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异史-第2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待哈斯木离去,林清华便命人将帐篷封锁起来,不准任何人接近这里。
林清华扫视一眼帐篷中的众将领,随后朗声说道:“此次大军东征,必须一举将桂王势力彻底铲除,既不能让他据守城池,也不能让他到处逃亡。如今镇虏军火器已经换装完毕,所有的镇虏军已经全部装备了快枪,而保安团中也有少量的快枪装备,相信桂王绝对不是我们的对手。”说到这里,林清华忽然转过头去,问秦侃道:“秦将军,你昨天前往镇虏军炮场观看新式大炮表演,不知依你之见,那些新式快炮怎样?”
秦侃站起来,恭敬的说道:“依末将之见,那些快炮装填、射击速度虽快,可是口径却很小,而且炮弹也是实心的,因为在野战之时用处不大,不过,假如用于攻城的话,那么就可以准确的将敌人城头上的大炮击毁,而且如果用在船上,效果会更好。”
林清华赞许的点点头,说道:“你的眼光不错,与我想的一样。那快炮完全是按照快枪同比例放大而成,就连炮弹也是一样,这样一来自然装填、射击速度快。不过,由于工匠们无法使用水力或者人力加工出口径更大的线膛炮管,所以目前快炮的口径只有一寸,这样就不大可能装炸药了。虽然如此,但是就象你刚才所讲的,如果将其用于攻城战,或者用于海战,那么其威力自然非同小可,况且如今我军的大口径火炮已经全部换用了碰炸引信,这就可弥补快炮在野战中的不利,此次工场一共制出一百五十门快炮,我将其分成两部分,五十门归入你军中,另外的一百门归入我军中。”
林清华清了清嗓子,向秦侃下令道:“秦将军,我命你率领前锋,走在大军前面,一旦遇敌,就地防守。等大军进入江西之后,一旦接到我的命令,你立即率领部下快速绕到南京或者南直隶的南面,切断桂王南逃之路。”
秦侃领命道:“末将遵命!”
林清华将目光投向另一边,向芙蓉下令道:“卢将军,你率领501、502、503三个山地师北上开封,与陈唯一将军汇合后,由他派人给你做向导,你领军北渡黄河,进攻山西南部,牵制鞑子的军队,如果战事顺利,那么你就一直向北打。”
芙蓉道:“末将遵命!”
林清华望向坐在芙蓉身边的沈猛,说道:“沈将军,我命你统帅三个精锐师,由此开拔到陕西东部,待得到芙蓉进攻山西南部的消息后,你立刻东渡黄河,从西向东攻击,与芙蓉夹击山西清军,如果顺利的话,就趁势占领太原、大同,如不顺利,就在山西西部、南部不断骚扰清军,使其不敢分兵南下。”
对各军下达完命令,林清华站起身来,将手中的指挥刀抽出,高举过头顶,向着众人喊道:“希望诸位与我戮力以赴,早日平定中原!”
底下众将也全部站了起来,纷纷抽出指挥刀,高声喊道:“愿随元帅征战天下!”
林清华从口袋中掏出一只铜制钟表看了看,随即说道:“按照新定下来的时间标准,现在是上午十点一刻,大家现在与我对一下时间,根据我以前的计算,这种钟表每天误差大约是三秒,不过这已经非常不错了,至少比沙漏准确得多,所以希望大家每天都别忘了上发条。现在传令下去,各部队埋锅造饭,尽快吃完中午饭,下午午时整,也就是中午十二点整,全军出击,目标南京!”
待众人各自散去,林清华也忙着离开码头,准备去部队吃饭。刚刚走出码头,他却看见几辆十分眼熟的马车,不等他发话,那马车中已钻出三名女子,却正是那萍儿、芳儿与全玉姬,她们围着林清华,齐声喊道:“我们要随相公一同出征!”******************************************************************************
公元1649年,六月十四日,即大明永历三年农历五月初五,下午午时整,大明楚国公林清华率领大军由武昌出发,水路并进,进攻南京。
进攻南京的一共近四十万人,其中十五万为最精锐的镇虏军,此外还有刚刚组建不久的海军,由于海军实力不强,只有百余艘木船和万余名士兵,因此,海军所承担的职责只是后勤保障与运输,并不做为攻击主力使用。除了这些精锐部队之外,尚有二十多万地方保安部队,他们的主要职责是为镇虏军陆军部队提供支援以及侧翼掩护。
农历五月初十,大军抵达九江。林清华在此分兵,命十万保安团南下南昌,由驻守江西南昌的刘赫率领南下攻击广东。
另一路共五万人,其中三万镇虏军,两万保安团,由秦侃率领,从九江出发,向东南方快速开进,一举攻克饶州,并继续东进,于农历五月十九,占领南直隶重镇广信,在这里,镇虏军与郑森由福建、浙江派出的军队汇合,将桂王南逃之路堵住了。
林清华亲率主力,继续沿着长江东进,一路势如破竹,顺利收服沿江南岸各处重镇,并于农历五月二十五日,占领南京西边要地采石,在这里,镇虏军与负责封锁长江的郑森麾下施琅舰队相遇。
与此同时,接到林清华命令的马满原也率领五万人由扬州出发,在施琅舰队的掩护下,于瓜洲渡过长江,兵锋直指南京。
至农历五月二十九日,大军已逼近南京城,当农历六月初三,郑森率领的七万军队分别由长江和浙江抵达南京后,讨伐大军已经完成了对南京城的合围。
南京,这个时代中国的临时首都,再次面临着一次战火的洗礼。
第四十二节 围困
历史总是这样的耐人寻味,在短短的几年之内,南京城数次遭受攻击,数次被迫关城固守,数次拆掉护城河上的木桥,数次在战争的威胁下发出悲鸣。城墙依然是那样的高大,护城河依然是那样的宽阔,但这一切已经无法有效的阻止火器时代军队的猛烈攻击了。
南京城外密密麻麻的布满了军营、碉堡、壕沟,整个南京城已经被林清华与郑森的军队围了个水泄不通。
乌云密布,狂风大作,已经湿润起来的空气夹杂着一股腥腥的味道扑面而来,将那难耐的闷热渐渐驱散。
乌云越来越密,越来越浓,越来越低,刚才还有一丝光亮的天空已经完全被遮盖起来了。
忽然,一道刺眼的闪电划破长空,短短几妙钟以后,震耳欲聋的雷声远远的传了过来,“轰隆”“轰隆”,连续不断。
又有几道闪电出现在了黑漆漆的天空中,紧接着,瓢泼大雨倾盆而下,豆大的雨点儿砸到地面上,地面上所有的一切都笼罩在了这雨珠编成的幕帘之中。
温度骤然下降了,虽然还是能感觉到一丝热气,但人们已经可以从炎热中暂时解脱出来了。
林清华将那被汗水浸透,并且紧紧的贴在后背上的军装拉了拉,接着走到碉堡出口处,抬起头,向外看了看天空,随后他伸出右手抹了把脸,将那些飘到脸上的雨水抹去。
由于镇虏军武器远比桂王军队先进得多,部队的军纪、训练也比桂王军队严格的多,因此在战斗中占尽上风,打得桂王再也不敢主动迎击,桂王见无法与镇虏军正面相抗,于是只好龟缩在南京城中,并在内外城墙上和城墙的内墙根儿下加紧修建更多的炮台,希望依靠火炮将镇虏军的攻势遏制住。
不过,林清华并没有让桂王的这个企图得逞,在他的命令下,镇虏军炮兵立刻利用星月朦胧的夜晚,在城墙外围不远处修建了一系列的碉堡和炮台,在高高的炮台上架起大炮,并将那一百门新式后装炮拖进碉堡之中,一边用炮台上的大炮猛烈轰击城墙上的炮台,压制桂王军队的大炮火力,一边用那射击精准的快炮从碉堡中准确射击,将那些架设在城墙上的桂王军队的大炮一个接一个的敲掉。
桂王军队起先曾试图用大炮将那些碉堡摧毁,但他们很快就发现,那些镇虏军的碉堡是那样的坚固,以至于他们的大炮打在上面没有一点儿效果,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火炮精度太差,即使是在无敌方火力压制的情况下,他们也很难打中两里外的那些体积不算大的碉堡。
镇虏军的碉堡之所以能够这样坚固,完全归功于林清华在半年前研究出的原始水泥。虽然这种水泥的硬度还不够,凝结的速度也差强人意,但毕竟这种水泥对于军事技术而言是一次飞跃。以前修建的碉堡完全是土木结构的,不仅抗轰击强度差,而且木材的加工十分麻烦,而现在就简单多了,只需带上装在密封起来的油布包中的水泥,再带上一些毛笔杆粗细的铁丝,那么就能很快在前线修建起耐用的水泥碉堡。
当然了,现在的这种碉堡还不能称之为“钢筋混凝土碉堡”,因为它的核心部件不是钢筋,而是铁丝。由于现在的钢铁加工手段还较为落后,无法保证长度较长的钢筋的强度,因此,林清华理智的舍弃了用钢筋修建碉堡的想法,而代之以铁丝。虽然这样一来,碉堡的强度肯定会差一些,但已经比那些土木碉堡强太多了。
虽然快炮的装填射击速度很快,射击精度也很让人满意,但毕竟口径太小,这样一来,其在远距离的威力就会下降很快,因此,林清华不得不将碉堡修得离城墙近一些,以便充分发挥快炮的火力优势,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目前的这些大炮全部使用的是机械式的瞄准具,在炮身上没有装光学瞄准镜,如果离目标太远的话,就无法准确瞄准。
在这么近的距离下,碉堡的强度得到了最为严格的检验,在桂王军队城头上大炮的猛烈轰击下,所有的碉堡全部安然无恙,即使数颗甜瓜大小的炮弹连续直接命中碉堡,碉堡也不会被击穿,更别说倒塌了。
除非桂王军队所发射的炮弹直接从碉堡那正对着城墙的狭窄的射击孔穿进去,否则的话,炮弹不会对碉堡里的士兵造成任何威胁,但是由于那些射击孔又小又窄,被命中的可能性实在是太低了,所以,直到现在,碉堡里的士兵除了只有五人受伤以外,没有一人死亡,而那几名伤员受伤的原因也并不是由敌方炮火所造成,他们全部是伤于自己的快炮,准确的说,是伤于快炮射击时的后坐。
林清华知道,大炮射击时所产生的后坐力是巨大的,若不想办法解决的话,将对后装炮的装填射击速度产生不利影响。但是,要想有效的抑制这种后坐力,就必须研制出合格的液压设备,而这却需要良好而精密的机械加工设备。
在这个还无法使用蒸汽机的时代,要想加工出这样的反后坐装置显然是十分困难的,因此,目前必须想别的办法。早期的后装炮采用的是一种名为“架退式”的反后坐技术,也就是在射击时,整个大炮在一个沉重的炮架上后坐,这确实能够有效的抑制后坐,但缺点很明显,因为这样的大炮必须要有一个很大很重的承受后坐力的炮架。对于快炮这种口径只有一寸的后装炮而言,采用架退式的反后坐方法显然是不合适的。
林清华采用的办法非常简单,那就是用固定快炮整个炮身的方法将后坐硬生生的给遏制住。在快炮的两只坚固的钢制炮轮轮轴上,各有一个圆孔,在射击前,用两根很粗的坚固钢钎从这两个孔中钉入地面以下两尺,将大炮固定住,当大炮射击时,后坐力将全部由地面承担。这种方法虽然无法用在大口径大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