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剑圣-第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的不稳。这一切面面俱到,才能射准一箭。与步射个中难易,几乎不用道理来计。
在这二十余天,裴旻苦练技艺,除了吃喝拉撒睡,几乎日夜不停。换做他人,这是完全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因为习武不是读书,读书人只要意志足够坚定,寒窗十年也是正常事情。习武却是消耗气力消耗身体的活儿,每个人的身体都有一定的界限,过了这个界限,哪怕在精壮的人,也支撑不住。
而裴旻身旁却有医术超凡的刘神威,至孙思邈仙逝之后。医道一途,整个大唐未必找得出第二个能与刘神威相提并论的。刘神威与他师傅孙思邈有所不同。孙思邈的医术很全面,针灸儿科外伤内科草药学样样精通,甚至连妇科都很有造诣,刘神威却主攻针灸、药草学,其他方面远不及孙思邈,但在这两方的造诣并不逊色孙思邈多少。
刘神威作为裴旻的私人理疗师,每日三次为他针灸活血,给他按摩疲乏肌肉,每天晚上还为他准备了药浴,恢复他受损的筋骨肌肉,使得他的身体处在最健康的状态,接受锤炼。
短短二十三日,裴旻在刘神威的帮助下,他的练习量甚至超过一般习武之人大半年的总和。
日复一日的锻炼,加上药浴的修复,使得裴旻的筋骨更加结实,力气又度大了许多,甚至连胸肌腹肌块都出来了。要知道今年他满打满算不过是十八岁而已。
在小栗毛速度提升至最快时,裴旻稳住身形,抹羽取箭,对着五十步之外的箭靶,张弓拉弦。他使用的是薛家特有的家传射法:在持弓时让前手抓住弓把,弓把的另一侧靠着四个指节,拇指平放用来靠依箭头,特地收回食指,让拇指不干扰弓弦。这套射法是薛仁贵改良胡人射术而演变骑射的手法,胡人自幼习得骑射,经过千年的千锤百炼,他们的骑射手法高效而有力,非中原射法可以相比的。大唐向有海纳百川之心,从无固步自封的思想。薛仁贵当时练兵的时候,特地找了麾下的突厥将军传授草原射术。薛仁贵也在一旁瞧着,他的骑射功夫天下无双,将草原射术的精髓,融入到自己的射术中,传给了后人。
“嘣!”的一声,弓弦震响!
箭羽如流星一般射在了箭靶上,骑射之考并不要求强制命中靶心,只要射在箭靶之上,就算合格。
“十中其八!精进之快,足以羞煞我那些不肖子孙。”薛讷越看裴旻越是欢喜,对于裴旻有这种成绩满心赞赏。赞扬的不是天赋,而是毅力耐心。裴旻闻一知十,能够举一反三,确实才智非凡,但骑马射箭是硬功夫,不是只靠才智就能学得会的。需要的更多的是耐心刻苦,要不厌其烦的死练,只有熟才能生巧。裴旻做到了,二十三天里,除了参加吏部复考之外,他从未踏出过裴府半步,一门心思的练习骑射之术。这份毅力,让薛讷都为之动容。
裴旻下得马来,来到薛讷近处,赔笑道:“那是太公指点的好!”
薛讷为人严谨,并不喜欢这奉承之言,轻哼了声道:“莫要太过自傲,你的箭术看似到了一定水准,实际上远不及你现在展现的实力,甚至一半都没有。”
裴旻并无任何不满,反而心悦诚服的颔首道:“太公说的在理,我心底也清楚的很。骑射之术,需要常年累月的累积才能成形,我现在能有这水平,是因为日夜练习,有着超凡的习惯与手感……只要我一段时间不去练,这习惯与手感冷却消失,真实的水平就会显现。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也是习武之人,若这点都看不明白,也是白活了。太公放心,即便过了明日的武科,我也不会输于骑射方面的练习。不求达到太公这般水平。至少日后上得战场,能够策马扬鞭射杀敌酋……”
薛讷更是满意,学得骑马射箭不为战阵杀敌,难不成还强健体魄?他向来看不起江湖人的原因就在此处,以他而言男儿立身于世,有一身武艺,却不求保家卫国开阔疆土,跟废物没什么两样。
“明日就是武科,今天我教你一些关键的学问……走,跟我去西市!”
与此同时!
常元楷再次找上了负责武科的兵部员外郎是窦辰。
作为父亲,哪有不想自己儿子好的,为了不争气的幼子,常元楷费尽了心思,奈何儿子自己不争气,到手的进士给送了出去,还跟裴旻结了仇。
就在长安盛传裴旻给太平公主睡了之后,常元楷没少犯愁。他这条命已经跟太平公主绑死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得罪了太平公主的男宠,以后万一给自己穿个小鞋,岂不遭罪?就在他心底七上八下的时候,卢藏用找他商量对付裴旻,并且说了谣言的事情。
常元楷这才松了口气,他不想见裴旻在太平公主这里崛起多添麻烦,与卢藏用一拍即合,当即联系上了李慈,通过李慈结交了窦辰。
窦辰在兵部员外郎这不大不小的位子上苦干五年,得不到升迁,将此看成了机会。
面对常元楷的到来,窦辰自信满满的说道:“大将军就放一万个心,一切安排好了,明日定让那裴旻吃不了好!”
第六十一章 大唐智将郭元振
长安西市。
薛讷带着裴旻走在马市上,周边往来的不是鲜衣怒马的贵胄,便是一身邋遢脏污的马夫。因为马市有着牲口特有的粪便马溺之气,常人远离,在这里似乎只有这两个极端,买的起马的都是豪客,以及卖马的马夫,便是马商都不会在这种地方久待……
裴旻看着周边的一匹匹高矮不一颜色不同的骏马,几乎花了眼,也明白了薛讷带他来这里的缘由,带着几分感动的看着走在他身前的薛讷。以薛讷的身份地位,根本不图他什么,只是单纯的欣赏器重而已。也因如此,让裴旻隐隐体会到了古人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
“武科时,为了公平公正,所有马匹弓箭皆由官方自备。相马识弓也变得尤为重要。”薛讷走在前头,嘴里不住的说道:“即便走上仕途,多一项本领也是好的。不求成为伯乐那种相马名师,至少一匹好马摆在你面前,你要识得它好,知道它好在什么地方。”
裴旻虚心听教。
“就比如这一匹……”薛讷指着一匹趴在地上,一身膘肉的黑色肥马道:“你看这匹如何?”
裴旻上下瞧了一眼,露出了一个差劲的表情,猛地摇了摇头。
薛讷呵呵一笑道:“看岔眼了吧,不能以貌取人。马却不一样,应当以貌取马。一匹马的特点都会在它身上直接呈现……你瞧这马牙锋利,一看就知道能吃的。吃得多,长得壮,小孩子都明白的道理。这是最粗浅的相马术,别看它肥懒,正是因为肥才能耐得住饿,正是因为懒,懂得休息才能够长时间的奔跑。每一匹马,不管它的品种如何,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这匹马是最常见的品种马,但真跑起来,比远距离奔跑,我的那匹河曲良驹都跑不过它。在看这一匹……”他指着边上一匹瘦小的马驹,道:“你看它的鼻子,鼻子粗大,马经里说鼻大则肺大,肺大则能奔,所以这匹马必定擅于短距离奔跑的。这种马上了战场定会吓得掉头就跑,但比速度,跟我的河曲马比不了,但比起你的小栗毛应该会快上一分。”
薛讷领着裴旻从马市的街头一直走到街尾,几乎每一匹马不论好坏他都分析了一遍。
裴旻大开眼界,想不到相马竟然还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有那么多的需要了解的知识。
逛完了马市,薛讷又带裴旻去他在长安的住处,将府中珍藏的弓箭取了出来,传授他辨认弓箭的技巧。
直至天黑方才回到府上,裴旻并不急着睡,又跑了三圈的马,练习了大半时辰的骑射,直至手臂实在酸麻,张不开弓了,方才停歇。刘神威已经掐着时间给他准备好了热腾腾的药浴,在药浴的帮助下,第二天一早,裴旻几乎是满血满状态的醒来。
没有任何犹豫,他一如既往的走向了演武场,只是这一次裴旻没有深入的训练而是浅尝即止,找了找骑射的状态与感觉。
用了早膳,裴旻别过薛讷、刘神威、孙溥走向了兵部。
科举武考始于武则天时期,但归根结底也只是武则天的一时兴起,并未得到朝廷重视,远不及文考那般,一朝中举,天下皆知。更不会有曲江宴、雁塔题名这般能够人人称快的活动。以无人问津来形容,也毫不为过。
裴旻来到兵部,方才知道武考有多冷清。在他的记忆中,他参加科举文试的时候,尚书省的大门口汇集了将近三千余人。其中有两千考生,余下都是附近考生的家长或者看热闹的百姓,而现在他面前竟然除了兵部的门口把守的六名士兵,整条大街居然空无一人。
“不会是走错了吧?”裴旻看了看高挂着的匾额“兵部”二字,甚至产生了这般怀疑。
“看什么看,军事重地,闲人免进!”一个兵卒瞠目怒喝。
裴旻见兵卒威风凛凛的,心中恍然,兵部地位比不上尚书省高,但是百姓对兵部的惧怕,明显超过尚书省,一群凶悍兵老爷处事的地方,寻常百姓哪敢顿足。
裴旻走到近处,正想将掏出身份证明。
兵卒直愣愣的看着裴旻,忽然惊呼道:“你是裴旻?”
裴旻心头一乐,想不到自己知名度不低,这兵部守门的兵卒都知道自己了,颔首笑道:“正是在下!”
兵卒换上了笑脸道:“原来的文曲星来了,郭尚书念叨好一阵子了呢,小刘,将文曲星领进去。”说着对裴旻嘱咐道:“兵部属于军事重地,其中有很多机密不可乱闯。好好跟着小刘,他会带你去报道的。”
裴旻分得轻重,慎重的道:“小哥儿放心,我晓得的。”说着,跟着那个叫小刘的走进了兵部。
小刘是个高高瘦瘦的兵士,性格比较严肃,一路上一句话也没说,只是严苛的执行着命令,领着裴旻在偌大的兵部官邸转来绕去。
来到了一处大院,小刘对着大院门口的护卫,揖礼道:“劳烦通报一声,裴旻特……”他话还未说完,殿内已经传来了沧桑沙哑的声音:“让他进来!”
小刘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裴旻有点迷茫,想了想还是走进了大院。
入眼是一个广阔的院子,一个瘦小的老头正赤着上身打着一套不知名的拳法,拳法很糟跟八九岁方干习武的少年一样,但老头却打的很认真,一脸肃然。
裴旻不好打扰,只能站在一旁候着,心底却莫名其妙,暗自揣测,“这小老头难不成就是窦辰,不会吧,一大把年纪,才当一个员外郎?”
“你就是薛老哥时常念叨的裴旻,果然生的一副好相貌!”
小老头停了下来,目光灼灼的看着裴旻。
裴旻脑子一震,带着几分不可思议的看着面前这个其貌不扬的小老头,意识到了他的身份:他哪里是兵部员外郎窦辰,明明就是兵部的大佬郭元振。
那个施展离间计间杀吐蕃战神论钦陵,致使吐蕃内乱,并且巩固凉州防务,经营西域,战功赫赫的大唐智将……郭元振!
第六十二章 武试考核第一关
裴旻怎么也想不到此刻出现在他面前的这个瘦小老头儿竟然是兵部尚书郭元振,当今唐军军方的两大宿老,一个是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