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东汉末年 >

第274部分

重生东汉末年-第274部分

小说: 重生东汉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是开阔视野和见识,体会各地风俗的机会,更是拜访名师、拓展人脉的手段之一。历史上刘备游学,拜卢植为师,结识了公孙瓒这个猛人做师兄,便在以后的道路上得到了极大的帮助。

    此时的所谓名士,大多非但是一方豪强,家中田宅广大,财货极多,更是多有官方的背景和关系。比如现在的司马徽,便是背靠着郭斌这一政坛新星;历史上出名的庞德公、黄承彦等人,更与荆州高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拜访名士,甚至只听过名士的讲学,便可在士人之间的人际交往中获得极大的优势,更何况还有在游学途中遇到的其他学子呢?既然都是游学的学子,异日谁还没有用到对方的一天?

    因此,绝大多数的名门望族和地方豪门大户,对于族中子弟的游学都是极为重视的,有条件的士子游学,都会前呼后拥地跟着许多仆从护卫,与寒门小户的士子形成了极大的反差。而像汝南袁家这种背景极深,势力极大,关系遍布朝野的豪门,排场则更大。比如袁术,直接在人才荟萃的京师常住下来,所交游者也多是太学生或者京中权贵,那么他在官场上的人脉自然也是寒门子弟无可比拟的。

    正是因为游学对于族中子弟的发展有着这么重要的意义,而族中子弟的前程又关系着整个家族的未来发展和存续大事,各个家族便多像后世的家长一般尽量给族中的优秀子弟以最优渥的条件,以使得他们可以在游学之中脱颖而出,获得极高的名声,从而得到名士乃至高官的赏识,这便是以后他们入仕为官的重要凭依。

    正是因为《九州舆图》在士人之中也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商人们为了获得名声,也多会亲自执笔乃至雇佣识字之人为自己代笔,将行商各处的事情写下来,然后转而投到位于阳翟县中负责《九州舆图》审核与定稿的部门。这部门就在阳翟县新建的西城区阳翟县学附近,与阳翟县学、阳翟县立图书馆一起,已经形成了整个阳翟县中的文化中心的架构。

    如今,甚至就在阳翟县学不远处,伏龙山庄又独资建起了一座混凝土结构的三层高的楼房,专门用来供应各种研究室用来进行各种新兴科技产品的研发工作。不得不说,年轻有为的马钧是一个好榜样,缝纫机的研发和投入生产,非但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名望,更给他带来了滚滚的财源。如今,以马钧领衔的研究室已经正式挂牌开始投入工作,其源源不断研发出来的各种实用的新产品,已经成为支撑研究室运作的资金来源。

    而马钧本人,也从一个一文不名,甚至将要饿死的落魄少年,一跃成为如今在阳翟县乃至整个颍川郡都赫赫有名的年轻企业家和发明家。这个似乎不解风情的钻石王老五,也成为许多待字闺中的少女们心中最理想的东床快婿。

    当然,以马钧为首的研究室虽然已经在名义上脱离了司马徽所在的研究室,却并不意味着马钧是真的分开另过。这个研究室在颍川郡中有着极深的官方背景,也与司马徽的研究室有着千丝万缕的技术与理论合作。

    马钧伏龙山庄的出身暂且抛开不谈,也不论他对郭斌的狂热个人崇拜与郭斌对这个研究室的研究方向的引导力量,马钧之所以独立出司马徽研究室,更多的却是郭斌的安排。这既是为了促进民间对于新技术的研究热情,使他们看到依靠发明创造,依靠科学技术也有成家立业,发财致富的可能;更是为了削弱民间对于学而优则仕的变态般的执着。增加底层社会人民过上好日子的渠道,是能够俘获民心、获得拥护,并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从古至今,无论是察举制度还是科举制度,至少在名义上使得社会上下阶层之间流动加深,便是其最重要的任务。

    底层民众只有获得了生存乃至进步的希望,才会更加拥护当政者,整个社会也会更加有活力在这一点上,古今一同。

 第三百三十章 交州之行(三十五)

    马钧脱离司马徽的研究室一事,其实也是研究机构日益庞大,人员日益庞杂后的必然选择。//全本小说网,HTTPS://。)//

    如今马钧研究室创立,在带走了一部分研究人员之后,也与司马徽研究室在研究道路上有了分工。司马徽更加注重理论的研究,他的研究室中所进行的更多的是科学理论方面的研究,司马徽甚至在郭斌的提议下创办了一个专门用于论文发表的期刊。随着雕版印刷术的应用,这个期刊用来支撑小范围内的学术讨论还是绰绰有余的。

    而马钧的研究室则更像是一个制造业公司的科研部门,他们会根据各种行业的实际困难进行钻研开发,然后将研究成果承包给加工制造的工厂进行生产,从而获得商业利润。看着马钧,郭斌仿佛看到了中国版的发明大王。

    当然,研究室中的这些研究成果所产生的利润,除了官方会分润一部分投资股份的分红和收取所得税收之外,都会用于研究室中研究人员的分红和产品的后续投入。郭斌并没有将所有赚钱的买卖都握在手中的想法,他所以推动马钧研究室的成立,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产业的私有化。因为他知道,所有的制度都不是可以传至万世的铁律,所有的官营企业都面临着人浮于事,机构臃肿而缺乏活力与创造力的难题。因此,郭斌很是借鉴了后世共和国的方式,除了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其他的行业便尽量交给市场。

    郭斌知道,只有通过市场检验的产品才是好产品,只有通过市场检验的企业才是好企业。一个企业想要有好的发展,一个产业想要真正成长壮大,非得经过一番拼搏,非得在市场中杀出一条血路来才行。

    要想保持整个社会对于技术创新的热情,便须得利用利益的杠杆,撬动更多的人投入到这番事业之中,只有更多的资金和人才的投入,技术创新才能真正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郭斌固然可以利用朝廷的力量,用些政治手段形成固定的利益集团,在短期内获得极大发展,乃至创立一个新的王朝。可是这并非能够改变社会结构,推动民族不断向前发展的源动力,这种行为的最好结果,也不过是另一次的改朝换代罢了。

    对于此,郭斌既瞧不上眼,更是不屑为之。

    郭斌想要做的,是要将社会上最具有活力,最具有能力的商人阶层的力量激发出来,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形成一个新兴的力量集团。这个建立在新兴技术力量之上的阶层,一旦按照他的设想崛起,则势必会引起整个社会的剧烈变革。这将是一股没有人可以撼动的强大力量,而郭斌正是要将这股力量激发出来,他所凭借的,便是如今阳翟县中日益壮大的工业力量。

    工业力量指的不仅仅是蒸汽机、内燃机,更是合理有序的运作方式,是更加细致的分工和批量化的生产,是更加惊人的钢铁产量,最重要的是平民百姓中更高的识字率,更广博的见识,更是士民百姓那股子精气神。因此,在提高商人身份地位的问题上,郭斌一直是不遗余力的,他实在太清楚资本力量的强大了。

    自从《九州舆图》问世后,便得到了世人追捧,非但平民老百姓,便是有知识有文化的士人集团,对此也是赞不绝口。甚至于许多见多识广,在《九州舆图》上发表过许多文章的商人,在士人圈子中也获得了极高的名声。秦汉以来,商人阶层受到朝廷的刻意压制,如今的现象是四百余年来从没有发生过的。

    正是因此,原本家财雄厚的商人为了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声望,对于《九州舆图》则愈加看重,其所投稿件,质量亦愈是亮眼,如今许多士人竟也开始投稿,因为只要在这本书上发表过文章,便意味着你的名字会传遍大汉十三个州刺史部的精英阶层。所谓养望,什么是养望?不就是让大家都知道你厉害,都说你的好话吗?在如今这个时代,还有什么能比受尽世人追捧的《九州舆图》更能传播一个人的声望?

    不说别的,原本便是天下知名的古文经学大师司马徽,如今已俨然成为隐隐盖过当年的马融、如今的郑玄一流的经学大宗师,很大程度上便是这《九州舆图》的功劳,因为司马徽便是这《九州舆图》的总编辑。

    正是因为这一本《九州舆图》,郭斌竟使得天下商人俱为己用,这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手段,使得戏志才、徐庶、荀彧等人无不叹服。徐庶就曾感叹道:“主公高屋建瓴,胸怀高远,经纬天地,真乃不世出的奇才!”

    在进城之前,郭斌便早早地命令众军士将阳翟县制式军装穿上,他们此次南下,为的便是立威。这在军事上并非一场大战役,在政治上的影响力却是惊天动地。然而,郭斌此次以五十余人南下,非但要以少胜多,还要全身而退,方可显示上国的实力,以震慑住整个林邑国。

    因此,他虽要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却还要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事儿是谁干的,而天下闻名的米黄色短襟军服,正是最好的标志。郭斌相信,即便是阳翟服饰尚未发卖到林邑国中来,信息闭塞的林邑人也能打听得到这米黄色军服所代表的含义。

    此次南下林邑国都的事情,进行得极为顺利。因为无论是麾下的卫士还是郭斌自己,都早已从更加详细,更加精准的加厚版《九州舆图》中了解到了林邑国中的一干情状,再加上有士家派来的向导,找到林邑国王的事情简直是轻松加愉快。

    象林县本便不大,那所谓的“王城”也不过是早先的象林县衙,有关羽带着十个卫士在城中纵马奔驰,施放火箭,尽力制造混乱,又有张飞守着城门,郭斌带着黄忠在向导的指引下捉拿林邑国王的事情便更没有难度了。

    只是在拿了人后,众人遭到了守城军兵的激烈抵抗,然而,这却还是没能阻挡得住众人的步伐,因为他们在遭受阻击时拿出的利器,实在是太过强横了。

    在后世赫赫有名的诸葛弩其实并没有太高的技术含量,它只是一个设计上的创新罢了。

    中国传统的远程兵器分为弓和弩两种,而弩之所以能够超过弓成为即便是到了后世热 兵器盛行的时代仍然是禁止民间持有的兵器,便在于其巨大的杀伤力。而且弩手的训练并没有太多的难度,与枪械相似,一个持弩的小孩子也可以轻易地将一个身披铁甲,努力训练了大半辈子的将军射个对穿,无论地位高低,不分身份贵贱。

    因此,在许多时候,弩 弓被认为是一种不正当的武器,因为它只需要很少的技巧即可操作。即使是新兵也能够很快地成为用弩高手,而且命中率奇高,足以杀死一个花了一辈子时间来接受战斗训练的装甲骑士。

    也就是说,弩所以能成为战场上的杀神,完全源于其极强的杀伤力和奇高的命中率。

    与弓箭不同,弩在上弦之后所需要的唯一动作便只有瞄准射击,而弓箭需要使用者在张弓搭箭之后还必须以极强的臂力保持原状,然后再瞄准射击,尤其是在面对行进中的敌人时,其花在瞄准上的时间便更长了,这就大大增加了体力的消耗。

    无论是在人放开弓弦的一瞬间还是瞄准期间手臂肌肉因紧张而产生的抖动,无疑都会对射击的精准度产生影响,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