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剑圣-第5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位彪悍的少年将军来到了苏禄的身旁,高呼道:“父汗,您就下令吧。孩儿愿意先登,亲率我突骑施的勇士登城。只要将这西方的长安劫了,什么都回来了。”
苏禄看了一眼少年将军,脸上挂上了慈祥的笑容。
少年将军正是他的儿子骨啜,未来的突骑施汗王。
骨啜年不过二十出头,却已经是突骑施罕见的勇士,弓马娴熟,能够生裂虎豹彪悍非常,深得苏禄器重欢喜。
苏禄道:“王儿这就错了,劫掠碎叶城,我们得到的是一万匹良马的利益。可我们要是占据了碎叶城,不出三年,我们就能够得到两万匹良马的利益,要是能够长期霸占,那就不愁吃穿了。此次出征,父汗的目的主要就是吃了这碎叶城,让这西方的长安,不再姓李,姓黑。”
黑就是苏禄的姓,苏禄的嫡系兵马号称为黑部。
“那多没意思!”
骨啜年少轻狂,最崇尚恶狼,向往着自己有朝一日,能够如狼群一样,所到之处,血流遍地,尸横遍野,将所有值钱的东西,一律劫掠干净。
苏禄大笑道:“除了这西方的长安,不是还有龟兹﹑于阗﹑焉耆﹑疏勒四镇?不怕没有王儿大显身手的时候……这四镇的富庶,丝毫不比碎叶逊色。只要我们拿下碎叶城,劫掠四镇,还不是轻易之事?这碎叶城尤其关键,唐军知道的必然来救。我突骑施的骑兵横行天下,就杜暹那文弱书生率领的兵卒,如何是我们的对手。”
“只要歼灭了他们的援兵,龟兹﹑于阗﹑焉耆﹑疏勒四镇就是我们手中的羔羊……”
苏禄眼中闪着厉色,伸出了自己粗大的手,慢慢的合拢,就好像是掐着一支羔羊的喉咙一样。
这位突骑施的天选之子,固然一路走来皆有贵人相助,得上天庇佑。但有今日之气候,却也非全靠运气。
骨啜大悟,呼道:“原来如此,孩儿明白了,父汗围着碎叶城不攻,就是为了让唐军来支援。这样,我们就可以消灭唐军在安西的力量,在安西为所欲为了。到时候这里的一切牛羊财富,都是我们的。”
苏禄父怀大慰的笑道:“我儿能够看破这点,为父欣慰。要记住,我们的先祖跟华夏人打了千百年,输多胜少,不是因为我们实力不行,而是脑子不如他们好使。他们足够的狡猾……这种狡猾,在用他们的话来说是兵法,是智谋。”
“我们要想打赢对方,不但要保持我们的骁勇,也要学习他们的兵法、智谋,这也是我知晓让你学习华夏文化的原因。只有精通华夏文化,才能体会到他们兵法、智谋的高声可怕。”
“这一仗,可不是你父汗真给杜暹那王八羔子激怒而打的。父汗心底,筹谋很久了,一直等着机会。”
“哈哈,父汗果然是天选之人,上天时刻都眷顾着我。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杜暹辞官了……父汗瞧不起那书生样,可那书生确实很得民心,在安西是一大阻碍,现在他走了,夫蒙灵察哪有威信镇得住局面?现在整个安西,无人是父汗的对手。”
第二十五章 六十一道军令
相比西域的大雪,凉州这边的第一场雪,晚来好些日子。
鹅毛般的大雪,从天而降,将大西北点缀的是银装素裹。
裴旻、娇陈、小七、小八来给裴母请安问好。
“下雪天凉,母亲还请多加一些被褥。火炉夜间就不要用了,碳火烤多了对身体不好,尤其是晚上,情愿多加件衣服被褥。”
裴旻最是关心母亲的身子,嘘寒问暖。
与东北老家的冷不同,东北的冷是干冷,那是一天到晚的冷,天寒地冻,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但是大西北却不一样。
大西北的冷在于多变,前一个时辰,可能太阳辐照大地,气候回暖,后一个时辰,就可能刮彻骨的寒风,下鹅毛大雪。
这大雪还没有尽兴,又可能开出了太阳……
一天之内运气好的,可以享受到四五场大雪,能够体会到三四场,化雪后的那种湿冷。
相比幽州的冬天,凉州这边的冬季更加容易让人生病。
小八不甘寂寞的说道:“爹爹说的对,嬭嬭一定要多穿穿衣服,不然就跟小八一样,手都冻裂开了。”
说着,还跑到了近处,将自己冻得通红的手给裴母看。
裴母心疼的将小手悟在手心里,责怪道:“怪得谁来,还不是自己贪玩。明天你们可不许去玩雪了……”
小七一直依偎在裴旻的怀里,听到这里瞪了小八一眼。
小八一听不许他玩雪,委屈的道:“又不冷!”
裴母摸了摸小八的小脑袋,安抚了孙子,这才理会自己的儿子,说道:“娘哪里有那么娇贵,在幽州那会儿,娘可是最喜欢这冬天了。”
那个时候,家里环境凄苦。
每到冬季,家境富裕之人,不愿意洗衣服受冻。
裴母能够额外的接很多的活,以赚取生活所需。
回想当年,裴母心底颇为感慨,笑道:“现在娘天天练着刘神医指点的健身法,身体比以前好多了。这点风寒,还奈何不得为娘呢。你就放心好了,倒是小幽、小曦那边不要懈怠了。她们久居中原、关中,这西北的冷,未必受得了,况且还有伤在身。”
裴旻表示明白,正说着话,耳中却听到了“咚咚咚”的巨响。
裴母、娇陈心底都是一惊。
裴旻脸色也微微一变,不由分说的起身道:“应是西域出事了,母亲,孩儿这就告退。”
巨响正是节度使府外登闻鼓的声音。
登闻鼓在古代的用处很多,不只是用于百姓伸冤直诉,还有示警、传讯等功效。
而节度使府的登闻鼓用于军事示警,但凡登闻鼓响,意味着战事将起。
裴旻忙将小七交给娇陈,对着裴母一拜,直接冲出了内堂,跑向节度使大殿。
前不久裴旻刚刚收到展如的消息,说西域一切正常,让他颇为安心。
却不想没过几日,登闻鼓就给敲响了。
依照当前的局面,也只有西域安西可能出现紧急军情。
来到府衙大殿,孙周正一脸焦急的在殿前厚着,见裴旻大步进来,立刻道:“安西出事了!突骑施兵围碎叶城,数量至少十万,情况不明。”
裴旻一边听着孙周的禀报,一边走向案几,将案桌上的满满一筒的军令,直接甩在了大殿之上,口中直接下令道:“捡一根,立刻传令沙州都督封常清,让他接令后,马上动身前往西州,四日内必须抵达,接管西州防务,违令者斩……”
孙周本能的捡起一根,跑了出去。
裴旻一边下令一边从案几上取过墨丸,研磨。
这时离得最近的小秘书王维喘着粗气跑进了大厅。
裴旻头也不抬,甚至连人也不看下令道:“捡一根军令,立刻传令河西所有粮官,让他们准备粮草,运装上车,延误者斩……”
王维是一脸的懵逼,什么情况都不知道,但是裴旻多年的威信威望就跟大山一样,让他半点质疑的心思都没有,捡了地上的军令就去传令了。
裴旻这时研好了磨,取过一张纸条,就写了一句话:“突骑施兵围碎叶,安西危,臣请战!”
脚步利索的王之涣也走进了大殿,没等对方开口。
裴旻已经道:“传我命令,将此十万火急的军情,以信鸽送往宫中。”
同样的王之涣,什么情况也不了解,领命已经下达。
王之涣面对军令,只能一头雾水的去传令。
接下来是张九龄、李林甫、王昌龄、王翰、牛仙客等人……
他们也如王维、王之涣一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情况,面对的就是裴旻一道道军令。
“捡一根军令,传我军令令西州都督崔希逸,让他将西州之兵,分作四份,做好一切战斗准备。二次命令一到,即刻动身分往龟兹﹑于阗﹑焉耆﹑疏勒四镇,接管四镇防务。”
“捡一根军令,传我军令令伊州都督张孝嵩,让他率领伊州兵马,前往西州待命,不得有误。”
“传我军令,令赤水军军使赵颐贞、大斗军军使折虎臣、镇西军军使夏珊立刻动身,前往西州,不得有误。”
“传我军令,令宁寇军军使岑云,让他接令后立即前往伊州,接受伊州防务。”
“传我军令,令陇右军神威军军使李翼德、宁塞军军使李嗣业、河源军使王虎、宁边军使史彦,立刻率兵前往莫离驿驻守,预防吐蕃进兵!”
“传我军令,令白水、安人、积石、曜武、武宁,立刻动身赶往凉州姑臧听命……”
“传我军令……”
“传我军令……”
“传我军令……”
……
没有跟任何人商议,也没有说明情况,甚至没有人知道缘由,为什么这么干。
裴旻在短短的小半时辰之内,一口气下达了六十一道军令!
每一道军令都是立刻执行……
整个节度使幕府官员,包括凉州大都督府官员,每一个人都调动起来,他们上下奔走。
除了孙周这个最先知道消息的当世人,其他人忙活了足足一夜,累得半死,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
直到天明时分,他们空闲下来,所有军令都传达出去,才知道安西事发。
突骑施可汗苏禄举兵十数万,进犯安西,兵围碎叶城。
诸多文武官员想要说什么,发现自己没有什么好说的。
军令下达,说什么也是无用。
第二十六章 伊丽道行军大总管
所有的命令传达出去,裴旻一直在节度府衙等着。
他在等李隆基的命令。
节度使有很大的权力,尤其是裴旻这个节度使,权力更不是一般的大。
除了节度使的军事专杀之外,他还兼任河西按察使,能够插手河西行政事物。
但是权力再大,也有一个限度。
裴旻手中的权力仅限于陇右、河西这两地。
也就是说,在陇右、河西可以“恣意妄为”,但是出了陇右、河西就是越权。
哪怕是知道安西有难,裴旻也不能出兵安西救援的。
节度使的权力是守土。
严苛的说只有在河西、陇右遇到军事威胁,受到攻击的时候,裴旻手中的权力,才会最大限度的体现。
安西并非是裴旻的义务所在,哪怕知道安西危局,他也不能直接出兵安西。
六十一道命令,快速决绝,但都围绕一点,擦边不过界。
王翰是裴旻麾下军略水平最高的一个,裴旻也一直将他往军事参谋这边培养,一直让他负责军事方面的事物。
经过这年余间的培养,王翰本就在这方面很有天赋,人又聪明,精进极多,最先体会到裴旻这一连串命令的用意。
“公子是觉得碎叶城守不住,还是担心安西军抵挡不过突骑施的入侵?”
面对王翰这一问,裴旻眉宇间透露着一丝忧色,道:“都有!碎叶城守不住几乎是板上钉钉之事,本就未有防范,又是大军压境,兵力处在绝对劣势。至于安西军,我只希望夫蒙灵察能够冷静的应对,不要争个先后……只是,可能性不大。”
夫蒙灵察是杜暹的副手,他的能力,杜暹知道,但是朝廷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