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1624 >

第212部分

大明1624-第212部分

小说: 大明1624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专职救灾,同时防止出现疫情。还有一件事情,就是要动用军队进行救灾,这需要陛下的旨意。”孙承宗说道。现在大灾动用军队救灾已经形成惯例了,但是调动军队必须经过朱由校的同意。

    “传旨,令应天都督府的大军进驻灾区配合衙门进行救灾,维持灾区的秩序。”朱由校说道。

    “蒲州府知府上疏,蒲州府大饥,需要朝廷调拨粮食,臣请调拨大同府的军粮以备民需。”孙承宗说道。

    “准奏。”朱由校说道,“传旨祖大寿和满桂,帝国情况有变,令他酌情处理军情。”

    “诺。”

    “畿辅、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地去年下半年都歉收,但由于其他地方丰收,情况并不严重,而到今年上半年情况都没有好转,粮价在今年四月陡涨到三两银元一石,尤其是陕西,粮价已经涨到五两半银元一石,在山东沂州今年春季更是爆发了蝗灾,根据地方上报,已经有春疫的迹象,这次灾情可能会波及到整个帝国,望陛下和朝廷早做准备。”毕自严说道。

    “将帝国各个粮仓储备的粮食全部调往这几个地方,还有地方储备的军粮除维持军队一个月开销之外,其余的全部调往灾区。”朱由校说道。

    “陛下,除了这几个受灾的省份之外,今年西南各省的粮食产量并没有受到影响,臣认为应该加大从西南各省的粮食收购和调拨,只是为了救灾,国库已经所剩无几。”毕自严说道。

    “从帝国银行借款,先借一千万两银元,利息按一分算,待今年税收上来之后再归还,如何?”朱由校问道。

    “诺。”

    “还有,传朕的口谕,令督察院严查此次赈灾中的贪污行为,发现一例严惩一例,绝不能手软。”朱由校叮嘱道。

    “诺。”

    “朕认为以工代赈才是正确的,朕要求工部再规划两条驰道,这两条驰道使用灾民来修建,朕会从内帑拨出五百万两银元支持此次修建驰道的计划。”朱由校说道。

    “陛下,臣认为应该修建一条从西安府到成都府的驰道,这样的话,可以极大地方便西南地区的粮食调往西北地区。”黄士俊建议道。

    “此事由内阁来决定,朕只负责出钱。”朱由校说道。

    “诺。”

    ……

    帝国遭遇到前所未有的灾难,已经影响了到了北伐,但祖大寿的大军此刻已经进入了库库车尔泊,撤回已经不可能了,车臣汗硕垒的六万大军已经距离祖大寿只有五十里地。而满桂的大军也已经离开了库伦进入了车臣。

    “前方便是巴颜乌兰山,穿过巴颜乌兰山便是憎库尔河。”哈喇说道。

    “我刚收到陛下的圣旨,帝国情况有变,令我军尽快拿下车臣,为了掩藏行踪,我们绕了这么远的路,看来计划总是跟不上变化啊!”满桂说道。

    “走这条路,只会稍微耽误三五天左右,如果加快行军,只会比原路耽误一两天而已。”哈喇建议道。

    “传令,全军加快行军速度,今晚要赶到巴颜乌兰山。传令各路斥候,一路上不能留下任何活口,避免泄露行踪。”满桂下令道。

    “诺。”

    为了达到突袭硕垒的目的,满桂的大军一路狂奔,七日后全军便渡过了憎库尔河。而车臣汗大帐的只有两万大军,硕垒根本就没有料到满桂大军在夺取库伦之后,会立刻再次东进进攻车臣。

    等满桂大军出现硕垒的周边的时候,车臣汗的大军并没有任何察觉。

    “传令全军,今天不得生火做饭,只吃干粮,今夜子时,除了三千步兵留守之外,其余的大军跟随我一起夜袭硕垒的大军。”满桂下令道。

    “诺。”

    子时一到,满桂带来了一万的龙骑兵全部是人衔枚马裹蹄直奔硕垒大营而去。

    明军那怕是袭营,也必定会大量使用火器。明军首先投掷的是手雷,一声声的巨响,在这寂静的夜晚给硕垒的大营造成了巨大的混乱。

    “大汗,明贼夜袭大营。”此刻硕垒也被手雷的巨响惊醒,他顾不上穿衣,就往外冲了出来。

    “明贼从何而来?”硕垒惊讶地问道。

    “看旗号应该是满桂的大军,是从库伦方向过来的明贼。”

    “明贼来了多少人马?”硕垒焦急地问道。

    “天色太暗,看不太清,但明贼都是龙骑兵。”

    此刻满桂率领着三千龙骑兵直奔硕垒中军大帐而来。看到所向披靡的龙骑兵,硕垒知道大势已去。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三百九十八章 希望

    (全本小说网,。)

    满桂以偷袭硕垒一战大获全胜,硕垒当场战死,两万大军逃出生天的不过三千多人,超过万人被俘虏,剩余的当场战死。

    当得知满桂偷袭的消息之后,驻扎在库库车尔泊的六万车臣大军顿时乱作了一团。此刻他们的处境变得十分危险,祖大寿的三万大军距离他们不过五十里地,而在他们背后的是满桂的大军。这使得车臣的六万大军是进不得进,退不得退。

    祖大寿得知满桂偷袭得手的消息之后,他在第二日便率领大军再次挺进了三十里,他这次进兵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和车臣的大军,而是想压迫车臣的大军,迫使他们投降。

    两军近距离相持了一天之后,祖大寿派出了使者进行劝降。劝降进行得非常顺利,两天之后,车臣的六万大军全部缴械投降。

    明军一战彻底解决了喀尔喀蒙古,札萨克图汗素巴率领整个部落开始西迁,进入了固始汗图鲁拜琥的领地。素巴的西迁使得原本的历史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在历史上,图鲁拜琥在1641年是要入藏的,但现在素巴的西迁,使得固始汗不得不掉过头来应付素巴的西迁。

    但天启二十年的帝国天灾也伤了帝国的元气,使得帝国暂时无法发动大规模的战役。

    “朕决定将喀尔喀蒙古设立外蒙古承宣布政使司,按照内蒙古省的模式在外蒙古实施改土归流,此事内阁尽快拿出一个方案出来。”朱由校说道。

    “臣认为不如将外蒙古和内蒙古合并成一个藩司,外蒙古和内蒙古都是地处蛮荒,人烟稀少之地,设立成两个藩司,不如将其合并一个藩司,这样的话不但可以节省朝廷的开支,更是便于管理。”孙承宗建议道。

    “那众位爱卿是什么意思?”朱由校问道。

    自从天启枪大规模应用之后,北方的游牧民族就已经不足以威胁帝国了,一旦无烟火药试制成功,就会彻底终结游牧民族对中原的威胁。至于如何治理北方的游牧民族,这个问题朱由校能做都做了,剩下的就只能依靠朝廷的人治了。

    “臣附议!”内阁众人赞成道。

    “既然如此就按吾师的意见来处理,但是州、府、县的设立一定要慎重,绝不能草率行事。”朱由校说道。

    “诺。”

    “救灾的事情进行得如何了?”朱由校问道。

    “正在进行之中,只是此次救灾结束,帝国储备的粮食几乎七成都被消耗一空,今年各地的灾情严重,粮食的储备将会是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毕自严回答道。

    “粮价如何?”朱由校问道。

    “朝廷虽然调集了大批的粮食前往灾区,平抑粮价,可是粮价比去年依然涨了三成,臣预计粮价还会上涨。”毕自严回答道。

    “朕准备再修一条从京师到库伦的驰道。”朱由校想了想说道。

    “陛下,国库现在根本拿不出钱来修建驰道,除非再从内帑拨款。”毕自严说道。

    “朕此举不但是想以工代赈,更是想将他们移民到库伦等地,这次修建驰道的百姓,朕是想将他们留在外蒙古,外蒙古虽然极其贫瘠,但是如果垦荒得当的话,那里依然可以获得上十万顷的田地。”朱由校说道。

    朱由校一直想为什么汉人经历了这么多灾难依然屹立不倒?朱由校觉得汉人最厉害的一个地方就是种植的本领,朱由校亲眼见过有人将庄稼种在石头缝里,虽然这样的种植环境只能勉强糊口,但却保证了血脉的传续。

    “臣附议,诚如陛下所言,移民不但可以缓解帝国的灾情,而且还可以使得新领地归心。”温体仁赞成道。

    “陛下,只是修建驰道的资金应该怎么办?”毕自严问道。

    “前期朕从内帑再拨一百万两银元出来支持此次驰道的修建,后期如果资金再不够的话,就由朝廷自行解决如何?”朱由校问道。

    “这样的话应该没问题,夏粮上市在即,完成夏粮收购之后,朝廷应该就有钱来修建驰道了。”毕自严说道。

    “明年三月便是票选内阁之时,各位应该考虑下一届内阁的人选,规矩依然和上次一样。”朱由校提醒道。

    “诺。”

    ……

    帝国灾情的严重,已经影响到了整个帝国。在皇宫里,张嫣甚至发起了一场勤俭节约的运动。

    “宝珠,在皇宫的勤俭节约是没有错,但朕觉得你应该出去走走,有时候,你发现你出去走一圈,比你在皇宫里的勤俭节约更有用。”朱由校说道。

    “为什么?妾不是很明白。”张嫣说道。

    “救灾应该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他救,也就是朝廷进行救灾,还一个是自救,也自己救自己,在前期他救相对来说比较重要,但在后期自救相对来说比较重要。”朱由校说道。

    张嫣想了想说道:“这点妾明白。”

    “而救灾就像是一场战争,在战争中,士气才是最重要的,而在救灾中,希望才是最重要的,在灾难面前本身有些人本来是能活下去,但缺乏活下去的希望,他们却死在灾难之中。你想过吗?如果此刻你和朕出现在灾区会是一个什么情况?”朱由校问道。

    张嫣顺着朱由校的话想了想,说道:“这肯定一件极其振奋人心的事情,灾区的百姓也会认为朝廷绝不会抛弃他们,他们也会有活下去的希望,这个时候百姓一定会更加支持陛下,支持朝廷。”

    “帝国的百姓是最淳朴的百姓,当你对他们好的时候,他们一定会加倍对你好,所以你有没有想过去灾区看一下?”朱由校问道。

    “那妾就陪陛下去一趟灾区。”张嫣点头。

    “朕是极其反对皇帝坐在宫里不出门的,坐在宫里就会与下面的百姓完全脱节,根本就不可能了解民间的疾苦,这样的皇帝做出来的决定怎么可能是对的?所以去灾区走走,到地方上去走走绝对是没错的,只是出行一律要从简,否则的话,又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情。”朱由校说道。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三百九十九章 帝国一号

    (全本小说网,。)

    朱由校和张嫣说的这一番话很快就传遍宫内,听说此次朱由校要带张嫣巡幸灾区,收拢民心,宫内立刻就有人想一起随行。但都被朱由校拒绝了,如果真的浩浩荡荡带着这么多人出宫的话,那绝对是好心办成了坏事。

    “皇上,让慈炅跟您一起去吧。”任贵妃请求道。

    “本来这个请求,朕应该是要同意的,但是现在朕发行此次巡幸灾区的味道好像都变了。”朱由校说道。

    “皇上,慈炅是皇子,现在帝国受灾,慈炅作为皇子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