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剑圣-第2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隆基吓得脸色骤变,只觉得那股壮观的气浪向他这边冲来,不由自主的小退一步。
裴旻早有心理准备,适时的扶了他一把。
李隆基定了定神,方才缓过气来。
周边的文武大臣却没有那么幸运了,他们没有一点心理准备,就好像是平地里的惊雷,让瞠目结舌之余,心底泛起了恐惧的感觉。
尤其是尘土气浪呼啸而来的时候,有的人脚底发软,想要移动,却动弹不得,大有瘫倒在地的感觉。
宋璟钳口挢舌,大张着嘴巴,一副百日见鬼的模样。
苏颋惊愕失色,双手抱着耳朵,闭着眼睛,不敢再看。
尤其是卢怀慎,其他人还有所防备。他见夯土小屋毫无动向,只以为面对兵部修葺的坚固小屋,裴旻的小手段没了用武之地,心情松懈。
突然的惊天一爆!
直将这位上了年岁,却能吃能睡的伴食宰相吓的失惊打怪,连退了三步,但因脚底发软,一个屁股蹲坐在了地上,懵懂的看着已经成为废墟的夯土小屋,失魂落魄的道:“怎么可能,怎么可能!这人力,怎么可能造成如此大的力量?”
裴旻听得此言,不屑的撇了撇嘴心道:“少见多怪!”
在二十一世纪,他见识过高楼爆破,那炸药才是真正的炸药,自然不以为怪。
但古代,以人力刻意造成如此可怕的瞬间爆炸性力量,此次的实验是古往今来的头一遭。
这里的文武百官,除了他裴旻都是井底之蛙。
初次见到此情此景,焉有不惧怕不震撼的道理。
不只是在军校场的他们,整个兵部,乃至于周边的几个部门为这惊天一响,不知摔碎摔坏多少茶杯笔杆……
一群不明就里的人,还以为地龙翻身了,有的慌慌张张的跑出屋子,有的直接钻在了案几底下。
兵部的卫兵不知什么情况,蜂拥向军校场,意图护驾。
裴旻转过身子目光瞧着坐在地上的卢怀慎,这种落井下石的机会,他可不想错过,一脸的歉意道:“想不到这黑火药的威势太大,竟将卢相震的坐在了地上,在下的过失,在下的过失。”
他说着伸手去扶卢怀慎。
卢怀慎哪里丢得起这个脸,想要自己强行起来,却四肢无力,只起了一半,又一屁股坐了下去。
还是工部侍郎崔元,将他扶了起来。
“诸位以为如何?”
裴旻见好就收,望向所有文武大臣。
好半响宋璟方才对裴旻深深作揖道:“国公,真乃神人也!”
他这是心悦诚服的一拜!
黑火药的现世,意义太过重大。
有了黑火药,开山修岭,搭桥铺路无往不利,将会节约多少人力物力财力,这是完全不可计数的。
大唐掌握了黑火药,有着跨时代的意义。
苏颋也深深作揖道:“国公让黑火药如此神物重现,功在千秋社稷!”
李隆基从耳中掏出了棉花,哈哈大笑道:“便是带着这玩意,一样感觉到震撼。有此神物在,朕终于明白,裴爱卿为何底气十足!”
文武百官一句话也说不出来,黑火药的威力太让他们震撼。
这种超出他们认识范围的先进产物,这种人力制造出来的科学物品。
轰然一炸,炸碎了他们陈旧的意识,炸开了困住了他们眼界的枯井……让他们意识到人力的伟大。
只要有追求,就没有做不到的,别说开山修岭,就算是上天下海,一样可能。
文武百官都带着几分佩服的看着青年,毫无疑问,他又创造了一个奇迹。
第六十五章 雄心壮志的李隆基
面对火药的威力,最会见风使舵的宰相源乾曜第一个反应过来,深深作揖道:“陛下,诚如国公所请,有这的黑火药在,陇山开得,乌鞘岭也修得。以一两年之功,换百千年商路,值得。”
大唐王朝的钱袋子户部尚书王琚,再次当起了二五仔,一改拒绝的态度,迫不及待的道:“西域商途与我朝至关重要,开陇山,修乌鞘岭,功在当朝,利在千秋,越早提上章程越是得利。”
以陇山难行,乌鞘岭恶劣,往来凉州、长安、洛阳的商人都络绎不绝。若是两地畅通无阻,那王朝的获利岂用多言?
王琚仿佛看见大把大把的金银通宝在面前闪过。
火药的威力如实的出现在众人眼前,文武百官再无异议。
就算一直不信的卢怀慎,此刻也一声不吭:那惊天动地的威力,已经超脱了常识,越是这样,越不可能有假。
唯有负责恶钱的苏颋心有顾虑,有了黑火药这种利器,开陇山,修乌鞘岭自然越快越好,但是恶钱的处理又当如何?
正当他如此想来,宋璟说话了,问向裴旻道:“国公,这黑火药的制作困不困难,麻烦不麻烦,造价如何?”
裴旻心底暗赞,宋璟能成为一国首相,果然有着与众不同的本事。
在所有人为黑火药的威力震撼的时候,宋璟敏锐的察觉到了关键。
黑火药有如此威力,材料是否稀少,造价什么的最为关键。
如果造价昂贵,材料又极其稀少,难以获取。黑火药就算威力再大,也上不了台面。
裴旻笑着应道:“黑火药如何制作,事关机密,这个请恕裴某无法直言相告。至于宋相考虑的问题,这点大可放心,黑火药的造价非但不贵,反而尤其廉价,只比米粮小麦价高一些而已。”
宋璟肃然道:“如此老臣也恳请陛下开陇山,修乌鞘岭。至于恶钱一事,可以拖延年余时间,以策万全。”
宋璟性子稳重,对于恶钱一事,他一直存有顾虑:尽管恶钱猖獗,刻不容缓,必需整治,但他并不认为现在是最佳的时机。在没有时机的情况下,强行清除弊端,好比割肉充饥。虽然饱了肚子,却也伤了自身。
只是此事由苏颋提出,李隆基赞同,他也只能从旁并力协助。
如今黑火药威力显现,宋璟立刻察觉,治理恶钱的时机真正到了。
宋璟此话一说,苏颋立刻会意,眼中露出一丝明悟。
李隆基“哈哈”大笑道:“此事随后细谈……”他看了裴旻一眼,又瞧了瞧宋璟道:“果然智者所见略同。”
宋璟讶异的看了裴旻一眼,随即报以了一个微笑。
裴旻也回以一礼。
李隆基道:“今日裴爱卿领着我等大开眼界,诸位都散去吧。所有宰辅之臣,午膳之后,来武德殿议事。”
所议何事,已经是板上钉钉了。
开陇山,修乌鞘岭!
这常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因为黑火药的现世,变得理所当然。
“裴卿自随朕入宫,与朕一同用膳!”
李隆基禀退了朝臣,并没有半点掩饰对裴旻的器重。
在众臣羡慕的目光下,裴旻与李隆基一起出了兵部。
诸多大臣并未立刻离开,而是选择了谨慎小心的靠近先前夯土小屋的所在之处。
闻着刺鼻的味道,感受着残留的温度,看着狼藉的现场,以及完全不成形的夯土小屋与那深坑,众人皆带着几分震撼的离开。
李隆基一路上都在赞叹着黑火药的威力,眼中闪着异样的光辉,感慨道:“一但陇山开,乌鞘岭修葺完工。那么朕又多了一个壮举,一个千百年来,无一皇帝做到的壮举。哪怕是本朝太宗、高宗,都没有做到的事情。”
裴旻奉承赞道:“陛下的雄心壮志本就不输于太宗、高宗,如今陛下正当壮年。只要胸怀天下,怀秦皇汉武之志,兼光武、太宗之德,内修文治,外显武功。何愁不能超越秦皇汉武,光武太宗?”
李隆基亦是眉飞色舞道:“静远深知朕心,朕如今文有姚崇、宋璟、源乾曜、苏颋、张嘉贞、王晙,武有静远、薛讷、盖嘉运、郭虔瑾、张守珪,还有许多英才正崭露头角。得你们相助,朕心中大业,指日可待!”顿了顿,他欲言又止的看了裴旻一眼道:“陇山开,乌鞘岭修葺完工,将会进一步加深长安与西域的沟通,尤其是莫离驿的盐田已经上了正轨。经过一番思量,朕有心将半数食盐,运往凉州西域,以弥补西北食盐紧张。压下由吐蕃、突厥、突骑施特地抬高的盐价。”
“这是好事!”裴旻不住点头,道:“让西域百姓过上好日子,昭武九国才会信服我大唐,成为我们的助臂。我们现在还未能真正掌控西域,离不开西域土著昭武九国的支持,于他们方便也是于我们方便。”
李隆基喜道:“那朕有心请西域昭武九国一并来长安朝见,静远以为如何?”
裴旻沉吟片刻道:“让昭武九国远来朝见,不但能加深彼此的关系,还能展现我大唐的实力,弘扬我大唐文化,让彼此交心,此事大有可为。”
李隆基喜气洋洋的道:“朕亦觉得应该加深与他们的沟通,方能彰显我天朝上国的风采。”
裴旻能够理解李隆基的心情,让他国朝拜,那是何等荣耀之时。昔年贞观时期,万邦来贺,大唐子民谁不与有荣焉。
大唐子民尚且如此,给尊为天可汗的李世民,身上的荣耀自不用说。
李隆基在好大喜功这方面,跟历史上的李世民极为相似,也想来一出小型的“万邦来贺”,给自己长长颜面。
裴旻也不算是泼冷水,带着几分婉转的道:“不过臣以为短期内还不是时候,年余间,打破陇右的囚笼,再处理恶钱的问题。待这些事情完备,经济恢复,邀请昭武九国来长安面圣,倒也不无不可。”
李隆基笑道:“朕懂得分寸!”想着至多不过两三年,便能让西域诸国面圣朝见,心中大是激动,斗志昂扬。
“只是!”裴旻忽的肃然道:“臣希望陛下能够相信自己打造的王朝,我大唐如今很强!举目世界,唯有大食国能与我们一战,对于他国使者,无需任何掩饰做作,将最真实的一面展现,足以让他们震撼。”
第六十六章 天雷是怎么召唤出来的
裴旻之所以说此话是想起了昔年杨广的所作所为,当年杨广为了彰显炫耀隋朝的威势国势:在他的安排下,东都皇城外的定鼎门大街被开辟成露天大戏场,五万名乐工在这里通宵达旦表演各种节目,持续了半个月之久。东都的市场被整饬一新,供各国商人参观。
每一个店铺都重新进行了装潢,连卖菜的小商贩都要在店铺里铺上地毯。炀帝还命令用丝绸将路旁的树木缠起来,使整座城市显得绚丽多彩。
这个炫耀国力,想让他国使者见识到自己国家美好的一面算不得错,身为国君有这个思想可以理解,可是杨广这种炫耀方法,实在是愚蠢,跟打肿了脸充胖子没有什么两样,做的也太过了。
裴旻担心李隆基也犯这毛病,毕竟李隆基犯浑起来跟杨广好不到那里去。
历史上因为杨贵妃爱吃荔枝,但荔枝生于南方岭南。
而荔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则香味尽去。
为了方便让杨贵妃吃上新鲜的荔枝,李隆基强行修葺子午道,以便于岭南的荔枝能够尽快的送达长安,为此还有一首词云:“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裴旻对于大唐现在的发展极其满意,对于李隆基这位皇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