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1624 >

第39部分

大明1624-第39部分

小说: 大明1624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新军营从上到下所有的人都明白两件事,第一件事情是下次皇上到来之时,新军会选出千总和参将一职。在新军中一切都是公平的,只要努力谁都有机会,陈四就是一个例子;第二件事情就是所有的人即将走上战场,相比第一件事情,第二件事情才是最重要,最残酷的,上战场就意味着有人会牺牲。

    陈四现在是把总,带领的是三百人的队伍。为了带好了队伍,陈四特意将熊廷弼根据朱由校的练兵守则重新编订《新军训练法则》全部都背了下来,当然陈四没读过几天书,很多字都不认得,他特意在营内找了一个识字的人念给他听,才全部背了下来。(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七十一章 审讯

    (全本小说网,。)

    就在陈四带着全营正在训练的时候,突然响起了一阵急促的战鼓声,根据军规,这是全军集合的鼓声,一通鼓之后,全军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必须集合完毕,未及时到达者,军法从事。

    新军不同于以往,全军以火器为主,没有匹配重甲,全军匹配的是厚实的棉甲,内衬的铁片也改成了丝绸,虽然防御有所降低,但是轻便许多,新棉甲无论是穿戴的速度还是行军的速度都比以前要快。

    “所有人立刻跑步到校场集合。”陈四一声令下,全营迅速地赶往校场。

    此时熊廷弼已经在校场等候了,一盏茶的时间,全军集合完毕,传旨的太监,手持皇上的信物,大声说道:“奉皇上旨意,新军立刻开拔,进驻京师。”

    朱由校调兵没有采用兵部的方式,而是采用了自己的方式。这件信物相当与这个时代的虎符,明末私军兴起,军队开始只认人不认物,为了避免在新军出现这种情况,朱由校不得不在军规中明确规定,新军的调动需要他的信物,而且新军的每个人都必须认识此物。当然这只是权宜之计。

    “击鼓,出发。”熊廷弼一声令下,校场内又响起了一阵急促的鼓声。

    半个时辰之后,新军已经进入了京师。突然大批军队进入京师,加重京师本来已经十分凝重的气氛,很多不明所以的百姓都以为有外寇入侵。

    “不会是鞑子进关了吧?”京城里面的人议论纷纷。

    “应该是的,每次鞑子进关,京师才会锁城。”

    “你没发现这次不同吗?以前都许出不许进,今天可是许进不许出。”

    ……

    就在百姓们都议论纷纷的时候,三名锦衣卫敲着锣,走了过来,边走边大声吆喝道:“皇上抓捕乱党,无关人等,各安其家。”

    为了安民,锦衣卫出动了上百号人宣传,同时在各处张贴告示。这个举动极大地稳定了惊慌的人群,锦衣卫贴的每张告示前也都围满了人。喜欢看热闹好像是很多人的天性!

    “小六,告示怎么说?”一个一头白发老头问道。

    “告示说,皇上抓捕乱党,封锁京城三天,许进不许出,白天百姓生活一切照旧,晚上从亥时起实行宵禁。”

    “没事了,大家都回去吧。”老头听完告示,大声吩咐道。一听这个告示,老头就觉得和大家关系不大,封城三天,虽然会有影响,但影响不会很大。

    ……

    此时,朱由校仍然还在茶馆待着。

    “陛下,熊廷弼已经进驻京师。”王礼乾回报道。

    “传旨,让新军接管皇城四门。”朱由校吩咐道。朱由校可将自己的小命看得很重,他不知道这件事情牵扯有多大,有没有牵扯到军方,反正一切安全第一,这是朱由校的原则,他绝对不会用自己的命去拼的。

    “诺。”王礼乾回答道。

    处理完所有的事情,朱由校才摆驾回宫,这次回宫让朱由校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从茶馆一路回宫,前呼后拥,他真是走到哪,一路上就会有人拜倒在哪,口中高呼万岁。

    这一切虽然有些恶趣味,但是朱由校真的有极大的满足感!权力才是这世界最可怕的东西,它可以迷惑众生,甚至可以迷惑拥有它的人。只是朱由校不知道自己已经沉醉在其中了。

    然而在人群还有一个人为再次能见到朱由校而默默地流泪,这个人就是小小。小小听说朱由校出宫了,她特意赶来,只想看一看朱由校,那怕她知道朱由校一定不会注意到她。

    对于朱由校来说,小小就像是融入大海的一滴水,他是根本无法注意到。

    ……

    一旦东厂和锦衣卫全面启动,办事的效率是非常高的。在锦衣卫的强力弹压之下,京师没有出现任何大的岔子。而东厂开始扫荡会馆,无论有没有参与此事的会馆全部都成了东厂的目标。

    此时东厂胡同人来人往,不停地有人被送往东厂的牢狱。山西会馆的馆长丰耀第一个被抓,也是第一个被审的。而负责主审的就是李永贞。

    “丰馆长,说吧,到底是还有谁?是谁主使的?”李永贞冷冷说道。

    “李督主,小人不知道您在说什么?什么事情是谁主使的?”丰耀苦笑道。丰耀脸上的肥肉将五官都挤到了一起,一笑起来双眼似乎都被脸上的肥肉给挤没了。

    丰耀这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就在东厂抓捕各会馆馆长的时候,有些人就知道发生什么事了。

    “装糊涂,丰耀,杂家告诉你,就算死人进了东厂他也得给杂家开口。”李永贞抓起烧得通红的烙铁说道。

    “督主,拒收银币一事,的确就是我们几个会馆的馆长商量之后,才做的决定,跟其他人无关。”丰耀看到李永贞要动刑了,马上说道。

    “为何要拒收银币?”李永贞问道。

    “一两的银币只重九钱,含银不过九成,而却要兑换一两,我们几个觉着太划不来了,一商议就令所有的商铺都拒收银币了。”丰耀说道。

    “胆子不小,这是皇上的旨意,你们居然敢抗旨。抗旨可是杀头的罪,你以为你就这么糊弄几句,杂家就会信你,你当杂家是三岁小儿吗?这件事情如果背后没有人,就凭你们敢抗旨。”李永贞冷冷地说道。

    “督主,真的就我们几个人。小人骗谁也不敢骗大人您啊!您放小的回去,小的马上令所有商家接受银币。”丰耀信誓旦旦地说道。

    “看来不用刑,你是不会说的。来人,大刑侍候。”李永贞大声吩咐道。

    李永贞边上的几个番子拿起刑具就准备用刑,这时丰耀头一歪,看似晕了过去。

    “爷,这丰耀晕了。”一个番子说道。

    “这贱才,还没用刑就晕了,给杂家泼醒了继续用刑。”李永贞吩咐道。

    ……

    丰耀的身体里似乎有非常强的自我保护机制,李永贞每次一用刑,丰耀肯定晕,李永贞拿他也是完全没有办法。而其余的几个会馆的馆长虽没有这种自我保护机制,但是却一口咬定就是他们几个人合伙做的决定。

    半天下来,李永贞也是毫无所获。(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七十二章 你不吃醋吗?

    (全本小说网,。)

    半夜,整个东厂的牢狱里除了一阵阵地呻吟声之外,似乎没有任何其他的声音了。而在牢狱外也只剩下负责巡逻的番子和负责警戒的番子了。

    “谁?”负责警戒的番子看见有人举着火把正走向牢狱。

    “亢震。你是李档头?”举着火把的人大声说道。

    “正是在下,原来是亢领班,这么晚了,怎么来牢狱了?”李档头说道。

    “奉督主之命,前来巡查。今天关进来的可都是钦犯,可不能有半点差池。”亢震说道。

    “可在下没听说督主要派人来巡查。”李档头疑惑地问道。

    “怎么?李档头连本官都不信了,如果不信,你可以去问督主。”亢震呵斥道。

    “亢领班,您误会了,在下给亢领班带路。”李档头赔着笑说道。在东厂,领班的职位已经属于中高层了,根本不是一个普通档头可以比拟的。

    “前面带路。”亢震满意地说道。

    李档头带着一名番子和亢震三人一起来到了牢狱里,“亢领班,您看几人都好好地,没什么事。”

    “的确好好地。”亢震话音刚落,藏在袖中短剑就刺死了李档头,而随行的番子还没反应过来就再次被亢震一剑刺死。

    一切来得太突然,李档头和随行的番子连一丝声音都来不及发出。

    而丰耀几人瞬间就反应了过来,惊喜地问道:“你可是来救我们的。”

    “是来送你们上路的。”亢震冷冷地说道。

    “我们可什么都没说。”几人异口同声地说道。

    “知道你们什么都没说,所以你们的家人很安全,我这里有几个药丸,是你们自己用,还是我帮你们用,你们看着办。”亢震面无表情地说道。

    “从进东厂那刻起,我就知道是不可能再出去了。”丰耀悲声说道。

    对于丰耀等人来,已经没有选择了,舒服地死去才是最好的选择。

    ……

    东厂此刻乱成了一团,一夜之间,涉事的关键人员全部被杀。

    李永贞现在急成了热锅上蚂蚁,整个事情的线索全断了,他不得不一早就进宫向皇帝禀报。

    朱由校看着跪在地上的李永贞,气愤地说道:“连东厂的领班都是对方的人,你叫如何朕再相信东厂?”

    在政治斗争上,那怕朱由校来自几百年以后,他在这方面也只是一个菜鸟,他不够奸诈,不够心狠手辣,从来也没经历过,朱由校第一次有一种深深地挫败感!

    “臣死罪,臣死罪……”李永贞拼命地叩着头说道。

    “如果杀你有用的话,朕一定把你给砍了。起来吧,朕今天看在你忠心的份上,再给你一次机会,如果下次再办砸了,你就去为先皇守灵吧。”朱由校大声说道。

    “谢陛下不杀之恩!谢陛下不杀之恩!”李永贞连说两句又叩了三个响头才站了起来。

    “亢震来东厂多久了?”朱由校问道。

    “亢震十一年前就进入了东厂,以前在江南担任坐记,去年才从江南调任到京师担任领班一职。”李永贞回答道。

    “看来事情比朕想象得还要复杂。”朱由校沉声说道。

    这时,王礼乾急急忙忙地赶来了,“陛下,商贾罢市了。”

    “罢市?”朱由校听得一愣。他完全没想到在这个时期居然还有罢市一说,还能听到这么富有现代意义的词。

    “陛下,商贾的确罢市了,今日一早,京师近三成的商贾都闭门不开,皆言罢市。”王礼乾回报道。

    “胆子不小啊!他们是不是想造反?”朱由校冷冷地说道。

    “陛下,臣立刻调派东厂,将所有的商贾全部缉拿。”李永贞争着想立功。

    “将全部商贾缉拿能解决罢市吗?”朱由校冷声说道。

    “这……”李永贞被朱由校问得一时不知该怎么回答,他想了想说道,“商贾重利轻义,唯利是图,又极其惜命,臣以为杀一儆百,定可让商人复市。”

    对于这个提议,朱由校倒是没有反驳,“杀谁儆谁?整个京师参加罢市的商贾最少有上千人之多,杀个无足轻重的人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在京师罢市,一定是有人牵头的。”

    “臣这次一定不会辜负陛下所托,查出领头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