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盛唐剑圣 >

第409部分

盛唐剑圣-第409部分

小说: 盛唐剑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的盗匪是躲在暗处的,但是赵执这个盗匪却是在明处,生活的非常光鲜,受人尊敬。

    能够做到这一点,也算是盗匪中的奇葩。

    当然这一切离不开李邕的庇佑。

    这也是李邕养士的第三条财路。

    历史上就记载着这么一件事情,扶桑倭国对于大唐的仰慕,人所共知。

    一次倭国国王派了五百遣唐使来大唐,当然带了重礼十艘船,珍珠宝玉上百万。

    李邕大喜过望,热情的把这帮人安顿在宾馆里,好吃好喝招待,不让他们随便乱走。然后半夜里,他安排赵执把他们的金玉珠宝全偷了,并且把船凿沉。

    第二天面对一脸懵逼的倭国人,李邕告诉他们,昨天海潮,你们的船都给吹走了,不知所踪,然后堂而皇之的将此事上报朝廷。

    李隆基安排李邕造船十艘,将倭国送回日本。

    李邕觉得麻烦,直接让赵执将五百倭国人都杀了,不带半点犹豫的。

    从后世人的角度来看,李邕此事干的漂亮。

    哪怕裴旻知道也会赞上一句,可要知道,李邕并非裴旻。

    裴旻是后世人,自带对倭国的仇视属性,李邕却是单纯的求财。为了钱财,视人命如草芥……换句话说,他不管对方是不是倭国人,只要有财,都可能是他选中的目标。只是运气太好,选择了倭国人。

    李邕就是赵执的护身符,他们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他绝对不能坐视李邕倒台,也格外卖力。

    有人开了一个头,堂间原本沉闷的气氛一个个的都活跃了起来。

    这个大儒,那个大贤也纷纷表态。

    正是因为他们知道裴旻这篇文章的厉害,回应起来也特别的激动。

    但是他们彼此的话多是大同小异,围绕忠孝来说的。

    实是裴旻的这篇文章没得黑,称之为千古佳作,毫不为过。

    但是越是这样,他们越不能让这篇文章盛传……

    李鸿激动的唾沫横飞,尽管这老家伙才略平庸,靠着大腿走到了今日。

    但终究多活了那么多年,天赋不够,年岁来凑,引章据典的本事,还是极其高明的。

    “《礼记》中有语:‘父不言子之德,子不言父之过’……”

    他正想针对这句话大发言论。

    突然一人急急匆匆的跑进了大堂,看他的装束不过就是一小厮,还气喘吁吁,满头大汗,正待大怒。

    小厮却不理会满堂的大儒,目光在众人身上一扫而过,找到了自家的主子,快步上前一阵耳语。

    谢书脸色微变,起身向四方作揖道:“在下府中突然有急事,先行告退了!”

    他一挽衣襟,奔逃似地走了。

    一瞬间堂内热闹的气氛为之一凝,有一种难言的感觉。

    赵执咳了咳道:“李大贤继续说!”

    李鸿清了清嗓子,正要开口。

    又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同样是小厮,同样的一声的汗,同样的有人离去。

    连借口都不变的,都是家中有事。

    这一下有人意识到情况不对了。

    他们还来不及多想,再一次有人闯进了大堂。

    还未等传入的小厮喘口气,张睿已经起身道:“清书,可是家中有事?”

    叫清书的小厮甚是机警,眼珠子一转即道:“二夫人摔了一跤,也许会早产,老夫人让您快些回去。”

    张睿对着四方一作揖道:“诸位,不好意思,家中有事,先走一步了!”

    他也不理会身后的叫唤,匆匆而去。

    张睿在长安士林的地位极高,不亚于李鸿,他这一走,更加引起了未知的猜测。

    胆小之人不等家人通报,已经开始告退了。

    一人直接起身。

    赵执呼道:“王兄,您家中也有事?”

    给称呼为王兄的脸色一红,作揖道:“人有三急,在下去去就来!”

    他这话音一落,立刻有三人叫道:“王兄等等,我们同去!”

    当然这一去,再也没有回来。

    李鸿越等越是心惊,也打起退堂鼓了。

    不到一刻钟,原本热闹的大堂,竟然人去楼空,至于赵执一根独苗。

    另一边李邕先去了趟茅房,还未得到这个消息,见势头差不多了,迈着轻快的步伐来到客堂,人未至,声先到:“让诸公久等了!”

 第六章 尴尬与意外

    李邕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整个人意气飞扬,神采焕发。只有展现出自己必胜的信念,才能让人相信他能够打赢这场战,能够战胜那个在疆场上未尝一败的裴旻。

    他带着十足气势、自信,一个脚迈入客堂!

    他要让人见到一个充满斗志,无视裴旻淫威的李邕李泰和。

    然后!

    ……

    ……

    ……

    他的脚甚至都没有落下,整个人已经呆傻住了。

    空空如野的大堂,比他想象中同仇敌忾的火热气氛完全不一样。

    只有与他同一条船的赵执在厅中孤零零的坐着。

    尴尬,意外!

    好半响,李邕才冲着赵执大吼道:“人呢?人去哪了?”

    赵执到现在也不知什么情况,明明一切都在掌握之中,一刻钟前还是如火如荼,这一刻钟后却是人去楼空,走的一干二净。

    见李邕吼他,赵执也按耐不住心中的不安,厉声回应:“你问我,我问谁去?”

    李邕心底莫名一寒,他见过赵执杀人,他外表是一个文文弱弱的书生,却有着一拳将一个山东巨汉击毙的可怕实力,语气略微缓和下来道:“到底什么情况?”

    赵执很无奈的将情况细说。

    李邕就如热锅上的蚂蚁,左右不住的走动,嘴里囔囔自语道:“一定有我们不知道的变故,来人……”

    赵执有气无力的道:“别叫了,我已经安排人去调查了!”

    他们都不是长安本地人,李邕是广陵江都人氏,此次来京是述职来得,并且等待升迁。位置都差不多定下来了是渝州刺史,只是程序还未走完,等着上面的消息。

    因为是外来人,内部的消息远比不上本地人。

    两人等了许久,方才打探到缘由所在。

    如今的长安,整个风向舆论都变了。

    原来只是一众少年以及不得志的士林人出声附和,而今却有无数大儒站出来力挺!

    其中包括了刚刚还在他们厅堂里的李鸿、张睿谢书等人……

    原因无他!

    当代褒圣侯出声了!

    “静远之文,一篇一句,聘驾气势,崭绝崛强,若掀雷决电,山立霆碎,可于《出师表》、《陈情表》媲美焉!”

    《出师表》、《陈情表》一直以来都给儒家视为两大必读之作。

    甚至有言,读诸葛《出师表》不哭者,谓之不忠;品李密《陈情表》不泣者,谓之不孝。

    褒圣侯孔德伦将裴旻之文,与《出师表》、《陈情表》相提并论,此间赞誉,不可谓不厚重。

    李邕、赵执相顾无言!

    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孔德伦竟然说话了!

    就算孔家一直为朝廷所敬(忌),成不了事。

    但是士林中没有一个人能无视孔家的影响力。

    自董仲舒于元光元年提出“推明孔氏,抑黜百家”之后,世间大儒就没有一个敢不认孔子这个至圣的。

    孔德伦代表不了孔子,但是他代表的了孔家,代表的了褒圣侯这个牌子!

    难怪一个个都跑了,士林中有谁敢跟孔家宣战?

    这仗还怎么打?

    李邕、赵执只觉得眼前一片昏暗。

    “还不只如此!”下人又道:“国子监司业孔惠元也说话了。”

    “下去吧!”李邕这话说的有气无力的挥了挥手,说什么也不重要了,孔德伦那句评语,已经断了他们的死路。

    孔惠元与孔德伦都是孔家人,还能唱反调不成?

    听了更加窝心!

    李邕后悔了,他真的后悔了。

    早知道让着李白一点又能怎么样?

    他却不知让他揪心的问题还不止这一点,真正的大麻烦已经在等着他了。

    赵执突然很庆幸,相比几乎陷入绝境的李邕,他还有一条路可以走。

    长安青羽楼!

    公孙幽听着手下的汇报,微皱着眉头道:“你说的可都是真的?不至于吧!”

    裴旻的文章在长安掀起了如此大的巨浪,已经成为长安地头蛇之一的青羽盟隐盟主公孙幽哪有不知道的道理。

    她素有才智,精于人情世故,但文化程度不高,对于经史书籍未有涉猎,看不懂文章的精妙。但世人都说好,她也为自己的郎君而自豪。

    但很快公孙幽听到了另一则消息,裴旻的文章针对性太强,固然引起了前所未有的轰动,却也得罪了一些人。

    当世信陵君李邕是首当其冲。

    公孙幽为人较为传统,已经将裴旻视为自己的夫婿了,担心李邕对裴旻不利,暗中派人盯着李邕居住的府邸。

    真要有什么情况,她好立刻知会裴旻,让爱郎有所准备。

    结果却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消息!

    李邕竟然跟盗匪有往来。

    公孙幽都不敢相信,在让人调查李邕的时候,她特地了解过李邕这个人。

    李邕此人特别豪爽,好尚义气,爱惜英才,常用家资来拯救孤苦,周济他人,深受世人敬仰。

    公孙幽甚至有想劝裴旻退一步的念头。

    如此磊落人物,就算不予为友,也不应该互为敌人才对。

    公孙幽也犯了世人皆犯的毛病,他们只看到了李邕大方豁达,有信陵君之风。却没有深入去想,信陵君魏无忌是魏昭王少子,是魏王的弟弟皇室宗亲,他有一大块封地,有足够的钱财养门客。而李邕是一书生官吏,他又凭什么效仿信陵君养士?

    就靠他的俸禄,润笔费?

    即便现在听下人禀报,公孙幽还不大相信。

    “千真万确!在未入青羽盟之前,在下以缉盗为生,靠领取官府的悬赏养家。八年前,曾缉拿一恶盗田宏,与之缠斗了三天,却因不识水性,让他潜水逃脱了。此后一直也没有他的消息,他在官府悬赏现在还没撤呢!他跟李邕有没有关系,不是很清楚。在下亲眼见他走进李府却是无疑。时隔八年,他变了模样,某还是认出他来了。他的胳膊上还留有当年砍的刀伤……”

    公孙幽沉吟了片刻,道:“继续留意李府的举动,叫上赵姝,那个田宏再次出现,让她跟着……”

    赵姝是展如、展雪的师妹,是展鹏收留的孤儿,展家兄妹她给了裴旻,自己留了一人调用,以作不时需要。

    “是!”

    公孙幽看着他退了下去,从抽屉里取出一封信,脸上洋溢着甜甜的微笑,信中裴旻邀请她往凉州成亲,重新看了一遍,想要回信,却又不知如何下笔。

 第七章 公孙大娘的矛盾

    黄昏降临!

    孙府一片寂静。

    这孙府裴旻是买下来的,但因立刻借给了公孙姐妹,还没有来得及换门匾。

    入住的公孙姐妹更不可能将之换成公孙府,以至于这里依旧叫做孙府。

    而今的孙府比之以往冷清了不知多少。

    青羽楼未开张的时候,孙府巅峰时刻入住了三十六人。

    都是公孙幽招募的百戏好手,以及剑舞学徒,她们一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