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1624 >

第173部分

大明1624-第173部分

小说: 大明1624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母亲,皇上可没给我任何封号,只是让我接管他的毛纺产业。”顾媚难以掩饰心中的喜悦。

    “娘娘只是出身低微,皇上可不敢贸然将你带进宫去,毕竟这天下百姓可都看着了,那小小跟了皇上这么多年,可也不是无名无分。但如果娘娘能为皇上诞下龙子,甚至如果能将皇上交代的事情办好,娘娘他日必定贵不可言。”顾母微笑着说道。

    “道理女儿都明白,只希望天随人愿,能早日为皇上诞下龙子。”顾媚双手合十地说道。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三百一十六章 锁国令

    (全本小说网,。)

    朱由校一回到宫中就收到了来自东瀛的报告:天启十三年二月,德川幕府颁发了锁国令。

    “王礼乾,德川幕府为何突然颁发锁国令?”朱由校疑惑地问道。

    现在大明的白银主要来自于东瀛,东瀛锁国,对于银本位的帝国经济是有很大影响的,现在在整个帝国宝钞流通已经占据货币流通的六成以上,但是在民间,由于大明宝钞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一次变成废纸的经历,民间藏钱依然还是以藏银元为主。

    这一切就使得银元虽然在市面流通量逐渐下滑,但是依然有很大需求量,一旦宝钞无法兑换银元,对宝钞的信誉是会造成极大的影响的。

    “根据探子回报,一是为了禁止天主教传播,二是由于萨摩藩大力发展海外贸易,已经一跃成为东瀛的顶级大藩,三是防止商人与幕府对立等等这些已经对东瀛的幕藩体制已经构成了威胁,德川幕府才决定下令锁国。”王礼乾回报道。

    “颜思齐现在在做什么?”朱由校问道。

    “萨摩藩虽然极力反对锁国令,但是效果甚微,颜思齐现在正在江户周旋,但自从李旦去世之后,颜思齐与德川幕府的关系已经大不如前。”王礼乾回答道。

    “德川幕府的锁国令不但损害了帝国的利益,更是损害了颜思齐的利益,失去了海外贸易,颜思齐根本无法养活他的大军,看来颜思齐迟早要和德川幕府翻脸了。”朱由校说道。

    “为了避开德川幕府的猜忌,颜思齐大军大多驻扎在琉球国,他要调动大军需要一段时间。而且臣以为颜思齐的大军现在还不是德川幕府的对手。”王礼乾说道。

    “现在的确还没到颜思齐和德川幕府翻脸的时候,而且幕府的锁国令并不严厉,颜思齐还可以占到空子,但颜思齐应该要为这场战争做准备了。”朱由校说道。

    “传朕的口谕,如果颜思齐来中国招募志愿兵或者购买军火,只需到大都督府备案,具体事务由各都督府协助处理,从各都督府淘汰下来的军火,如果颜思齐有需要,一律八折卖给颜思齐,但是军队的制式武器,如果没有朕的允许,一律不得出售。”朱由校下旨道。

    “诺。”

    “颜思齐优势也非常明显,他拥有比德川幕府更为强大的海军实力,光凭这一点他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他们原本都是海盗出身,万一失败的话,他们还可以退到海上,所以颜思齐这边倒是不用太担心,只要他们自己不作死。倒是林丹汗这边情况怎么样?”朱由校说道。

    “插汉的巴达西寨桑等五个头目率千余户不日将会率众归降帝国,只是这群人的安排,还请陛下指示。”王礼乾说道。

    “还是按以前的规矩,部落头领和部落成员分开安置,部落成员安置到应昌卫一带。”朱由校说道。

    “诺。”

    “两天后启程返回京师,另传马世龙进京商议林丹汗一事。”朱由校说道。

    “诺。”

    ……

    朱由校不是第一个南巡观赏灯船的皇帝,明武宗朱厚照就曾经莅临秦淮河观赏灯船。到了朱由校的时候,秦淮河的灯船已经开始大量使用纱灯,而曾经在秦淮河边流行羊角灯却因为朱由校的玻璃厂出现,已经越来越少。

    朱由校现在在整个帝国拥有上十家玻璃厂,而民间在朱由校的默许下,也开始在兴建玻璃厂,玻璃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始走进寻常百姓的家中。而曲中则算是民间最早使用玻璃的地方。

    秦淮河的灯船主要集中在聚宝门水关至通济门水关一带,尤其是桃叶渡口,更为集中,李十娘的寒秀斋就在桃叶渡口。

    今天参加集会的,除昨天几人之外,顾媚特意还要邀请了她另外三个手帕姐妹前来,一个是王月,一个是王节,还一个是李大娘,另外就是李十娘将她的侄女李媚姐带来了。

    这三人也是秦淮河边的名妓。李大娘,一名小大,字婉君,在秦淮河边有“侠妓”的名声,而王月和王节两人是亲姐妹,她们还有一个妹妹叫王满,根据《板桥杂记》记载,在这三人中王月长得最漂亮,也是最有才的,但也是命运最悲惨的一个,据说是被张献忠蒸了吃了,当然余怀听的也是传言。而王节的命运却是三姐妹中最好的,而且王节是秦淮名妓中第一个和冒辟疆有关系的人,王节和李十娘也是手帕姐妹。

    看明朝人写的关于秦淮河边的故事,朱由校发现女人闺蜜之间挖墙角好像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女人之间似乎也绝不会为这样的事情起冲突,发生矛盾。这不知是没有记载,还是的确不存在这样的事情。根据记载,冒辟疆和陈圆圆好得如胶似漆的时候,董小宛那真是拼了命的想和冒辟疆好,要知道陈圆圆和董小宛也是手帕姐妹。

    “横波,这才几日不见,你居然已经梳拢了。为何这秦淮河边却是没有一点消息传出来?”李大娘惊讶地说道。

    青楼的清倌人只梳辫子,接客之后才梳髻,称之为梳拢,像顾媚这样的名妓,梳拢可是要邀请有头有脸的风流雅士出席的,甚至还要摆几桌的,但是顾媚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就梳拢了,这着实让李大娘等人感到惊讶。

    “这也不是什么大事,不必在意这些繁文缛节。”顾媚微笑着说道。

    “眉生,不知是何人如此幸运能得到你的青睐?”王月问道。

    “可是冒公子?”王节微笑着问道。王节等人并不清楚朱由校的身份,然而明白的人更不会去点破朱由校的身份。

    “不是,不是。”顾媚赶忙说道,“几位姐姐可别乱猜了。”

    “几位姑娘,是这位来自京师的陈公子。”冒辟疆见状也说道。

    “陈公子可是好福气,刚来此地,便能获得横波的青睐,横波可是出淤泥而不染,虽出身在这烟花之地,但也一直是守身如玉。”李大娘说道。

    ……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三百一十七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全本小说网,。)

    晚上,朱由校依然是在眉楼留宿,直到第二日才回到了宫中,这次朱由校将顾媚和李媚姐都带回了宫中。

    “皇上,这位一定名震江淮的顾横波吧,这一位是……”范慧妃微笑着说道。

    “妾叩见贵妃娘娘千岁!”顾横波叩拜在地道。

    “奴婢叩见贵妃娘娘千岁!”李媚姐也赶忙叩拜在地。

    “起来吧,皇上不喜欢宫里的人行叩拜之礼,以后不要行这样的礼了。”范慧妃说道。

    “谢贵妃娘娘。”

    “这是李媚姐,她姑妈让朕带回宫中调教,以后好嫁个好人,朕准备将她交给皇后。”朱由校介绍道。

    “皇上,不如将媚姐交给妾吧。”范慧妃打量了一下李媚姐说道。

    “也好,就交给你了。”朱由校想了想说道,说完,又对李媚姐说道:“你以后就跟着范贵妃了。”

    “诺。”李媚姐施礼道。

    “谢皇上!”范慧妃说道。

    “小小呢?在宫里吗?”朱由校问道。

    “她每天可都是按时回宫。”范慧妃略带不满地说道。

    “朕天天在宫里待着,也是待得腻了,也想出去看看,你可不能生气。”朱由校微笑着说道。

    “妾不敢。”范慧妃轻声说道。

    “让小小过来,朕找她有事。”朱由校吩咐道。

    “诺。”

    小小的江南之行收获颇多,她不但接见了江南一地众多有名绣庄的掌柜,而且给她在衣服设计上带来了许多的灵感。

    “小小,以后毛纺这一块就交给顾媚来处理,你全心打理凤求凰以及公益金的事情。”朱由校说道。

    “诺,只是玛塔如何安排?”小小问道。

    “玛塔暂时协助顾媚,顾媚毕竟刚刚接手,还什么都不懂,何况玛塔和玛丽亚的年级都不小了,迟早还是要嫁人的,朕总不能为了自己的事,让她们终生不嫁吧,如果有合适的人选,朕会送她们一份嫁妆,让她们风风光光地嫁人。”朱由校说道这里,他忍不住对小小感到非常愧疚,朱由校虽然和小小确认了关系,可朱由校一直都还没小小圆房。

    “我替玛丽亚和玛塔谢过皇上赏赐,最近倒是有一英国商人的公子在追求玛塔,如果玛塔同意的话,不如我来做个主,将玛塔嫁给这位商人的公子。”小道。

    “可以,嫁妆的事情你来安排,需要什么,直接跟朕说。”朱由校点头道。

    “诺。”

    “顾媚,毛纺的事情虽然是玛塔在负责,但小小一直也在兼管,你要和小小多多沟通,到了京师之后,这一摊子生意可都要交给你。”朱由校说道。

    “妾明白,妾一定不会让皇上失望的。”顾媚施礼道。

    “嗯。”朱由校点头道。

    “还望小小姑娘不吝赐教。”顾媚又客气对小道。

    “客气了,这是应该的,我们都是为皇上做事。”小小也客气地说道。

    ……

    待朱由校离开之后,小小便带着顾媚来到了她的住处,她要将关于毛纺的资料全部缴给顾媚。

    “小小姑娘,这是我从苏州偶尔所得,还望小小姑娘替我看看。”顾媚从兜中掏出一匹苏绣说道。

    “这是董家绣庄的手艺,看来是董夫人的得意之作,是为苏绣中的精品。”小小看了看说道。

    “小小姑娘不愧为帝国丝绸业执牛耳者,一眼便能看出来历。”顾媚微笑着说道。

    “董家绣庄传承已经有一两百年,他家的手艺极为精细,前日我有见董家绣庄的掌柜以及他的女儿,见识过他家的刺绣,未来他女儿董白的手艺必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小小微笑着说道。

    “都是宝剑赠英雄,红粉送佳人,这苏绣就送给小小姑娘,还望小小姑娘不要嫌弃。”顾媚说道。

    小小犹豫了一下,微笑着说道:“那谢谢眉生姑娘。”小小也明白顾媚的意思。

    看到小小收下礼物,顾媚也感到很开心,“以后顾媚如果那里做得不好,还望小小姑娘及时地指出来。”

    “你背后站得是皇上,有皇上在,任何事情都不会难的。”小道。

    ……

    顾媚为皇后,贵妃以及其他妃嫔们都准备一份礼物,礼物虽然都不重,但却都是花了一番心思的,眉楼这几年来的获利几乎都被花费一空。

    对于顾媚的所作所为,朱由校也并没有太在意。第二日,朱由校便启程回京了。

    到五月中旬,朱由校才抵达京师。一路上,朱由校也是走走停停,他想了解帝国民生的真实情况。虽然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历史上农民起义都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