黑海之滨的奥丽加宫内可以直接看到黑海景色的西楼主阳台上对话的,是一身休闲打扮的赫斯曼和俄罗斯女皇奥丽加。

    他们两人都已经上了年纪,不过从青年时代结下的深厚友谊却仍然保持着。

    在退出现役后赫斯曼没有再从政,而是选择了隐退过起了逍遥日子,每到夏季就会离开自己在日耳曼尼亚的克洛伊宫(他是亲王和公爵,住所自然可以称为宫),前往风景宜人,气候凉爽的索契,和妻子克洛伊一起住进俄罗斯女皇赠送给他们夫妇的奥丽加宫。

    而奥丽加女皇在这段时间,也是这座用她的名字命名的豪华宫殿的常客。

    这位女皇陛下已经掌控俄罗斯帝国十几年了,虽然一直都牢牢操控着俄国军事和政治权力,但是她也能感到自己的国家正在一点点融入雅利安合众国……对她而言,这也没有什么,反正她也是个上了年纪的女皇。只要能在有生之年,继续饱尝权力的甘甜就可以了。

    至于她死后,罗曼诺夫王朝就会和霍亨索伦王朝合一了,俄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