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1624 >

第105部分

大明1624-第105部分

小说: 大明1624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要见花魁,可是有层层考核的,不但要有钱,还要得到老鸨和花魁本人认可。”许心素解释道。

    就在他们说话的一会儿功夫,价格已经涨到了五百两。

    “六百两。”听到许心素的解释,有人已经心动了,开始大幅提价了。这个时候,一个勾栏院名妓赎身的价格随便都在上千两。根据记载,明末给董小宛赎身的价格就是三千两,这还是关系户的价格。

    “七百两。”

    ……

    最后,第一个花魁玉子被卖出了一千一百两的价格。第一名花魁就被卖出了一千一百两,这让接下来的四名花魁的被卖出价格都不低,最低的也卖了八百两,最高的也卖了一千三百两,当然这是最后一名花魁的成交价格。

    拍卖完花魁,接下来贩卖的是一批年级稍微轻一点的女奴,这批女奴的价格从一两到数十两不等。

    两个时辰下来,许心素一共才卖掉了二百二十名女奴。

    “许老板,明天可有什么好的货色?”有人意犹未尽地问道。

    “当然,明天辰时会有一批新造拍卖?”许心素对今天贩卖的结果也非常满意,虽然只是卖出了二百多名女奴,还有大量的女奴没有卖掉,但花魁的拍卖价格已经达到了预期。

    “新造?何为新造?”有人问道。

    “跟勾栏院的外婆(老鸨的意思,明末江南一代的称呼)养的小娘一样,只是暂未梳拢的雏。”许心素微笑着回答道。

    “那明天值得再来看看。”有人大笑道。

    ……

    第一天大家都不熟悉过程,也有各种各样的疑虑,但第二天就不同,来的人明显比第一天要多,而且贩卖的速度也比第一天要快。

    辰时一个时辰就贩卖了一百八十个女奴。虽然新造的拍卖速度比昨天要快,但是新造的数量要比花魁多,所费的时间比昨天还要长,而且姿色也是参差不齐,价格的差距也很大,最低的也就卖了十两,高的也卖出了六百三十两。

    第二天两个时辰也只贩卖出了两百二十名女奴。

    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心素的女奴贩卖影响越来越大,参与的人也越来越多,勾栏院也加入了其中,这一切使得价格也开始攀升,一些出身高贵的女奴,或者姿色上乘的女奴,动不动就是几百两价格。

    许心素的贩奴一直持续了近两个月才完成,颜思齐通过此次贩奴一共获得了二十多万两银子,这还不包括许心素所得的几万两佣金。

    许心素第一次切身体会到了贩奴所带来的巨额利润,这简直就是一本万利的事情,这份职业似乎比他当海盗更有前途。只是贩卖大明人他是不敢的,在他的心中朱由校是一个杀心很重的人,当然不止在许心素的心中,而是在很多人的心中朱由校都是一个杀心很重的人。许心素知道这要是被朱由校察觉,轻则掉脑袋,重则三族之内都不要想跑掉一个。

    许心素的眼光自然就投向了周边的国家,只是现在他手无寸铁,有可能利用上的武力就只有现在盘踞在萨摩藩的这一群海盗。他开始鼓动颜思齐发动下一次战争。

    只是现在颜思齐正在江户参勤交代。

    所谓的参勤交代是德川幕府发明的一种制度,简单来说,就是各地大名每年都必须在规定的时间从自己的领地出发来到幕府的治所江户,在江户住上几个月,帮助将军处理一些政务,这叫参勤;工作完之后,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原路返回自己的领地,准备第二年再来一次,这就是所谓交代。

    颜思齐作为一个新大名,刚上任就不得不前往江户参勤交代。这也是他表达忠心的一个机会。何况他现在也没有实力进行下一次的战役。打仗是需要钱的,夺取萨摩藩几乎消耗了他七成的物资储备。

    ……

    在许心素大肆贩卖女奴的时候,十月十五日,凤求凰的招商会议在皇家艺术院正式召开。这次招商会的主持人是玛丽亚和玛塔两个人,这次招商会主要是宣传加盟店这种模式。

    根据朱由校的意见,小小结合大明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的加盟店一系列的规章制度。

    根据加盟店的规章制度,按照城市等级不同,加盟费和保证金都不相同,各省治所所在地加盟费和保证金最高,加盟费和保证金一年都是五百两,而且凤求凰会亲自派遣店长协助经营,同时稳定价格体系;其他州府的加盟费和保证金是两百两,这一级凤求凰暂时不会派遣店长;而在县一级,加盟费和保证金就只需要五十两。

    朱由校原本是打算一千两起步的,但是考虑到成衣销售的利润等等因素,朱由校主动将加盟费和保证金都降低了。

    凤求凰还保证根据各地人口的数量来确定各州府凤求凰的数量,绝不会盲目地增加数量,例如在南京城,小小就保证凤求凰的数量会控制在三家之内。

    加盟店这种全新的模式,让在场的人有点不适应,甚至有些无所适从。出现这种情况,朱由校早就有准备,此时成衣展示也就是模特秀正式上演。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一百九十三章 凤求凰,你值得拥有!

    (全本小说网,。)

    之所以在这个时间段穿插凤求凰的成衣展示,一是给在座的商人一点思考的时间,二是朱由校想通过成衣展示来吸引在座的商人签约。

    成衣展示自从在凤求凰举办过一次之后,受到了不少人的抨击,这次特意安排到了室内举办,朱由校有意将这样的成衣展示办成一年一次,成为凤求凰一个标志性的活动。

    今天请来的依然是青楼的当红小娘,在这个时代,也只有青楼的女子才愿意这样抛头露面。青楼的小娘也很愿意参加这样的成衣展示,她们发现参加完凤求凰的成衣展示之后,她们的名气在短时间之内会有很大的提升,身价更是倍增。

    成衣展示总是很吸引眼球的,今天来的商人也都是男人,男人除了欣赏衣服之外,同时也会欣赏美女,大家的眼球很快就被成衣展示吸引了。

    不知道是不是半个时辰的成衣展示的效果出乎意料的好?除了偏远地区县城之外,帝国之内所有州府和七成的县城都有人签订了加盟店的契约。

    光是加盟费一项,凤求凰一年就收入超过五十五万两,凤求凰和水泥在朱由校手中真的变成会下金蛋的母鸡了。

    ……

    这次招商会无疑是非常成功的,凤求凰可以说在一天之内,布满了整个帝国。招商会太过成功,使得成功的背后也在孕育着极大的危机。

    “皇上,招商成功之后,马上就要大批量供货,按照现在的情况,根本无法满足整个帝国对凤求凰的需求。”小小在取得极大的成功之后,也发现了背后一些隐藏的危机。

    “现在不止是要扩大京师的作坊,而且还要去帝国各地建设新作坊。这五十多万两银子,你可以全部用来建设新作坊和投入生产,第一批最少还要建个四到五家作坊,这样不但可以缩减运费成本,而且还可以保证货物的供应。”朱由校建议道。

    这个时候学习后世的奢侈品使用代加工是不可能,除了凤求凰在做成衣生意之外,再就几乎很难找到做成衣生意的作坊了。

    “嗯。”小小点点头,说道,“人手方面,我准备从京师方面抽调人手,凡愿意去外地的,薪水可以提高三成,其余的人手就在作坊所在地招募,皇上,您看可以吗?”

    “当然可以,这个你自己安排就好了。但是管理上绝对不能有半分松懈。”朱由校叮嘱道。

    “我明白,这件事情我会盯紧的。”小小点头说道。

    “另外还要继续在报纸投入广告,朕觉得我们还可以为凤求凰想一句广告语出来。”朱由校想了想说道。

    “广告语?陛下以为用什么广告语好?”小小问道。对于这个名词,小小并不陌生,她曾经多次听到朱由校提起过。

    “这个需要我们一起想,好的广告语,不仅可以向用户传达产品的独特卖点,展现品牌的个性魅力,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而且往往还能引起社会大众的共鸣和认同,所以光靠朕一个人可不行。”朱由校微笑着说道。

    “皇上乃是九五之尊,金口玉言,您随便说一句都比我们深思熟虑之后的百句管用。”小道。

    小的话在理啊!

    朱由校只需说一句“凤求凰好!”也比任何其他人想的经典广告语管用。这就是权威的力量。但朱由校肯定不会这么简单地说一句,这似乎有点掉档次。

    朱由校搜肠刮肚,用了一炷香的时间,才挤出了一句:“凤求凰,你值得拥有。”这句还是根据上辈子的广告词改的。

    “皇上,这句广告语我很喜欢,您干脆帮凤求凰题写出来吧!”小小微笑着说道。

    “朕这个字也见不得世面,就不写了吧。”朱由校为难地说道。

    “皇上,这帝国之内谁敢说皇上的字不好,皇上提的字可是价值千金的。”小小撒娇地说道。

    小小的话又说得很在理,朱由校的字那怕就鸡爪子画的,别人也只会说好,就像幕府时期,那些个将军画的画,简直就是小学三年级的水平(好像有点说高了),居然还敢拿出来传世。

    朱由校的脸皮虽然厚,但在这个方面他实在是厚不起来,现在没人敢说,但并不代表未来不会有人说,朱由校提议道:“凤求凰本来就是经营女子服装和用品的,这个题字就让宝珠来题吧!宝珠的字可比朕写得好多了。”

    “我怕皇后娘娘不会同意。”小小轻声说道。

    “放心,朕出面宝珠一定会同意的。”朱由校为了避免让他来题字,他可是无所不用其极。

    ……

    朱由校亲自出面,张嫣肯定会给凤求凰题写了这条广告语的。小小的得到这条广告语之后,立刻命人裱了起来,她还决定以后在每家凤求凰的大堂里最显眼的位置都会装上张嫣题写的这条广告语。

    《大明帝国报》上也开始出现出现民间的广告,这第一条来自民间的广告是江演打的,而广告的内容是招募工人的。

    随着海外贸易的进一步扩大,一次用工数千人的作坊都已经出现了,江南一带的用工荒愈发地严重,而现在各地的驰道都在有序地建设中,对水泥的需求也在不断地扩大,江演的水泥作坊也出现用工荒,但实际上江演手上不但有水泥作坊,而且还有丝绸作坊,生丝作坊等等。这些作坊都需要工人,江南一地的工人根本满足不了当地需求,江演只得选择在《大明帝国报》上打广告,希望能从北方或者西北等地招募工人。

    江演的广告还是很有效果的,他很快就从山东等地招募了足够的工人。江演的成功,让更多地商人愿意在《大明帝国报》上打广告,广告的内容已经不再局限于工人的招募,开始出现了产品的广告。北直和南直的民间报纸此时也能从兴起的广告业务上分得一杯羹。

    广告业务的兴起,使得《大明帝国报》终于脱贫致富了,甚至开始有了盈余。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一百九十四章 张国纪的考虑

    (全本小说网,。)

    《大明帝国报》的稿费也开始节节上升,愿意给《大明帝国报》的投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