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剑圣-第2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说李隆基是安史之乱爆发的缘由,李林甫无疑问是罪魁祸首。
他有大功亦有大过……
但无疑问,他是裴旻心中必需收拾的人选之一。
裴旻怎么也想不到李林甫竟主动出现在他面前,送上门来!
“原来还是皇亲!失敬失敬!”裴旻看着李林甫忍着痛的模样,心中顿时大是遗憾,为何公孙曦下手那么轻呢,下手重点该多好,也有一种上前打他一顿的冲动。
第四十一章 口有蜜
皇亲!
李林甫忍不住苦笑,他这个所谓的皇亲,有与没有又有什么区别?
至少活至现在,他并未享受过半点皇亲的福利,一路坎坎坷坷走到今时今日,不过是千牛直长,一个禁卫军的小军官。
可眼前的裴旻呢!
年不过二十五,文成武就,高居国公爵位不说,拥有超高名望,士林军方皆顺风顺水。
与之一比,自己这些年几乎是活在狗身上去了,带着几分自惭的道:“也算是吧!在下乃高祖李渊堂弟长平肃王曾孙属于郇王房,只是至今一事无成,愧对先祖。”
他说道这里,忍痛再次拜服于地道:“在下虽然文不成武不就,但心中却仰慕国公久已,对国公倾慕非常,立志如国公一样,为国为民,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他痛的脸都揪在了一起,但说这话的时候表现的正气凛然,当真有那种英雄志高的气概。
裴旻心底忍不住一赞,平心而论李林甫的演技绝佳,竟然借题发挥,借着给公孙曦打伤这一事情,带着感情的投入。若非他熟知历史,知道李林甫是什么货色,真有可能给他欺瞒过去。
不过!
现在裴旻只想知道这位在历史上翻云覆雨的奸臣,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足下过谦了!旻只是尽人臣本份而已!”裴旻不值一哂的说着,不露任何言语破绽。
对上李林甫这样的精于算计的人物,一个不慎就有可能看他看出问题来,留了一万个心。
李林甫神采飞扬的道:“国公的人臣本份是让九州万民享受福祉,是让我大唐天下威震四夷,我辈岂能不为之向往。”
裴旻也让他赞的有些高兴,更印证了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口有蜜”。
李林甫接着道:“说来惭愧,此事亦是在下交友不慎。在下昔年有一知己至交,叫裴云。”
“裴家人?”裴旻没听过此人,对于裴家的了解,仅限于几位帮助过他的长辈以及那个死去多年的裴羽。至于其他人,他真没有放在心上。
“是的!”李林甫看着裴旻感慨道:“国公诚乃心胸开阔的真君子也!”
这怎么又赞上了?
裴旻心中忍不住暗自吐槽,这受人奉承,不管是真心假意都值得高兴,但是让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奉承,绝对不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甚至有接剑的可能。
李林甫道:“国公为人至孝,人尽皆知!昔年为母亲与裴家断了往来,凭借自身超凡之能,在长安闯出今日成就。国公有大气魄大胸怀,自是不知小人心思。您不仇视裴家,甚至在裴家有难时,还大义相助。裴家却不这么想,他们对国公防备甚深,国公还不知道吧。您的一举一动,皆在裴家掌控之下。”
“什么?”裴旻心头一震,真如李林甫说的,他确实没将裴家放在心上,若不是裴母的心愿在,他跟裴家早就划清界线。
李林甫道:“国公还不知道吧,早在当初。国公高中状元之时,裴家便将国公视为阻碍,暗地里注意着国公的一举一动。尤其是国公得太平公主赠房,更令他们为之震恐,担心国公得太平公主器重,从而阻碍他们。后来又发现连军中大佬薛都督也对国公另眼相看,人脉如此,不容他们不做应对。当时裴府无丫鬟人手,裴家暗自将两名婢女送进了裴家,以作监视之用。”
“你说的都是真的?”裴旻真想不到裴家人忌惮他如此之深,早在四五年前,以在府中安排眼线,而他竟毫无所觉。
“千真万确!”李林甫道:“一切都是裴云给我说的。裴云此人心机深沉,为了谋害国公,无所不用其极。前些时日与我喝酒叙旧,不甚喝多了,酒后吐真言,将他的谋划吿于我知。国公,裴云是我好友不假,然在下虽不才,却也知公理正义,天下大道。国公乃当世英雄,岂能为宵小所趁。”
他口沫横飞,一身凌然正气。
裴旻心中虽怒,却也忍不住为李林甫点赞:此人厚颜无耻几乎到了极点,道德之低贱,以不知廉耻是何物。
但真正厉害的还是他言语的组织,前后相连,毫无破绽。
不但将自己完美的置身事外,还将裴家的阴险毒辣,表露无疑。
这道德败坏之下,有一颗玲珑剔透的心思,非凡的智计。
裴旻再一次觉得自己不是后世人,不知李林甫的本性,兴许真给他蒙骗过去。
也因知道李林甫的为人,裴旻有七成把握断定,他能知道的如此详细,并非是裴云什么所谓的酒后吐真言,而是掺和其中。
只不过李林甫心中完全没有信义可言,临阵叛敌了。
其实他这是想错了,李林甫不是临阵叛敌。而是从一开始,在裴云找上门的一把瞬间,李林甫已经做了投诚的打算。
他就是所谓的“身在曹营心在汉”,与裴云腻在一起,不过是探听敌情而已。
李林甫眼中哪有是非正义可言,有的只是自身的利益。
裴云许诺他的司门郎中,固然让他心动,但是他确定裴旻能给他的更多。
裴家虽是一个家族,而且有着一定的实力。
然而如今的世家跟唐初的世家完全是两个概念。唐初世家子弟满天下,宰辅有他们的人,中下级别的官员更是数不胜数。世家一闹,百官罢工,能让大唐的王朝的机构都停止运转。即便强悍如李世民者,有时也奈何不得他们。
但是现在世家掌控的资源已经不足以影响朝堂大局,左右不了朝中局面。朝廷对于人才的吸取,也不再依赖世家,寒门完全可以补足人才的稀缺。
就连五姓家族也是如此,何况裴家?
裴家掌控的资源未必就比裴旻多,更别说裴旻往来的是李隆基,是高力士,是薛讷,是郭元振,是郭知运,不是皇帝就是第一红人,再不然就是封疆大吏、宰相。他自身现在也是陇右节度使的最佳人选……
裴家、裴旻的选择是无悬念的!
李林甫于最初便看清了时势,比起裴家,裴旻才是大腿,够粗,够壮,可抱。
裴旻看着李林甫道:“那你是否知道,裴云……裴家在耍什么阴谋?”
李林甫惭愧道:“并不知晓……”
第四十二章 腹有剑
计策!
李林甫当然知道!
正是因为他的计谋够阴险够毒辣才能得到裴云的信任,将自己知道的一切如实以告。
这也是李林甫高明所在,裴旻的为人世人皆知。
他虽然不是什么圣人,但三观极正,为人正派,尤其是在大是大非面前,没有半点含糊。
面对如此人物,李林甫深知自己不能表现的太过卑鄙无耻。
尤其是裴旻重义,能够为了朋友不避忌讳,替之戴孝。
假若裴旻知道他卖友求荣,即便助他成事,也会看不起他,得不到因有的好处。
所以一开始,李林甫就为了迎合裴旻的胃口,展现出了自己的大仁大义,将自己得知机密的原因编成了酒后吐真言。
如此一来,也有了一定漏洞。
酒后吐真言属于裴云的无心之举,不在自己的控制范围之内。
他不可能知道太多太细的东西,知道的越多,反而会露出破绽。
而且他出的计策太过毒辣,裴旻若是知道全部,必然徒生无上怒意,甚至于失控暴怒,更有可能血洗裴家。
这事情一但闹大,李林甫也担心裴家会弃车保帅,将他供出来。
那时候反而无法预料掌控。
种种考虑,李林甫这里选择不清楚。
也可见李林甫的心思计谋,确实深沉,面面俱到堪称天衣无缝。
只是李林甫千算万算,算不到这世界还有一种叫做穿越者的奇葩生物。他们能知过去未来……
裴旻见李林甫说不知道,也不知他说的是真是假,眉头皱了一皱,问道:“那你可知裴家到底安排了哪些人在我府上?”
裴府占地面积极大,府中丫鬟也不少。
尤其是人发达了,注重享受,府中丫鬟家丁越来越多。
不过当初裴旻得到太平赠送府邸的时候,还是一个小屌丝,请不起多少佣人。
最重要的管事宁泽是薛讷赠送的,丫鬟的钱也是薛讷掏的腰包,数量有限。他不求能知道详细的名字,若能知道一些细节,上下排除,很容易揪出内奸是谁。
李林甫道:“名字不太确定,只能肯定是府中负责打扫的丫鬟。我记得很清楚,裴云醉后高呼‘只恨两个贱婢不抵用,只能负责屋舍打扫,不能进裴府厨房,无法负责府中膳食,不然焉有如此麻烦’。”
说道这里,他目光灼灼的看着裴旻,发出一声感慨道:“所谓英雄无惧无畏,便是指国公这般豪杰。裴家卑鄙狡诈,派出内应五年,依旧奈何不得国公。足见国公之胸怀是何等坦荡,让宵小都无计可施。”
裴旻有些脸红,让李林甫夸得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多谢了!”裴旻这一谢是发自内心的感激,裴家人谋划已久,当年入府的几个丫鬟现在都算是府中老人,有了一定的地位,长此以往下去,地位只会越来越高。
现在她们没有发现什么,并不意味着以后也不会。万一真在某个机会让她们得意接触到膳食,从而发生什么事情,那时他找谁哭去?
裴旻想都不敢想下去。
拳头紧握,原先他不跟裴家计较是因为他的一身才学终究是裴家书院所学,他的启蒙恩师裴行本对他恩重如山。
当初他反出裴家,裴行本送给他的那份字帖,到现在他都收藏着。
论字迹书法,裴行本不及张旭、贺知章万一,更不及公孙姐妹赠送给他的王羲之的《乐毅论》。但比珍贵的程度,在裴旻心中裴行本的《劝学》当属列第一。那是长者的谆谆教诲,有着非凡的意义。
所以裴旻并不恨裴家,只是不愿见到自己的娘亲受辱,断了与裴家的联系。
可他想不到裴家堂堂世族大家,竟然如此小肚鸡肠,甚至派出了内应,用出这等卑劣手段,甚至可能威胁到他的家人。
事情到这个地步,裴旻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了!
再不反击,裴家主家的那些人,真以为他裴旻好欺负。
李林甫受宠若惊的道:“国公太客气了,在下相信换做是任何一人,都会做在下一样的事情,都不愿意见国公如此英雄为宵小所害。就如当初国公不愿意见王海宾那样的英雄含冤受辱一般。昔年听闻王海宾之事,气得是义愤填膺,整夜不能入睡,还好有国公在,将军中宵小,一扫而净……”
不动声色的,他又拍了一个马屁,顿了顿道:“在下有一计,可以帮国公彻底解决裴家之难。”
裴旻忙道:“快快说来!裴家实在欺我太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