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1624 >

第40部分

大明1624-第40部分

小说: 大明1624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这次一定不会辜负陛下所托,查出领头之人。”李永贞说道。

    “明日将关押在东厂的会馆馆主,还有京师的大商人全部请到一处,等朕亲自见见他们再说。”朱由校冷静地说道。

    “诺。”李永贞说道。

    “还有要查清楚这些商贾到底是为什么罢市?记着不要再办砸了。”朱由校叮嘱道。

    “诺。”李永贞这次决定那怕不睡觉也不能再出任何岔子了。

    ……

    张嫣自从上次着手整理后宫之后,她用了几天的时间,张嫣根据后宫的规矩重新制定了一套了新的规矩,现在正交给朱由校审阅。

    “这些规定都是你制作的?”朱由校疑惑地问道。

    “不是,大部分都是依照祖制,妾只是再次重申这些后宫的规矩。”张嫣回答道。

    “侍寝的规定,是不是得改一改?”朱由校说道。

    张嫣将朱由校七十九名的妃嫔按地位顺序排了一遍,详细规定了每个月每一天轮到谁侍寝,算上每月的休息时间,一轮下来居然需要四个半月的时间。

    “皇上无子嗣,而妾作为皇后,实在有愧列位先皇,如果皇上再无子嗣恐招天下之人非议,所以就算了为了妾,此规定不能改。”张嫣断然拒绝道。

    “朕今年才二十,年级尚轻,子嗣之事你根本无须担心。”朱由校不以为然地说道。历史上朱由校是生过很多子女的,只不过都夭折。

    “此事宜早不宜迟,耽搁不得,皇上无子嗣,天下人心不稳,皇上早日生得皇子,既可安大臣之心,也可按天下百姓之心。”张嫣说道。

    这样的事情,在皇家的确是一等一重要的事情,据说在唐朝的时候,甚至规定了皇上每个月必须与妃子同房多少天。

    “宝珠,你这么安排,难道你不吃醋吗?”朱由校忍不住问道。这要是放再后世,朱由校要是有这样的想法,非被自己的老婆打死不可。(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七十三章 七出

    (全本小说网,。)

    “陛下何出此言?妾也深知妇人之七出,无子,为其绝世也;妒,为其乱家也。妾身为皇后,岂不如民间之妇人?难道在陛下的心中,妾还不如民间妇人?”张嫣悲声说道。

    “朕绝没有这样的想法,只是曾经有位名人说过,不吃饭的女人这世上也许有好几个,不吃醋的女人却连一个也没有,朕也就好奇问问,绝没有别的意思。”朱由校赶忙解释道。

    “妾深知陛下怜惜,但皇家的传承比任何事情都重要。何况她们也都是皇上的妃嫔,皇上应该做到雨露均沾,这样也许很快就会有皇子,不,一定很快就会有皇子,还望陛下不要推辞!”张嫣坚定地说道。

    后世曾有学者评价张嫣谦而不妒,看来还是真的,尤其是纪晓岚对张嫣的评价是极高的。

    “朕答应你了。”朱由校微笑着说道。

    其实朱由校说不愿意也是骗人的,男人好像没有不好色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他之所以这样,第一,他是怕死在女人身上,这是有前车之鉴,是有血淋淋的教训的;第二,来到这个世界之后,经过几个月的相处,他发现他和张嫣相处得非常融洽,他觉得自己是真的喜欢上了张嫣,相比于其他的妃子,他对张嫣的感情更深一点,所以他和张嫣相处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用后世的观念来约束自己。

    “陛下圣明。”张嫣高兴地说道。

    “既然皇家的传承如此重要,那我们就从今晚开始吧。”朱由校笑着说道。

    “陛下……”张嫣的话还没说完,朱由校已经扑了上来。

    ……

    第二天一早,朱由校就逮住王礼乾问道:“这世间可有什么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之术?”

    朱由校一想到他那脆弱的身体他就头疼,虽然经过这么久的锻炼,身体比以前强壮了许多,但他还是不放心。

    在清朝,康熙和乾隆可都比较长寿,而且妃嫔众多,康熙活了六十九岁,在册的妃嫔有五十五人,而野史记载有上百人之多,而乾隆活了八十九岁,在册妃嫔有四十一人,在这个方面,这两人可都是朱由校的榜样。

    “陛下,强身健体之术这个臣真不知道,但是神宗显皇帝陛下曾经留下一副丹方……”王礼乾说道。

    “什么屁丹方,不要扯些没用的。”朱由校听到丹方这两个字就不舒服。历史上的朱由校就是在落水之后,留下病根,然后服用所谓的“仙药”灵露饮一命呜呼的。

    “是,是,虎狼之药不可信。至于强身健体之术,臣一定会帮陛下寻找。”王礼乾马上说道。

    “嗯,总之越快越好,不要找些没用的来糊弄朕。”朱由校强调道。

    “诺。”王礼乾回答道。

    ……

    京师各大会馆的馆长以及京师大商人都被东厂“邀请”到了昨日的茶馆,人数多达数百人,这些馆长和商人对于东厂此次的邀请都是心知肚明的。大家都抱着侥幸的心理,都认为东厂不可能将他们都杀了,俗话说得好:法不责众。

    李永贞也早已在茶馆等候,只是朱由校要来,还轮不到他说话,他也是静静地在一边喝着茶。

    李永贞能安心地喝茶,可是这些商人却是无法安心喝茶的,他们在茶馆已经等了半个多时辰了,也不见有人出来说一句话,这样的等待是令人恐慌的,他们不知道东厂想弄什么鬼。

    “督主,这次小人可没有参与罢市,不知督主招小人前来可是有什么指点的?”终于有人等不住了,走到李永贞跟前悄悄地问道。

    “那你可知道此次是谁带头罢市的吗?”李永贞冷笑着问道。

    “督主,这次罢市小人从头到尾都不知情,更不知道是谁带得头?”

    “那你在这里继续等着吧。”李永贞也不多说话了,继续喝着自己茶。

    这人也只得无奈了退了回去,继续等待。

    终于又等了一刻钟之后,朱由校才赶到了茶馆。朱由校的出现,着实让这些商人都大吃一惊,他们根本没想到皇上会亲自出面过问这件事情。他们完全低估了朱由校的决心。

    见过礼之后,朱由校说道:“参加了此次罢市的人都坐到朕的右边,没参加此次罢市的都坐到朕左边。”

    没有参加罢市的人很快就坐到了朱由校的左边,他们没有任何压力。而参加了罢市的人此刻正在犹犹豫豫地不知道怎么选择,右边半天也没一个人坐下。这个时候,没有人敢挑战朱由校的权威,大家都不知道坐到右边会发生什么事情。

    他们敢赌东厂不敢杀他们,但绝对不敢赌朱由校不敢杀他们。

    朱由校见状,微笑着说道:“昨天因为家里有事的,而导致商铺没有开业的自然不属于罢市,你们也可以坐到左边来。”

    既然朱由校主动给他们找了一个台阶,他们绝对不会不识趣,全部毫不犹豫地都站到了左边去了。右边居然一个人都没有留下,这大大出乎了朱由校的意外。

    看来事情要比朱由校想象的顺利得多,朱由校原本还打算杀一儆百的,这下看来也没有必要了。

    “朕今天来有几件事情要和大家说。”

    “第一件事情,公然带头抵制新币的几位馆主,虽然已经畏罪自杀,但是他们抗旨不尊,朕绝不轻饶,朕已经下令查抄几位馆主的家产,至于他们的亲人朕会从宽处理,朕不会株连其家人。”

    “第二件事情,既然各位觉得银币含银量不足,觉得朕欺压了百姓,朕决定绝不勉强大家,对于是否接受新币,一切自愿,有诉求的可以来告诉朕,但朕绝不允许串联起来抵制新币,那几位馆主就是前车之鉴。”

    第一件事情实际上跟在座的大部分商人并没有太多关系,他们也不可能去帮那几位馆主强行出头,至于第二件事情倒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们以为朱由校一定会强行推行新币政策。

    ……

    ……

    ps:今天有人在评论区喷裹脚的事情,我可以保证,我说的裹脚情况绝对是真的,我亲眼见过我外婆的裹脚!真的将一双脚裹成了残疾!我外婆是辛亥革命时出生的,几岁的时候裹的脚,活了九十八岁!她曾说过裹脚是一件让她很后悔的事,裹脚之后,根本无法走远路!那个时候是没有车,全靠走!

    写这书的时候我查了两个月的资料,将朱由校时期的《明史》和《明实录》都看了一遍,我看《明实录》的时候还做了近两万字的笔记,只是书用的阴历,我看不太懂。我这本书无论会不会扑街,但是里面一些民俗我都是查了资料的,另外只要在小说中朱由校没有干预过的官职的人,在1624年,都是真人真官职,除了有些查不到的,例如太医院和太乐署的担任的官职人我查不到之外,我敢保证准确率有七八成。就连书里面写的西班牙和荷兰那一截,都是历史存在的真人真官职。(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七十四章 新币流通(求收藏)

    (全本小说网,。)

    “第三件事情,朕决定对北直所有的商铺加征税收,朕会根据商铺的规模和经营的品类收税,从一年从十两到一百两不等,朕很快会出台详细地收税规定。”

    “你们记住朕绝不允许有人再次串联罢市,第一次串联抵制新币朕已经是从宽处理了,如果朕发现第二次有人串联,朕一定夷你们三族,三族之内无论男女老幼,朕会让你们寸草不留,朕说到就一定会做到。除非你们离开大明逃亡海外。如果有什么意见的,现在就可以提出来。”朱由校恶狠狠地说道,话语自带了一股杀气。

    朱由校的杀气让这些商人不寒而栗,就算有意见的也不敢再提了。

    见这些商人都不说话,朱由校接着说道:“为什么要加征税收?维护京师的治安,保护百姓生命安全,每一项都需要钱,例如现在卫生局成立,负责京师的卫生,现在的京师比以前干净了许多,这是有目共睹的,但这也是用钱砸出来的。朕穷啊,国库也没钱,但是这些事情还是必须要做,只有收税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这叫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大家可能不明白,但是没关系,朕先做,大家会慢慢明白的。”

    “第四件事情,所有愿意接受新币的商铺,朕会免税三年,三年之后愿意接受新币的商铺商税减半。不愿意接受新币的商铺,如果用新币缴税,朕不会收取火耗,但如果用银两缴税,那火耗是不能少的,你们知道,新币从出来的第一天起,就是免除火耗的。”

    这些商人终于明白了,朱由校虽说不逼着大家接受新币,但是他通过税收的手段来间接地逼着大家接受新币。

    “第五件事情,俗话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以前朝廷的确忽视了你们这些商人,对你们不够重视,但朕以后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了,所以今天朕特意将宫了厨子都带来了,请大家在这里吃一餐饭。朕以后保证只要愿意跟朕合作的,全心全意跟着朕走的人,朕一定会保证他们赚钱。”

    “谢陛下赏赐!”皇上赐宴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这是可以让在座的人吹嘘一辈子的事情。如果这时候有相机的话,他们不介意来张合影,然后将家里,商铺等任何外人能看到的地方都挂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