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盛唐剑圣 >

第377部分

盛唐剑圣-第377部分

小说: 盛唐剑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裴旻为帅,平时很注重诸将之间的关系。

    经常在空闲的时候,请诸将一起聚一聚,喝喝小酒,吹吹牛,拉近彼此的关系。

    他极其反感麾下诸将不和,相互针对。一但有矛盾,只要出现一点端倪,他立刻会充当和事老,将事情消弭掉。不会让事情严重扩大,从而导致形成无法消除的隔阂。

    同时,也会营造一种竞争攀比的气氛,以督促诸将前进。

    因故陇右军不说上下一心,但是只要有他裴旻在。围绕着他这个主心骨,军中的气氛就会非常的和谐,良性发展。

    不只是夏珊,原来的陇右诸将也非常喜欢陇右军的气氛。

    得知裴旻要离开陇右,也想跟着一起走。

    但是他们都是成年人,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试想一下,这裴旻一调离陇右,陇右军所有将校都跟着一起走。

    这消息要是传到长安,那还了得?

    不是屎,都是屎了。

    因故原陇右方面不是裴旻嫡系的陇右将官只有夏珊这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来了,余下的并非不想来,实在是来了只会让裴旻更加为难而已。

    夏珊说的如此直白,裴旻拍着大腿笑道:“好,就冲着夏军使的这份魄力,你们这事就包在我身上。等我娘来到凉州,让她给你们说媒。”

    他了解袁履谦的性格,真要等他开窍,只怕小七嫁人都未必等得到。自己这做兄弟的,有必要推一把,促成这美事。

    夏珊心底窃喜,笑盈盈的退下去了。

    “至于你们,也别有的没的,又不是生离死别,都是大老爷们,没了我裴旻,你们还活不下去不成?都是为大唐效力,别分的那么详细。陇右是我们这些年的心血,难道你们想看我们这些年的努力付之东流?陇右战略因素重大,而且是河西最有力的支援。你们都来河西了,日后我需要你们支援的时候,又找谁去?”

    “人嘛,我会调些人过来帮我,不过不会多。陇右,不会大动。至于谁跟谁,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具体何人,我自会斟酌。你们也无需自荐,对于你们,我可不比对我自己了解的少。谁合适,自有分寸……”

    听裴旻主意已定,李翼德、李嗣业、仆固怀恩、郭文斌等将也只能听命而行了,彼此都是一脸的遗憾,当中又带着几分的希望。

    裴旻见状顿了一顿,笑道:“也许不用那么悲观,会有未知情况也不一定呢!”

    他并不知李隆基会不会从他身上开先河,但是历史上多镇节度使的先例就是李隆基开始的,未必不会由他这里开始。

    诸将自然不知道裴旻暗指的是什么,只是怀着几分忐忑的心,等着裴旻的挑选。

    这还没过两日,连镇陇右节度使的命令再次传到了凉州……

    登时整个陇右军都安心了,与他们而言,没有比这个更好的消息。

    裴旻得到李隆基的圣旨,也怔了怔,想不到还真如他心底期盼的一样,李隆基在他身上开了先河,将大唐西方的精兵重镇托付于他一人了!

    “臣裴旻接旨谢恩!”

    一瞬间裴旻心底也有些感动,陇右加河西,权势之重,他无疑坐稳了开元朝第一人的宝座了。

    裴旻现在的官职是凉国公,河西、陇右二镇节度使,凉州大都督,陇右按察使,兼任御史中丞、辅国大将军……

    这个头衔几乎直追当年秦王李世民了,当然跟李世民一比,还是有些差距的。毕竟人家是秦王、天策上将军、太尉、司徒、尚书令、陕东道大行台、益州道行台尚书令、雍州牧、凉州总管、左右武候大将军、上柱国……

    这报个官名,念都要念好一阵子。

    裴旻这个河西节度使正式上任的第一天,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拿杨敬述祭旗。

    午时即到!

    刑场周围已经人山人海,百姓们得知了即将处斩杨敬述的消息,都争先恐后地挤过来,想要一睹年轻节度使的风采。

    裴旻还未出现,两千多名整装待发的兵士早已静静地站在刑场四周。

    风吹拂着旗帜和战袍,兵士们手持兵刃,纹丝不动,显示出良好的训练和纪律。

    他们并非是陇右军,而是地地道道的凉州兵。

    前任凉州大都督薛讷带出来的凉州兵。

    他们有一部分身上还带着伤,有的甚至少了胳膊,少了腿……

    但是他们依旧努力着维持着自身的次序。

    作为凉州兵的一名小校,哥舒翰披着新战袍和铠甲,负责维护治安。

    想着此次跟裴旻北上回鹘的经历,哥舒翰心中充满了自豪与荣耀。

    未来的千秋万代述说裴旻在十万回鹘军民中,仗剑回鹘王帐,逼迫回鹘族长杀突厥使者,除族长叛逆这一壮举的时候,也必然回提及他哥舒翰的名字。

    他虽不及鲜花绚丽,却也是鲜花旁边的一片绿叶,与有荣焉。

    只是想想,哥舒翰就是激动。

    此时此刻的哥舒翰根本不知自己未来的成就,只知道自己是一个改邪归正的恶赌鬼。虽然有一腔的壮志雄心,但未来的路到底如何,他怎么预料的到?

    现在的他,能够跟着裴旻当一片绿叶,已经觉得自豪了。

    五十步外的人群突然嘈杂起来,随着充满拥戴之意的欢呼震耳欲聋地响起。

    哥舒翰精神一震,毫无疑问,自己的偶像来了。

 第五十二章 讨个说法

    百姓兵士潮水般向两侧分开,裴旻一人一骑来到战士们的面前。

    这也算的上是裴旻的特征之一。

    一般而言,地位越高,排场就越足。

    以裴旻现在的身份地位,出入有个百八十人的护卫队,那是正常之事。

    但身怀超凡剑术的他,出入向来不超过十人。

    遇到了危险他人是老老实实的呆着,而裴旻却要高吼一声:“兄弟们住手,让我来!”

    今日这种特殊的场合,他竟单人单骑的来了。

    虽是一人,气场却丝毫不弱半分!

    围观的百姓人声鼎沸,欢呼雀跃。

    “裴国公!”

    “裴帅!”

    “裴节度!”

    各种的呼声不绝于耳。

    哥舒翰明显的感受到,周边的气息都粗重了。

    这也难怪!

    此次大战,凉州军几乎刻上了耻辱的烙印。

    他们原本跟着薛讷虎步西凉,多年前更是横行西北,深入草原腹地大杀四方,威风八面。

    可不久前,一万突厥骑兵,轻而易举的攻破了边防线,将他们三万兵士杀的落花流水,伤亡过半。

    要不是折虎臣以三千虎贲拼着性命殿后,那就是全军覆没的局。

    尽管主要原因在于杨敬述胡乱指挥,但战打的如此难堪,伤亡如此惨重,凉州军上下皆引以为耻。

    是裴旻!

    裴旻及时的出现,废除了无能的杨敬述,并且带领他们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将十万突厥军全歼于戈壁。

    是裴旻洗刷了他们身上的耻辱,西凉军对于面前这个身高七尺,肩膀宽阔,面容清瘦的年青统帅充满了敬意。

    裴旻来到台前,目光却看着在行刑台上杨敬述。

    杨敬述此人让他深刻认识到了“文人”一但无耻起来是何等的下贱,何等的没有底线。

    面对公审,面对确凿的证据,杨敬述依旧振振有词置身事外,一副与我无关的模样。

    为了让自己的品德“完美无瑕”,他甚至拒绝承认与毛涵的关系,将勾结突厥的一切都推卸到毛涵的头上,一股完全不知的模样。

    毛涵气急之下,抖出了杨敬述的老底。

    杨敬述母亲已死五年,但是他知当做不知,一副母亲健在的模样。

    古人以孝为先。

    身为官员更是需要以身作则,为了给天下人当一个表率。不管你是什么身份什么官,只要父母双亲去世,都必须去官回乡,为父母守孝三年。

    这种制度称之为“丁忧守制”。

    五年前正是杨敬述仕途最关键的时候,一但去官丁忧,为母亲守孝,多年的拼搏努力都将化为虚无。

    杨敬述为了自己的前程,隐瞒了自己母亲去世的消息,一直至今,他都未曾回乡。

    谁想得到风评官声不错的杨敬述,竟然是一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辈……

    最为可恨的是即便是千夫所指,众叛亲离,他也决口否认自己的一切作为,将无耻展现到了极点。

    裴旻本就不打算留他性命,见他死不悔改,对他的判罚更不容情。

    原本他还略微顾念李隆基的感受,但李隆基也传来消息说不在过问杨敬述之事。

    裴旻心底明白,他之前留下的后手起作用了。

    杨敬述罪无可赦,李隆基又放手此事。

    裴旻直接下令杨敬述斩首示众……

    杨敬述即便是此刻,依旧一副道貌岸然的模样,高仰着头,一副自己是烈士的态度。此刻他要是说的了话,指不定还会如史上那些慷慨就义的英雄一般,留下千古名句呢。

    要不是裴旻知道杨敬述的所作所为,还真以为自己判罚错了。

    裴旻在台上先向下面的人群伸手致意,所有人都安静下来。

    “你们都叫我裴帅!裴节度!但其实在这之前,我们根本没多大关系。我在陇右,你们在河西,我识得陇右的每一位将校,对于你们,也就认识几位军使……”

    无论是凉州兵还是周边百姓,全都面面相觑,谁也想不到这位信任的节度使的开场白竟然是这么一句话。

    “不过,我虽不认识你们,可是我了解你们。原因你们也应该知道,你们的前任统帅薛都督是我太公,没有薛都督,就没有我裴旻的今日。与你们不曾往来,从与他的书信中,却了解你们的实力。”

    清澈有力的字句直接送入在场每个人的耳朵里,刑场成千上万的兵士百姓聚精会神地听着,谁也没再大声喧哗,黑压压的校场鸦雀无声,偶尔一两声咳嗽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太公不只是一次与我说起,某士可用矣!他的语气充满了骄傲与自豪!北击默啜那一战,也证明了你们的实力!”

    听到这里,凉州军情不自禁的挺起了胸膛。

    北击默啜,薛讷年近七十挂帅北伐,一路长驱直入。打的奔放之极,遇敌必战,凡战必胜,虎步西垂,所向无前。

    那是凉州军最辉煌的时刻。

    裴旻扫视台下数不清的涌涌人流,高声道:“可是之前突厥入侵,你们的表现让人大失所望!不过一万突厥军,竟让你们失了至关重要的边防线,重兵囤积的边境,在是敌人三倍的情况下,短短一夜之间失守……”

    刚刚仰首挺胸的凉州兵士瞬间就底耸着脑袋,恨不得找个地洞钻下去。

    “是你们言过其实?还是你们无能?”

    裴旻的声音陡然拔高,“都不是……折虎臣将军以三千凉州兵,反冲十倍之敌,阻击了突厥兵三天三夜!赵颐贞将军以微弱的伤亡,将突厥降户覆灭,岑云将军固守番禾,突厥望而生畏,不敢来攻。谁敢说你们没有实力?”

    “将帅无能,累死三军。”

    “这是《春秋左传》里的一句话,这句话现在可以完美的用在你们身上,杨敬述便如书中的赵括,纸上谈兵,胡乱改变薛都督的布防,以至于边防线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