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1624 >

第208部分

大明1624-第208部分

小说: 大明1624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三人的离开,使得郑芝龙感到了危机,他立刻着手整编水师,并且令郑芝莞接手整个水师,负责水师的重建。

    很快朱由校也得到这个消息,他立刻传令海军拦截刘香等三人。朱由校明白刘香三人一旦离开九州岛,将来一定会重操旧业。朱由校可不想帝国的周围再出现海盗,他必须要将一切扼杀在摇篮之中。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三百九十章 生产天启枪的机器

    (全本小说网,。)

    感谢不落小子的月票和打赏支持!

    ……

    “陛下,根据东瀛的消息,郑芝龙继位之后,为了立威,准备讨伐幕府。”王礼乾轻声说道。

    “为了统一九州岛,颜思齐几乎耗尽了这么多年来的积蓄,而现在更是欠了朕一千万多两银元,郑芝龙哪里来的钱讨伐幕府?”朱由校问道。

    “臣暂时也不知。”王礼乾说道。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个道理朕相信郑芝龙肯定知道,如果真的想讨伐幕府,朕可以借钱给他。”朱由校说道。

    “臣会将陛下的意思告知九州王的。”王礼乾点头道。

    “刘福三人离开之后,郑芝龙的海军实力虽然极大的被削弱,但是暂时依然可以碾压幕府,而且只论陆上的实力的话,他与幕府还有很大距离。他如果有能力讨伐幕府的话,还不如及早消灭幕府的海军,然后占领虾夷地,虾夷人和东瀛有世仇,这点完全可以利用。”朱由校建议道。

    “陛下圣明!”王礼乾恭敬地说道。

    “朕的建议,郑芝龙不一定会听,虾夷地本就是蛮荒之地,他必定不愿意出兵。”朱由校说道。

    “陛下可以给九州王下道圣旨,令九州王按陛下的意思行事。”王礼乾说道。

    “算了,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何况郑芝龙只是藩国,朕不想干预过多。”朱由校说道。

    ……

    而郑芝龙此刻也在商议讨伐幕府一事。

    “王爷,讨伐幕府之事绝不可仓促,首先我军粮饷不足,进攻本州,最少需要动员十万大军;其次,我军的火药储备不够,在九州废藩置县之后,各地的大名几乎都站在了幕府一边,此战可能需要数月之久,不但粮食会有问题,就连火药我们也支持这么长的时间;最后,人力困乏,九州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战,王爷要做的是与民休息,重新恢复九州的实力。”郑芝凤建议道。

    “四弟,自从我继位之后,九州之内,许多人并不支持我,所以才刘香三人出走的事情,我需要讨伐幕府来立威。”郑芝龙说道。

    “王爷,如果讨伐幕府失败,我们可能在九州就站不稳脚跟了。”郑芝凤说道。

    “那四弟认为我军需要多久才能讨伐幕府?”郑芝龙问道。

    “最少需要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攘外必先安内。”郑芝凤说道。

    “五年的时间太长了,幕府现在在大力发展海军,五年之后,幕府的海军实力不说超过我们,极有可能跟我们差不多了。”郑芝龙摇头道。

    “王爷,我觉得可以趁幕府水师还在筹集,我军应及早地将他们扼杀。”郑芝莞建议道。

    “我也认可三哥的建议,消灭幕府水师一事绝不可再拖延。消灭幕府的水师,可以让我军始终的占据主动,东瀛四面环海,控制东瀛必定需要控制这片海域。而且消灭幕府的水师对于大哥来说也是一件令所有人都信服的功勋。”郑芝凤赞成道。

    郑芝龙想了想说道:“三弟,此事就交给你了,一定要将幕府的海军全部消灭。”

    “诺。无论幕府的水师藏到哪里去了,我也一定会将他们找出来。”郑芝莞施礼道。

    幕府知道自己的海军根本无法与郑芝龙的海军抗衡,他们便一直都躲着郑芝龙的海军,等待着自己壮大的一天。

    ……

    等到郑芝龙的命令之后,郑芝莞率领九州的海军开始在海上到处搜寻幕府的海军,寻求决战的机会,但幕府海军就如泥牛入海一般始终都无法找到。

    制造局此刻传来了一个让朱由校特别振奋的消息,天启枪的制作有了重大的突破,王徵制造了一台机器,可以成批量生产天启枪。朱由校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立刻就去了制造局。能成批量的制造天启枪,那就意味着帝国与草原上游牧民族将彻底拉开距离,游牧民族对大明的威胁将会降低到有史以来最低点。

    “陛下,这便是臣设计出来的机器,一次可生产两根枪管,而且废品率极低,臣预计废品率在三成左右,而且生产一根枪管的时间比以前可以节省九成以上。”王徵指着面前的机器说道。

    “让朕来试一试。”看到这台机器,朱由校禁不住手痒了。

    “诺。”

    王徵立刻令人安置好两根枪管。安置好枪管之后,王徵说道:“陛下只需努力转动把手,便可给枪管画上膛线。”

    朱由校试着一次性制作出了两根枪管,而且朱由校制作的这两根枪管完全符合天启枪的要求,但唯一的遗憾就是他为了制作这三根枪管却是累得满头大汗,他满意地说道:“的确很实用,就是太费力了,有没有可能利用水力?”

    “陛下圣明!臣正在考虑此事,如果使用的水力的话,臣可以设计一次生产三根枪管的机器,这样可以节省更多的人力,而且还会降低废品率。”王徵说道。

    “传旨,封王爱卿为三等侯爵,赏银元万两。”朱由校说道。

    “谢陛下隆恩!”王徵跪拜在地道。

    “王爱卿,平身!”朱由校高兴地说道,“传旨,制造局上下今年多发两个月的工钱。”

    “臣替制造局上下谢陛下隆恩!”王徵再次跪拜道。

    “平身,赶快平身!”朱由校说道,“朕要开始大规模制造天启枪,争取在明年朕要装备出一个师出来。”

    “诺。”

    “安南,朕的大军要来了,你们做好准备了吗?”朱由校霸气地说道。

    ……

    天启枪能大规模生产,让朱由校第一次有了直接出兵东瀛的想法,以前明军装备的是燧发枪,在火器上明军并没有占据绝对的优势,而幕府一次能动员的军队据说能超过五十万,如果只派出十万大军,朱由校真的没有把握击溃东瀛的大军,而出兵的东瀛最困难的就是后勤补给,东瀛距离帝国太远,后勤补给线太长,全火器的部队,后勤补给尤其重要,不但需要粮饷补给,更需要弹药的补给。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三百九十一章 濑户内海海战

    (全本小说网,。)

    郑芝莞夜以继日地在海上搜寻幕府的海军,一直到八月份,郑芝莞才终于在濑户内海偶遇了幕府的海军。在这之前,郑芝莞曾经有几次抓住幕府海军的机会,但都非常不幸地错过了。在搜寻数月毫无结果的情况下,郑芝莞将舰队分成了三部分,在海上继续搜寻幕府的海军。

    而郑芝莞将海军分成三部分之后,幕府的海军觉得机会来,经过这段时间的发展,幕府的海军实力成长极快,而郑芝龙由于刘香等人的出走,实力大为削弱,双方的实力此消彼长。现在郑芝莞又将海军分成三部分,这就使得幕府的海军认为他们并不弱于三部中的任何一部,但实际上他们有一个致命的弱点。

    “传令,此战获胜,每人赏银元二两,烧毁贼兵一艘船只赏银元两百两。”郑芝莞下令道。

    “万胜,万胜!”九州海军高呼道。

    这次幕府的海军并没有退让,而是主动向九州海军靠拢。

    “立刻抢占上风。”看到幕府的海军在靠拢,郑芝莞下令道。

    郑芝龙的海军几乎都是海盗出身,他们长年在海上纵横,已经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战法,在历史上他们曾经使用这套战法在料罗湾海战中击败了荷兰海军,控制了整个台湾海峡。而东瀛人不同,长期的闭关锁国使得东瀛的海军极其缺少实战经验,作战全凭着一股勇气。

    看到郑芝莞要抢占上风口,松浦久信立刻也发动海军跟郑芝莞争夺上风口。松浦久信原本是平户藩的大名,但在颜思齐统一九州岛的时候,他逃到了江户,成为了幕府海军的统帅。平户藩以水军闻名东瀛,松浦久信应该算是东瀛最熟悉水战的将领之一,但是松浦久信实际只是个六万五千石的大名,可见松浦久信统领的水军也就是只有近海作战的能力。

    “开炮!”郑芝莞下令道。

    九州海军一开炮,幕府的海军立刻展开了还击,双方一边炮击一边抢占上风口。但明显松浦久信的位置更好,他首先抢到了上风口。

    东瀛海军虽然购买了荷兰的战船,但是在战法上依然没有太大的改变,松浦久信抢占上风口的目的就是为了迅速靠近九州的海军采用跳荡的作战方法近战。

    看到松浦久信的战法,郑芝莞也是楞了一下,他立刻下令道:“放火船!”郑芝莞抢占上风口的目的就是为了放火船。

    九州的海军的战法也很简单,在九州海军中,大炮的作用就是为了掩护火船的,利用火船击溃敌军。在历史上,郑芝龙跟荷兰人交战基本上有一招是必用的,那就是放火烧敌军的战船,而且这一招,他是屡试不爽,荷兰人在郑芝龙这一招吃尽了苦头,后来荷兰人也学了这招对付西班牙人和英国人。

    但实际上这一招有很大的弊端,在历史上,郑芝龙和荷兰交手无数次,胜率极低,但是郑芝龙赢了两场最关键的海战,尤其是料罗湾海战,郑芝龙与明军配合,一次性放了一百艘火船,铺天盖地的火船,烧得荷兰人摸不著北。

    现在松浦久信居然向九州海军靠拢,郑芝莞立刻放出了十几条火船。松浦久信也知道九州海军有放火船的习惯,但他并不知道郑芝莞会一次性会放出十多条火船,显然郑芝莞的船只近一半都是火船。

    “快,瞄准敌军火船开火。”松浦久信大声喊道。他知道绝不能让火船靠拢,一旦让火船黏上的话,那绝对是甩不脱的。

    幕府的水师并不像明军和荷兰人的炮兵一样接受过专业的训练,他们炮击的水平可想而知,而九州海军的炮兵稍微比幕府的炮兵好一点,但也好不太多。

    这次九州王虽然从大明再次招募了五万大军,其中不乏有大量的炮兵,但火炮的操作技并没有在九州普及开来,更主要的是在九州没有炮兵学院,这使得技术扩散得很慢,而且九州海军的作战方式制约了他的火炮操作技能的提高。

    但九州海军的纵火战术对于幕府的海军还是绰绰有余的,十几条火船虽被击沉了三成,但还有七成却贴了上去,火船一贴上去,操作火船的士兵立刻搭钩纵火。幕府海军前后一共从荷兰人购买三艘战船,而此时一条已经被点着了。

    几艘船只一着火,幕府的海军就有点慌了手脚,尤其是这其中还包括两艘大型战舰。此时,两军的位置发生了改变,郑芝莞终于抢到了上风口。

    “再放一批火船!”郑芝莞下令道。

    郑芝莞的第二批火船借着风势迅速地冲向幕府的海军,这次情况比上一次还要理想,这次十多条火船,居然只被幕府海军击沉了两艘,而幕府这次被点着的大型战船翻了一倍,达到了四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