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盛唐剑圣 >

第670部分

盛唐剑圣-第670部分

小说: 盛唐剑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形势比人强,他不得不依从。只要我们能够从中挑唆,给予足够的利益,葛逻禄必为我们所用。”

    “只要得葛逻禄两万精兵相助,我军就握住了胜负手,届时只要再煽动西域兵士,令他们后方失火,小小唐军,又有什么可怕的?”

    莫斯雷马萨缄默一会儿道:“倒不是不可以一试,这方面,你最是拿手。就交给你全权处理了……”

    “谢狮王!”兰达来森然笑着:“末将行事,您放心便是。”

    莫斯雷马萨根据现有的情况,将任务布置下去。

    最后,他留下了阿布·穆斯里姆。

    “阿布,你怎么看兰达来得主意?”

    “依末将对裴旻的了解,很难想象我们能够这样轻易的战胜他。”阿布·穆斯里姆也不知怎么说,只是本能的认为,这一次唐军的破绽有些大了。

    莫斯雷马萨起身说道:“我也有相同的感觉,我能够理解他的作法。他若不是杀鸡给猴子看,他此刻在西域的威慑力绝无今日之盛。可将葛逻禄带在身旁,我却想不明白。索性就让兰达来入手去干,就算失败了,也不会有什么损失。要是功成,那就再好没有了。这一次的机会是千载难逢的,真要功成,我莫斯雷马萨怕是要跟亚历山大大帝齐名了。”

    亚历山大大帝雄才大略,先后统一希腊全境,进而横扫中东地区,不费一兵一卒而占领埃及全境,荡平波斯帝国,大军开到印度河流域,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占据其三……

    这份丰功伟绩,在西方就如神话一样。

    莫斯雷马萨此刻却将自己与他相比了。

    强压下激荡之心,莫斯雷马萨让阿布·穆斯里姆去调查唐军的布阵情况。

    阿布·穆斯里姆再次出现在莫斯雷马萨面前的时候,已经是十日后了。

    阿布·穆斯里姆用了足足十日时间,探查了唐军的布营情况。

    一张长宽近乎大两丈的大地图平摊在地上,地图上星星点点的都是营垒的标识。

    唐军二十余万的营寨的大致布局皆在这大地图上……

    看着错落有致,层层叠叠的营垒。

    莫斯雷马萨忍不住倒吸了口了凉气,说道:“这裴旻,当真是天下奇才。无怪他指挥二十余万兵马,丝毫不显混乱,单看这营盘的布置,所有营寨相互依存,既各自为政,不显混乱,又能彼此兼顾支援。仅凭这营寨,就能看出我们的对手,身怀的韬略是何等可怖。”

    “还不只如此!”阿布·穆斯里姆也是满嘴苦涩,说道:“狮王可看西域诸国兵士的安置,还有葛逻禄的安置?”

    莫斯雷马萨在偌大的地图上寻找着西域诸国兵士以及葛逻禄所在的位置。

    很快他就从地图上的各处,发现了自己要找的兵士。

    西域诸国兵士让裴旻根据不同的国家,分散到不同的地方,几乎是孤立的存在。

    四万西域兵士有一定的战斗力,可分开十余份,三千焉耆军、四千于阗军、五千龟兹军、两千疏勒军,这些西域兵马分散各处,哪有战斗力可言?

    西域兵的战斗力本就不强,是裴旻麾下诸军中垫底的存在,现在又分散成了多份,更加无法对唐军造成半点威胁。

    他将目光落在了葛逻禄的营地……

    葛逻禄他特地了解过,是一个很强的游牧民族部落,属于好战的民族,习于劫掠。早年未归顺唐朝的时候,还干过雇佣军的勾当,战斗力非常强悍。

    两万葛逻禄骑兵的实力,远远的凌驾西域四万杂牌军之上。

    这瞧见葛逻禄所在的位置,心底瞬间凉了半截。

    葛逻禄的左翼是陌刀营。

    莫斯雷马萨久闻唐军陌刀阵的威名,对于那个能够以血肉之躯,撼动重甲骑兵的步卒,有着深深的忌惮与敬意。尤其是他们的统帅李嗣业,那个斩杀亚汉的男人。

    葛逻禄的后营是夏珊的游奕军。

    莫斯雷马萨没接触过,却深知是一直以速度灵巧著称的骑兵队。

    而左前营是崔希逸的步弓弩兵营盘,右前营是仆固怀恩的重甲骑兵。

    这意味着什么?

    葛逻禄的一切动向都在唐军的掌控之下,葛逻禄一有异动,后营的游奕军将会第一时间发现。

    随即为诸营唐军围歼……

    哪怕他们说服了葛逻禄造反,葛逻禄都没有造反的机会。

    面对这种营盘布置,葛逻禄除了听命而行以外,别无选择。

    “难怪他如此大胆的将葛逻禄带在身旁,从一开始,他就没有给葛逻禄造反的可能。葛逻禄就是他手中的一柄刀,哪怕阿史那施不愿意,也由不得他。”

    说道这里,他长吐了口气道:“我们的战术是对的,在谋略上,我们西方怕是没人是他的对手。”

    不可一世的西方统帅,居然心服口服的承认了这点。

    “打不过就不跟他打了!”莫斯雷马萨长长的伸了一个懒腰,“这一仗只要打平,就能摘得最终的胜果,没有必要冒险拼死跟他一战。”

    他说的豁达,但是心底依旧有着那么一点点的不甘。

    他何尝不想痛痛快快的跟自己认可的对手来一场精彩绝伦且输赢无悔的战斗?

    实在是身在其位,身不由己。

    对手太厉害了了。

    远交近攻!

    在裴旻的谋划下,唐王朝、拜占庭、法兰克已经组成了以唐王朝为首的战略联盟。

    此战一旦失败,就意味着自己的国家将会为三头恶狼吞噬。

    这一仗,阿拉伯已经赌上了一切,只许胜不许败。

    胜,则长驱直入,一举攻入关中,成就昔年亚历山大的伟业。

    败,家国不保。

    莫斯雷马萨也别无选择。

 第二十九章 李林甫献计(上)

    在莫斯雷马萨拟定战略战术的时候,裴旻也在考虑用什么战术打法应对莫斯雷马萨这头来至于西方的狮子。

    这一路而来,他都在想着有效的战术打法。

    可一直没有想到有效的战术,一方面阿拉伯此次占据了战局的主动,还未碰头已经占据了优势。

    要不是封常清、高仙芝、王忠嗣表现的出色,瓦解了阿拉伯的整体计划,现在西域都有沦陷的可能。

    还有一方面就是此次动兵数额太大,敌我双方的兵力总和加起来四十余万。

    这还不包括后勤人员……

    这种大规模的战役,古代战争史并非没有。

    但如隋炀帝第二次讨伐高句丽,淝水之战、秦灭楚之战、巨鹿之战、彭城之战这些超大规模的战役,都有一个共同点,是一方拥有绝对的优势。

    类似唐王朝、阿拉伯这样,实力如此均衡却不多见。

    裴旻麾下的河西、陇右军是唐王朝最强大的王牌军,而莫斯雷马萨的狮军团亦是阿拉伯最顶尖的战斗力。

    面对这种大规模,又实力相当的双方。

    能够实施计策的余地非常的小,何况莫斯雷马萨也是一员身经百战的将帅,手下能人辈出。

    哪里可能遗留下明显的破绽让人有机可乘?

    裴旻一路思量,发现自己除了与阿拉伯硬碰硬的打一仗,想不出其他的良策。

    孙子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不到万不得已,裴旻实在不愿行“伐兵”之事。

    尽管裴旻知道战场死伤难免,但他所思所想,莫不是尽可能的多带一些兵士回去。

    “裴帅!”

    便在裴旻看着西域地形图的时候,帐外传来李林甫求见的消息。

    裴旻挥手让护卫将李林甫请入帐内。

    “坐!”裴旻在私下里向来保留着一定的江湖习性,很是随便,让李林甫自己找地方坐下。

    待他坐定之后,裴旻才道:“林甫不在龟兹都护府,来这前线做什么?”

    原先安西所有政务由颜杲卿负责。

    颜杲卿是裴旻最早结识的知己,也是最信任的人之一,行政手段超然。但他此刻也困在拓折城。

    安西政务懈怠,裴旻将李林甫调来西域负责安西事物,暂时代替颜杲卿的职位。

    颜杲卿与李林甫是两类不同的人,前者待人真诚,才学涉猎古今,心术明达,以德服人。此德非腐儒之德,而是如赵广汉、黄霸这样真正为国为民的大德。

    李林甫却精于阴谋算计,政治斗争。

    要让李林甫如颜杲卿那样,得西域百姓信服爱戴,李林甫这辈子都做不到。

    可要让西域贵族惊惧敬畏,夹着尾巴做人,非李林甫不可。

    在这个非常的时候,李林甫是裴旻心底唯一一个能够镇住西域政治场上的人物。

    李林甫笑道:“裴帅放心,您一举将西域的大人物都卷到了阵前,余下的那群虾兵蟹将哪里会是属下的对手?属下不过略施手段,便让他们服服帖帖的。属下用颈上人头作保,裴帅在前线作战,后方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我信你!”裴旻点了点头:“说吧,你不远千里而来,不会就为了说这个吧!”

    李林甫肃然道:“自然不是,属下这是向裴帅献计来的,属下无时无刻不挂念战局,偶得一法,大觉可行,特来向裴帅献计。”

    裴旻正愁想不到好主意对敌,闻言精神大振,说道:“林甫居然也懂兵事?快快说来!”

    他有些意外,与李林甫接触也不是一日两日了。

    对于这个千古奸臣,裴旻自诩有一定了解了:论及对时局的把握,对人心人性的洞察,天下无人能出其之右。与行政一方面,喜欢剑走偏锋,也有一定水平。可在军务上,却是七窍通六窍,没有什么能力。

    李林甫居然前来献计,着实让裴旻讶异,却也没有轻视,认真洗耳恭听。

    李林甫说道:“属下哪里懂什么军事,只是对于当前的困局,有一点浅见。属下不敢班门弄斧,不说军事,说的是人心人性。儒家大贤荀子说过一句话人性本恶……”

    裴旻忍不住皱了皱眉头,心底吐槽:“你家大贤才说过这样的话。”

    不过对于李林甫的文盲,裴旻早已习惯,不去计较。

    荀子说的是“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他认为食色喜怒等是人的先天性情,是人情之所不能免,是人所共有的。不论“君子”、“小人”都一样,同时表明仁义道德,是由后天所学、所行、所为而获得的。

    荀子的本意是导人向上,但是李林甫这一曲解,好像荀子认为天下没好人一样。

    李林甫继续道:“现在阿拉伯的后勤关键在于吐火罗国,对于吐火罗国国,裴帅又有多少了解?”

    裴旻自是做足了准备,说道:“吐火罗是西域最西的国家,前称其为大夏,自我朝开始称吐火罗,既是民族名,也是地名,是一个存在很久的族部。曾经相继受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萨喀人和大月氏王朝统治。突厥与波斯萨珊王朝合力攻灭嚈哒帝国﹐吐火罗故国遂为突厥所有,突厥派通设﹑呾度设统治吐火罗故国。早年我朝玄奘法师西行时就经过吐火罗。只是后来突骑施与吐火罗交恶,我朝因拜占庭的关系,选择了突骑施。吐火罗也因此倒向了阿拉伯,一直为阿拉伯出力。此次阿拉伯能够奇袭拓折城,吐火罗也是出力不小。”

    李林甫道:“据属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