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1624 >

第86部分

大明1624-第86部分

小说: 大明1624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永贞拿着早已准备好专营权证书从后台走到刘柒的跟前说道:“刘柒,恭喜你获得了云南省水泥的专营权。”

    “有劳督主了!”刘柒恭敬而又兴奋地说道。见到李永贞之后,刘柒显得诚惶诚恐,毕竟李永贞这样的大人物,他也是第一次见到。

    “刘柒,这份证书上可是有皇上的御玺印章,带回去之后可要好好的保存,可不要辜负陛下的天恩。”李永贞微笑地叮嘱道。

    “督主,小人明白,小人绝不会辜负陛下的天恩。”刘柒兴奋地说道。当听到证书上有朱由校的印章之后,他更是高兴了,也更加放心了,他觉得这六万五千两绝对的是物超所值的。

    颁发完证书,张国纪便开始第二个省份的专营权的拍卖,第二个省份选的是四川省,四川是西南的大省,也是最早接触到水泥的省份之一,所以被朱由校放在了第二位。四川省的竞争的激烈程度,大大超过了云南省,甚至刘柒再次加入了竞拍的行列。一万五的底价,最后成交的价格到了十万零三千两银元。

    第三个拍卖的是陕西省的专营权,陕西省现在属于边境城市,而且经济条件也不如南方,最后拍卖的价格才五万五千两银元。

    “第四个我们要竞拍的是山西省的水泥专营权,底价一万两银元,每轮加价不低于一千两银元……”张国纪的话还没说完,就有人出价了,“八万两银元!”

    出价的人名叫朱审炸,看名字就能判断出,这是晋王一脉。晋王一脉取名的派语是:济美锺奇表,知新慎敏求,审心咸景慕,述学继前修。现在晋王一脉大多都已经到了“审”字派。

    一看这个名字,其他的人都不敢竞价了。朱由校也是有点疑惑,如果说捣乱吧,这个价格的确是非常合适的。如果不是捣乱吧,他这一出价别人可都不敢出价了。

    “陛下,这是山西奉国中尉朱审炸。”王礼乾轻声说道。

    奉国中尉是皇室爵位中最末的爵位了,从六品,岁禄两百石,按照降等承袭的规矩,朱审炸的子孙以后可就没有任何爵位了。当然从现在起朱审炸事实上就已经没有俸禄了。但毕竟是晋王一脉,传承了这么多年,而且还享受着各种特权,这让朱审炸还是有一些积蓄的。

    这次朱审炸来竞拍水泥的专营权也是受到了晋王一脉其他的人挑唆,这次大同案,可以说让晋王一脉人人都损失惨重,自然也让很多人都不服气,明着来是肯定弄不赢朱由校的,他们便想到暗着来,给朱由校下绊子。

    他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参加此次水泥的竞拍,而且朱由校也当众答应了晋王一脉可以从商,商人虽然在这个时期的地位已经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高,但在许多人心里依然还是贱业。他们就是想看看如果晋王一脉被朱由校逼得从事贱业,朱由校要怎么来面对这个事情?

    而传承到了奉国中尉的这一代可以说已经是穷途末路了,朱审炸便主动站了出来,其他的人给他凑了五万两银子让他来竞拍水泥的专营权。但朱审炸来到京师之后,他发现水泥其实是大有可为的,尤其是前面三场竞拍让他更是坚信了自己的观点,为了不得罪朱由校,又不得罪晋王一脉其他的人,他干脆一次性就喊出了“八万两”的价格。

    “既然朱审炸的价格这么有诚意,那就将专营权卖给他。”朱由校想了想说道。

    朱由校从内心里希望皇室一脉都能自食其力,不要再像寄生虫一样爬在大明这具羸弱不堪的身体上吸血了,现在整个大明都要被他们吸垮了。

    “诺。”李永贞点头说道。

    ……

    就这样,朱审炸也像其他人一样得到了山西水泥的专营权。

    第五个拍卖的是贵州的水泥专营权,现在贵州也在进行改土归流,时常爆发民族矛盾,水西土司安邦彦的叛乱至今还没有剿灭,这就让贵州的水泥专营权也就仅仅拍出了三万两银元。

    第六个拍卖的是广西省的专营权,现在广西和安南也时常发生战争,安南在1623年七月还入侵过广西,安南也是朱由校要重点对付的目标之一。广西省的水泥专营权受此影响也仅仅拍出了四万四千两银元。

    第七个拍卖的山东省的专营权,这时候的山东省可不像后世的山东省,可以说是一个穷省,人灾天灾不断,百姓流离失所,这也让山东省的水泥专营权拍出价格并不高,才拍出了六万两银元的价格。

    最后一个拍卖的北直的专营权,北直作为第一天压轴出场,一出场就受到了在场商人的追捧。(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一百五十八章 修建驰道的计划

    (全本小说网,。)

    将河北划出来之后,北直的面积急剧缩小,但北直作为大明的首都,是全球一个的政治文化中心,其影响力不言而喻,其地位决定了京师水泥专营权的商业价值。

    而且在招商会上,张国纪还吐露朱由校明年二月份就即将用水泥修建一条从京师到天津的驰道,这一切意味着获得京师的专营权,不但马上就可以获得实实在在的利润,而且在未来还可能获得更多的这样的机会。

    下面的商人一听说是京师的专营权拍卖,眼睛瞬间都红了。这次不同于前七次的竞拍,这次几乎来自全国各地的觉得自己有实力的商人都参与了进来。

    京师的专营权拍卖的底价是两万两银元,二十多息的时间价格就超过了十万两银元。到了十万两之后,价格上涨的速度略有下降,但仅仅也就是半炷香不到的时间,价格再次攀升到十五万两银元。十五两银元似乎已经快到极限,每次加价幅度也下降得很厉害。

    “二十万两!”一个惊人的报价的出现了。报价的是徽州盐商江演。

    江演,这个时期徽商的代表人物,两淮盐商的代表人物。在历史上,他是江氏家族的第一位总商,任职三十四年。

    1617年袁世振、李汝华等人共同推动大明盐业改革,实行纲运制。纲运制的实行的让江演一跃成为两淮的巨富。明中叶到清中叶这段时间的盐商真正的是富可敌国的,掌握了国家大量的财富。

    朱由校在山西大杀四方,让所有的人都不敢轻举妄动,这就使得朱由校在山西一地执行取消盐引的政策之时,并没有受到多大的抵制。但是朱由校的这个举动还是让盐商们感到了危机。

    当朱由校推行水泥专营之时,使得有些盐商开始将目光投放到水泥生产上来了,江演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二十万两的价格直接让其他的人放弃了竞争,毕竟水泥还只是一个新鲜事物,到底有多大的市场容量?能带来多大的利润暂时还没有人知道?它跟食盐不同,不是生活的必需品。

    第一天的专营权拍卖就给朱由校带来了六十多万两银元的收入,这是朱由校始料未及的,他预计整个专营权的拍卖最多可能也就一百万两银元,毕竟最大收入是那百分之十的利润抽成。

    “李永贞,太康伯,待会由你们两人设宴款待这些商人,朕就不出面了,最后一天朕再出面。”朱由校说道。

    “诺。臣马上就去安排。”李永贞说道。

    “另外,你们可以在宴会上向他们吐露一些朕要修路的消息。”朱由校叮嘱道。朱由校觉得要想拍出高价,就必须要有足够利益。在任何时期,最简单的行为动机分析,归根究底,只有两个字:利益。

    “臣明白。”张国纪点头说道。

    ……

    当天的宴会虽是临时安排的,但是档次却是不低,李永贞出面包了下京师档次非常高的一个酒楼。参加招商会的商人近乎一半都认识张国纪,整个宴会的气氛显得并不拘谨。何况能参加招商会的商人,哪一个不是八面玲珑,就算不认识张国纪和李永贞,在这种场合里,每个人都会极力地靠近两人,这对他们来说,是一次非常难得的高档次的社交机会。

    大家喝得酒酣耳热之时,张国纪再次举杯说道:“祝各位水泥的生意大发!饮甚!”

    “谢太康伯,饮甚!”众人一起举杯说道。

    一杯下去,张国纪说道:“众位可知道将来十到二十年之内才是水泥最赚钱的时候。”

    “不知太康伯何出此言?”江演好奇问道。江演和张国纪算是老相识了,他是张国纪商队的重要成员。

    “陛下有意修筑从京师到广州,京师到西安等两条主驰道,当然这只是近几年的目标,未来还会修建更多的驰道。”张国纪说道。

    “嘶。”听到这个信息,在座的许多商人都倒吸一口冷气。

    “太康伯,不知消息是否属实?”江演听到这个消息,觉得有点难以置信。

    “当然属实,我太康伯什么时候欺骗过各位?”太康伯信誓旦旦地说道。

    “这个消息咱家可以证实是真的。陛下已经在规划这个事情,只是现在还没有跟内阁商议,不过陛下说了,就算内阁不同意,陛下也会从内努拨出钱来,支持这两条路的修筑。”李永贞说道。

    “修一条从京师到广州的水泥路算上人工开支的话,大概需要三百万到四百万两银元。”江演在脑中很快就大概算出了需要的金额。

    “陛下说了这次拍卖所得,以及以后的水泥利润都将投入到驰道的修建中来。如果不是朝廷有人非议,陛下又让我放弃水泥,将远洋商队做好,我还真舍不得将水泥交给你们来生产。”张国纪惋惜地说道。

    “太康伯高义,我等定不会忘记的。”众人一起说道。

    “来,大家敬太康伯一杯。”江演说道。

    “水泥我是知道的,我也见过从木邦到云南修路,的确好用,比用糯米汁要省钱许多。我相信未来建房,修桥等等都会大量使用水泥。太康伯此等义举,我等会铭记在心,如果太康伯日后有何差遣,尽管吩咐。”刘柒站起来说道。

    “太康伯日后有何差遣,我等必定随叫随到。”众人也跟着一起说道。

    ……

    对于朱由校要大量修建驰道一事,这些商人也是半信半疑,这样的事情,不是谁说说,就能让他们马上相信的。但对于商人来说,既然有了这样传闻,他们肯定就要开始做准备,绝不会等待事情已经开始了才做准备的。

    这个消息无论是真是假,也使得第二天的招商会的竞争变得激烈起来。第二天,专营权证书的颁发人已经从李永贞变成了王礼乾,在大明的这个时候,王礼乾的地位是要比李永贞高一点的,他算是朱由校亲信中的亲信,他的到来更是让这些商人心里有了底。(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一百五十九章 拍卖进入白热化

    (全本小说网,。)

    今天广东省的水泥专营权第一个被拍卖。明朝时的广东由于禁海等原因,经济远不如后世。虽然在去年新安被列为对外开放的港口,发展速度极快,但是现在的广东依然并不富裕。根据明朝官方统计,整个广东的人口大概在一百一十万左右,但这个数据是有很大问题,后世根据人口增长规律的推测,大致猜测广东省人口大概在六百六十万左右。

    明朝人口的具体数据一直都是个谜,那怕现在的朱由校突然之间也无法统计出来。在广东,黎族是少数民族人数第二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