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历史挑战赛 >

第38部分

历史挑战赛-第38部分

小说: 历史挑战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帮人只是轻轻借力金国的一封书信,却能毁掉你清誉,害我身处险地,还能让我二人彼此相恨,这些人当真打得一把好算盘。”李天俊恨恨地说道,然后站起来拱手行礼,“陈兄,刚才是我错怪你了。请陈兄原谅。”

    “文兄,快别如此,你这样更让我无地自容了。”陈寿昌赶忙扶起李天俊。两人又是感慨一番,大有同病相怜之意,相约去酒楼吃喝一番。临别前,陈寿昌无比关切地问道:“文兄出使金国,一定要多多保重自己。”李天俊点头应允。

    送走陈寿昌,天色已晚,李天俊回到驿站屋内静想。从掌握的历史来看,薛徽言的话自是真心的,只是他未必知道金国来信一事,有可能产生了误判;陈寿昌所说合情合理,有可能是事有巧合无奈而为,也有可能是故作姿态,想通过李天俊搏回自己的名声。

    最重要还是因为李天俊自身缺少在这官场上察言观色,明争暗斗的本事,只要历史上缺少对陈寿昌的记录,李天俊就不敢信他,最多把他从内心邪恶之徒重新变更为无关路人。

    如果真是完颜昌指定要人,自己此一去只怕不易脱身归来啊!更为头疼的是,此事与陈规提前主政顺昌府一样,都已与历史大不同。

    李天俊一直以来小心翼翼,生怕因过早干扰,而失去预知历史的优势,但现在看来,只要身在其中,就不可避免地引起历史的变动,利用历史为自己谋求的越多,历史的变动就越快。

    叹了口气,李天俊重新下定决心:来吧,我一个掌握历史走向的现代人,还怕了不成?

    第二日一早,李天俊依令来礼部,礼部派了专人,为初次出使的随员介绍外交礼仪。李天俊问了身边几人,却都是大夏、大理、吐蕃等国使团的随员,去金国的实实在在只有自己一人。[看来这古时候的培训还是太不专业了,居然不知道根据各国国情分别加以培训。]

    一旁有好心人告知,去金国最是危险,但凡有点门路的都走各种关系尽可能不去,朝廷怕新人到了金国惹出事端,选人时通常也只选不得不去的老人。几年间,偶尔有个把新人,却仗着九死一生的前程,往往放肆不来礼部参加培训,礼部通常也不予以追究。这段时间以来,像李天俊这样,作为新人出使金国,还规规矩矩来参加礼部培训的,实属罕见。李天俊这才恍然大悟:娘的,又被这帮小吏坑了。

    无视周围传来的异样或者同情的眼光,李天俊装出刻苦学习的样子,努力记忆着出使的注意事项。相对于立国多年的大夏、大理,金国的外交礼仪最随意,使团随员大体上跟着正使做就行了。只有一点,出使别国时,即使随员也要时刻保持大国的气节,但在金国见了官别管大小都要拜,要有求必应,实在办不了找正使商量想办法满足……

    上午一结束,李天俊立刻收拾好随身物品,昂着头,从从容容地从培训大院的门口溜走了。那把门的小吏还想吆喝他,却被旁人一拉,低声道:“别惹,去金国的。”那小吏立刻收声。[好啊,这待遇快赶上监狱里的死囚犯了。]

    回到驿馆,闲来无事,索性蒙头大睡。正在恍恍惚惚之间,被驿馆小吏推醒,说是薛大人派人来请。李天俊连忙换了衣衫,随来人行走,来到一酒楼之上。进了雅间,看到薛徽言正与一三十上下的中年男子畅谈。此人身形虽然瘦小,神采却十足,坐在那里看似儒雅又透着一股子硬气劲。

    李天俊赶忙上前问好,原来所请之人是薛徽言的老友,枢密院编修胡铨胡邦衡。三人落座,薛徽言笑着对胡铨说:“胡兄,这才是给你送羊腿之人。”

    原来羊腿难得,薛徽言特意把一半羊腿给自己的老友送了去。胡铨昨日吃了甚美,今日一定要来给李天俊送行。

    “多谢文大人的羊腿啊,想了好久不可得啊。”胡铨一脸满足地说。

    “胡大人客气了,我这全是无心之举啊。大人要是真喜欢,我从金国出使回来,一定设法给您带些来。”

    “文老弟此时竟能有如此心境,薛老弟,你这次真是交对人了,我稍微年长些,以后也叫我胡大哥吧。”胡铨又故意打趣道:“文老弟,吃人家嘴短,以后有事来找我,我一定尽力帮忙。不过,我只是个编修,你要些文章诗词还能帮忙找找,想要一千两银子我可帮不了啊!”说完,三人不禁哈哈大笑。

    稍待平静,李天俊看着胡铨说道:“胡大哥,小弟确有一事,不知大哥是否能帮忙啊?”

    求收藏,求打赏……给点动力吧(今日加更4/5)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67章 02…57。宋使北上敌侵泗州

    (全本小说网,。)

    闻听李天俊之言,两人一愣。胡铨面似有不悦,拿起酒杯轻饮了一下,才说道:“不知文大人有什么难处?”

    李天俊微微一笑,说道:“只是对编修一职好奇罢了,想请大人给为下官解惑。人都说,编修编撰历史,那各国的往来书信都是重要的依据,这些书信也要收拢到大人那吗?”

    胡铨见是此问,面色慢慢缓和下来了,说道:“不是说了吗,别什么大人了。文老弟想的不错,各国书信处理完毕后,要交给编修归档整理,作为修史的依据。”

    “那大哥岂不是掌握着我大宋与各国邦交的机密?有么有能说的吗?小弟甚是好奇。”

    “你怎么跟他一样,小孩似的,整日里对些不能说的事物好奇?不瞒二位老弟,虽说编修要以史实为依据,但实际上我们官小位卑,很多机密要件哪里能轮到我们看?我们日常整理不过普通来信罢了。”

    “那有没有普通来信又转成机密要件,不呈报给你的?”

    “可能有吧。既然决定不给我了,我也就看不到那信了。到底有没有此事,我不知。贤弟何以对编修这么有兴趣?难道不想作诗词,想来跟我写历史不成?”

    “那可没准,等我回来就去投奔胡大哥,胡大哥可一定要收留我啊”

    “带半扇肥羊来,一切好说;没有肥羊,啥也别说!”

    薛徽言见状,也忍不住出来打趣:“好,那我就来做个见证,咱们可一言为定!哈哈哈哈~~~~”

    九月七日,正式启程之日。李天俊等随员早早在城北等候,直到太阳高升,才见王伦携一人从城内过来。心里明白,必是副使朝请郎高公绘。使团人员齐备,当下也不多言,立时向金国进发。

    此时,京杭大运河北段因多年失修已不能再用,宿州和寿州等地又兵乱不止,只能取道泗州渡淮,然后经彭城,过山东西路诸州府,然后取道河北,经大名府、冀州、河间府、莫州、霸州等地到金的中都燕京(即北京)。

    此一路遥遥二千多里,按规定使团一天需行进八十里,粗粗算来,只是行至中都,就需要月余。好在此时正是秋高气爽的好节气,出使之人多少能少吃点苦头。在江南等地还可趁舟船,更是出使最为轻松的一段,王伦趁此机会约见了各个随员,那高公绘只在最开始露了一面,随后就到自己的船上隐居不出了。

    不到两日,使团已过淮河,来到泗州境内。此地现在由淮东防区的韩世忠部协防,一直倒也算安宁。王伦又把李天俊单独找来,与他细谈。

    “文大人,首次出使,这一路可还安稳?”

    “谢王大人关心。这一路舟船日夜行进,却又甚为安逸,不知不觉两日行进了二百多里,已经到泗州了。”

    “过了彭城就得走陆路,要开始吃苦了。也不知道我这把老骨头架子还撑不撑得住。”

    “王大人正值壮年,何出此言啊?这一路还要仰仗王大人多多庇护。”

    彼此客套完毕,王伦才正色对李天俊说:“李大人可知为何会加入我的使团?”

    李天俊笑了笑,说道:“王大人,我确实听到了些消息,说是金国指定要我去一趟。”

    “你这些也已知晓!?也好,省了我一番口舌。”王伦有点惊讶:“不错,你居然还没逃走,这几日也不见任何异常,胆子不小。”

    “王大人说笑了,我是进了健康府才知道的这些事的。自从礼部接了命令出来,再到加入您这个使团,这一路我老老实实地待着也就罢了;我要是想着逃跑,估计早就把我抓起来,关起来了。与其像个囚犯一样出使,我干嘛不让自己舒坦一些呢?”李天俊停了停,又接着说:“感谢王大人冒险告知此事。”

    “我冒险冒习惯了,哈哈,朝中那些破规定我可不鸟它,大不了以后别找我出使金国。”王伦一副不在意的样子,“倒是你有些麻烦。好在你到底是我使团的随员,这一路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我只怕到了金国,你被他们肆意扣住,那才真是棘手。”

    “王大人可知金国为何一定要我过去?”

    “后来听说了一些。说是暖气甚得皇族欢心,他们有意多打造些,所以需要从我朝召些工匠去。这一方面是个好消息,他们轻易不会威胁你的性命,没准还好吃好喝供着;同时也是个坏消息,很可能扣住你不让你回归大宋。”

    “大人,车到山前必有路,事到临头总会有办法的。何况今日出使不比以往,这几年着实与金打了几场硬仗,虽然还无法光复北地,但江南安稳,他们也不敢小瞧我大宋了。来日方长,还不知道谁打谁呢。”

    “文大人,你觉得我们能收复北地吗?”

    “只要朝廷光复之志坚定,官员士卒用命,我相信终有一日可以收复北地,把金人赶回自己的老家去。”

    “好好好,你小子跟其他人不一样。除了我,这里所有的人都是不得已来的,天天想的是一路上如何低调保命,回朝后再以此为资本尽量邀功。面对金人时,他们确确实实连一点志气也没有了。不过文大人,你也要尽量与金人虚与委蛇,不可时时事事强硬,白白丢了自己的性命。”

    “下官一定谨遵大人教诲。只是大人为何愿意出使金国呢?”

    “哈哈,这出使之事已经干了多次了,最是纯熟。刚开始我也害怕的要命,后来被他们扣了几年,私下反而认识了不少朋友。别听朝内那帮书呆子整天说什么金贼蛮夷,这金人跟咱们一样,吃喝拉撒,爱恨情仇,甚至拉帮结派互相争斗,有意思着呢。”

    王伦停了停继续说:“当然,私情归私情,国事不能忘。我愿意出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习惯了,习惯了在杀人不见血的谈判桌上搏杀,前一段让我空闲着,我反而浑身不自在。只是我谈判一直是给金送钱送物,甚至送人,颇为憋屈。这一点文大人比我强多了。”

    “王大人,不是下官有本事,而是弱国无外交啊。”

    王伦听了愣住,半响才回过味来:“你说的太对了,弱国无外交,谈判桌上想收获利益,还得战场给力才行!”

    正说着,突然有小吏过来禀报:“大人,大事不好,伪齐军攻入泗州了!”

    求收藏,求打赏……给点动力吧(今日加更5/5)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68章 02…58。伪齐离心改道归德

    (全本小说网,。)

    李天俊和王伦听了,连忙止住谈话,走出观瞧。使团舟船已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