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魏武卒-第2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人们送上糕点,有歌姬上来献上歌舞,以供贵人们解酒消遣。
甚至到了兴致头上,唐洲也亲自下场,表演了一段技击舞。
闻歌起舞,乃是这时代贵人们的日常必备技能。
青豚也就是被封了侯,成为了一方君主,没了亲自下场的可能。要不然,其也要持剑上场,来一段军舞表演。
日光西斜,青豚起身告辞,唐雎也不过多挽留。
青豚刚刚被封为子侯,尚没有归家安置诸将,琐事也是很多,是以这时候并不适合多在唐府多待。
对于唐雎来说,虽然与青豚联姻的事情没有表明,但是,青豚还要在大梁等待封赏之事的最终落定。
只有当王上将田册、土地、人口、地图、等诸多文书送上,这封侯之事才算是尘埃落定。
青豚回了家,周义正在门口等待呢。
青豚抬头,发现门口高挂的“公大夫府”牌匾,已经被鎏金大字“华阳侯府”所取代。
中午喝的酒水稍微有点多,青豚走路都有点摇晃,周义急忙上前搀扶。
谢绝了周义的搀扶,青豚淡淡的道:“义,诸将未来,此时吾等又陷于大梁,封赏之事待回到华阳郡之后,再行举办。”
周义笑道:“主上勿急,此乃正理!若是主上此时就要封赏臣下,臣下还要出言相劝呢!”
周义言辞凿凿的道:“主上御下并非臣一人,诸人也都是出了力的,若是主上此时先行赏赐臣下,怕是其他的诸将心中也要不满。
因此,回到华阳再行封赏,乃是老成之言。“
青豚笑笑,不再言语。
是啊!
人家跟随自己出生入死,所图的不就是获得好处么!
若是自己这时候就封赏跟在自己身边的周义等人,那留守在华阳诸地的将士们又该怎么看待自己呢?
就算是自己做的公平,按照功劳来封赏周义,但是其他人却不会这么认为。
若是跟随在自己身边溜须拍马,就能够先行拿到好处,那么以后还有何人会安心做事?
如此下去,人心也就散了。
这也是为什么明知道自己有了接管华阳、市丘两郡的心思,魏王还是等到了自己来到大梁之后,才论功行赏。
身为上位者,纵然做不到一碗水端平,但是示之与公,还是必须要做到的!
这也是为什么此次封侯,并没有文臣们获封的一项,魏王还是要文臣出面商讨的原因。
第二日。
侯府大宴。
这时候的宴席,通常都是放在晚上举办的。
今晚的侯府很是热闹,早上时候,青豚就已经授意周义,派遣士卒拿着阵亡名单,寻找大梁阵亡将士们的家人。
居住在大梁的都是武卒家眷,早在秦军围城之前,官府就已经出面,将众多武卒家属接到了大梁居住。
此时,酒宴已经摆上了。
青豚在后宅与阿母简单述说两句,就来到了前院。
唐府也派遣了上百个家丁,帮助制作饭食。
此时流水席已经摆上,按照青豚的吩咐,阵亡的武卒家眷,皆在厅堂内聚餐。
人家的子女,跟随青豚外出,不幸战死沙场,不管是为了拉拢人心也好,心中愧疚也罢,青豚却是必须要给予武卒家眷足够的尊敬。
青豚端着酒爵,来到厅堂内,沉声道:“诸位父老,汝等将子孙交给青豚,青豚未能完整将诸位弟兄带回来,这是青豚的错失,青豚给诸位父老赔不是了!”
随着青豚的话语,厅堂内一大半的武卒家眷低声哭泣起来。
青豚将酒爵放下,弯腰及地,长久不起身。
众人慌忙上前搀扶。
一个白发老者,含着泪道:“君子切勿如此,吾那孙子大牛,能够跟随侯爷,乃是大牛的福气,可惜大牛福薄,不能看到君子封侯的这一天……”
青豚心中难受。
大牛就是那个在葵字号营寨,第一个说要藏身于暗室之中,与秦军同归于尽的武卒。
大牛举火自焚的那一刹那,时常在青豚梦中出现……
青豚抬起身来,端起酒爵,屈身跪下,道:“诸位父老在上,虽然兄弟们去了,但是此后,吾就是汝等的子孙,父老们的养老送终,青豚一并担起。”
大牛大父快步上前,一把拉起青豚道:“君子,使不得,使不得,君子有这份心,老朽就感激不尽了。”
青豚起身,端起酒爵道:“诸位父老在上,孩儿先干为敬。”
众人慌忙端起酒杯,一并喝了。
青豚真诚的说道:“诸位父老,吾在大梁不会多待,待返回封地之时,吾希望诸位父老跟随吾一并离去。
此后父老们,由青豚抚养,诸位家中有愿意从军者,优先录取,有愿意从政者,只要有才能,吾也优先安置。“
众人慌忙拜谢。
其等的子孙,乃是军士,这行军打仗本就是天职,虽然不幸战死了,但是,这本就是常事。战国魏武卒
zj190128g
第三百八十二章 国号欲以华夏名
当兵吃粮,就要为国家卖命!
其等早上便已经拿到官府送来的抚恤金,更是又得到了青豚个人给予的一份金钱。(全本小说网,HTTPS://。)
青豚已经做到了这个地步,其等又有什么怨言可以说呢!
青豚所做的,已经到了极致。
这些战亡将士们的家眷,也是挑不出理来。
况且,青豚的姿态,又做的很足,给予其等的尊敬也足够。
跟随着青豚左右,侍立在一边的周义,则是微微点头。
主上此计甚妙,不过是表句态,做做姿态,主上就能尽得民心。
有了其等作为榜样,其后主上麾下的军士,必然不惧死战。
因为战死了,其等的家眷有主上养着。
失去了后顾之忧,军士们的战力,必定再上一层楼!
……
家眷们收起悲伤,虽然亲人死了,其等很是难受,但是,这日子还是要过的啊!
至于青豚所言的举家搬去华阳郡,大部分人也就是笑笑便罢了,其等的亲戚朋友都在大梁,若是去了华阳,人生地不熟的,又要重新置办家业。
老话说得好:不搬家不能行,搬了家三年穷!
让其等舍弃了在大梁附近的家业,前往人生地不熟的华阳,大部分人都是不愿意的。
只有那些家在城外的人们,因为被洪水冲毁了家园,失去了土地,其等倒是意动了。
只是这么远的距离,若是到了华阳没有事情做,没有土地种,这一大家子吃喝拉撒都成问题,是以,意动的那些人人,彼此看了几眼,咬头接耳,小声商议着,却是不好意思向青豚询问。
见到有人迟疑,青豚瞬间明白了其等的顾忌。
青豚朗笑一声,道:“诸位莫慌,若是愿意随某一起前往华阳的,每一家某负责安置一人到官府做事,按月付给汝等工钱。
至于土地……”
青豚沉吟一下,道:“华阳历经站乱,无主之地也有一些,待局势稳定后,吾让人统计一番,看看能不能发下来,分给汝等耕种。”
听到了青豚的保证,这才有十余家站了起来,表明要跟随青豚离开。
其他家属,听闻有人欲要跟随青豚离开,嘴唇不由得蠕动几下,最终也没有开口表态。
青豚明白这些人都是心存顾忌,其笑道:“无妨,诸位可以回去商量一下,毕竟背井离乡几百里,汝等一时冲动答应了,以后若是后悔,再回来就难了。”
众人连忙应了。
就在此时,值守门口的军士,忽然高喝道:“唐老到!”
青豚急忙上前迎接,还不待其出了中堂,只见唐雎带着唐洲笑呵呵的走来。
青豚还没有说话,唐雎便先行开口道:“君子喜获封侯,孤无以为敬,些许薄礼不成敬意。”
说完,唐雎朝身后摆摆手,跟随在两人身后的家宰,奉上了一份礼单。
“唐老来了,就是给晚辈很大的面子了,何须如此破费呢!”
青豚笑着接过礼单,也不打开查看,随手递给身边的周义。
在华夏,当着客人的面查看礼单,乃是很侮辱人的举动。
“哈哈!”
唐雎朗笑道:“君子喜获封国,老朽怎能空手而来!”
青豚道了谢,连忙将唐雎朝内堂上位迎。
唐雎站在廊下,收住脚,环顾四周的黔首百姓,大声笑道:“君子喜获封国,不知可有名号?”
魏王对于封出去的土地,很是不舍的,只是话已经说出去了,是以只得硬着头皮分封。
只是这名号,却是不曾赐下的。
唐雎这是在帮助自己了。
其之所以当着众人的面,大声说这个,就是在告诉那些黔首、百姓们,名满天下的唐雎,要为青豚背书了。
青豚笑道:“余本乃草莽之人,不过是粗通文字的莽夫一个,却是不知该取什么国号为好?
若是唐老不嫌弃,还请唐老赐下。”
唐雎微笑点头,掐着胡须沉吟少许,道:“自古国名者,皆以地号为名,汝以华阳起家,这地方本来乃是郑国所属,故此,老朽有三个名号供君子选择。”
青豚做洗耳恭听状。
唐雎严肃的说道:“第一,以郑国为名!”
青豚道:“不妥。”
唐雎点头。
郑国的犯浑,乃是春秋笑料之一,算得上是一个作死的国度,以郑国为名,的确是有点犯忌讳。
“第二,尉氏亦被君子夺回,君子也可以尉为国号。”
青豚道:“尉姓不少,若是以尉为号,难以与尉官后人区分开来。”
是啊,这时候很多人都是以官职为姓氏的,若是以尉为号,青豚就要姓尉,如此还真的与那些尉官后人难以区分开来。
唐雎点头,算是同意了青豚的说法,其沉声道:“若此,唯有第三个名号了——君子既然已经夺下了华阳,何不以‘华’为号呢?
上古华胥氏,孕育伏羲、女娲,此乃华夏之始,如此名号,当得最佳了。“
青豚心中欢喜,华夏一直都是中国的代名词,若是以华为号,倒也算是契合正理了。
青豚询问道:“唐老,不知可否以华夏为号?”
唐雎哑然失笑,这小子,心倒是不小。
有服之彰乃为华,礼仪之大乃为夏。
华夏乃是大周的代名词,这小子竟然敢用华夏为号,莫不是——其想再续大周的辉煌?
心中震惊,唐雎表面上却是不动声色。
其叹道:“华夏之称谓,本来乃是极好的,只是汝可知道,吾华夏封国,皆为单字号,唯有蛮夷,才会使用双字号。
是以,华夏虽好,汝却是不能用啊!
否者,就会贻笑四方了。”
青豚点头,也罢,如此的话,那便用“华”来作为国号吧!
“君子既然想用华夏二字,何不以华为国号,夏为姓呢!”
这时,门口忽然传来一道朗利的笑声,众人扭头一看,原来是国相公栾笑着进来了。
值守门口的军士跟了进来,一脸歉意的说道:“相国不让吾等通报……”
青豚摆摆手示意军士退去,其自己则朝公栾迎接过去。
“莫怪那些军士们,是孤不要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