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1624 >

第121部分

大明1624-第121部分

小说: 大明1624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除了偶尔有百姓言及此事之外,这几日似乎无人再谈削藩的事情了。”王赛儿汇报道。

    “削藩这样的大事,为何突然间无人再谈?你不觉得很不正常吗?”朱由校问道。

    “从臣得到的消息来看,官员们不愿意谈及此事,是因削藩之事虽已成定局,但谁胜谁负尚且难以预料?而百姓不谈及此事,是受到了商人们的影响,现在茶馆除了读报之外,关于削藩之事一概不准谈,他们害怕惹祸上身。”王赛儿说道。

    “为何官员们会认为此事胜负难料?”朱由校疑惑地问道。

    “陛下自推行新政以来,收税等举措得罪了商人,反贪污取消火耗等举措得罪了各地的官员,整编军队等举措又得罪了各地的军人,实际上现在反对陛下的人很多,只是缺少一个带头的,现在陛下如果连藩王都得罪了,那么带头的人自然就有了。很多人都认为陛下做事太过激进,此事才会胜负难料。”王赛儿分析道。

    “朕有这么讨人厌吗?”朱由校微笑着对张嫣说道。

    “皇上乃为天下百姓,江山社稷着想,才会得罪如此多的小人。”张嫣轻声说道。

    “朕又不是银子,不可能人人都喜欢的。商人们唯利是图,官员们贪污腐败,而在旧军队中更是如此,朕只不过想做点对百姓有利的事情,对江山社稷的有利的事情,却会招来如此多的人的反对。朕无所谓,也许帝国乱一乱还是好事,大乱之后必有大治。”朱由校微笑着说道。

    “皇上,如果真的藩王造反,您有多大的信心?”张嫣轻声问道。

    “信心!信心朕当然有,否则朕也不会出此下策。王赛儿,你认为如果藩王造反,朕几成把握获胜?”朱由校想了想说道。

    “臣不敢说。”王赛儿轻声说道。

    “说吧,朕想听听你的意见。”朱由校说道。

    “臣以为五五之数,陛下的新军战力天下无双,但藩王们得到了的支持却要超过陛下。”王赛儿说道。

    “你听说过舆论战吗?朕手上有两大利器,一是新军,还一个就是《大明帝国报》,朕的《大明帝国报》如果利用得当,可以将黑的说成白的。”朱由校微笑着说道。

    “杀人诛心!陛下高招!”王赛儿恍然大悟道。

    “如果有需要,不但《大明帝国报》要为朕服务,《大明儒报》也要为朕服务,还有民间小报也必须为朕服务。你认为现在朕的胜算能达到几成?”朱由校说道。

    “如果百姓都能站在陛下这边,陛下有八成的机会取得最后的胜利。”王赛儿说道。

    “为何还只有八成?”朱由校疑惑地问道。

    “任何事情要想获得成功,天时、地利、人和虽然都很重要,但更重要的一点还有运气。”王赛儿解释道。

    “运气的确很重要,如果天意都不站在朕这边,朕也无话可说。”朱由校说道。

    “皇上,藩王们可都还没反了,说不定他们都会来京师了。”张嫣轻声说道。

    “朕这叫未雨绸缪,何况朕认为藩王们造反的可能超过七成,朕必须提前准备。如果真没人造反,那也是皆大欢喜的事情。”朱由校说道。

    “陛下,田尔耕、李永贞求见。”王礼乾说道。

    “王赛儿你先下去吧,记着你要及早将你的人布置到陕西,湖广,河南一带去。”朱由校说道。

    “诺。”

    “让他们进来吧。”朱由校说道。

    ……

    在这个特殊时期,东厂和锦衣卫是朱由校最为倚重两大机关,相比朝廷大臣,现在朱由校更愿意使用他们。

    “京师这几日有何动静?”朱由校问道。

    “京师这几日表面看起来很安静,但是各地藩王留在京师的眼线人手全部都动起来了。”田尔耕禀报道。

    “具体一点。”朱由校说道。

    “辛丑日,福王的人求见韩阁老,但被韩阁老称病拒绝,而后其又求见魏阁老,又被魏阁老拒绝……”田尔耕一项一项地念道。

    “你的意思是内阁的众位大臣现在除了处理朝廷之事之外,回家之后都闭门不见客?”朱由校问道。

    “回陛下,是的,但跟藩王有接触的大臣也不在少数,臣已经全部记录在案了,是否需要臣念给陛下听?”田尔耕说道。

    朱由校挥挥手,说道:“有人可和京师军队的人有接触的?”

    “陛下,秦王、鲁王、楚王、庆王、福王等王爷的人都曾求见过熊廷弼熊都督以及张维贤张国公,但两人也是拒不见客,但有些勋戚暗中和藩王们有所接触。壬寅日,阳武候薛濂在粉子胡同秘密与福王的人见过一面,但具体所谈何事,暂不知晓……”李永贞也一项一项地汇报道。

    “还有什么其他消息?”朱由校问道。

    “臣听到一个消息,有人用一万两求购天启枪。”田尔耕说道。

    “难道有人想刺杀朕?”朱由校疑惑地问道。使用燧发枪或者弓箭想在京师刺杀朱由校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但是如果有天启枪的话,成功的机会大大增加。天启枪是一个新鲜事物,射程是目前所有轻型武器中射程最远的,而且针对这个新鲜事物暂时还缺乏有效的防御手段。

    “臣立刻派人去专门负责此事的。”田尔耕马上说道。

    “此事绝不能掉以轻心,必须严查。”朱由校叮嘱道。

    “诺。”

    ……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二百二十二章 接见西洋学者

    (全本小说网,。)

    削藩的事情还在发酵之中,五月份,从荷兰阿姆斯特丹驶往帝国的船只已经抵达了天津卫。朱由校原本是打算亲自迎接伽利略一行人的,但考虑到现在京师暗流涌动,朱由校决定在宫里设宴款待伽利略一行人。

    京津的驰道已经修建完成,这条驰道是朱由校修建的第一条驰道,也是朱由校优先修建的一条驰道。这条驰道的修建关系到朱由校废除漕运的计划,只不过现在这个计划还在朱由校的脑中。

    漕运关系到数十万人的利益,里面的关系更是盘根错节。漕运的存在的问题很多,漕运不但运输的费用惊人,每年为了数百万石的漕粮,却要花费甚至超过这一数目的运费,而且还有十二万漕运官军长年被固定在漕运之上,这是一个极其容易滋生腐败的项目。

    这是朱由校一定要裁撤的项目,但是现在帝国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漕运的事情暂时被朱由校放在了后面。

    朱由校设宴的地点依然在午门,午门设宴的规制很高,一般用于“大宴仪”。朱由校这次特意将宴会设置在这里,显示对伽利略一行人的重视。

    在正式开宴之前,朱由校先在奉天殿召见了伽利略一行人。

    “李副使,给朕介绍一下。”朱由校微笑着说道。朱由校原本是想安排龙华民来接待伽利略一行人,但考虑到其中有些人,包括开普勒在内是新教徒,朱由校干脆没安排龙华民等人接待了。

    “诺。这位是伽利略?伽利雷先生。”李海龙介绍站在第一位花白胡子老头道。

    “朕再次代表帝国感谢伽利略?伽利雷先生的到来,先生在科学领域取得的成就,一直令朕非常的钦佩,先生的‘日心学’,朕也是认可的,朕想请先生担任帝国科学院的院士,出任帝国格物学院副院长。不知先生可否愿意?”朱由校诚恳地说道。

    对于伽利略这样的大咖,朱由校的原则是来了就不要再想着回去了。这个时空中国的科技已经落后了,如果想弯道超车,不是依靠某个人就能带动的,而是需要一群人,尤其是一批最顶级的科学家。

    朱由校虽是文科毕业,但在某些方面上知道比这个时空的顶尖科学家还多,但是知道不代表能表述得清楚,例如牛顿三定律,他是知道的,但是如何去论证,如何让世人接受,这篇论文朱由校真的写不出来,这就需要这些大咖们来帮忙了。例如开普勒的三大定律,朱由校只知道有开普勒有三大定律,但是是哪三大定律,他可是一条都背不出来了。

    这也是朱由校极力要从西方挖来这些科学家的原因。

    邓玉函和伽利略是非常好的朋友,他主动将朱由校的一番话翻译出来说给伽利略听。伽利略听了之后,他对朱由校也很认可,朱由校绝对是这个时空唯一一个支持日心说的君主,伽利略正是因为日心说,才受到了教会的迫害的。但朱由校的热情,让伽利略有些犹豫。

    “伽利略先生,朕可以从皇室拨出专款供先生做为研究的费用,而且如果先生答应朕的要求,朕会拨款在京师选一处地,用于修建教堂。”朱由校微笑着说道。

    朱由校的提议让在场所有的天主教徒都心动了,这个提议太有诱惑力了。大明皇室出资修建教堂,一是极具象征性的意义,这也是天主教在东方传教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二是皇室出资,意味着其规模其档次在全世界一定都将是能排得上号的。

    朱由校的提议让龙华民等人激动万分,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了伽利略身上。

    “承蒙陛下厚爱,臣愿意担任帝国科学院院士以及帝国格物学院副院子一职。”伽利略恭敬地说道。当然这段话是在邓玉函的翻译之下,才变成了这样的。

    “好。龙华民。”朱由校高兴地说道。

    “臣在。”龙华民激动地说道。

    “新建教堂一事由你负责,需要多少资金,朕会出内帑拨给你。”朱由校说道。

    “诺。”龙华民恭敬地说道。

    “继续。”朱由校示意道。

    “陛下,这位是约翰尼斯?开普勒先生。”李海龙介绍第二位说道。

    “朕再次代表帝国感谢开普勒先生的到来,先生在天文学取得的成就虽然世人暂时无法理解,但是朕是非常认可的,天才总是寂寞的,朕相信总有一天世人会认可先生的成就,朕同样也请先生担任帝国科学院的院士和帝国格物学院的副院长。你的研究朕以后也会从内帑中拨款,同样朕也会出资修建一所新教的教堂。”朱由校诚恳地说道。

    听到朱由校要给新教徒建立教堂,龙华民等人就有点不乐意了,但是这是大明,所有的一切都是朱由校说了算,就算龙华民不乐意,他们也不敢公开反驳。

    “承蒙陛下厚爱,臣愿意担任帝国科学院院士以及帝国格物学院副院子一职。”开普勒恭敬地说道。

    “先生还有何疑问?”朱由校感觉开普勒似乎还有话要说。

    “陛下,帝国格物学院的院长是谁?”开普勒好奇地问道。

    “帝国格物学院的院长是朕。”朱由校微笑着说道。朱由校知道如果他不出任帝国格物学院的院长的话,这个帝国格物学院想招生就难了,他出任帝国格物学院的院长,那就意味着进来的学生都可以称为“天子门生”,这个头衔对格物学院的学生是很有吸引力的。

    “陛下,这位是卡瓦列里,伽利略先生的学生,在数学方面颇为擅长,希望能得到数学教席的职位。”李海龙介绍到。

    “格物学院的教席职位将会由伽利略先生来安排。”朱由校说道。

    ……

    从西洋带来的学者有十一位,其余的都是来传教的。对于这样的情况,朱由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