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兵锋 >

第89部分

三国之兵锋-第89部分

小说: 三国之兵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施为。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90章 再赋词助学兴教

    (全本小说网,。)

    长安城,众大儒名家终日论战不休,逐渐分为数派,各执一词,不相上下。

    期间管宁数次求见马超,皆遭婉拒,愤慨之下,便往见司马徽辞行,谓之道:“大将军自诩求贤若渴,不想实乃目中无人之辈!宁虽不才,仍愿为教习,然数次拜谒,竟不得见!宁复有何面目再与诸公共论乎?”言毕,拱手请辞。

    司马徽闻言,讶然道:“幼安留步!大将军宽仁恤下,谦恭明礼,若闻幼安求见,定将阶相迎,岂能拒之?”

    管宁愤然道:“德操公疑宁见罔乎?”

    司马徽忙道:“非也!请幼安稍待,老夫即刻往见大将军,个中因由一问便知。”言毕,吩咐仆从好生招待,自己转身径奔大将军府。

    马超闻报,忙出府迎入,拱手道:“德操公年老德昭,但有吩咐,使人过府传唤即可,何须亲身来见?”

    司马徽本怒容满面,见马超执礼甚恭,又不便发作,遂沉声问道:“大将军,想那北海管宁,乃当世隽才也,经学冠绝天下!其人曾数次求谒,大将军缘何不见?”

    马超闻说一怔,暗忖道:“这管宁名不见经传,难道真有大才?竟然让司马徽亲自找上门来,嗯!看来是个人才!早知道就见了,多大事啊!”思及此,出言道:“德操公有所不知,此等名士皆满腹才学,见超便出言问难,令超窘迫不已,几度恼羞成怒!故非超不见,实不敢耳!”

    司马徽见说,哭笑不得,道:“管宁求见,并非问难,乃仰慕大将军威名,愿入太学为教习耳!且其好友众多,皆为当世翘楚,若拒管宁,无异于拒天下儒者!”

    马超闻言,暗自惭愧,遂起身道:“果如是乎?此人现在何处?超当亲往见之!”

    司马徽道:“此人现在老夫住处,意欲请辞。”

    马超见说,急令备马,吩咐亲军护送司马徽慢行,自己加鞭奔往其住处。

    管宁犹自愤愤,独坐饮茶。

    忽一人飞奔而入,须臾近前,便即拱手道:“超有眼不识泰山,慢待幼安公,还请见谅!”

    管宁惊怪不已,闻其言,急视之,乃马超也!忙起身还礼,拱手道:“宁才疏学浅,何劳大将军亲至?”

    马超愧然道:“近几日,多有腐儒问难,超烦不胜烦,并非有意怠慢,还请幼安公勿怪!”

    管宁忙道不敢,延请马超上座,拱手道:“宁自入长安,迄今已有月余,深有感触,遍观天下,未有如大将军般重教化者,故宁厚颜自荐,愿为太学教习,还望大将军允准。”

    马超急起身相扶,大喜道:“能师从幼安公,雍凉学子何其幸也?”

    管宁忙连声逊谢。

    马超兴奋不已,忽心头一动,忖道:“现在地盘越来越大,光管宁他们肯定是不够的,师资力量薄弱啊!要是我再抄一篇颂扬老师的词,应该会再吸引一批学者留在长安。韩愈不是有一篇《师说》吗?去掉不合时宜的部分以及最后一段即可,嗯!就它了!”念及此,遂唤仆从呈上笔墨,提笔一挥而就,递于管宁道:“幼安公愿入太学教习,雍凉学子何其幸也?超特作《师说》一篇,赠予幼安公,聊表谢意!”

    管宁讶然接过,览毕,反复吟哦,旁若无人。

    及至司马徽回府,见马超端坐饮茶,管宁立于堂中,反复吟诵辞赋,不由大奇,唤管宁道:“幼安何为?”

    管宁惊醒,忙将《师说》递过,叹道:“此乃大将军新作,宁以为,更胜《破阵子》!”

    司马徽闻说,疾步上前接过,览毕,一如管宁,诵读不止。

    半晌后,司马徽喟然道:“大将军虽不读经史,然于词赋之道,冠绝天下矣!此赋精绝,幼安不可藏私!”言毕,便唤仆从令匠人排版印制。

    管宁见说,急道:“此赋乃大将军亲手相赠,德操公令人拓制无妨,原本务必归还于宁!”

    司马徽大笑道:“幼安但请放心,一旦排版完工,便即奉还!”

    管宁拱手道谢。马超见此,大为得意。

    却说太学之内,各地名士大家辩论月余,均觉获益良多,然天下无不散之宴席。这一日,众人正便聚于太学门外,相互拱手道别。

    忽一人疾步赶来,大呼道:“诸公留步!大将军又出新作,何不鉴而赏之?”

    众人惊视之,乃管宁之友邴原也!

    杨修闻言大惊!情知其乃北海高士,定无虚言。遂越众而出,拱手道:“敢问根矩公,大将军新作何在?”

    邴原道:“书吏正赍书赶来,少时便至,可惜皆为拓本。”

    杨修道:“不知原本何在?”

    邴原顿足道:“数日之前,大将军与幼安聚于德操公府上,席间论及师道,大将军有感而发,竟提笔一挥而就!幼安自然近水楼台!”正说间,忽上前指一人道:“当日若非文公邀原辩经,原本定为我所得矣!”

    众人视之,乃大儒郑玄之子郑浑也!

    郑浑笑道:“拓本与原本一般无二,根矩何需如此?”

    邴原怒道:“原本乃帛书也!且为大将军亲书!拓本字范则为德操公所书!安能相提并论?”

    郑浑闻言,尴尬不已,强自言道:“既然幼安能得,根矩亦可求大将军再赋新词,届时浑定然不扰!”

    邴原大怒!正欲出言,杨修接话道:“大将军佳作,我等尚未得见,无需争执,若不及《破阵子》,二公岂非冤枉?”

    众人闻言,皆点头称是。

    少时,书吏至,分发拓本毕,拱手告退。

    众人忙不迭举书观之,一时间竟鸦雀无声。

    忽邴原大呼道:“此文字字珠玑,且蕴含至理,足矣录入经史!大将军真乃旷世之才也!原不如多矣!”

    众人惊醒,闻其言,皆深然之。

    杨修诵读数遍,虽自愧不如,但仍觉难以置信,遂出言道:“诸公,大将军辞赋绝世,毋庸置疑,但其前后两篇之辞风为何截然不同?未免不合常理。我等何不求见大将军,当面问之?一则解惑,再则求教。诸位以为如何?”

    众人闻说,亦觉怪异,遂从之。

    比及马超闻报,众人已齐聚大将军府。马超无奈,只得往见。

    杨修自然当先发问。

    马超大怒!张口便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诸公何相疑也?”

    众人闻说一静,继而疑心尽去,交口称赞。邴原郑重施礼道:“大将军出口便成文章!原拜服!”

    杨修满面羞惭,拱手道:“修并非有意冒犯,请大将军恕罪!”

    马超示意无妨,谓之道:“德祖聪慧绝伦,世间罕有,但须知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日后切记不可过于自显,否则悔之晚矣!”

    杨修闻言,心下不以为然,拱手称谢后,辞出。

    众人见状,亦出言请辞。但仍有十数人愿留居长安,为太学教习。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91章 度人心马休定亲

    (全本小说网,。)

    自马超所作《师说》一出,治下学风大盛,百姓皆强令家中子侄就学,唯恐落于人后。孩童中多有极其顽劣好武者,拒不入学,其等之父自然大怒,吊打之。左邻右舍得闻,忙相劝阻,一时间雍凉各地热闹非凡。。。

    马超新得管宁、邴原等名士十余人,大喜之余,令李开遣人奔赴各地,往接众人家小。又下令其等皆为博士,秩八百石。众人闻说,尽皆大悦,安心讲学不提。

    却说马靖每日勤练不辍,剑技渐长,马秋羡慕不已,数次央求欲学,马靖均以年幼为由喝退。

    这一日,马超正于校场指导马靖练剑,忽亲军报说三公子求见。

    马超闻报讶然,遂招手唤来,问之道:“秋儿何事来见为父?”

    马秋郑重施礼,叩首道:“父亲,孩儿亦愿学剑!”

    马超闻说,大笑不止,言道:“秋儿年幼,气力不足,如何习练?”

    马秋不服,抗声道:“孩儿自幼力大,父亲岂不知焉?”

    马超闻言,更是乐不可支,就指左近石锁道:“秋儿试举之。”

    马秋也不答话,起身上前,大喝一声,竟高举过顶!

    马超见之,瞠目结舌,暗道:“这石锁怕不有五十斤上下,马秋才八岁啊!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天赋异禀?!”

    马靖亦吃惊不小,遂插剑上前,接过石锁,掂量一番后,惊声道:“父亲!秋弟勇力无双,世所罕有!”

    马秋闻言,大为得意,扬声道:“兄长少见多怪,若小弟拼尽全力,便是两把石锁,亦可抱起!”

    马超大惊!抓取另一石锁叠之,令其试举,嘱咐道:“尽力便可,休得逞强!”

    但见马秋吸气墩身,双手抱定,怒喝一声,石锁竟离地而起!

    马超见其面红耳赤,忙喝道:“秋儿放下!”

    马秋闻之,将石锁稳稳置于地上,喘气道:“敢问父亲,孩儿可能学剑?”

    马超犹自难以置信,亲自上前掂量,但觉入手沉重,不下百斤!心下骇然忖道:“卧槽!项羽再世,李元霸前生啊!”竟不自觉间,爆出后世粗口。

    马靖一把揽过马秋,喜道:“秋弟力大无比,异日何人能敌?”

    马秋傲然道:“那是自然,鲜卑候三子齐攻,小弟一人可尽败之!”

    马超闻言愕然,发问道:“步度根竟有三子乎?”

    马靖见问,答道:“回禀父亲,鲜卑候本有二子一女,入长安后又纳汉妇,再生三子,皆改秦姓,长子现于舅父麾下,因战功卓著,得领曲长之职。次子已入大学,嫡女乃青泥隘赵将军主妇,其余三子年岁与秋弟相仿,故时常玩耍。”

    马超闻说,大觉讶异,细思之下,暗惊!忖道:“这个步度根很有意思啊!大儿子从军,二儿子学文,三个小儿子跟马秋关系好!女儿嫁的又是大将!好嘛!安排的一套一套的,关键你还挑不出什么毛病!等我老了,难道还准备上演一出黄袍加身,抢班夺权?尼玛!要不是今天马靖提起,我还蒙在鼓里!照这样看来,刘封、袁氏、公孙兄弟等也得防备着点!不然哪一天,突然来一下,我还真不一定受得了!”思及此,只觉头痛万分,遂吩咐道:“秋儿勇武,为父甚慰,自今日起,随你大兄先习练剑技,待你存孝叔父返回长安后,为父另做安排。”言毕,即遣人召李开来见,自己转身回府。

    杨氏见其行色匆忙,讶然道:“夫君何事在心?”

    马超见问,强笑道:“方才为夫于校场习武,竟生力不从心之感,许是年岁渐长,故心甚郁郁,娘子宽心便是。”

    杨氏见说,接过仆妇手中茶盏,递于马超,柔声道:“如今夫君身居高位,所部战将如云,何须亲自上阵?诸般武技不练也罢。倒是听夫君提起年岁渐长,妾身忽忆起一事,不知是否当讲?”

    马超挥手道:“言之无妨。”

    杨氏略作踌躇,面现愧色道:“父亲早亡,夫君只余兄弟三人,二位叔叔及岱弟早已成年,但至今尚未娶妻。若非夫君无意言及年齿,妾身几忘却也!”

    马超闻言,亦觉惭愧,叹声道:“自古长兄如父,此皆超之过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