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挑战赛-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官不敢糊弄将军,若此地没有,小官愿以命相抵。”
“要你的命有何用?关键是要找出铁矿。”韩世忠沉吟道:“不过就算你说得对,这当涂确有大铁矿,朝廷就在健康府,只怕要直接取了。我远在楚州,不好行事啊。”
“大人莫急,大人想必已有耳闻,自赵宰复职,这行在(暂时的首都)恐怕又要迁回杭州了。”韩世忠听了沉默不语,李天俊继续说道,“大人可能不知道,此次出使后,朝廷恐怕很快要与金国和议了。”
“此话当真,圣上要与金国和议?”
“金国已经传下话来,愿与我朝和议。如果圣上真有此意,将军在淮东的镇司恐怕就不能留在楚州,很有可能移到镇江府。”
“镇江府?那个地方离前线太远了,万一淮东前线有事,我根本来不及指挥军队。”
“将军,只怕到时候容不得将军不从。”
韩世忠沉吟不语,半响后才说道:“文大人,你也是使团成员之一,你真相信和议之事吗?”
李天俊毫不犹豫地说:“和议不可靠,但是朝廷中有人愿意相信,各位将军目前也就不得不相信。”
“若真和议,难道金人侵占我们的土地都不要了吗?”
李天俊笑道:“将军还会拘泥于这些条条框框?”
“出师无名,只怕军队还未出淮东,我的脑袋就先掉了。”
“将军一生征战无数,却不知哪一场战斗最让将军刻骨铭心?”
韩世忠双手一握:“自然是黄天荡一役,老夫率八千士卒围住十万金军,如不是出现了国…贼,那金兀术只怕早已被老夫宰了!”
黄天荡,位于健康府东北,是个只有一条水路的湾口。宋建炎三年,也就是1129年,金兀术统金兵南下,号称十万。金军一路势不可挡,很快攻破了建康府,兵锋直逼临安,宋高宗赵构慌忙逃窜。也就是这一次,赵构被吓得再也不能人事,失去了生养自己子嗣的能力。
金军进入江南后,大肆掳掠,各地军民集结于山寨、水寨,打击金军。金军处处受制,被迫在1130年初后撤。此时韩世忠已悄悄引兵八千余人以镇江为依托,封锁了长江一线。当时长江水流充沛,江面宽阔,渡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金兀术在南岸,最初领兵试图在镇江附近渡江,韩世忠却早已在焦山、金山等地布好了阵势,依托有利地形誓死抵抗。同时,夫人梁红玉亲自上阵擂鼓助战,宋水军士气大胜,干净利落地击败了金国临时拼凑起来的水军。
金兀术无法,只得率军向西寻找渡口,韩世忠一路围追堵截。金军本就不谙长江水道,在宋军追击下,仓促驶入了死水港黄天荡。韩世忠一见,立刻命船队封锁黄天荡唯一的入江水道,围住了金军,这一围就围了四十八天。金兀术想以掠夺的所有财物买道,被韩世忠严词拒绝。当时的金国元帅府左监军完颜昌大急,命令外围的军队急攻扬州、真州等地,却都被宋军击退。
眼看宋军就要取得大胜,不料出现了国…贼,在金兀术的重赏之下,有当地乡民领着金军一夜挖通老鹳河故道三十余里,连通了长江,金兀术才得以率军冲出黄天荡。金军顺水行至建康府附近时,被韩世忠发觉,并率水军沿北岸追堵。宋朝水军优势明显,金军一时仍旧无法渡江。偏偏此时,又有落地秀才王知全,因痛恨宋廷,特向金兀术献多条策:舟中载土、铺平板;无风时出击,掘新河占据有利水面;使用火箭攻击等,最终韩世忠惜败归镇江,金兀术渡江北归。王知全随金北归时,被俘的宋朝官吏趁其不备,把他推下船淹杀了,算是出了口恶气。
黄天荡一役虽然功亏一篑,但此战充分显示了宋水军的强大战力,打消了金试图一举灭宋的嚣张气焰,开始转而寻求代理人与宋直接战斗,这也是金朝大力扶持伪齐的一个重要原因。从这仗之后数十年,金朝的骑兵轻易不敢直接从水路复杂的淮东地区南侵,淮东地区成了四大防区中,战线最稳固的地区。
“大人,既然这陆地上不能直接攻击,咱们可以考虑从东边的水面攻过去啊。”
“东边的水面?你是说从海上进攻山东诸路?”
“大人,山东诸路固然重要,却不是我想的目标,我们可以把眼光放得更远一些。”
“更远一些?你是说绕过胶东,直扑金国的中京等地?”
“正是如此。将军,何不秘密组建一支海军,趁着和议之际袭扰敌军老巢,也让他们尝尝战火的滋味!”
(敬请期待第三卷灭杀金兀术—议和篇)
求收藏,求打赏……给点动力吧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88章 02…78。望海军渤海湾扬威
(全本小说网,。)
“依靠海军进攻金国?快把你心中的谋划,细细说来。”韩世忠一听到水军作战,顿时来了兴致。
“将军,这金国女真兴起于黑山白水之间,现在的完颜部原本也只是个小部族,靠着辽国的庇护,吞并了其他部族才强大起来,并最终灭辽侵宋。金国女真的人口数量并不多,但其男儿皆彪悍之卒,又谙熟马战,在平原地区罕逢对手。不是下官长他人志气灭我军的威风,若是从陆地北伐,无论河南、山东,还是河北诸路,大多为平原地区,实在是以己所短攻敌所长,所以我军始终处于守势,敌军则可以灵活选择战机。”
“不过换个思路,从水上北伐就容易多了。将军想必比我更清楚,金国水军孱弱,不堪一战。若是从海上进军,绕过胶东,直扑女真的中都地区。这个时候,女真骑士再善战也是无用。要么冒险与我军水上交战,要么只能重兵把守沿海城池,这是以我军所长攻敌所短,攻守之势逆也。”
韩世忠问道:“只是组建一支海军所需甚大,这如何是好?”
“韩将军,我们并不需要一只数量庞大海军去占领敌巢,只需要这只部队刚好可以攻下敌人的普通城池即可。他们可以乘船通过海面在辽东灵活穿梭,一方面吸引辽东义士,一方面牵制金军投放在中原地区的兵力,还能阻止金军在故地休养生息,实乃一举多得。”
“即使如此,海军的建设一时怕难以成型,花费也不是我这个淮东防区就能承受的。还是得上报朝廷……”
“将军,若上报朝廷,朝内那些主张议和的大员非但不会调拨物资粮款,而且还会严令将军不得组建海军扰敌,到时候将军怎么办?”
“那文大人有什么好办法吗?”
“可以秘密组建一支海军,以商蓄力,以寇扰敌。”
“愿闻其详!”
“将军,此次议和,金国会很快开放登州等地的互市。大人不妨就势上报朝廷,说欲在淮东通州开海上互市,与外国互通友好。朝廷巴不得有您这样的边防大帅回应议和,必定会应允。如此就有了召集商船出海的名义。秘密组建海军,打着商船的旗号先在海中寻得一个立足点,此事顺利的话,半年即可完成。”
“初期,只说是来往各国的商人,利用贸易积攒财富和物资。最后,招募组建千人的战船队,以海寇的名义,沿着渤海湾扰敌。金国就算有所怀疑,追查下来也只能怀疑是海盗作乱,而不会怀疑到我方。”
“只是这样组建起来的舰队,完全游离于大宋的军制之外,该如何控制呢?”韩世忠问道。
“首先,要选派那些可靠之人统领船队,与金国有血海深仇者最佳;其次,通过控制配属给他们的海船,来控制其规模。一只几千人的海军现在能给金国腹地造成巨大威胁,但对我大宋来说,这点水军算得了什么?就算真有一天这只船队反了,将军领兵灭它还不是轻而易举吗?”
“一时之间,哪里去寻那么多额外的海船和水手呢?”
“这就需要利用大人的宣抚使权利了。互市通航需要保证航线安全,将军不妨以这个为理由,诏安和讨伐散在各处的海寇,促使我们暗中扶持的海寇合并各方力量,最终成军。”
“如果要迅速成军,初期所需钱粮、军需巨大啊,这些很头疼。更头疼的是,你有适当的人选?”
“将军前些日子见过的李宝如何?此人与金国有不共戴天之仇,时刻不忘攻金北伐,不妨让他潜入海寇之中,扶持他秘密组建侵扰的海军。而且李宝是岳将军的人,这样一来,岳将军只怕也会为这支海军出些物资装备。”
“岳老弟倒是可靠,我现在就手书一封,把这个事情跟他说说。与金议和无异于与虎谋皮,要做好两手准备。只是你知道李宝去哪里吗?”
“我劝李宝将军寻义士张青去了,此人曾与李宝将军一同抗金,失败后无奈转到海面做了海寇,仍在寻机尽力击杀金贼,甚是可靠。组建时,以李宝副之加以牵制,必定大有可为。”
“好,那就先这样。你就着养伤的名义,且在我处再呆几日。我们再细细谋划一下。”
已是十一月下旬,使团回到康复府数日后,有飞马传信,要求韩世忠将治所移到镇江府,同时淮西、京西等各战区的帅府也都后撤,而且严令各军区只能加强防守,一兵一卒不得过江挑衅。
韩世忠接了公文,对李天俊大为佩服。请他和门下书吏一起,先是字斟句酌地写了封信,表示不愿后撤,誓死留在楚州为国守门,随后附上夸张了好几倍的泗州战损和战功奖赏表。不久朝廷又传下旨意,称赞了韩世忠的忠心,同时催促他后撤至镇江府,并表示一定满足他上报的军需。
韩世忠这才像个受了委屈的小媳妇似的,准备向南移动治所。此时朝廷还未明示要开互市,所以韩世忠也不提,只是命令淮东通州的主政官员以修海防的名义,重修修缮港口,建造和召集战船。
对李天俊的任命也已经下来了,据说王伦把他好好夸赞了一番,说了他不少好话,因此越过了正八品,直接升到了从七品,任工部的都水监丞,特派到顺昌府,充作京西、淮西淮河岸防修缮使陈规的副手。李天俊听了心头不由大笑,没想到陈规真有本事,当真给自己要来了修缮岸防的差事。
公文中还给了李天俊治理颖水差事,命他治理顺昌府境内的颖水河道。李天俊明白,这是在为鲁王私下开设的互市做准备。此外,李天俊的新官服和官身文牒都随公文一并送了来,免他去吏部报道,要他速回顺昌府。
得了公文,李天俊也不敢耽搁,当下向韩世忠告辞。临行前,韩世忠问他:“文大人,你有什么需要的吗?”
李天俊闻言咧嘴一笑:“韩将军,这话我等了好几天了,送我一大船干海带吧!”
(敬请期待第三卷灭杀金兀术—议和篇)
求收藏,求打赏……给点动力吧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89章 02…79。提纯碱海带有奇用
(全本小说网,。)
韩世忠听了大吃一惊:“一大船干海带,这得耗费多少还带才能制得?你要这么多海带干嘛?”。
“将军,我能说我特喜欢吃海带吗?”
“……少来蒙我。你既不愿说,也罢。按说这还带也不是什么稀罕物,值不了多少钱,但从来没人一下要这么多。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