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盛唐剑圣 >

第544部分

盛唐剑圣-第544部分

小说: 盛唐剑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玉娘歪着头道:“国公?是说裴家哥哥嘛?哥哥待我极好啊,就是太忙了,很少看到人,还有小七、小八都很好,小七还送了我很多玩具呢。”

    杨玄琰闻言也松了口气,看着王维,客气道:“王公子,拖您给国公带句话,玉娘,就托付他了。”

 第七十一章 朝中变局

    王维将杨家的情况向裴旻回报,理所当然的将杨玄琰的托付说了。

    裴旻听了心中充满了歧异,什么叫做“玉娘,就托付他了”,要是杨玉娘是个黄花大闺女,他都有杨玄琰这是要将女儿嫁给自己的感觉了。

    现在杨玉娘才六岁,跟自己的儿子小七、小八一般大小!

    只要杨玄琰不是脑子有坑,不会动这个念头吧?

    他哪里知道裴杨氏将裴旻对于杨玉娘特别的关怀,用自己那不干净的思想视为别有用心,并且劝说自己的父亲把握这个机会。

    故而在杨玄琰眼中,裴旻对他们杨家做的一切都是因为杨玉娘。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裴旻这个庞然大物,会对小小的他们如此上心。

    裴旻古怪的表情,对上王维那古怪的表情。

    裴旻不可思议的道:“你觉不觉得杨玄琰这是话中有话?”

    王维怎么可能听不出来,只是觉得自己多心了,毕竟杨玉娘的年龄在那里,尴尬的笑了笑,说道:“许是杨玄琰觉得玉娘跟裴帅投缘吧。”

    其实他自身也万分奇怪。

    以裴旻的身份地位,为什么对于完全联系不上的杨家照顾的那么周到?

    裴旻也不好解释因为历史上李杨两家相爱相杀的原因,索性也不解释了,将心思用在高昌仓的建造上。

    高昌仓绝不是一个简单的粮仓那么简单。

    一但建成,以后西域若有灾情或者兵事,高昌仓皆会有救命之用,成为整个西域粮食的运转中心。

    高昌仓过于重要,也很容易成为下手的目标:就如官渡之战的乌巢。

    故而裴旻的想法是将高昌仓建造成跟洛口仓一样的堡垒,以兵卒护卫,进可攻退可守。

    为此裴旻还特地跑了一探西州,亲自探查了西州的地形,决定在高昌城西北的龙泉馆建造高昌仓。

    龙泉馆形势险要,依靠柳谷渡金沙岭,往北是北庭都护府,往南是高昌仓,土层坚硬、干燥,又有水路运输之便是不二之选。

    就在龙泉馆大兴土木的时候,长安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武婕妤死了。

    得了癔病疯了的武婕妤尽管有刘神威这样的神医精心照顾,延缓了些许寿命,一样改变不了最终的命运。

    李隆基最宠爱武婕妤,尽管她干了陷害皇后这等不可饶恕的事情,一样不改初衷,想方设法的要将她从冷宫里就出来。

    而今佳人病故,李隆基悲痛之下,甚至相思成疾,又受到了寒气的影响,一病不起。

    不得已由太子李嗣谦监国理政。

    李隆基从来不培养自己儿子的治国水平,只是安排老师教导他们孔孟之道,圣人之言。

    李嗣谦完全就给教傻了。

    要是在民间,如李嗣谦这样人会是一个知礼、老实、正直、谦逊、善良的百姓,成为邻里称道的楷模。

    但是身为皇储,这一切本是优良的品行,瞬间成为了反面教材。

    知礼则过于迂腐,正直则不懂得变通,谦逊则无君王的风范气度,至于善良老实,则受人摆布。

    监国理政完全没有主见,百官说什么是什么,一但有了分歧,则优柔寡断,不知应该听谁的。

    最关键的是放着朝中张说、张嘉贞、王晙、李元纮这些人才不听,听信自己的授业恩师,一代名士郄恒通。

    郄恒通是国子博士,是盛世鸿儒孔颖达的徒弟,那经学水平在当今世上绝对是数一十二的,即便是贺知章都未必比得上。

    裴旻在士林的地位也远不及他。

    裴旻的身份是文宗,所谓文宗就是文坛宗师,而郄恒通是经学巨匠。

    裴旻只是文采好,能作诗,能写文章。

    郄恒通却是正儿八经的将儒学研究到骨子里的文人。

    儒家千言万字,那是倒背如流。

    可是文章写的再好并不意味着懂得治国,儒学研究的再透彻,亦不意味着行政能力强。

    郄恒通就是那种死研究经学的老学者,自身无半点的行政能力,在背后胡乱支招。

    当初李隆基封禅的时候,李嗣谦也监国过,并没有出现什么纰漏。

    是因为当时还是宋璟为相,宋璟有足够的威信威望掌控着朝局,能够引导着李嗣谦做出正确的决断。

    而现在的首相张说不足以服众,次相李元纮与宇文融对之虎视眈眈。

    李隆基在的时候,能够镇住场面,李隆基这一病倒。

    张说一党派与李元纮与宇文融这一党立刻就争的天翻地覆。

    张说认为李元纮、宇文融目光短浅,固步自封,打压边帅,会直接导致大唐边军的动荡,从而放弃更辉煌的未来。

    而李元纮、宇文融觉得张说是在玩火自焚,边帅过强,容易引发不可估算的动荡。

    李嗣谦压不住不说,还听信郄恒通的胡乱指挥。

    整的朝堂上下是人心惶惶,就跟失去了主心骨一样。

    一连两个月余,朝政居然出现懈怠,政令不通的可怕情况。

    李隆基病重,最担忧的莫过于高力士了。

    高力士对于李隆基称之为赤胆忠心亦不为过。

    在李隆基病重的这些时日,高力士日夜侍奉于御前,端茶倒水,日夜不断,较之李隆基的几个儿子更为勤快。

    兴庆宫。

    巨大的寝宫为浓郁的药味覆盖。

    经过两个月的休养,李隆基的病情也有了好转。

    在高力士的侍奉下喝了药,李隆基有气无力的道:“高将军,现在的朝局情况可好?”

    高力士自然知道朝堂的情况,但是此刻他却说道:“如今太子理政,朝堂一切事物安好。”

    “那就好,那就好!”李隆基有气无力的说着,看着一脸血丝的高力士。这两个月在隐隐约约朦朦胧胧间,他依稀记得身旁除了高力士,还是高力士,长叹道:“想不到朕年富力盛,居然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辛苦你了。”

    高力士泣声道:“只要陛下能够康复,老奴辛苦一点又有何妨。只要陛下无恙,便是要老奴死了,也无怨无悔。”

    “咳咳……”

    李隆基咳了咳,粗声道:“瞎说什么,朕不会死,你也不许死!去,将太子叫来,朕要问问他情况……”

    高力士忙跪伏道:“陛下,身体为重。只要身体好,国事何时都能处理,何必急在这一时,老奴恳请陛下,好好休息,以身体为重。”

    李隆基原本坚持,但一想之前情况,话到嘴边,改了口道:“好吧,就听将军的。”

 第一章 入局 废太子

    利奥三世听着总督查士丁尼的汇报,脸上阴晴不定,有些愤怒,又有一些无奈。

    利奥三世是现任拜占庭的庭帝国的皇帝,伊苏利亚王朝建立者。

    自从阿拉伯帝国横空出世之后,在这个具有无限扩张意识,集结政治宗教军事一体的政权攻击之下,辉煌的拜占庭帝国就进入了噩梦的时代,大部分领土几乎丧失殆尽,只剩下小亚细亚半岛上的疆域,倚仗他们的民族特性海军守卫着最后的家园。

    利奥三世原本是拜占庭的军人,他并不是正统的罗马皇族,而是崛起于行伍之中的贵族,凭着军功晋升到高位,官至安纳托里卡军区司令。

    利奥三世趁着阿拉伯横扫拜占庭的时候,自立为皇,成为了拜占庭的新皇帝,并且倚仗君士坦丁堡抵御了阿拉伯帝国水军的攻击。经过整整一年艰苦的保卫战,最终利用希腊火成为拜占庭的救世主,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利奥三世作为伊苏利亚王朝的第一任建立者,与诸国历代建立者一样,皆是胸怀大略,目光长远的君王。

    从他刻意交好苏禄可汗,帮助苏禄统一突骑施,成为西北雄主即可看出一二。

    利奥三世看似无条件的资金援助,换来的利益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若非的突骑施的骑军相助,利奥三世根本吹不起反攻的号角。

    只是时运有些不佳,遇上了最为强大的阿拉伯帝国。

    如今的局面对于拜占庭孰不乐观,宿敌阿拉伯帝国已经从当年的水军失败中走了出来,甚至较之以往更加强大。

    而他们的陆军依旧不堪大用,实在难以与横行亚欧非大陆的狮军抗衡。

    至关重要的还是一直依赖的盟友突骑施已经完全陷入了无休止的内斗,双方打得不可开交。

    查士丁尼带着几分苦涩的道:“我们的盟友苏禄已经让唐王朝的裴擒到了长安,成为了俘虏。以莫贺东、莫贺达干为首的黄部与苏禄的儿子尔微特勒为首的黑部,现在已经划清了界限彼此攻击,还分别向我们求助。”

    利奥三世怒骂道:“向我们求助?当我们是仁慈的上帝了嘛!现在的他们自己都顾不上自己,完全没有半点用处,支援他们,跟施舍乞丐又有什么区别。你回绝他们,说是他们都是我的盟友,我不好插手。”

    顿了一顿,揉着生疼的脑仁,说道:“突骑施是指望不上了,那该死的奥马尔对这我们的君士坦丁堡虎视眈眈,最近又有组建水军的心思。失去了突骑施的袭扰,我们的情况很是危险。幸亏那头狮子不会水战,要不然……”说道这里,他又带着几分自嘲道:“我神圣罗马帝国昔年是何等辉煌,现在却落得如此地步,实在令人难受。”

    查士丁尼也心有所叹,想起当年的凯撒横行西方的英雄事迹。

    好半晌,利奥三世才道:“突骑施是指望不上了,唐王朝呢。那头狮子刚刚夺取了天竺,已经将兵锋指向了西域。我们跟他们有共同的敌人,要是能够与他们结盟,远比倚仗不可靠突骑施更强。突骑施的骑军是何等强大,但遇上唐王朝的军队,那就像风卷起了黄沙,一扫就散了。你也说过,唐军的强军,一点也不会比狮军团逊色。那个叫什么裴的,他的本事也能与那头狮子一教高下,他们是能够与阿拉伯一战的……”

    查士丁尼露着几分无奈的表情的道:“不一样的,唐王朝跟突骑施不一样。突骑施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我们给钱,他们出兵,各取所需。唐王朝太富饶了,他们自己内部就能自给自足,完全不用倚仗任何国家。我们需要他,他却不需要我们。这样的对话交涉是不公平的,我们太吃亏了。尤其是他们的裴,很不好说话了。他就是犹大,贪婪卑鄙,不择手段。要是可以,我不想在跟他这样的人,有任何的往来。”

    当初在长安,裴旻给了他很不好的印象。

    即便过去那么多年,查士丁尼依旧难以忘怀。

    “求人,哪能不受气!”利奥三世无奈的长叹道:“总督你是智者,应该明白。我们四周,除了唐王朝,已经没有敢跟阿拉伯为敌的国家了。跟他们联合,是我们唯一的选择。再说了,那个唐王朝的裴,不是在凉州嘛,你是去长安,不会见到他的。”

    查士丁尼也知与唐王朝加固结盟是势在必行,突骑施内乱之后,他们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