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1624 >

第261部分

大明1624-第261部分

小说: 大明1624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明军前后夹击的满洲军很快就丢失了自己的阵型,失去了阵型的保护,满洲军迅速溃败。明军与满洲军最关键的一场战争,最后以明军的胜利而结束。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四百八十八章 仁慈和杀戮

    (全本小说网,。)

    此战过后,满洲军已经无力抵挡明军东进。六万余名满洲军,逃回王庭的不到一半,其余要不被俘,要不战死,要不就是下落不明。

    满洲军战败之后,为了逃避明军的追杀,满洲国的王庭一路东迁至了五湖地区。而明军则是一路追击,一直追至萨斯喀彻温地区,在明军的追击下,满洲国损失严重,几乎丢掉近四成的人口,就连齐正额的侧福晋都落入了明军的手里。

    追到萨斯喀彻温地区之后,李定国见战线拉得太长,不得不停止追击。明军军屯范围也覆盖到了整个印第安地区。至于萨斯喀彻温这个地区,在后世虽被誉为加拿大的“产粮之篮”,但受制于人力的匮乏,明军只是在这里构建了一条针对满洲国的新防线。

    占领整个印第安地区之后,朱由校在这里建立帝国的第二个省,印第安承宣布政使司。而帝国也终于算是在大荒东洲站稳了脚跟。

    “父皇,帝国在勃泥的军屯非常成功,在勃泥,军屯很好完成了屯垦戍边的职责。臣认为应该在冷洲和勃泥继续推进军屯。”

    “军屯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军屯的士兵应该由正规军往民兵转变,朝廷要协助军屯区域建立相应的学校、医院等保障制度,确保参加军屯的士兵能待得下去,不能像卫所一样,最后成为了烂摊子。”朱由校建议道。

    “臣想先在勃泥的军屯区试点,如果成功的话,再向其他地区推广。”

    “可以,军屯一事以后会完全交给你来负责,你要在冷洲、勃泥继续推进军屯,朕全力支持你。”

    “谢父皇。”

    “以后的朝会,朕不会再参与了,你既是太子,帝国未来的皇帝,现在就应该担负起更多责任。”

    “父皇……”

    “此事朕意已决,你先退下吧。”朱由校挥挥手道。

    ……

    帝国通过军屯制度逐步实现了朱由校的裁军计划。帝国的军队迅速地从一百五十多万降到一百三十多万。

    而冷洲、勃泥、大荒东洲三地都是帝国军屯的目标区域,其中勃泥的军屯人数已经达到了十万,冷洲和大荒东洲的人数分别都是五万。

    只是随着勃泥地区大明人数量的剧增,大明人与当地人的矛盾开始出现,在加上信仰的不同,双方时常会出现一些冲突。

    1657年,天启三十七年元月初五,勃泥当地土著人与大明人爆发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冲突。

    这场冲突是有预谋的,原本四分五裂的土著人趁着大明的新年针对大明人发起了突然袭击。军屯区还好,武器装备齐全,又是训练有素的老兵,虽然招到了突袭,但很快就反应过来了,面对着一盘散沙的土著人,很快就击退了敌人。

    但在勃泥有上万的平民,这都是帝国在颁布移民政策之后,从帝国各地移民过来的,他们受到袭击之后,并不能组织起有效的反击,而且在城市里并没有强大的武装力量,只有少量的巡捕。

    等到当地的驻军和军屯士兵赶去援助的时候,土著人却是早已逃离,整个城市剩下的只有死亡和伤痛。

    “传令,全军协助官府救助百姓。”说话的是勃泥军屯区的最高长官费都督。

    “诺。”

    “费都督,末将将率领全军追击流寇,希望能救回被流寇劫走的妇孺。”这个说话的是勃泥驻军的最高长官任提督。

    “嗯,这里交给我,一定要将被劫走的妇孺救回来。”费都督叮嘱道。

    “朱巡抚现在在何处?”费都督又问道。

    “此刻正在北城组织百姓抢修城墙。”

    “去北城。”

    ……

    勃泥承宣布政使司此刻所有的官员都在城内忙碌,所有官员都知道,出了这么大的事情,肯定会有许多人的官位将会不保,他们只希望能将这件事情的影响压到最小。

    “朱巡抚,损失情况如何?”费都督问道。

    “暂时还无法统计,但被流寇杀害的百姓估计多达数百人,被奸淫的估计也不下百人,这还只是这一地的情况,其他地方的情况暂时不明。”朱巡抚悲怆地说。

    “唉!如果陛下听到这个消息……”费都督话说到一半,便停了下来。

    “如此大的事件,瞒是瞒不住的……”朱巡抚摇摇头道,“我现在只希望陛下能对勃泥一地的官员从轻发落。”

    “尽人事,听天命吧。”费都督轻声道。

    ……

    二月二日老抬头,朱由校在京师收到了来自勃泥暴乱的消息。许久没参加朝会的朱由校突然出现在了朝会。在场所有的人都意识到朱由校是为了勃泥之事而来的。

    “勃泥之事,众位爱卿认为处置?”朱由校问道。

    “陛下,臣认为应追勃泥巡抚朱积失察之罪。”

    “就这样?”朱由校冷声问道。

    “军屯都督费景烷,勃泥提督任大两人都难辞其咎。”

    “勃泥一地五品以上官员就地免职,令吏部以及大都督府立刻选派合适人选前往勃泥接任。”朱由校冷声道。

    “诺。”在场的人都感到了朱由校的煞气,无人敢反驳朱由校的决定。

    “勃泥暴乱,因暴乱而死者达两千七百五十二人,被奸淫者五百六十七名,伤残者四千一百六十一人。”朱由校继续说,“血债只有用血才还得清,那接下来应该是血债血偿的时候了。”

    “传旨,勃泥省的首府从今改名为血城,朕要帝国所有的百姓和官员都记得这一天。”

    “诺。”

    “陈四,直接传朕的中旨给吕宋都督府都督来兵(来秀才,他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来兵),朕要一百万人头来祭奠勃泥暴乱中死伤的百姓,如果勃泥不够,那就去隔壁的苏拉威西岛取,朕要用这一百万人头在血城建造最大的京观。另外他们的财富全部分给在勃泥暴乱中受到伤害的帝国百姓。”朱由校冷声道。

    “陛下,不可……”听到朱由校要屠戮一百万人,众位大臣都试图劝阻朱由校。

    朱由校毫不犹豫打断了大臣们的话,“朕绝不会再给暴民一丝机会,既然仁慈不能解决勃泥的问题,那朕就不会再要一丝仁慈了,朕相信现在只有依靠杀戮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勃泥的问题。此事朕意已决,无须再议。另,传令将广州都督府、成都都督府以及南京都督府的火油全部调往吕宋,那怕勃泥不留寸草,朕要集齐这一百万颗人头。”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四百八十九章

    (全本小说网,。)

    三月中旬,来秀才收到了来自朱由校的中旨。从朱由校的中旨上,来秀才都能感觉到朱由校现在正处于暴怒的状态之中。自从建立大都督府之后,从中央发出的军令皆出自大都督府,当然所有军令都必须得到朱由校的认可。

    而通过中旨来发布军令,自从建立大都督府之后便再也没有出现过,这绝对是第一次。破例就意味着朱由校这次是真的愤怒了。

    来秀才不敢有丝毫耽搁,他接到中旨之后便立刻传令集结吕宋都督府的大军。

    三月底四月初,吕宋都督府大军从东、西、北三面进入勃泥,来秀才也亲赴血城坐阵指挥。针对勃泥“血债计划”正式开始启动,整个勃泥都遭到明军的报复。这场报复一直持续了一年的时间,原本勃泥的土著居民在这场报复中,几乎被屠戮一空。为了完成朱由校的旨意,这场报复仅仅一个月之后便蔓延到苏威拉西岛。

    相比勃泥,苏威拉西岛的情况要稍微好一点,但当地的土著居民也仅仅剩下不到一成。

    根据意大利传教士《勃泥见闻录》记载,“ 1656年四月,勃泥土著的暴乱遭到了大明皇帝的血腥报复,报复从1656年四月一直持续了1657年六月间……他们不论男女老幼,一律残酷地杀死,他们不说别的,只说:杀!杀死这些暴乱者……被杀死的人,他们被砍下脑袋然后送到血城,在血城外有一座用无数人头建成的巨大建筑……整个勃泥都陷入哀嚎之中……到1657年之后,我再也没在当地见到过土著人,证明他们存在过的只有这座用人头堆砌的建筑……”

    明军的疯狂报复震惊了所有国家,帝国用鲜血赢得所有国家的尊重。虽然在帝国之内,有许多仁义道德之士背地里骂朱由校是屠夫,但在南洋,帝国的百姓却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大明人的身份让他们觉得是荣耀的象征。那怕远在西洋的帝国百姓都开始获得尊重。现在来帝国的使者都变得更加地老实低调了。

    “记着,尊严不是靠别人施舍来的,那怕你再仁慈,再仁义,再道德,别人也不会多给你一分尊严,尊严要靠自己来争取,尤其是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更是如此。唯有实力强大者,才能获得其他人的尊重。一个人是无法说服另外一个人的,一个国家靠口水是无法淹死另外一个国家,将来你会发现你能说服其他人的时候,是在你掌握了足够强大的力量的时候。”朱由校对朱慈焾道。

    “臣一定牢记于心。”

    ……

    在大荒东洲,明军与满洲军又再次陷入相持中。随着战线的拉长,依靠帝国本土的补给已经无法满足明军的需要,尤其是粮食,如果还想依靠帝国本土的补给的话,那可以说明军近一半的人准备饿死在大荒东洲。现在唯一能依靠的就只有自己。

    军屯成了大荒东洲所有行动的基础,解决粮食问题,是朱慈炅工作的重心。

    “杜巡抚,派往阿拉斯加以及印第安两省的税务官可全部到位?”朱慈炅问道。

    “禀王爷,已经全部到位,只是还需要安排护送人员。”暴力抗税的事情在大荒东洲时有发生,保护税务官的安全,也是在征税过程中经常要做的事情。

    “本王会从军屯士兵中抽调出两千人出来专门负责征税等事务。”朱慈炅点头道。

    “王爷,现在人手匮乏,鱼鳞图册一事也需要有人协助,下官希望能在明年年底之前能将鱼鳞图册制作完成。”现在在大荒东洲人头税与田赋并存,这与帝国的国策不符,但就目前而言却是无奈之举。

    “先从军屯士兵中抽调人手吧,今年军屯结束,明年帝国还会继续开垦军屯区,到时候帝国预计会再派五万人。”朱慈炅道。

    “诺。”

    ……

    满洲国自上次战败之后,满洲国发生了分裂,一部分人主张越过五大湖区继续南迁,借助西洋人的势力来对抗明军,而以齐正额为代表的另一部分人则主张留在五大湖区,因齐正额发现西洋人突然拒绝销售武器给他们,这让他觉得西洋人并不可靠,何况西洋人在这里势力根本无法与大明相比。

    而明军停止东进,更是让齐正额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他开始学习西洋人建造棱堡,试图用阵地战来阻止明军东进的步伐。

    而良仁经过几年的准备,派出了第一支远征非洲的队伍。良仁没有军权,他的这支队伍是以商队的名义出征非洲的,而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