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1624 >

第49部分

大明1624-第49部分

小说: 大明1624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诺。”

    “另外,对被抓捕的所有人都要甄别,杀人者偿命,家产充公,采生折割者凌迟,家产充公,无罪者释放,其他人等一律充军。有立功表现的酌情处置,有漏网者,着刑部发海捕文书。”朱由校吩咐道。

    “诺。”

    这次严打虽然大规模的行动已经结束,但是后续还有许多的工作要做,预计全部结束最少需要半个月以上。

    ……

    西四牌楼,明朝时,刑场就设置在这里,按照规定,斩刑和凌迟分别在西、东侧牌楼之下执行。

    自从严打的第七天起,一旦落实了罪行的人,就会被送到这里来行刑,自七月份一开始,就不断有人被送来行刑。整个大明帝国都为之震动,已经很久没有如此快速地,如此大规模,如此长时间地处决人犯了。

    而且此事牵扯到了不少的顺天府的官员,还有锦衣卫及东厂的人员,被去职查办的人多达上百人。朱由校也同意内阁的提议,秉承着从轻处罚的原则,只有牵扯到人命的,或者和采生折割者有关系的人才会被处罚,尤其是和采生折割者有关系的人,一旦落实罪行,立刻处斩。

    这一切对于京师的普通百姓生活来说,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

    《大明帝国报》这几期的报纸也都将行刑的人的罪行一一都列出来了。在《大明帝国报》的宣传下,大部分普通百姓都非常支持朱由校的严打。整个顺天府的民风和治安的环境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不说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最少以前为非作歹的城狐蛇鼠要不被抓起来,要不就安分了许多,就连乞讨的人都收了许多,尤其是利用小孩或者残疾人乞讨的人,更是一扫而空。

    孙传庭现在是朱由校新任的新军第二军的提督。军营就是以前的新军的营房,只不过现在的营房还扩建之中,以前只是三万人的营房,朱由校准备扩建到十万人的规模。

    现在整个军营虽然还在建设之中,但是每天都有新人被送进军营。每个新进军营的人都要在插着红底五爪金龙旗和乞活军两种旗帜的军营先做一个月的事,这是孙传庭的规矩。现在送进军营曾经都是城狐蛇鼠,孙传庭这样做就是为先磨炼他们的性子。

    逃跑几乎是不可能的,整个新军营外布置了大量的禁卫亲军,被严密地防守着。只是此次全国的严打行动距离京师越远效果越差,京师极其周边的州府力度都非常大,而到了偏远地区基本上就成了走走过场。一场全国性的严打下来,也仅仅给新军营提供了三万七千多人。

    天启四年七月,黄河决口于徐州魁山堤,东北灌州城,城中水深一丈三尺。

    内阁决定请求朱由校从内努调拨银子用于赈灾。

    “陛下,徐州受灾,赈灾之事刻不容缓,还望陛下从内努调拨五千两银子用于徐州赈灾。”韩爌说道。

    “五千两银子够吗?”朱由校对这个毫无概念。

    “勉强够用吧。”韩爌迟疑了一下说道。

    在1602年,国库赈济支出才13。8万两。徐州受灾,灾害的情况相对那些大灾,五千两银子已经算多的了。

    “这样吧,朕从内努拨一万两银元用于此次赈灾,同时让吴有性出任此次赈灾的副使,负责瘟疫的防止工作。”朱由校说道。他肯定是不会拨银子的,只会拨银元,他想借此将银元进一步推开。同是让吴有性参与此次赈灾,朱由校是希望吴有性在瘟疫大规模爆发尽可能的积累经验。

    “臣代徐州百姓谢皇上隆恩!”韩爌高兴地说道。

    “朕这段时间一直在想为什么我大明的国库收入会如此的低?寅吃卯粮,都还吃不到,各位有什么看法吗?”朱由校问道。

    众位大臣不知道朱由校突然抛出这个问题是为了什么,但他们都意识到皇上肯定又要玩什么花样了。这段时间朱由校实行了许多的新政,虽然这些新政都只是在小范围内执行,但是影响却是巨大的。

    “国库空虚,入不敷出,究其原因有很多,例如用钱没有规划,收税混乱,每年地方收了多少税根本就没一个很清晰的数据,地方上说收了多少就是多少,导致现在一年的国库收入甚至还不如洪武和永乐年间。难道我大明变小了,还是人口减少呢?诸位想过这个问题吗?”朱由校见众人都不说话,他又接着说道。

    果然又是要推新政,在场所有人的脑中立刻就涌现出了这个念头。

    “陛下,现在新政已经接连地推行了好几项了,具体的成果尚且不知,如果再推行新政,恐怕会适得其反。”李宗延站出来说道。

    “李阁老所言朕也考虑过,但增加国库收入已经是势在必行,现在每年国库收入不说赈灾,就连军饷都发不出来了,如果真的发生大规模兵变,恐怕到时悔之晚矣。”朱由校说道。

    “不知陛下准备如何处置?”魏广微问道。

    “朕决定从顺天府开始试点,试点的内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顺天府各级官府必须做好财政预算,何谓财政预算,简单地来说就是各级官府在今年年底之前决定明年需要用多少钱。有了这个预算,就能最大程度避免浪费,让所有人都能明白明年有多少钱做什么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次就从这个‘预’开始。”

    “陛下,从古到今就从来无人做过这样的事情,更无人知道如何预算明年哪里需要用钱,该用多少?这叫臣这边该如何预算?”沈演急着说道。

    “其实很简单,朕举个简单的例子,加入宛平县有十名衙役,每年的俸禄是一两银元,如果这年没有闰月的话,那一年每人就是十二两银元,十人就是一百二十两银元。那明年如果衙役不需要再增加人,不需要提高俸禄的话,那明年应该也是一百二十两。如果需要有衙役出公差,这笔费用也可以预算在内,但要以今年费用做比较。”朱由校简单说了一下。现在不可能用后世的标准去要求,只能用现在的标准去要求。

    “臣明白了,但如果遇到突发情况应该如何处理?”沈演问道。(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九十章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全本小说网,。)

    “如果遇到突发情况可以向上一级申请临时增加预算,比如发生了灾害,或者遭遇到了外族入侵,你们都可以向朝廷申请增加预算拨款。”朱由校解释道。

    “臣大概明白这预算应该如何做了。”沈演点头说道。

    “你可以让顺天府先尝试去做,积累经验,到时候再做明年全年的预算的时候也不会手忙脚乱,总之做得越详细越好,如果能得到朕认可,明年就算国库拨不出钱来,朕也会从内努拨钱出来支持顺天府的预算。”朱由校说道。

    “第二个要试点朕要求顺天府税课司所收的赋税全部先交给帝国银行,然后按照四六分成的原则,四成留给地方,六成归属中央也就是国库,同时朕会在中央成立税课部,专门管理赋税之事。地方上的税课司和税课局以后除了归地方管辖之外,同时也归税课部管辖。”

    “以前税收之事都归户部统一管辖,现在单列税课部,户部这边该如何处置?”韩爌问道。

    “以后有关赋税的征收等事务全部都归税课部管理,税课部征收的回来赋税再统一交给户部。”朱由校说道。

    “臣以为不妥,将赋税交与帝国银行,势必引起公私不分,帝国银行乃陛下的私产,处理不当恐会影响陛下的名声。”王绍徽站出来反对道。王绍徽的话说得很委婉,他就怕赋税交到帝国银行之后,就变成了朱由校的内努了。

    “王阁老所言极是,朕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朕决定将帝国银行的三成股份转交给内阁,也就是说内阁控制了帝国银行三成的话语权。地方上缴到帝国银行的赋税,则由完全内阁来掌控,皇帝无权干涉,这句话可以写入《大明律》。”朱由校说道。

    在这个家天下的时代,这句话可以说是内阁对皇权进行分权以及限制皇权从法律上开了先河。

    “这……这恐怕不妥吧。”韩爌首先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这是他又想起了叶向高对他说的一番话。至于那三成的帝国银行股份被众人选择性地忽视了。

    “《大明律》是帝国的基础之一,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朕以为无论是朕这个天子还是普通百姓都应该遵守,当然不合时宜该修改还是应该修改。”朱由校一本正经地说道。只是朱由校没有意识到他这步走得有点大,虽然现在距离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只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了。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是自古先贤一直所追求的,现在陛下亲口提出,无愧于一代明君。”韩爌高兴地说道。

    “明君不敢当,朕只希望百年之后,不要说朕是个昏君就好。”朱由校微笑着说道。

    “臣相信百年之后,后人一定会说陛下是一代明君的。”魏广微马上站出来说道。

    “有点跑题了,朕提议的将顺天府的赋税存入帝国银行之事可还有异议?”朱由校问道。

    “臣无异议。”韩爌第一个站出来支持朱由校。

    “臣也无异议。”魏广微也支持道。

    ……

    除了王绍徽没有表态之外,其余的人都表示支持朱由校。

    “既然除了王阁老没有表态之外,其他人都支持将顺天府的赋税存入帝国银行,那么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从明年起,顺天府的赋税就全部存入帝国银行。”朱由校高兴地说道。他的计划又向前走了一步。

    ……

    朱由校感到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所有的事情似乎正在朝他所希望的方向开始运转。而现在的后宫在张嫣的管理之下,最少表面上已经是一团和气。

    王赛儿依然整天都是一副死人脸,尤其是看到朱由校的时候更是如此,好像朱由校欠了她几十上百万两银子样子。不过朱由校答应了她的事情倒是全部都兑现了。她的弟弟王谦已经被朱由校送入了最好的私塾读书,两姐弟也见过两次了。

    王赛儿虽然整天不苟言笑,但朱由校吩咐的事情,她总能很出色地完成。

    而小小在后宫总是小心翼翼地,她的出身让在内心深处总有一些自卑感。而她在后宫,她现在依然还没有身份,她既不是宫女,也没有封号,当然后宫的宫女没一个将她当普通人来看待,她毕竟是皇上带进宫的。

    小小也是最没有架子的一个,她和后宫妃嫔们关系倒是一般,但和宫女们的关系都还不错,尤其是荷兰人送来的两名西洋美女的关系最好,三人似乎有一种同病相怜的感觉。

    小小每天最开心的时刻,就是看到朱由校的时候。

    而小小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缝制衣服,她来到后宫之后,就听说朱由校喜欢设计衣服,现在后宫妃嫔们穿的连衣裙就是出自他的手。

    小小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和两名西洋美女在后宫设计衣服,两名西洋美女带来西方的一些观念,让朱由校设计的连衣裙的款式开始变得多种多样起来,也开始变得复杂起来。就连朱由校看起来都感觉到了巨大的变化,后宫的女人们看起来就更加不同了。

    小小的女红这段时间更是突飞猛进,在整个后宫已经是排的上号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