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1624 >

第81部分

大明1624-第81部分

小说: 大明1624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武官,除了通敌叛国者之外,其余人等,凡是贪污的,一律免职,永不叙用。”朱由校说道。对于武官,朱由校处理方式就放得宽一点,现在整个大明都在贪,文官处罚重一点,不会引起兵变,如果武官处罚太重了,朱由校担心会引起其他地区武官的反弹,武官手里可是握有兵权的。

    对于朱由校的决定,文武百官都没有反对,大家都明白其中的厉害关系。

    “田尔耕你留下,协助杨卿家处理此案,不可冤枉一个好人,也不可放过一个坏人。”朱由校说道。

    “诺。”田尔耕和杨涟一起回答道。(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一百四十八章 提拔胥吏

    (全本小说网,。)

    “另外朕会在京师成立京师都督府,熊廷弼担任都督,对山西,河北两地的军队按新军重新进行整编。”朱由校说道。这件事情,朱由校已经早就和熊廷弼通过气了,熊廷弼在心中已经有了自己的规划。至于京师,朱由校准备等他回京之后再处理。

    “臣请陛下在山西太原设立帝国军官学校。”熊廷弼说道。

    “准。”朱由校说道。

    ……

    处理完山西的事情,朱由校第二天就走了。这次朱由校并不打算参加烈士的埋葬仪式。大同之战是朱由校参加的第一场战役,这些阵亡的龙腾军,全都是在他眼皮底下牺牲的,上次看到的只是棺材而已,而这次却亲眼看见一个鲜活的生命消失在他的眼前。

    作为一个从后世穿越过来的人,他真的很不习惯。当看到一具具阵亡将士的尸体摆在他的面前的时候,他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寒意,不知是害怕,还是懦弱,还是同情,还是别的原因。

    范慧妃也曾告诉他,他这段时间晚上经常做噩梦,有时在喊打喊杀,有时在梦中哭泣!

    朱由校不想在大同待得太久,他害怕自己会变得懦弱。现在的大明不需要一个懦弱的天子,懦弱的天子是不会带领大明帝国重新走向辉煌的,所以朱由校走了,而且走得很快,他需要时间和空间来调整自己。

    但朱由校的山西之行还是收获满满的,通过查处通敌案和反腐案,获得了超过七百万两的白银,还有大量的固定资产等等,预计总价值超过一千五百万两。

    范永斗等八人留下来的钱庄都被朱由校直接改成了帝国银行。范永斗等八人留下来的钱庄覆盖了整个山西,在北方也有大量的网点,甚至在南方的少量的主要城市也都有一两个网点。

    这些网点都储备了大量银子,但这些银子有很多都是别人的,在范永斗等八人出事的时候,他们发行的银票被迅速套现,有许多地方都出现了无银子可以套现的情况。对于这个事情,朱由校也无能为力,就算在后世,银行破产也无法保证所有人的权益。朱由校要的只是钱庄的人和房产,银子虽然朱由校也想要,但这个不是他想要就能要的。

    通过抄没范永斗等八人的钱庄,帝国银行很快就遍及了北方的大部分地区。这是朱由校山西之行的一个重大收获。

    获得的现银,朱由校和国库五五分成。国库获得这笔现银之后,终于变得财大气粗起来。官员们的俸禄再也不用总是要从内努中出了,赈灾等事情也终于不用再缩手缩脚了。

    至于其他贵重物品全部被朱由校带回了宫中,而田地除了作为烈士的抚恤之外,所剩无几,剩下都变成了皇庄。商铺等也变成皇家的私人物品。

    在大同通敌案中,被斩首的官员和商人多达六十多人,超过七成的官员和胥吏被牵涉其中,其中大部分被罢官免职,甚至被抄家流放,整个山西陷入了无政府状态。这种短暂的无政府状态并没有引起任何社会的动乱。

    徐光启事急从权,启用了大批有能力的胥吏。朱由校虽然惩处了大批的胥吏,但徐光启的行动,让剩下的胥吏第一次看到了人生的希望。在明朝,胥吏是无法当官的,算是贱职,但胥吏又可以说是位高权重,胥吏没有权力,但实际的政事却是他们在做,甚至可以说他们掌管了大明的政务。明朝后期的吏治腐败和胥吏制度不无关系。

    徐光启此举让那些升迁无望的胥吏看到了希望,对工作的热情自然也提高了许多。山西的胥吏仿佛一夜之间就成了整个帝国中办事效率最高的胥吏。

    徐光启接下来要实行的一系列的政策,在这群胥吏的推动下,执行得远比想象中的要顺利得多。一个长期在基层从事政务工作的人,远比那些只知道拼命读书从来没有从事过政务的举人更熟悉,更了解如何处理基层的政务。

    姚俊平以前就是一个胥吏,而且还是一个从事胥吏工作近三年的人。姚俊平原本是一名穷书生,在科举无望的情况,为了生计他才成了一名胥吏。

    成为胥吏之后,他看到他的直属上司贪污成性,原本他也想跟着捞一点的,可是他从小就生长在这里,一直都下不去手,想不到此次朱由校西巡,他的顶头上司因贪污落马了。

    今天姚俊平突然收到来自衙门的公文,内容是将他调任到另外一个县担任县令。这份公文他一个字一个字地足足看了上十遍,确认公文上的人的确就是他,他才忍不住激动地泪流满面。

    这次徐光启任命官员做得非常低调,朱由校也给了他特事特办的权力。徐光启先是直接签署任命公文,然后再报备吏部,很多胥吏对自己被提升县令之事根本就不可能提前知道。姚俊平本身就是胥吏,公文到县里来了之后直接就到了他手里,他是整个县第一个知道这个消息的人。

    “终于熬出头了。”姚俊平默默地念了一句。

    这声音似乎不足以宣泄他此时内心的情绪,姚俊平紧接着忍不住大声又连声高喊了两句:“我终于熬出头了!我终于熬出头了!”

    “姚俊平,你鬼叫什么?”姚俊平的邻居被姚俊平的这一嗓子吓了一跳。

    “丁秀才,冒犯了,只是我太高兴了。”姚俊平笑着说道。

    “一个胥吏有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情,难道还会因为李县令被抓了就由你来当县令吗?”丁秀才不满地说道。

    “呵呵……这可难说。”姚俊平笑着说道。

    “你太异想天开了,别鬼叫了,我可还要温书。”丁秀才鄙视地说道。

    “丁秀才,祝你明年高中!我们就能同朝为官了!”姚俊平说道。

    丁秀才觉得姚俊平已经傻掉了,一个胥吏想当官想疯了,他懒得再搭理姚俊平了。(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一百四十九章 马户

    (全本小说网,。)

    虽然周围的邻居都不知道姚俊平发生了什么事,但仅仅过了几天的时间,整个县城许多人都知道姚俊平升任县令的事情了。在明朝,一个胥吏升任县令,绝对是个大新闻。

    丁秀才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觉得简直就不可思议,在明朝胥吏不是能参加科举不能当官的,这可是有明文规定的,他忍不住要去找姚俊平证实这个消息,“姚俊平……不,姚大人,听说你出任县令了。”

    “前天来的公文,过两天就要去上任了,哎!只不过不是这个县,而是隔壁县的县令。”姚俊平叹了口气,故意惋惜地说道。

    “姚大人,您大人有大量,以前如有得罪之处还请见谅。”丁秀才一听姚俊平的口气,马上道歉道。

    “哈哈,丁秀才千万不要这么说,我们也是邻居上十年了,我刚刚也就是开个玩笑,还希望不要见怪。”姚俊平笑着说道。对于丁秀才的事情,他的确没放在心上,不然的话,他那天当场就怼他了,只是今天看见丁秀才过来了他才忍不住开个玩笑。

    “姚大人,我大明不是规定胥吏不得参加科举不得担任官员吗?这是怎么回事?”丁秀才忍不住问道。

    “我听说这次通敌案和贪污案中被革职查办的官员太多,一时出现了太多的空缺,陛下和徐抚台商议从胥吏中提拔一批人上来担任官职,顺便考察胥吏是否有能力担任官职?如果这次提拔上来胥吏表现不错,以后朝廷会大量提拔胥吏。”姚俊平也没有隐瞒丁秀才。

    “原来如此。”在丁秀才的脑中似乎又找到了另外的一条人生出路。

    ……

    朱由校离开大同之时,熊廷弼和徐光启已经准备着手裁撤马户和军户,同时准备从两者中招募新军补充到龙腾军中,成立新的龙腾军,这支军队基本的编制将会保持在十万人左右,驻守在山西。

    马户制度始于明初,兴盛于永乐,衰败于天顺,废于万历。现在马户的制度,实际上已经是名存实亡,徐光启和熊廷弼之所以这么做,一是熊廷弼想从马户中招募骑兵,在十万龙腾军中,他想组建一支一万人的骑兵队伍;二是徐光启想将逃亡的人口重新编订成册,便于管理。

    马户制度的彻底废除,为熊廷弼仅仅提供了近一千名的骑兵。这主要是马户逃亡的数量太多,再加上朝廷的一些举措,马户基本上十不存一了。

    听说龙腾军要招募军人,留下来的马户是非常积极的。龙腾军的待遇在全国都是有名的,除了俸禄之外,各种物资的充足,衣服一年都要发四套,而且就算是战死沙场,龙腾军八十亩地的抚恤也是实实在在的。

    官府这段时间不停地在丈量土地,作为发给战死的士兵的抚恤。这个事情,只要一打听,整个山西就没有几个人不知道。

    听说龙腾军要招募军人,一时到处都有人打听这件事情。这个时代最不值钱的就是人命。但听说龙腾军招募军人暂时只从马户中招募,一时马户这个曾经受到无数人看不起户籍顿时变得非常吃香。

    杨一凡世代马户,到他这一代,马户制度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虽然马户在消亡,但是他从小就接触马,可以说是在马背上长大。这次山西彻底取消马户制度,而且在马户中招募骑兵,他马上就想到去报名。

    “这当兵可是要上战场的,我听说大同之战大明战死者高达数千人,现在陛下彻底废除了马户,你等安心在家过日子,这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的。”杨母劝说道。

    “娘,就算陛下废除马户,我们家可也什么都没剩下,现在要不就跟着移民去台湾或者琼州,弟弟妹妹们还这么小,听说去台湾琼州足有数千里之远,我们家肯定是无法移民的,现在就只剩下参军这条路了,我听说龙腾军的骑兵一月有三两俸禄,不但有饭吃,而且衣服发,这一年就能节省三十六两,您和父亲还有弟弟妹妹们都再也不会饿肚子了。”杨一凡说道。

    “现在想参加龙腾军的人多了去了,前段时间,听说龙腾军只招马户,你看这几天都有人上门主动想将儿子过继到我们家中来。”杨父说道。

    “娘,让我去参军吧,我们家一穷二白,除了人命还值点钱,可就什么都没剩下了,这一家老的老,小的小,不要说孩儿们讨媳妇,就连吃饭都成问题。”杨一凡说道。

    “我就怕……”杨母泪眼婆娑地说道。

    “娘,您放心,我从小就在马背上玩,参加骑兵不会有事的。”杨一凡安慰道。

    “哎……”杨母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这个家真的除了人命值点钱之外,真的没有任何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