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盛唐剑圣 >

第328部分

盛唐剑圣-第328部分

小说: 盛唐剑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分。

    有教无类这个思想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跨时代地意义,正是因为孔子的有教无类,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其他诸子百家也争先效仿孔子的做法,轰轰烈烈的文化革新百家争鸣也因此诞生。

    春秋战国是中国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

    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的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在中国文化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而推动百家争鸣这一局面的正是孔子,先有孔子,才有百家争鸣。

    这话虽有些夸大,也不否认“有教无类”是历史的必然性。

    就算没有孔子,随着时代的进步,历史也会走上这条道路,但那可能是百年之后的事情。

    孔子的这一思想,直接推动了整个华夏百家文化的发展,呈现了文化争鸣的盛况,是毋庸置疑的。

    不说他的儒学,仅凭这一点,孔子的功绩便值得任何华夏子孙敬重。

    至圣先师,四个字,孔子当之无愧。

    对于如此人物,裴旻敬重备至,恭恭敬敬的领着小七小八上香礼拜。

    突然孔庙前,一阵锣鼓喧天。

    在高台上一位须发皆白,却又中气十足的老儒生喝道:“今日是上元佳节,上元节自然少不了猜灯谜。今年诸国来贺,长安汇聚了四面八方的文人墨客,英雄豪侠以及异国友人。在这举国欢庆之日,本庙亦顺应喜庆,准备了多道灯谜,以供他人猜玩,并且备上了几分薄礼,以为彩头!拔得头筹的将得到去年新科状元王维,王摩诘的字画一副。”

    裴旻远远听了,不免有些意动。

    又是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

    “师傅,我们一起去看看?”李白意动的看着远处的高台。

    裴旻麾下的王昌龄、王之涣与王维并称三王,彼此关系密切。

    而李白在鄯州与王昌龄、王之涣交好,经常从两人口中听过王维的事迹。

    王昌龄、王之涣的才学皆是当世一流,但是他们面对小他们许多的王维却推崇备至,甚至自愧不如。

    李白早有与之一会之心。

    裴旻不只是历史上,现实中也听过王维的大名:王维是河东蒲州人,出身河东王氏,是长安众所周知的神童,才华早显,在他十五岁的时候,已经成为京城王公贵族的宠儿,才名动长安。当初裴旻还在长安御史台任职的时候,已经听过王维之名,只是无缘一见。

    王之涣曾邀请王维来陇右任职,但不知为何王维并未答应,而是选择在长安考科举,并且成功考得状元头衔,成为长安风头正盛的麒麟儿。

    裴旻还未应答。

    小七小八也已经闹了起来!

    “看花灯,猜灯谜,先猜灯谜,后看花灯!”

    “好!我们一起去看看!”对于小七小八,裴旻是无求不应。

    裴旻、李白、王忠嗣一如既往的开道,轻轻推开人众,挤到了最前头。

    上面的庙祝给了第一个谜面!

    随着礼花纸屑飞舞,如对联般的条幅从高处落下。

    只见条幅上写道:“半吞半吐,打一字!”

    吕!

    裴旻脑海中闪过这个字来,猜谜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一种娱乐方式,那时叫“隐语”,到汉魏时才开始称为“谜”,有了猜谜一说,此道雅俗共赏,是充满想象力,趣味性的一种文字游戏。可以启迪思维、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历来深受广大百姓喜爱。

    谜语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谜面、谜目、谜底。

    谜面是考者给出的题目,谜目是猜射的范围,谜底自然是答案。

    半吞半吐即是谜面,打一字则是谜目,谜底自然就是“吕”字。

    也许是第一个谜题,答案特别简单。

    裴旻一瞬间就想到了答案。

    不过还未等他开口,已经有人抢答道:“是‘吕’字!”

    庙祝笑道:“恭喜这位公子拔得了头筹!请收下引信,灯谜结束之后,凭引信数量,领取相应礼物。”

    裴旻眺望过去,却是一个五短身材的青年,他倨傲的从侍从手里接过引信,对着身旁与他差不多身材的同伴,叽里呱啦说了一通。

    说什么,裴旻听不懂,但那腔调无疑是日语。

 第四十八章 天真无邪的小七

    但凡中国人,对于小日本皆有皆有与生俱来的仇恨。

    裴旻也算是个小愤青,碍于形势,大唐往西发展,在所必然。对于悬壶海外的日本,未能有任何行动,只能在一些小事上给他们制造一些麻烦。

    比如禁止鉴真东渡,强制让日本改为倭国等等事情,稍稍发泄一下。

    裴旻心底一直有一个想法,就是大唐真正举目无敌的时候,当做练兵,顺手将岛国灭了。

    现在的倭国,以那时大唐的实力,要灭他们,简直易如反掌。

    见几个倭国人在他面前得意洋洋,心低登时不爽了,眉头都皱了起来。

    似乎因为拔得了头筹,几个倭国人特别高兴得意,与周边伙伴嬉笑过后,又改说华夏语,还刻意提高了声音道:“这种简单的谜题,与我内田一郎而言是小菜一碟。新科状元王维亦不过如此嘛……”

    他这话音方落,他身旁立刻有同伴拍马道:“内田公子才高九斗,要不是我们日出之国不能参加科举。新科状元必然是内田公子的囊中之物,哪里轮得到王维那家伙……”

    他们一唱一和,对于言语中充满了对于王维的鄙夷嘲讽。

    “岂有此理!”李白眉头一挑大有动手之意。他心性豁达,从未有文人相轻的思想,与王维并不相识,可神交已久,对于他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本事也推崇备至。

    莫名来的跳梁小丑,居然如此诋毁王维,李白年少气盛,哪里忍得住?

    裴旻一把拉住了他,摇了摇头,道:“这里人多,不便动手。”

    他并非制止李白出手,只是周边聚集了太多的人,一但动起手来,相互推搡,难免引发动乱,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为了几个小日本,伤了大唐百姓,坏了百姓参加节日的好心情,大是不值。

    不过小日本目中无人,也不能不给个教训。

    一直坐在裴旻肩上的小七也嫌弃的看了不远处一眼,道:“爹爹,小七好讨厌他们。那么矮,还没我脚底高呢!”

    正好到庙祝宣布第二谜题的时候,周边都无人出声。

    小七清脆天真的声音一时间特别响亮。

    瞬间引起一阵轰然大笑。

    裴旻是标准的东北汉子的身形,六唐尺一寸,用后世的计算方式就是一米八五左右,而内田一郎一行人五短身材,一米六都不到。小七坐在裴旻的肩膀上,相比起来真不到她现在的脚板心。

    内田一郎瞬间脸色躁红,身形是他的最大的软肋。他来唐朝求学近乎二十年,饱读四书五经,自诩学得了唐人的所有文化,早已后来居上。但是面对唐人的普遍身高,让他自内心深处有着极大的自卑。

    这让一小鬼在这大众面前挑明,顿觉颜面尽失。

    “抱歉,小孩子,童言无忌,说了实话,得罪之处,还请海涵!”裴旻一脸“歉意”的道歉。

    小七见裴旻道歉,真以为自己惹祸了,忙道:“是我说错话了,不应该说你矮,你比我高……”

    “噗嗤!”

    裴旻憋着这口笑,实在没忍住。

    内田一郎脸色更黑,周围的哄笑声更大了。

    如今大唐如日中天,身为唐人,国家荣誉感极强。

    内田一郎与他的同伴一唱一和的数落王维的不是,他们早有不满之心,故而万众一心,皆为天真无邪的小七点赞。

    小日本欺软怕硬,面对这局面,哪敢肇事,憋着一口内伤,带着几分怨毒的看着裴旻一伙人,愤然的用日语对身旁的亲友道:“我们要赢下这次比赛,然后将奖品丢了,要他们知道。他们推崇的新科状元,在我眼中,什么也不是……”

    裴旻也在想着主意,顺便对李白轻声说道:“先在比试上赢过他,别让他继续嚣张下去!”

    有李白在场,还用他出手?

    裴旻对于李白的文学素养,还是极为信服的。

    当然猜谜靠的不只是文化知识,还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但是能写出“黄河之水天上来”、“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李太白,他的想象力谁比得上?

    庙祝也不想事情闹大,继续开始了第二题。

    遇水则清、遇火则明!

    还是猜字!

    李白应口就来:“登!”

    “好!”周边传来了轰然叫好声。

    第三题:

    刽子手的嘴脸!打一官名!

    这第三题,不再是猜字,比前两题深奥许多,但是依旧简单。

    裴旻已经想到了答案。

    李白正想开口,让另外一人抢先了一步:“宰相!”

    又是一阵叫好声。

    不管是谁猜中的,只要是他们唐人,不是自大傲慢的倭国矮子,都能引起欢呼声。

    三题过后,第四题又来:

    蟋蟀对鸣!打一古词句。

    这第四题,显然又比前三题更难。

    李白胸有成竹的道:“《木兰辞》的第一句,唧唧复唧唧。”

    内田一郎铁青着脸,第二道第三道题,他也想出了答案,只是慢了一步而已,但第四题,他思路还未展开,已给对方答出,让他一时难以接受,肃然的等着第五题。

    第五题:“绝代有佳人,猜左传一句。”

    周边一时间无声,这题目到了最后,果真越来越难,也将周边情绪都带动了起来。

    裴旻一时间未有想到。

    李白也暗皱眉宇,想着究竟那一句能够对的上“绝代有佳人”这五字谜题。

    过了好一会儿,裴旻突然听到身旁怯生生的传来一句话:“是不是美而无子?”

    裴旻看了身旁的娇陈,突然恍然,笑着大赞:“妙哉,夫人,果真才思敏捷!”

    李白也叹道:“师娘这是真人不露相,白佩服。”

    周边人听到答案,亦是一阵惊叹,万众目光都聚在娇陈身上。

    若非她蒙着面,只怕以她长安第一名伶的身份,早已让人认出来了。

    小八拍手大笑:“娘亲好棒!”

    小七见李白、娇陈手中都有引信,撇着嘴,抱着裴旻的脑袋道:“爹爹,你也来一个嘛!”在她眼中,自己的父亲可是最厉害的,怎么能让还不到他脚板底高的矮子比下去。

    “好!就来一个!”裴旻应道。

    庙祝这时笑道:“第六个灯谜,也是最后一题了!是一幅画,一首诗,也是我们的奖品……”

    他拿出了一幅画,画中是一个低眉含笑的绝色佳人,边上还写着一首诗: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第四十九章 悲催的内田一郎

    裴旻位于高台的最前面,能够近距离的欣赏王维的这副杰作。

    王维号称诗佛,他的作品最大的特点是绘影绘形,有写意传神、形神兼备之妙,故而有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是诗坛上一面不倒的旗帜。

    王维这首《相思》因物起兴,语虽单纯,却富于想象,借助红豆一物,深寓自身相思之重。

    实为不可多得的佳作,他在画中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