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1624 >

第118部分

大明1624-第118部分

小说: 大明1624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土默特人的骑射面对全火器配备的明军,想利用远距离攻击获得优势,这从一开始就是错的。明军使用了集团作战的模式,并不讲究精准,而是利用数量覆盖来压制对方,用数量来换取对方的伤亡,一排开枪,正前方的两百米之内全是燧发枪的子弹。明军的火炮也极大地威慑了东土默特人。

    当土默特人试图从士兵方阵两边脱离战场的时候,又再次会受到来方阵两方的士兵攻击。在这样的情况下,明军和土默特人伤亡比几乎可以达到一比五。

    在明军左翼的善巴,上次在兴和所吃了大亏之后,这次面对明军时反而是小心翼翼,温布楚琥尔发动进攻之后,善巴才开始了第一轮的攻击。

    而在明军右翼的蒙古贞部,是东土默特部中势力最弱的,当温布楚琥尔的中军开始攻击之时,右翼主要是策应中军。

    东土默特人的第一轮攻击并没有取得效果,反而自己损失不小,温布楚琥尔见状决定强攻祖大寿的步兵方阵。

    经过短暂的修整,温布楚琥尔投入重兵开始了第二轮的强攻。东土默特人的数千骑兵奔跑起来攻势看似惊人,但是实际上对步兵方阵的威胁有限。

    东土默特人一进入射程,明军的远程火炮率先开火,明军远程火炮数量极其有限,对东土默特人构不成太大的威胁。两百米的距离便是燧发枪的射程,这个距离没有精准度可言,完全依靠的就是数量取胜。但五十米的距离对于东土默特来说就是地狱,这个距离,明军所有的火炮都能发挥作用,燧发枪在这个距离精准度和杀伤力极高。

    有极个别能冲过这个死亡距离的骑兵,最后的结果就是撞在步兵方阵如墙的刺刀之上。

    温布楚琥尔的第二轮强攻依然只给明军带来了轻微的伤亡,而造成伤亡的依然是弓箭。温布楚琥尔这次是真的急了,这次决战,他不可能拖上几天的,他的背后还有一支两万的明军,如果突破不了明军的步兵方阵,那就意味着东土默特人一定会输掉这场战争。

    温布楚琥尔决定亲率大军强攻祖大寿的步兵方阵。

    “大人,温布楚琥尔亲自出战了。”

    “看来温布楚琥尔等不住了,传令,令龙骑兵做好准备。”祖大寿微笑着说道。

    “诺。”

    ……

    东土默特人的连续两次攻击都没有取得效果,使得士气有些低落。但在温布楚琥尔亲自率领下,东土默特人爆发出了惊人的气势,“阿拉……”声响彻云霄。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二百一十六章 开平卫大捷

    (全本小说网,。)

    从东土默特人的攻势上来看,东土默特攻击的是明军的中军,但就在距离明军几百米远的时候,温布楚琥尔突然调转马头冲向明军的左翼,东土默特人的骑术是毋庸置疑的,整个东土默特军队整齐的跟着一起调转马头冲向了明军的左翼。

    温布楚琥尔想利用骑兵的优势,借着明军左翼全力对付善巴之时,与善巴合击明军左翼,借机一举突破明军左翼,打破困局。

    “龙骑兵跟我上。”祖大寿也不知道左翼能否抵挡得住来自东土默特人两个方向的强攻,但他不敢去赌,他明白一旦步兵方阵被突破,这个方阵全部的士兵都将会变成待宰的羔羊。

    祖大寿的龙骑兵刚刚冲出一百米,就看见原本整齐划一的东土默特骑兵瞬间陷入了混乱之中,接着就听见来自明军的欢呼声。

    “大人,好像温布楚琥尔出事了!”祖大寿身边的人报告道。

    祖大寿现在也有点懵,他也完全没弄明白战场上到底发生什么了事情,此时不等祖大寿反应过来,善巴首先反应过来了,他毫不犹豫地就选择撤退,脱离战场。

    “大人,土默特人要跑了。”

    “传令,龙骑兵立刻展开追击。”祖大寿吩咐道。虽然祖大寿没弄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但他知道战场上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他大获全胜的机会来了。

    善巴的大军一逃,原本就陷入了混乱的东土默特中军更加混乱了,而蒙古贞部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他们的进攻完全停下来了。

    “大人,温布楚琥尔被神射手击中,生死不明。”很快就有人送来了确切的消息。

    祖大寿的两万大军,一共配有十支天启枪,能持有天启枪的,在军中被称为神射手。神射手在方阵中一般被安排在两翼,他们的职责是狙击敌军的军官。

    温布楚琥尔在调转马头冲向明军左翼的时候,仅仅几息之间就进入神射手的射程。在射程之内,有两名明军的神射手。温布楚琥尔拉风的表现,简直就是自带拉仇恨的技能,两名神射手自然就将目标锁定在温布楚琥尔的身上。

    两名神射手几乎同时开枪,也不知道是谁击中了温布楚琥尔,反正只听见枪响,就看到了温布楚琥尔中枪了,要不是边上有亲兵护卫,温布楚琥尔立刻就会坠下马匹,甚至有可能会被后面的大军踩城肉泥。

    一瞬间,蒙古贞部也做出了反应,他们立刻也在脱离战场。而龙骑兵则是已经冲向了温布楚琥尔混乱的中军。龙骑兵每人配备两把马枪,在距离远的时候,首先会使用马枪射击,只是马枪的射程太短,但好在马枪很轻,那怕左手开枪也不会受到影响。

    只是在这场战争中,已经体现不出龙骑兵的威力了,东土默特人已经乱作成了一团,看到龙骑兵的进攻,有人撒腿就跑,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反击。

    兵败如山倒,东土默特人已经全线溃败,士兵们四散逃去,龙骑兵也开始分散追击。这时候的东土默特士兵已经完全失去了战斗意志,那怕只有几个龙骑兵也能像赶鸭子样的赶着成千上百的东土默特士兵狂奔。

    ……

    明军的第一次北伐,一共就打了两场仗,两场都有点胜得莫名其妙。开平卫决战,明军仅仅付出了阵亡一百七十七人,伤了五百六十五人的代价就取得了胜利。

    这一战之后,东土默特人已经完全被击溃。温布楚琥尔战死,他的本部兵马损失最大,两万四千人折损过半,但蒙古贞部和兀良哈脱离战场的速度非常快,两部的损失都不大。这一战也使得整个东土默特部陷入了混乱之中,对兀良哈和贞部都已经失去了控制。

    兀良哈三卫又称朵颜三卫,历史上曾是大明藩部,有明一代时判时降,后被土默特部征服,成为了东土默特人的一部分。善巴在此战之后,又再次想到了归降大明。

    但在开平卫决战之后,整个东土默特部都面临着是和还是撤的选择,而且还需立刻做出选择。东土默特部战败之后,明军再次扩大的搜索范围,已经有明军斥候出现在了东土默特部不远的地方了,暴露只是时间问题。

    善巴建议归降明军,蒙古贞部建议向西迁徙到鄂尔多斯,投靠济农额璘臣,而东土默特部则想迁移到库库和屯城,投靠西土默特部。三方各抒己见,无法达成一致,结果讨论了半天也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蒙古贞部不管不顾当天就往西撤走了,而善巴则悄悄地派出了使者联络明军。但双方的和谈从一开始就注定没有结果,陈四只提出了一个条件,就让善巴一时难以接受。陈四的条件就是善巴的军队必须接受大明军队的整编。

    就在双方刚开始和谈的时候,蒙古贞部的迁移彻底暴露了东土默特部的位置,祖大寿收到斥候的报告,连夜率领五千龙骑兵出击,准备突袭东土默特部。

    当祖大寿率领五千龙骑兵出现在东土默特部的时候,东土默特部此时正在准备迁移到库库和屯城。

    “敌袭……”看到祖大寿的龙骑兵,有东土默特人大声尖叫道。

    祖大寿率领龙骑兵的突然出现,让东土默特人都慌成了一团。开平卫决战的失败,让东土默特人完全失去了斗志。反倒是在善巴组织下,东土默特人对明军展开了一些反击,但是这些反击缺乏统一的指挥,根本无法阻挡明军的进攻。

    五千明军在东土默特部的营地不停地穿插,将整个营地切割成了数块,而祖大寿率领主力直取金帐。当善巴看到祖大寿直奔金帐而来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就选择了逃跑。

    整个营地火光冲天,在这片火光中曾经的东土默特部彻底消失了。这一战,祖大寿俘虏东土默特部部众近三万人,获得牛羊马等数万匹,其他物资无数。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两百一十七章 殿试

    (全本小说网,。)

    第一次北伐大捷的消息传到京师之后,京师上下一片欢腾。大明连续取得对外战争的胜利,使得帝国下上的信心高涨。《大明帝国报》也因此再次脱销。

    “传旨,在原开平卫设立开平府,将新所获的土地分给从军蒙人家属以及当地的汉人。”朱由校下旨道。朱由校要在开平府也实行改土归流,开平府从此以后只有朝廷,没有所谓的大汗了。这次获得的土地,朱由校不但要分给新军还准备分给在辽东的蒙军。

    “陛下,陈提督问,俘虏的蒙人应该处置?”张维贤问道。

    “一律发配去修棱堡。”朱由校说道。

    “诺。”

    “陛下,陈四、祖大寿等人如何封赏?”张维贤接着问道。

    “陈四、祖大寿可封男爵,其余人等的封赏交由大都督府和兵部商议再定。”朱由校想了想说道。现在的爵位已经跟以前不同了,爵位没有太多的特权,更多是一种荣誉的象征。

    “诺。”

    ……

    大明击败东土默特部的消息也传遍整个草原,继上一次在大同击败林丹汗之后,大明再次在野战中击败了蒙古骑兵,草原上的所有的部落都必须重新开始审视明军的战力。距离大明最近的东土默特部压力最大,卜失兔再次派出使者对大明进行朝贡。

    开平卫的战争刚结束,大明就迎来三年一次的殿试。说实话,那怕朱由校主持三界殿试了,他依然不喜欢主持殿试,就连策题都是由内阁出的,朱由校只是从其中策题挑选出一题作为殿试题,但“临轩策问,必天子亲御”,朱由校又不得不亲自主持殿试。

    明朝的殿试和会试都在皇极殿举行。殿试的正考只有一天,但是仪式却是非常隆重,文武百官必须着朝服如常朝侍立内外,皇帝升殿,鞭炮齐鸣,执事官举策题入殿,由内侍官将策题置于案上。贡士朝案行五拜三叩礼。而后,百官退出,考试正式开始。

    其实朱由校在这里根本就没有任何作用,出题、监考、阅卷所有的事情都不用他负责,他最大作用就是体现了皇家对科举的重视,但现在朱由校又一心想要废除科举,这就让非常地矛盾。

    朱由校并不是一个坐得住的人,他总是喜欢走动。朱由校的走动,给在场的考生形成了巨大压力。朱由校也知道他的走动会给考生带来巨大的压力,但是他就想看看这群考生是否能在压力下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日暮时分,就是交卷的时间。受卷官负责收卷之后将试卷送给弥封官弥封糊名,殿试的试卷是不用再誊写的,接着再由掌卷官送给读卷官评阅。读卷官有两天的阅卷时间,为了预防作弊,读卷官的阅卷地点设在东阁,中间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