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1624 >

第178部分

大明1624-第178部分

小说: 大明1624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碰上了的话,能帮的话一定要帮一把。

    ……

    朱由校关于房地产公司的提议得到海运公司的九名股东一致赞成,所有的人虽然暂时都不知道这其中的利润有多大,但是他们知道这其中肯定是有利润的,而且他们也都非常相信朱由校。

    但他们也意识到房地产公司如果朱由校入股的话,根本就不可能办起来,首先牵涉到户籍问题,而这种户籍制度已经有上千年的传承了,现在要改变,所付出的代价不是他们所能承担的,他们只有站在朱由校的背后才能做成这件事情。

    再次,垄断房地产五年的时间,这意味他们面对是整个帝国商人的嫉妒,会引来帝国无数商人的非议和猜忌。他们虽然属于帝国最顶尖的一批商人,但却无法跟整个帝国的商人作对。

    第三,便是资金问题,投资房地产需要大量的资金,他们需要帝国银行的支持。

    在这样的情况下,朱由校勉强收取了房地产公司的一成干股,而这次房地产的名字并没有使用皇家或者帝国这样的字样,而是取名为刑惠房地产公司,这个名字取之《论语?里仁》中“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朱由校希望房地产这个产业能在国家法律允许的范围经营,不要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来。

    在九月,刑惠房地产公司便正式成立,这次江演出任房地产公司的总裁,而他们的第一单业务就放在京师。现在他们还是非常的奉公守法,在房子征收的时候,采用的是朱由校以前的方法,给予房产和钱钞的补偿,这个时候也没有钉子户,更没有炒房的概念,这使得房子征收进行得非常顺利。

    房子被征收的百姓,不但可以获得同等面积的房产补偿,还可以根据居住面积获得钱钞的补偿,这使得京师的百姓对刑惠的征收非常配合,仅仅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刑惠就完成了征收。十月份,刑惠就破土动工,这次房子的建设高度为五层。

    张国纪等人为了解决高层用水的问题,他们请格物学院的人帮忙设计一套滑轮,这样极大地解决了用水的问题。虽然相比后世的自来水有点麻烦,但是在这个时代却是一点都不麻烦的事情,反而居民觉得这是个很方便的设计。

    而在十一月朱由校收到了一个好消息,林丹汗因天花死于青海大草滩,林丹汗的遗孀们及他的儿子额哲率领余部自青海大草滩返回河套地区。

    “陛下,臣赶收到八百里加急,漠北外喀尔喀的车臣汗硕垒致函额哲,希望他移帐漠北。”王礼乾匆忙地回报道。

    “什么时候的事情?”朱由校马上问道。

    “十一月底的时候发生的事情,现在已经过去约半个月的时间了,但根据线报,现在插汉就移帐漠北一事并没有达成一致。”王礼乾说道。

    “封锁北疆,绝不能让插汉撤到漠北去,立刻传旨西安都督府出兵拦截。”朱由校说道。

    “诺。”

    “另外,一定要善待插汉俘虏,插汉之事事关整个漠南蒙古。”朱由校叮嘱道。

    ……

    而在这个月,小小诞下一名女婴,取名为朱淑婐,而顾媚却是如愿诞下了一名男婴,取名为朱慈炵。朱由校要求继续留在宫中,将孩子抚养到一岁之后才允许带孩子离宫。小小和顾媚虽没有封号,但朱由校却是赏赐了两人大量的东西。

    而在此时,大明帝国迎来了天启十五年,而在一月份的朝会上,朱由校再次要求将税制改革进行到底。

    “陛下,去年帝国的税收预计历史性的将会达到了九千三百万两,明年一定能突破一亿两,完全能提前达到陛下的预期。”韩爌说道。

    “朕记得郭爱卿曾说过就算达到一亿两也无法解决帝国的财政困难,所以税制改革一定要继续进行。”朱由校坚定地说道。

    “陛下,三月将进行内阁的推选,臣以为税制改革一事应该放到三月内阁推选之后实施为好。”孙承宗说道。

    “吾师这是为了众人的‘清誉’啊!”朱由校微笑着说道,“朕准了!”

    “陛下误会了,臣以为新内阁应该为有所政绩。”孙承宗解释道。

    “今天既然提起内阁的推选,今天先确定内阁十人名单,贵族院从十人中挑选七人出任内阁阁臣,朕推选第一个候选人孙承宗。”朱由校说道。现在内阁已经只有六人了,薛三省在去年已经病逝。

    “臣推选吏部尚书李长庚。”孙承宗第一个说道。

    “李长庚的确适合,朕准了。”朱由校点头道。

    李长庚,字酉卿,其人不属于党派,臣心如水,刚直不阿,敢于直言。

    “臣推选户部尚书毕自严。”郭允厚说道。

    “准了。”朱由校点头道。

    “臣举荐兵部侍郎侯恂。”韩爌也接着说道。

    侯恂,字大真,号若谷,东林党人,大汉奸侯方域的父亲。韩爌知道他不可能再继续担任内阁首辅了,他已经做好退出内阁的打算,他想在内阁维持东林党的影响力。

    “侯恂不行,朕准备让他出任户部尚书。”朱由校说道。

    “臣举荐礼部尚书黄士俊。”韩爌继续说道。

    “准了。”朱由校点头道。

    黄士俊,字亮坦,一字象甫,号玉嵛,后人戏称为“鸭蛋状元”,但此人为官清廉刚直,与东林党人来往密切。

    阁臣推选前后进行了三个多时辰,最后才敲定十位候选人,而这十人中,只有孙承宗是上一任的阁臣。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三百三十六章 选举阁臣

    (全本小说网,。)

    最后确定的十人中除了孙承宗、李长庚、毕自严、黄士俊之外,剩下的六人分别是胡应台、周士朴、张延登、唐世济、周延儒、温体仁。

    天启十五年二月,马世龙派遣姚元军、娄光先、卜应第等人领兵两万拦截插汉。

    三月,姚元军的大军在西喇珠尔格地方遇到林丹汗的大福晋囊囊,也就是娜木钟,而额哲却失去了踪迹。

    “我可以告诉你额哲等人下落,但我有两个条件:第一,我要大明皇帝亲口保证我和我肚里孩子的安全;第二,我要大明皇帝亲口保证不屠杀插汉的百姓。”娜木钟说道。林丹汗虽然死了,但娜木钟的肚子里却有林丹汗的遗腹子。

    “陛下远在千里之外,如何能亲口保证此事?”姚元军说道。

    “将军可用快马送信到京师,往来不过十日而已。只要大明皇帝的圣旨一到,我便告诉你额哲等人的下落,否则的话,我宁死也绝不会吐露半分消息。我还可以告诉你,元朝的传国玉玺在额哲手里。”娜木钟说道。

    “我可以一试,同时我也会派人护送你先去西安府。”姚元军想了想说道。朱由校要求善待插汉的俘虏,姚元军也不敢妄动,而且娜木钟的身份尊贵,他如果私自用刑的话,肯定会引起朝廷上下的攻击。

    ……

    而此时,贵族院正在推选内阁阁臣。贵族院推选阁臣的方式很简单,就是采用不记名的投票方式进行投票,每人在票上写七个名字,票数最多的七个人将会当选为内阁阁臣。而推选阁臣的会议的主持人则是朱由校。

    “五年一次的内阁推选是贵族院最重要的时刻,你们的每一票都决定了未来五年之内帝国的治国方向及成败与否,所以你们一定要慎重,绝不能草率行事,否则的话,朕一定会将你的贵族院议席职位撤掉,尤其是收受了贿赂的议席,朕会从严处置。”朱由校严厉说道。

    朱由校说完又将十名候选人又简单地介绍了一遍。介绍完之后,朱由校说道:“现在投票正式开始,请各位投下自己神圣的一票。”

    朱由校的话一说完,贵族院立刻热闹了起来,议席们都开始讨论给谁投票的事情。

    “当然首先孙阁老,他可是陛下钦点的。”

    “孙阁老是没错,但毕尚书也是不错的人选。”

    ……

    投票的阶段,朱由校只准备了半个时辰的时间,但最后却用了大半个时辰。这是贵族院第一次选举阁臣,议席们都还有点不太适应,在朱由校几次催促之后,投票才终于结束。

    计票也采用的是公开的计票的方式,朱由校甚至准备了一个黑板专门用来计票。

    孙承宗的票数一开始就遥遥领先,计票的工作虽才开始一半,但每一张票上都有孙承宗的名字,孙承宗第一个胜出是没有任何问题。

    计票工作进行到三分之二时,李长庚、毕自严、温体仁几乎也已经确定了,让朱由校有所意外的是温体仁,温体仁现在是礼部侍郎,威望并不高,但他在当年钱谦益一案中,温体仁办得极得圣心。但温体仁这个人为人圆滑、城府深、老谋深算,尤其善于窥测政治风向,而且在历史上,他在崇祯时期担任首辅之后,曾经为阉党翻案。正是因为朱由校了解温体仁的这些特点,这次推选阁臣,朱由校才愿意让他试试,但根据朱由校推断,他可能是很难当得上阁臣的,但没想到这么快就胜出了。

    接下来胜出的便是黄士俊,而周延儒却是已被淘汰了,剩下的胡应台、周士朴、张延登、唐世济四人票数非常接近,一直临近尾声四人还很难看出胜负,只是唐世济稍微处于弱势。

    最后,胡应台和周士朴两人才胜出,这两人在历史上的记载都不多,尤其胡应台是本次推选阁臣最大的黑马,他现在还只是南京兵部尚书,但却没想到胜出了。而周士朴胜出还能理解,他现在可是工部尚书。

    最后经过贵族院的选举,七位阁臣已经全部确定,分别为孙承宗、李长庚、毕自严、温体仁、黄士俊、胡应台和周士朴七人。内阁组建完毕之后,七部尚书也再次组建,除了孙元化担任农部尚书之外,谢升担任吏部尚书,侯恂出任户部尚书,姜逢元出任礼部尚书,张凤翼出任兵部尚书,冯英出任刑部尚书,刘遵宪出任工部尚书。

    内阁刚刚组建完成,就收到了西安都督府关于囊囊大福晋一事的加急文书。

    “插汉乃元朝的正统嫡传,手握元朝的传国玉玺,插汉之事的处理事关整个漠南蒙古的稳定,绝不可草率行事。”孙承宗说道。

    “插汉虽然已经十不存一,但却在蒙古各部及百姓心中有很高的威望,此事只能智取,武力强取是为下下之策。”李长庚也赞成道。

    而朱由校此时正在想历史上皇太极是怎么做的,他只记得娜木钟最后改嫁给了皇太极,其余一概都不记得了。

    “众位爱卿,你们认为朕娶了囊囊大福晋如何?”朱由校突然问道。

    在大明一直就没用过政治联姻的方法,朱由校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众位大臣也是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大臣们不说话,朱由校就觉得这些大臣们看他的眼神都有点怪怪的,他赶忙解释道:“囊囊怀有身孕,朕也绝不是如此如饥似渴的人,朕只要一纸圣旨,朕一夜之间便拥有成千上百的美女,你们明白吗?”

    大臣们偷笑着点点头,朱由校却是气得肉痛,心中暗道:“朕这一切都是为了帝国!”

    “陛下的意思是联姻?”孙承宗微笑着问道。

    “应该是说政治联姻。”朱由校强调道。

    “政治联姻的确是上上之策,内蒙古藩司刚刚稳定,不能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