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国去捣乱-第2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红缨已经不知去向何处。
“这……这等箭法,真妙哉!”
感受到一阵冷风自自己头顶穿过,严颜知道,黄忠得手了。面对这等超出自己不知道多少的弓法,严颜暗自佩服,若非自己与之是敌,他早就想与之切磋了。
“好弓法!”严颜朝城下喝道。
黄忠控制好了马匹,亦是回道:“将军箭法亦是精湛!”
二人笑罢,便各自回寨,黄忠细报阵前之事,刘备惊道:“蜀中竟有如此大将!”便问法正道:“孝直,不知此是何人?”
法正道:“主公,此人乃是巴郡太守,名唤严颜,忠勇无双,弓术超群,只怕与黄将军比,也不遑多让。今日欲破广汉,只怕遇见一强敌啊!”
黄忠亦是夸赞道:“此人弓术精湛,乃我所见第二人也!来日阵前,我必要再与他切磋一二!”
“汉升勇猛,我等自当鼓励;只是这严颜固守城池,难以攻取,又派将领驻守雒城,互为犄角,一时难以强攻。”
法正见状,略加思衬道:“既如此,主公领军三千,去取雒城,某与黄将军在此围城,待主公归来之时,必将广汉拿下!”
刘备从其言,便自领兵去取雒城,怎知这雒城地势险要,刘备按照张松所绘制的西蜀地形图寻了好些时候,方才在群山之中发现这座城池,便合而围之。
这雒城易守难攻,纵然城中只有一千兵马,但刘备久攻不下,一时陷入了僵持。
而广汉这边,黄忠日日求战,而严颜皆是避战不出,领黄忠法正二人颇为苦恼。眼见已过数月,军中粮草不足,难以持久,若再不攻下,只能来年再战了。
但刘备入蜀地,刘璋早已坚壁清野,仅凭涪水的那点粮草,根本无法持久;若在这样下去,只怕刘备不被刘璋攻破,就会被马腾击溃。
摆在他们面前的,几乎算是一盘死棋;如果不迅速拿下广汉、雒城,那几乎等于坐以待毙。
法正忽生一计,每日逐渐克扣军士粮草,佯装粮秣不足的模样,果然,众军抱怨,法正与黄忠便顺势而下,故意斩杀些许闹事的,强装镇定,暗中却密谋夜晚撤退。
正是因为他们这看似平常的举动,反被严颜的斥候探到;严颜得知刘备军意欲撤退,本有疑虑,但听到了探子的汇报之后,便深信不疑,哪有装作撤退还要杀人,并且选择深夜潜逃的?
严颜便于夜间子时寻小路出城,提前埋伏于山道之中,却不知早已中了法正计谋。
三更时候,黄忠领军自林道通过,忽闻林中一阵鼓响,严颜兵马倾巢出动,意欲打黄忠一个措手不及,却不想法正早已埋伏在密林之中,待严颜兵马尽起之后,又是一阵锣鼓声,法正军马尽起,万箭齐发,与黄忠夹击,大破严颜。
严颜自知中计,率领残部撤退,途中正遇黄忠;只见黄忠拈弓搭箭,意朝自己射来,严颜亦是弯弓,只闻一声呼啸,双方同时出箭,随着一声清脆悦耳的响动,犹如破九霄之音,久久不绝。
两支利箭,竟就这么的镶嵌在了一起!(我就喜欢吹牛)
众人大惊,他们听说过李广射石的典故,这两支箭舍得镶嵌在一起,他们可是闻所未闻,一时竟是呆在了原地。黄忠趁着这一丝工夫,便叫士兵将严颜残部合围。严颜不得已,缴械被擒。
严颜被擒,黄忠便也顺势拿下了广汉,未几,雒城的张翼、卓鹰感受刘备仁德,献城投降,刘备便撤回广汉,与黄忠汇合。
听闻那日夜袭之事,刘备不由得感慨:“二位将军神弓,必将名留青史!”
于是刘备又提出严颜,意欲收拢严颜;严颜虽然有意与黄忠共事,但念及旧主,却说道:“蜀中有断头将军,无投降将军也!”
这一番说辞明显表明了自己的气节,纵然刘备多方劝说,但严颜依旧不从。
难道是张飞死了,严颜对自己的相性没了?
但刘备又实在舍不得这个人才,便暂时将其扣押在牢中;黄忠见刘备意图将严颜关死,心中不满,恳求道:“主公,严颜将军虽是敌将,且无意投靠主公;汉升感严将军气节,还望主公放了他吧!”
“这……”
释放敌将是要经过深思熟虑的,哪有因为私人恩怨而擅自释放敌将的?毕竟放了敌将,他不感受你的恩德,将来还会成为你急难对付的敌人,还不如一刀杀了来的痛快!
原本刘备还有些担忧,毕竟严颜可不是一个好应付的敌人,但面对黄忠的请求,刘备心想自己入蜀不久,也不能得罪太多蜀地的人,最终还是选择放了严颜。
严颜虽然惊奇于刘备释放自己,但却并没有感谢刘备,只是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黄忠之后,朝成都逃去。
取广汉与雒城耗费了刘备几乎半年的时间,如今成都就在眼前,但一个最麻烦的事情却发生了。
刘备的军粮见底了。(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三百零七回 一将,一城
(全本小说网,。)
隐藏在丛山中的成都平原是蜀地为数不多的平原,涵盖面积极大,经河流的冲击成为天底下平原的翘楚。肥美的土地生产出颇具经济价值的农业产物,为这天府之国带来自然的馈赠(这不是舌尖上的中国)。
若要提到成都平原,则不得不提起一个叫做都江堰的地方,在东汉时期,此地名为都安堰;先秦时期李冰父子的开山凿路,使得都安堰的水流灌溉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被释放了的严颜虽然感激刘备与黄忠的恩情,但他知道,自己的主公是刘璋,所以他必须苟活下来,逃回成都。就算投降,那也得等到刘璋投降之后,再轮到他。
不过以他对刘璋的了解,只要他固守在成都,一定会选择投降;虽说刘璋懦弱,但此人对待百姓颇为仁慈,他必不愿看着成都的百姓遭受罹难。
严颜本来觉得自己已经活不下来了,但广汉之时,刘备听了黄忠的话,放了自己一马;既然如此,到时候跟着刘璋投降,既能效忠明主,又能成全气节,岂不美哉?
怀着这种想法,严颜马不停蹄的朝成都跑去。
成都城墙高耸,伫立在平原之上,远远看着那富饶坚固之地,严颜不由得加快了速度。他还在心想自己这么逃回去,刘璋会不会怀疑自己?如果怀疑,自己该怎么解释?
当他飞奔到成都城下,看见城上旌旗蔽空,却没见到一兵一卒,就连城池之外似乎也没有士兵把守;严颜正感到奇怪,便朝城楼上喝道:“我乃严颜,速速开城门!”
没有人回应严颜,好似这个城池已经没了人。
严颜心中突然升起一股不好的预感,难不成刘璋已经与李恢等人,抛下了成都百姓,抛下了自己以及阆中的张任,朝南中撤退了?
强烈的不安促使着严颜越发想要朝真相靠近,他想登上城墙,但没有云梯的支持,成都城这光滑的城墙想要攀登谈何容易?
无奈之下,严颜只能颇为大力的敲打城门,看看能不能吸引一些想要出城的成都百姓为自己打开城门。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成都里的一个想要出城的商人听见了严颜的敲打,得知他是刘璋的手下之后,畏畏缩缩的打开了城门。
“严将军……”那商人见是严颜,松了口气,忽然问道:“严将军,刘益州已经抛弃了成都,朝南中撤退了,将军为何还会来到此地?”
听到这个消息,严颜顿时愣在了原地,他没想到刘璋真的抛下了成都。
“刘益州真的朝南中撤离了?那他……几时离去的?”
那商人回道:“刘益州在听闻广汉陷落之时,便将早已准备好的金银、粮草等物装车,率领一千多人马朝南中撤离了。如今成都已是一座空城,刘益州让我们紧闭城门,等刘备来了之后再开城门,严将军,你也快朝南中撤退吧!”
“撤退吗……”
面对那商人的言语,严颜陷入了沉思,他已经可以确定,刘璋将自己以及张任等人抛弃了,自顾自的去南中享受快活了;或许在面对张松、法正等人反叛之后,刘璋以为自己和张任也会反叛,保全自己的性命。
但他与张任岂是这等贪生怕死之徒?刘璋越发不信任自己,严颜就越要证明自己的气节!
“不,我要镇守成都,就算只剩下最后一个人,我也要将成都死守下来!”
听闻此言的商人面做苦涩状,他可不想成都遭受战乱,要是自己的家产受到了损失怎么办?现在最为理想的情况,就是刘备兵不血刃拿下成都,安心治理蜀地,这对谁都好。
“严将军,成都百姓早已憎恶战乱,纵然将军不想投降,那也别牵连蜀中百姓啊!若刘备因将军缘故对成都人民心生怨恨,受苦的依旧是我们啊!”
严颜瞥了他一眼,叱骂道:“商人只知蝇头小利,哪知家国气节?纵然成都百姓不愿支持我,我一个人,也要镇守成都!”
商人欲哭无泪,怎么会有傻到这种程度的人?你一个人是成全了自己的气节,那你让成都数十万百姓怎么办?
严颜不再理会那商人,径直登上城楼,望着城下来来回回的成都百姓,高喝道:“成都的人民们,可否听老朽一言?”
一声高喝有动雷霆之势,百姓闻言,纷纷停下手中的工作,朝严颜望来;众人见是颇有名望的老将严颜,不由得肃然起敬,看看他想要说些什么。
“我主刘璋已经撤离此处,但某不可将成都拱手让与刘备,若诸位有心,可否祝我一臂之力,抵御刘备?”
严颜的演讲没有任何的修饰,朴素单调,短短几十个字将自己的意图表现的明明白白;这看似很好,但因为没有对刘璋抬高,所以这演讲显得苍白无力。你说让我们帮助刘璋抵御刘备,他刘璋都跑了,我们凭什么帮他抵御刘备?
面对严颜的演讲,并没有人给他反馈,众人面面相觑,又各自去干自己手中的事情了;毕竟帮助一个逃跑的君主,凭什么?到时候刘备追究下来,你倒是成全气节了,我们却要背锅!
严颜颇为尴尬的站在城墙之上,他没想到自己连一个人都号召不起来,镇守成都的心略有动摇;但他还是抗了过来,最终选择一个人镇守成都。
或许自己真的是失了智吧,但他也没觉得自己能在镇守成都之后活下来,其余事情,就让后人评说吧……
严颜将城内的碎石、油罐等东西全部收集起来,散布在城门四周;他不知道凭自己一个人能够镇守成都多久,但刘备没有攻城器具,自己只需要让城门不破便可。
话分两头,却说刘备本来已经快没有军粮了,但法正却是给他提出一计,那便是朝城中百姓借粮,立下字据,来年双倍奉还。果然,刘备瞬间得到万斛粮食,用以攻打成都。
就在此时,有斥候来报:“成都刘璋抛下益州,朝南中撤退,成都已是一座空城!”
刘备闻言大惊,心想这刘璋居然还有这等后手;若他撤退南中,自己还真的没办法去追他,毕竟连益州北部的马腾都还没有收拾,怎么去收拾他?
“军师有何看法?”
法正略加思衬道:“既然刘璋已经抛弃成都,我等正好可以兵不血刃拿下成都,至于他撤退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