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剑圣-第3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孙幽对着李隆基盈盈一拜,退回了位子,也将秦皇剑还给了他。
“谢谢!”裴旻嘴角挂着一抹笑意。
第三十五章 秦王破阵乐
公孙幽正儿八经的坐下,轻声道:“幽亦是大唐子民,为大唐效力,裴公子又何必言谢?”
裴旻见公孙幽拒不承认,也不道明,只是轻轻的笑了笑,给她斟满了酒,端起自己的酒杯相敬。
公孙幽衣袖挡面,以掩饰尴尬,慢悠悠的一饮而尽。
阿拉伯一席连输两阵,脸色极不好看。
任凭莫斯雷马萨气度恢弘,拿得起放得下,此刻也绷着张脸,目光瞧着裴旻那一桌,又看着在上首高坐的李隆基,神色变得越发深邃。
一直以来他都以为阿拉伯是当世最强大的国家,拥有征服世界的能力。这些年南征北战,穆斯林战士纵横亚欧非,所向披靡,无不证明这一点。
可如今来到大唐,一路而来,见证了丝路的热闹,长安的雄伟,以及大唐王朝的欣欣向荣,比之他们只有过之而无不及。各方各面的人才,层出不穷。
就连一个“弱女子”,居然也是深藏不露,实在不可小觑。
想要跟大唐争夺西域,还需从长计议才是。
于大唐的战争……
要不不打,要打,当需举全国之力而战。小打小闹,奈何不得这个古老的国度半分。
想着,他看了一旁的吐蕃副相一眼,暗忖:“兴许,真的可以跟吐蕃联盟……”
莫斯雷马萨将面前的美酒一饮而尽,将心神重新投入宴会。
隆朗赤带着几分震撼的看着温婉可人的公孙幽,实在想不到如此女子,竟然能够将战场上的无敌猛将玩弄于股掌之上,想着大唐如近年来如竹笋般冒尖的各类人才,心底不由暗自发怵,又看了公孙幽一旁的裴旻:那小子悬乎的很,自从他发迹之后,吐蕃诸事不顺。他能如此费尽心思的阻击阿拉伯,对于吐蕃亦不会例外。
当前之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思前想后,隆朗赤突然怂了,放弃了筹划多时的安排,出班道:“皇帝陛下,赞普对于陛下格外敬慕,特地献上昔年文成公主最喜欢的《果谐》舞蹈……”
李隆基见吐蕃竟然不是找茬,在堂上自得大笑,道:“朕在长安也曾听说,你们吐蕃的《果谐》,别具一格,终于有机会大开眼界了。”
《果谐》是一种诸人手拉手围在一起的踏脚高歌的舞蹈,也就是藏族的踢踏舞。
没有高深的艺术典故,却非常的欢快,很适合新年的气氛。
看着欢快的果谐舞,裴旻若有所思的看了隆朗赤一眼,心中打着比喻:大唐若是一条巨龙,那阿拉伯则是一头猛虎,一头实力能与巨龙抗衡的森林之王。至于吐蕃,则是毒蛇。最懂得藏拙,见势头不对,立刻躲起来,只要一有机会则立刻出击,一口致人死地。
森林之王,不容忽视,毒蛇,也不能小觑呢!
想着自己将来就要陪着这一虎一蛇,心底涌现莫名斗志!
吐蕃认怂,余下几个国家更不敢在这时的大唐面前放肆。
拜占庭呈现了他们国家的国粹东正教的诗歌,突骑施也派出了两名摔跤勇士,表演草原最流行的摔跤。
至于倭国、新罗、回鹘等国家,也纷纷献上了自己的表演。
表演说不上多少精彩,但是切合各国的风情,也别有一番味道。
咚!咚!咚!
激昂的鼓声突然奏响,整个宴会的气氛徒然一震。
公孙幽莫名的看着殿外。
裴旻好整以暇的轻声道:“此先节目不足道哉,这最后的压场表演可万千不能错过。”
公孙幽满心好奇,突然想到了什么,带着几分兴奋的惊呼道:“难道是?”
“就是秦王破阵乐!”
裴旻带着几分兴奋的道:“除了秦王破阵乐,还有什么能表演能镇得住你的西河剑器?”
秦王破阵乐是最著名的歌舞大曲,是大唐鼎盛时期的象征……
在这万朝来贺之际,怎么少的了“秦王破阵乐”这种类似于大唐国歌的表演?
惊天地,泣鬼神的战鼓声轰然作响。
听到这激昂的鼓声,宴会中所有人都情不自禁的肃然起敬。
这种激励高昂而且厚重的节奏旋律,最能打动人心。
随着动荡山河的鼓声,富有龟兹风格的管弦乐曲悠然而起!
慷慨不失优美,大气不丢柔和,正象征着大唐王朝的海纳百川的胸襟气度。
三百披甲戟士排着整齐的箕张军阵,缓缓步入场,歌颂大唐秦王的雄壮歌声四面响起,应和着浩荡的鼓声,令人不禁气为之夺。
鼓声越来越急促,戟士阵型浑猛的一变,交错屈伸,首尾回护,彷佛突生羽翼,伸展舒张,变化成了翼舒阵,阵中戟士首尾相随,互相应和,往来刺击,以像战阵之形,明丽盔甲映射着大殿上的灿烂烛火,熠熠生辉。
鼓声越来越壮怀激烈,身为舞者的甲士变阵也越来越急,彷佛身处杀场,与敌交锋,极尽变化,奋勇求胜,给人一种置身于战场的感觉,令人目不暇接,神思飞扬。
秦王破阵乐有三大变化,每变为四阵,计十二阵,与歌鼓节相应。多般变化彷佛一瞬间就演奏完成,只余战鼓声高亢壮烈,如怒如诉,彷佛霹雳崩原,声震百里,气壮山河。
在如此劲舞之下,阿拉伯、拜占庭、吐蕃、突骑施、葛逻禄、回鹘、南诏、新罗、倭国还有昭武九国九国国王无不动容,甚至禁不住跟着手舞足蹈。
尤其是有过阵仗经验的人物,莫不想起自身经历的战场,将气氛推向了极致。
秦王破阵乐无愧为大唐王朝的军歌,令人身在宴会越感受到了战场的热血。
裴旻看着秦王破阵的声势,胸中勇气一阵自豪,这就是大唐,就是他的国家……
一瞬间!
裴旻觉得自己能够穿越到此是何等的幸事,能够成为大唐人是何等的骄傲!
什么阿拉伯猛虎,什么吐蕃毒蛇,在这一刻都如土鸡瓦狗一般,不足为虑,民族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鼓声渐渐趋于平静,大殿上的众人无不尽兴,脸上都带着意犹未尽的感觉。
性子温婉的公孙幽,看完这大唐军舞,脸上也泛起了一阵红潮,说道:“能看到这最后,实在是太好了!”
“最后?”裴旻神秘的笑道,“不不不,真真的落幕才刚刚开始……现在只是落幕的前奏曲而已。”
第三十六章 真龙降世
一句前奏而而已,让公孙幽傻眼了。
这如此恢宏的秦王破阵乐都是前奏,那什么才算的上是真正的结尾?
公孙幽无法判断,只能满心期待。
随着秦王破阵乐最后的音符响起,宴会终于随着“秦王破阵乐”的结束,宣布散席。
“诸位随朕出殿!一起感受我大唐新春的庆典!”
李隆基最先起身,领着文武大臣以及一众使者出了大殿。
承乾殿外黝黑一片,冬季的夜晚格外黑暗,就算明月当空,可视距离也不过尺步间距。偌大的皇宫似乎让黑影笼罩,显得格外死寂。
一众使者倒还不觉得,文武大臣却是满心奇怪。
皇宫是大唐王朝的权力中心,即便是夜里,各殿之间也会上灯照明,不至于这般黑乎乎的一片,什么瞧不见。
正当众人犹疑之际,异变突发!
在他们面前的黑暗处,突然闪现一点明火。随即轰然火焰腾空而起,往四方蔓延,七彩色的烟火绘制成了一条长达十数丈的腾飞巨龙……
与此同时,远处的城楼上出现了四个七彩烟火组成的大字“大唐万胜”!
见此一幕,人人屏息静气,呆瞪烟火。
宰相张说乘机跪地大叫道:“龙现东方,大唐万胜!”
众人回过神来,跟着齐喊:“龙现东方,大唐万胜!”颤呼声潮水般起落涨退,山呜谷应,千八白人沸腾起来,气氛热烈至极点。
举殿群臣外使,无不惊愕震撼,同时面向李隆基,山呼万岁。
即便是莫斯雷马萨、隆朗赤这些人等也被现场激烈的气氛感染得拜服下来。
李隆基含笑朝诸夷百官和参舞众人还礼,目光瞄了裴旻一眼,显示对这安排无比满意。
跪在地上的莫斯雷马萨、隆朗赤、查士丁尼、昭武九国的国王等人脸脸相觑,瞪目以对,一时间都不知该怎样去对待眼前这今人惊心动魄的异事。迷信重的甚至以为是真龙现世,想着祭祀中莫名的巨响,不免心有戚戚。
打铁趁热,接下来几天经由礼部的人领着各族使者,游长安繁荣,领着他们观黄河澎湃,体验洛阳雄伟,将大唐的一切展现。
莫斯雷马萨、查士丁尼也分别代表自己的国家与大唐签订了契约,以巩固丝绸之路,确保西域商道的通畅。隆朗赤也提议重开唐蕃古道,此举经过一番争论,最终唐朝同意了吐蕃重开唐蕃古道的计划。
裴旻在这其中投了决定性的一票。
唐蕃古道的开通,将会挽回吐蕃经济的劣势,刺激吐蕃经济的繁荣。大唐固然得利,却远不及西域商道的暴利,可有可无。
因故对于唐蕃古道,大唐户部并没有多少重视。
裴旻之所以同意,也不是看在唐蕃古道所带来的利益。而是一但开通唐蕃古道,吐蕃必定会花费心思修葺治理唐蕃古道,将如蜀侯迎金牛一般。给日后唐朝入藏,带来一定的便利。
昭武九国面对大唐展现的威势,重新与大唐签订了归附协议。协议也多加了许多条对于唐朝有力的条款,其中甚至包括为得大唐认可,九国不得自立王子,不得擅自出兵攻伐这等条例,也就是说西域日后的兵事由大唐做主,昭武九国未来的皇储,得不到大唐支持,将无权继任王皇位,进一步加强了对昭武九国的控制。
册立王储是李隆基邀请昭武九国原来长安的目的所在,现在多加可兵事的掌控,显然已经超乎意料的达成了目的。
昭武九国面对手上权力的流失,也没有表现多少不满。
弱肉强食,本就是西域生存的法则,现在的大唐已经有足够的实力震慑昭武九国。
裴旻也得到了相应的好处,能如此顺利的震慑诸国。与他的所作所为必不可少的,利用神策军、火药、烟火这新奇的玩意,帮着大唐王朝装了一个天大的逼,又在宴会上力克西域狮王莫斯雷马萨,配合公孙幽阻击阿拉伯,以至于外交之事,一片顺利。
如此功绩,不亚于发动一场战役。
李隆基焉能不赏?
在元旦过去十日后的第一次临朝,李隆基即下达了裴旻的嘉奖,加封他为辅国大将军,并赏赐各种金银器物,当然少不了美酒。
春节最隆重的是元旦无疑,但真正盛大的还要论属上元节。
作为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上元节在国力空前强大的唐朝,已经从汉朝的一日狂欢,发展成了接连三日的欢庆。
在这三天里,朝廷会取消宵禁,甚至于没有等级、尊卑之别,君民同乐,君臣同欢,臣民同庆,万众狂欢。
对于这种日子,裴旻、娇陈早已习惯,可是小七小八却是满心期待,在得知有上元节这个大狂欢之后,早在元旦过后,就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