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1624 >

第84部分

大明1624-第84部分

小说: 大明1624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不但贪墨军饷,还肆意克扣下面士兵的军饷,按律当诛。”来秀才冷声说道。

    “公文上了说了,以前的事情既往不咎,你想斩我恐怕没那么容易。”殷超虽然吓出了一声冷汗,但是嘴巴依然很强硬。

    “呵呵……”来秀才冷笑道,“公文上的确说了以前的事情既往不咎,但是屡教不改者,从严处置。”

    “小人怎么屡教不改了?还望大人给小人一个说法,否则难以服众。”殷超大声问道。

    “斩。”来秀才懒得和他解释了,如果有人跳出来,他不介意来个杀鸡骇猴。

    殷超刚开始还在大声争辩,但很快就变成了大声求饶,不过说什么都没用了,来秀才已经决定用他来祭旗了。

    斩了殷超,两万人迅速安静下来,来秀才见状,微笑着说道:“所有小旗及什长及其以上的官员都我这里来报道,三十岁以上的去我的左边办理退役手续,三十岁以下的到我右边办理转入虎跃军的手续,如有不合格者再到左边办理退役手续。”

    这个规定是熊廷弼设置,这也是为了精简程序,他首先划定了一条年龄线。虽然这个规定不一定科学,但却能简化整编队伍的时间,毕竟整编的军队大多都在九边重点,时间肯定是越短越好。

    在明朝,军与兵并存,这是明朝独特的军事制度。军属于卫所,而兵属于营,也就营兵。军都是世袭的,也就是军户,而兵一般都是招募的,除了从军转为兵者是例外。两者的区别也是非常大的,连官员名称,军饷,统属等等都不同。

    “大人,小人今年才三十有一,望大人能让小人继续留在军中效力。”这时有人走过来说道。的确有人当兵当久了,除了打仗就真的什么都不知道了,离开军营,反而感到一片迷茫。

    “对于此事,朝廷早就有安排,如果你等还想留在军营,可以去邯郸,有人在邯郸招募志愿军前去倭国,最低俸禄每月也有二两银子,听说愿意去的人,只要在倭国获得战功,还可赏赐美女一名。”来秀才说道。

    来秀才说的就是许心素招募志愿军一事,许心素在大同仅仅招募到了两万三千名合格的志愿军,距离五万的最低目标缺口还有两万七千名,许心素不得不考虑到河北来继续招募志愿军。

    “大人,您的意思是我等在这领取这二十两银元或者是二十亩田地的遣散费之后,还可以去邯郸参加志愿军?”这人继续问道。

    “当然,志愿军不属于大明军制,自然跟遣散费没有任何关系。”来秀才说道。

    “谢大人。”这人高兴地说道。

    “陛下圣明,已经为各位想好各种归属,你等如果还要辜负陛下,那真是天理不容。”来秀才拱手抱拳对着京师方向说道。(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一百五十四章 阴谋

    (全本小说网,。)

    这次在宣府镇的整编再也不像在山西那样和风细雨般的了,而是在第一次整编中就斩杀了两名百户长。除了来秀才在葛峪堡斩杀了一名百户长之外,顺圣川东城也被斩杀了一名百户长。

    整个宣府的气氛显得有点怪异起来。宣府各卫所各营之间本来就联系非常紧密,在完成对宣府中路和南路的整编之后,各种谣言就不攻自破。现在下层的士兵都渴望被整编,而上层的军官还在观望,希望获得更大的利益。

    当第二封公文抵达宣府各处之时,宣府镇的有些人动摇了。第二封公文在措词上明显比第一封更加的强硬,公文上甚至提到如果在规定时间内还未出发,将会视同叛乱。当然这段话是陈四在请示了熊廷弼之后加上去的,在整编军队这个事情上,京师都督府才是第一责任人,而黄尊素和骆思恭只是协同处置。

    陈四率属于京师都督府,黄尊素和骆思恭都无权干预京师都督府的决定。这份公文再加上刚刚斩杀的两名百户长,迫使宣府镇的军官不得不做出决定。宣府镇的上西路、下西路以及下北路三路还没赶到邯郸的军官在收到公文之后立刻就出发了。

    谋反可不是一般的罪,严重的甚至可以诛九族。

    而汪尔信,高承勋,王应详三人此时也着急了,他们三人都低估朱由校和熊廷弼的决心。不追究武官贪受贿污渎职之罪,已经是朱由校的底线了,而这三人还在试图迫使朝廷让他们保持原职不变。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在宣府镇悄悄地散布流言,其中宣府镇超过七成的流言最早都是从他们这里传播出去的。

    “三天之后,我等如果再不出发,将会视同谋反。”王应详焦急说道。

    “谋反!如果逼急了,我还真会反了去。”高承勋冷声说道。

    “反,怎么反?现在下面的士兵都希望接受朝廷的整编。”王应详反驳道。

    “顺义王卜失兔那边答复了吗?”汪尔信问道。

    “那只老狐狸现在模棱两可,看来是被大同之战的龙腾军吓怕了。”高承勋无奈地说道。汪尔信三人做了两手准备,一是静等朝廷妥协,二是迫使朝廷妥协,现在第一条已经走不通了,他们便想到借兵,借西土默特部的兵里应外合攻占宣府,迫使朝廷妥协。

    “如果卜失兔能出兵,我们便可有能力借机攻占宣府的西路和北路,到时候便可与虎跃军在宣府镇形成对峙,迫使朝廷让步。但现在卜失兔不肯出兵,我们根本无法与朝廷对抗,现在只有两条路可以走。”汪尔信说道。

    “哪两条路?”王应详问道。

    “第一条通过土默特部逃往后金,只是这就要放弃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但却是最安全的;第二条就是去邯郸,最后的结果就是罢职免官,但我们的财产可以保住,但这也有风险,如果朝廷知道我们曾经跟土默特部有来往,那可是抄家灭族的大罪。”汪尔信说道。

    “卜失兔应该不会出卖我们吧,出卖我们,他可也得不到任何好处,而派出去联络卜失兔的都是信得过的亲信,他们更不会出卖我们。”王应详说道。

    “现在只能赌一把了,你们决定选哪条路?”汪尔信问道。

    “回邯郸。”其他两人一起说道。放弃现在所有的一切,他们真的舍不得。

    “我也觉得回邯郸是最好的,但是……”汪尔信话还没说完突然拨剑刺死了高承勋。

    “为……为什么?”高承勋到死也不敢相信汪尔信会杀他。

    “但是为了安全起见,你必须死,而我和王应详两人因诛杀通敌卖国的参将高承勋不但无罪而且还会有功。”汪尔信微笑着说道。高承勋驻守的是宣府镇的上北路,距离卜失兔最近,自然联络卜失兔的事情就交给了高承勋,现在高承勋死了,一切就有可能会变得死无对证。

    “尔信兄,果然高明,高承勋一死,就再也不会有人知道我们曾和卜失兔有来往。”王应详也是错愕了半天才反应过来。虽然他口中是这么说,但在心里已经在暗暗提防汪尔信对他动手。王应详觉得汪尔信既然能杀掉高承勋,那他肯定不介意多杀一个,那怕两人的私交关系再好,他也不放心汪尔信。

    “杀了高承勋还不行,还必须要有通敌的证据,才能将此事办成铁证如山。”汪尔信不介意地说道。

    “高承勋和卜失兔两人来往的信件不知道他会藏在哪里?这个必须找出来,如果落到朝廷的手里,那就麻烦了。”王应详说道。

    “的确不可不防。”汪尔信想了想说道,“我倒是有个主意。”

    “尔信兄,你我现在同坐一条船,有什么需要我做的,尽可道来。”王应详说道。

    “你我现在去独石城找寻高承勋和卜失兔来往的信件,如果牵涉到你我两人信件务必立刻烧掉,找到证据之后,找个机会烧了高承勋的住处,然后我们带着高承勋的人头和通敌证据去邯郸,这样的话,说不定我们还能立功受赏。”汪尔信说道。

    “尔信兄,你说怎么办我就怎么办。”王应详点头说道。

    ……

    汪尔信和王应详两人高举着高承勋通敌卖国的罪名,带兵直接控制了独石城。两人几番周折之后,才从高承勋的小妾那里找到了高承勋与卜失兔来往的信件。而信件中只要提及了汪尔信和王应详的都被两人销毁了,接着两人就连高承勋的家人和亲信都全部斩杀了。这件事情在大明这边两人可以说是做得天衣无缝了。

    销毁一切证据之后,汪尔信和王应详带着高承勋的人头和他的通敌证据才赶往邯郸。这件事情最后果然朝着汪尔信最希望的方向发展而去。汪尔信和王应详两人因斩杀高承勋,被京师都督府降级留用。现在两人都是虎跃军团的千户长。(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一百五十五章 兀良哈朝贡

    (全本小说网,。)

    河北的军队整编前后经历了三个月才完成,全部整编完成之后,虎跃军团的兵马还只有七万人,依然还有三万人缺口,不过一万的骑兵到是组建完毕了。剩下的缺口陈四只能在裁撤的马户和当地人中招募了。

    徐素心的志愿军招募也不顺利,到现在也才招募到了四万一千名。按照朱由校的要求,志愿军在大明任何一地的兵员聚集的数量都不能超过一万,这就意味着徐素心每招募到一万人就必须安排立刻送往东瀛,接下来才能继续招募志愿军。

    朱由校也不准他在平民中招募志愿军,徐素心自己也不愿意在平民中招募志愿军。颜思齐需要的是有作战经验的老兵,如果只是招募新兵他不如直接就在东瀛直接招募。许心素现在期望更多的地方能进行军队整编,这样他才能招募更多的志愿军,他决定处理完河北的事情之后,便立刻前往京师。

    在山西和河北两地的军改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时,朱由校此时已经回到了京师。

    听到朱由校班师回京的消息,文武大臣早早已经在离京师十里处迎接了。这次接驾的气氛有点诡异,这都是因朱由校要解散东林书院导致的。在朝廷中,东林人人数众多,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压过其他的党派,东林人和其他党派的矛盾在朝廷中是最为突出的。

    “陛下,关于东林书院一事……”韩爌花费半天的时间,终于找到一个机会,便首先主动说起了这个事情。

    “此事不要再提,待山西与陕西、河北的比试结果出来之后再议。”朱由校直接就驳回了韩爌的话题。

    “诺。”韩爌见朱由校真的很认真对待山西三省的比试,一切用结果说话,他决定暂时不再提这个事情,现在只有想办法胜出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途径。

    朱由校应付完各位大臣之后,此时也不愿意多留,他现在是归心似箭,他到现在还没见过他的儿子。

    而此刻张嫣正率领后宫众人在后宫等着朱由校回宫。

    “恭迎皇上凯旋而归!”张嫣领头微笑着施礼说道。排在张嫣之后的正是任容妃,母凭子贵,这一刻体现得淋漓尽致。

    只是这后宫的规矩,朱由校也不好多说什么,他微笑着说道:“平身,来,让朕来看看朕的儿子。”

    朱由校从任容妃手中接过婴儿问道:“宗人府将名字定了吗?”

    “回皇上,已经定了,叫慈炅。”任容妃高兴地说道。

    “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