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1624 >

第112部分

大明1624-第112部分

小说: 大明1624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崇焕善守,陛下请看!”孙承宗指着桌面的沙盘说道,“宁远城坚、池深、炮精、械利,宁城三万五千人,人人精而器器实。袁崇焕已经指挥大军撤进濠内,总兵孙祖寿、副将许定国率军在西面,祖大寿、尤世威等率军在东面,余在四周,分守信地,整备火器,准备迎战。城外,布列车营,前掘深濠,作为屏障,大军都撤到濠内侧安营。而此时毛文龙已经准备径袭辽阳,此战帝国必胜。”

    “好,朕就在山海关等待帝国获胜的消息。”听到孙承宗的解释,朱由校高兴地说道。

    ……

    二十八日,皇太极围攻宁远。今天这一战是宁锦之战中最激烈的一战。

    袁崇焕列重兵于城外,背靠城墙,迎击后金。尤世威和祖大寿等率精锐之师,出城东二里结营,迎击后金。皇太极见明军主动出击,便不顾其他人的劝阻,决定要在野战击溃明军。

    这是孙承宗来辽东之后,组建辽东的骑兵第一次与后金骑兵在野战。辽东的骑兵都是由辽东的流民组成的,他们深受后金的荼毒,跟后金仇深似海。明辽东骑兵在此战中毫不畏惧,个个奋勇当先,一时之间与名满天下的后金骑兵杀得难解难分,领兵的大将尤世威和祖大寿等将领坐骑受伤也死战不退。

    袁崇焕此时亲登城堞指挥,城墙上各种大炮纷纷开火,炮轰东山建虏大营,攻击其后方。明军的车营马步官兵,在袁崇焕的指挥下,也是不畏生死,鳞次前进,相机攻剿。

    这一场大战仅仅打了半天,到中午就结束了,明军死战不退,后金军寸步难进,双方都是伤亡惨重,就连后金的三员大将俱受重伤。

    仅仅打了半天,皇太极就意识到宁远城比锦州城更难打,无论是军队素质还是炮火,城墙都比锦州城胜出一筹。

    皇太极见宁远难图,二十九日,皇太极便撤离宁远,转过来又攻打锦州,这是他继承汗位后对大明的第一场战争,他不想背负辱名无功而还。还一个原因就是赵率教趁皇太极攻打宁远之时,突然出兵攻击围困的锦州后金军,杀了后金军一个措手不及,皇太极害怕腹背受敌。

    皇太极抵达锦州之后,再次劝降。现在皇太极已经是困兽之斗,赵率教更是不会搭理他了。六月初四,皇太极猛攻锦州,这次皇太极像是吃了药样的,完全不顾忌伤亡。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两百零五章 宁锦大捷

    (全本小说网,。)

    锦州城外的护城河,又宽又深,后金军根本无法渡过,结果就是弄得在护城河一边挤满了后金军,这些人成了城内炮兵最好的靶子,一炮下去,就只见血肉横飞,死伤无数。

    一直到傍晚,皇太极才心不甘情不愿地收兵。

    一战下来,后金军士气全无,那里还有什么“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气势,完全犹如一群丧家之犬,甚至后金军营还不时传来一阵阵的哭声。

    第二次宁锦之战,后金在付出惨重的伤亡之后,于六月初五,皇太极在众位大臣的极力劝说下,不得不狼狈退兵。

    ……

    就在后金退兵的当日晚上,朱由校就接到皇太极退兵的消息。第二天,袁崇焕的《锦州报捷疏》就送到了朱由校手里。一路上听到宁锦大捷的百姓,无不欢呼雀跃。现在整个辽东仿佛像在过节一样。

    “仰仗天威,退敌解围,恭纾圣虑事……”王礼乾在大堂上大声读着《锦州报捷疏》。

    听到宁锦大捷的消息,朱由校反而心情平静下来了,他的到来,已经将许多地方的历史改变了,就连历史上去年的陕西流民起义也没有爆发,这跟朱由校的新政有莫大的关系。这次朱由校也很怕会改变宁锦之战的结果。

    “吾师,朕准备在山海关召见袁崇焕、赵率教、毛文龙等人如何?”朱由校问道。

    “无妨,后金新败,各镇俱有副将镇守。”孙承宗答道。

    “那朕便这里等众位将军。”朱由校点头说道。

    “诺。”

    “还有,令各镇将死囚押往山海关。”朱由校下旨道。

    “诺。”

    “陛下,为何要将各地的死囚全部押往山海关?”孙承宗好奇地问道。

    “吾师,朕决定让三千女兵负责行刑。朕打算缩减宫中的用人,逐步淘汰武阉,使用女兵,甚至朕想完全淘汰掉阉人。”朱由校说道。

    “陛下,臣在辽东也已经听闻陛下新政之事,臣以为新政之事切不可操之过急,还有有些新政应该酌情实施,在陛下的新政十条中,有些甚至是动摇国本的,切不可盲目实行。”孙承宗劝谏道。

    “朕明白吾师的苦心,但是新政取得的效果却是有目共睹的,就拿山西一地来说,去年的赋税比上一年翻了一倍,上一年又比上上一年多了三成。去年山西还遭了大灾,赋税不降反升,这就充分说明新政是好的。”朱由校说道。

    “陛下所言极是,但陛下也常言攘外必先安内,在新政十条中,有些条例实施下去势必引起整个帝国的动乱。陛下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孙承宗说道。

    “朕曾说过一定要让帝国的每一个百姓都能吃饱穿暖,朕也一定要实现这个目标。自去年实行第一条新政之后,百姓可支配的收入增加了一到两成,百姓们都从新政中获得利益,唯一受损失只是那些贪官污吏罢了。”朱由校说道。

    “陛下圣明,臣明白陛下的一片苦心,但是强行执行新政,一旦引起帝国动乱,最后受苦的还是百姓,所以陛下做任何事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孙承宗说道。

    “从古到今,改革变法无不从流血开始,朕其实早做好准备了,吾师,一旦帝国发生变乱,辽东一定不能乱,决不能给建虏以可乘之机,朕此来也是为了这件事情,无论帝国发生任何变乱,朕要求吾师一定要稳住辽东的局势。”朱由校严肃说道。

    “臣明白,臣一定不会给建虏任何机会。陛下,只是新政之事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切不可操之过急。”孙承宗叮嘱道。

    “朕知道,朕会一步步地来的。”朱由校说道。

    ……

    宁锦大捷,使得所有人紧绷的神经此刻都得到了放松。朱由校回到住所的时候,张妍、范慧妃、小小三人还在有说有笑。

    “恭喜皇上获得宁锦大捷!”范慧妃看到朱由校首先说道。

    “恭喜皇上获得宁锦大捷!”众人也跟着一起说道。

    “这一切都是将士们的功劳。”朱由校说道。

    “皇上洪福齐天,才有此大捷。”范慧妃坚持说道。

    “小小,明日朕陪你去一趟山海关的凤求凰吧。”朱由校不再这个问题纠结了。

    “谢陛下。”小小高兴地说道。

    “皇上,妾也想去看看。”张妍说道。

    “可以,想去的都可以去。”朱由校微笑着说道。

    说完,朱由校对其他人说道:“你们都下去,朕和小两句话。”

    “诺。”

    待其他人都离开之后,朱由校问道:“小小,你今年应该已经十八了吧?”

    “是的,过了今年七月二十五,我就十八了。”小小轻声说道。

    “朕到今日还记得三年前将你带回皇宫的情形,没想到一眨眼已经三年了,在出巡之前,皇后曾特意过问你的婚事,不知道你有什么想法?”朱由校问道。

    “一切全凭皇上和皇后安排。”小小轻声说道。

    “你可有心仪的对象,如果有,朕可以为你做主。”朱由校说道。

    小小黯然地摇摇头,声音微颤地说道:“一切但凭皇上和皇后做主。”

    “朕的意思是如果你有心仪对象,朕可以给你赐婚,如果你没有的话,或者暂时不愿意嫁的话,也可以等几年再说。”朱由校看到小小神色,赶忙解释道。

    “我暂时不愿意出嫁,皇上不是希望女子十八以后再成婚吗?我都还没满十八,我还想再等两年了再说。”小道。

    “也好,那就等两年再说。”朱由校轻声说道。

    “诺。”小小躬身说道。

    “你也早点去休息吧,明日一早还要去凤求凰。”朱由校说道。

    “我告退了,皇上也早点休息。”小小轻声说道。

    ……

    山海关的凤求凰建成的时间还不足一个月,也是小小听到朱由校要巡视辽东的消息之后,才加快速度完成的。山海关凤求凰的货物也是非常齐备。

    朱由校一早便带着小小,范慧妃、张妍三人就到了凤求凰。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两百零六章 玻璃镜子

    (全本小说网,。)

    凤求凰的二层不接待男宾,这是凤求凰的规矩,朱由校也不会去破坏这个规矩。这次为了专门接待朱由校,山海关的凤求凰暂停营业一天。

    “这里应该放一个大玻璃镜子,当做穿衣镜。”朱由校建议道。

    “大玻璃镜子只有总店放了一块,其余的一摆出去就卖了,现在镜子作坊的玻璃产量根本就跟不上,一月还提供不了十块大玻璃镜子。”小小抱怨道。

    “凤求凰有没有强调过玻璃镜子含水银这件事情?”朱由校问道。

    “我要求在每块玻璃镜子上都做了标注,但是依然供不应求,凤求凰接受的预订单都排到明年去了,如果不是我及时阻止继续接单的话,我想订单应该可以排到几年后去。这玻璃镜子虽然易碎,但是纤毫毕现,通过这么大块的玻璃镜子,自己就可以轻易地找出自己的穿着打扮的瑕疵在哪里,几乎有钱的人家都愿意买一块,即实用又彰显身份。”小小解释道。

    “这大玻璃镜子售价多少?”朱由校忍不住问道。

    “玻璃作坊给我们的价格是五十两一块,我们发给下面的凤求凰价格是一百五十两,当然现在还没办法给下面的凤求凰供货,凤求凰直营店的销售价格是三百两一块。”小道。

    “这跟抢钱就没有区别,玻璃作坊在抢,你们凤求凰也在抢。”朱由校惊讶地说道。

    说完,朱由校又微笑着说道:“不过朕喜欢,民间有钱人多啊!将他们的钱掏出来,朕才有钱建设帝国。”

    “皇上,玻璃镜子易碎,如果运输过程发生破损,损失就太大了,这才使得价格高一点。”小小解释道。

    “这是必须的,朕也会尽快在南直周围设立新的玻璃作坊。”朱由校说道。

    “玻璃镜子运输更加困难,我以为玻璃作坊的数量应该要比成衣作坊要多才好。”小道。

    “这个到时候再看,毕竟玻璃镜子和衣服不同,衣服有款式,你们凤求凰每年都可以推出新款,而玻璃镜子却不行。何况玻璃镜子的暴利,朕认为最多只有三五年而已。”朱由校解释道。

    听到朱由校的话,小小点点头,说道:“新款现在推出缓慢,凤求凰现在也在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只是进度太缓慢了,我甚至有个想法,专门设立这样的一个私塾,专门培养这方面的人才。”

    “有这个想法很好啊!如果需要什么支持,朕都可以支持。”朱由校赞成道。

    “谢皇上,只是暂时还在构思之中。”小小回答道。

    “朕觉得凤求凰可以每五年或者十年举办一场全国性的成人展示,用来宣传凤求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