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三国去捣乱 >

第202部分

回到三国去捣乱-第202部分

小说: 回到三国去捣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望着荀攸与董昭,曹操不知道说什么好;权力在手上握的久了,你只会想要更大的权力……

    原本曹操还打算再将四周稳定一下再讨论进爵之事,但没想到这二人来的如此早,以至于曹操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

    不过曹操对于荀攸的态度倒是有些好奇,问道:“公达,文若对此事有何见解?”

    “家叔尚未发表看法,不过依下官来看……叔父必然会阻止丞相进爵。”

    荀家世代效忠大汉,除了出现了几个异类,其他的都是秉持家族的中心思想,而荀彧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荀彧明言效忠曹操,其实是效忠汉室,不然为什么曹操的军议,他从来都没有参加过?

    “殒星又是什么看法?”

    “这……属下尚且不知。”

    荀罡本是太傅,但因为之前许昌屠杀之事,被刘协象征性的从太傅的位置上撤了下来,成了前将军,爵位不变,可以说是丝毫没有惩罚。但对于曹操而言,荀罡的意见似乎依旧挺重要的。

    曹操默然片刻,突然问道:“太祖帝曾说,异姓之人不可称公为王,公达……你荀家世代以大汉为根本,为何会做出这种事情来?”

    曹操也是明白这种事情的严重性,所以他必须确定自己手下亲信的态度。只见荀攸微微拱手,恭敬道:“公达只选择自己觉得正确的事情来做,家族之事……不足挂齿!”

    “这样啊……”

    荀攸的回答让曹操少了些许疑虑,见曹操仍在纠结,董昭连忙拿出一张布帛道:“丞相,此乃百官联名书,皆是同意丞相进爵!丞相切莫违背百官之望啊!”

    曹操见那布帛,洋洋洒洒数十人,皆是高官,但却没有荀彧与荀罡的名字,心中有些畏惧,毕竟不是全名通过,万一以后落得千古骂名如何是好?

    “操乃大汉之臣,如今为许侯已是心满意足,如何还敢僭越,此事万万不可!”

    见曹操主意已定,董昭荀攸二人互相对视一眼,也不敢强迫曹操,便缓缓退去。离开厅堂之后,董昭问荀攸道:“汉室倾颓,日薄西山,主公不愿进爵,恐失了民心,将来进退维谷,为之奈何?”

    荀攸道:“主公忧虑,我等不可迟缓,只需如此如此即可。”

    董昭闻言大喜,便与荀攸各自行事去了。

    数日之后,百官前往皇宫中朝拜议事,荀罡亦在其中,不过因为自己官职从太傅跌落到了前将军,只能在殿外候着,光看着就感觉无比窝火。

    但不知为何,荀罡今日看着周遭的臣子,感觉他们神情慌张,似乎隐瞒着什么事情一般。

    过了许久,朝堂之上忽然热闹了起来。

    “丞相功高九州,往陛下能够去丞相许侯之爵,上封为公!”

    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而且说这话的人数量似乎还不少;荀罡一惊,怎么突然就要给曹操封公爵了?这是不是太早了?

    却说朝堂之上,曹操目瞪口呆的看着跪拜在地上的朝臣,心里也是猜出了十之八九,必然是荀攸董昭召集这些臣子,让他们在朝堂之上“逼宫”。如今曹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俨然位极人臣,此时这些人跪拜在地上,皇帝会怎么想?

    他会觉得,曹操能耐了,要逼宫了!

    曹操很害怕,他不是害怕皇帝会对他下手,因为这根本不是事!他害怕的天下流言,是历史评价;万民会如何看,后世会如何看?这些才是曹操最害怕的事情。

    “请陛下恩准!”

    殿下许多人依旧跪拜在地上,让得曹操与刘协皆是不知所措。刘协以为是曹操导演的一出戏码,想着太祖皇帝定下的规矩,完全不想给曹操进爵,便连忙在朝中寻求支援。

    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荀罡,但荀罡被贬官了,早已经在殿外去了,远水解不了近渴啊!

    “太祖帝曾有规定,异姓之人不可称公为王……”

    须臾,殿中突然响起一道浑厚的声音,竟是之前被提拔成廷尉的荀彧。荀彧一脸严肃的看着曹操,又看了看跪拜在地上的请愿之人,走出队来。万人丛中,显得无比孤独。

    “陛下,此事决不可听从百官谗言!”

    刘协见是荀家的人出来为自己说话,当即大喜过望;而正当荀彧打算说些什么的时候,殿外一阵骚乱,荀罡竟是丝毫不顾礼仪冲上了殿来。

    “我与廷尉意见一致,决不可让异姓称公!”

    又来了一个救星,刘协瞬间放松了不少,看来大汉还是有忠臣的嘛……便问道:“却是为何?”

    紧接着便是将近两个时辰的辩驳,荀彧与荀罡二人极其孤单的对峙着满朝文武,嘴巴都说干了,就差吐出血来。但正因为如此,这些人并不能说服二人,让刘协正式封曹操为公爵。

    但这两小时的辩驳并非毫无效果,一直看戏的曹操正好通过这次事件,分别出了谁才是真正选择效忠于自己的人。而荀罡荀彧这对兄弟,根本不是和自己一根弦上的蚂蚱。

    必须要除掉此二人……

    因为荀罡二人的缘故,曹操封公的事情被暂时搁置了。

    刘协为了表彰荀罡,将其封为太常,位列九卿。

    但曹操的报复,才刚刚开始。

    建安六年春,荀彧因疏忽职守,被贬为将作大监;数日之后,又因为财政疏漏,被贬为宫守令,最后被百般刁难,成了个小小的郎中。

    但荀彧依旧忠于职守,很得刘协赏识;不过天算不过人算,曹操各种设计刁难,直到一日刘协出宫巡视,荀彧身为郎中守护一旁,被做了手脚的天子车辇忽然倒下,天子受伤。

    荀彧因为疏忽职守,被下了死牢。

    三日之后,被秘密处死于监狱之中。

    得知此事的刘协大为震惊,虽然知道是何人所为,但也无可奈何,只能罢朝三日,聊表抗议。

    为一个郎中而罢朝三日,大汉绝无仅有。

    至于荀罡则是披麻戴孝,在丞相府外哭诉,惹得曹操无比尴尬;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自己最为疼爱的儿子曹冲,也是跟着荀罡在外面一起哭诉。

    万不得已,曹操只能恢复荀彧的名誉,谥号“敬侯”,天子亲自扶棺下葬,礼遇之高,世间罕有。

    但仅仅五日之后,失去了荀彧阻挠的曹操再此被百官拥戴,天子孤立无援,万不得已只得准了百官奏折。

    建安六年秋,曹操进爵魏公,改土建国,封地谯、陈、梁、汝南、沛、陈留、济阴、山阳共计八郡,消息一出,天下震动。(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二百七十一回 我意斩凌霄

    (全本小说网,。)

    悠扬琴声罢,曲终故人离,遥遥淯水巅,谁人知怀惜。

    淯水之旁,荀罡轻抚琴弦,琴声飘荡在淯水之上,或悲戚,或高亢,琴音不绝,百鸟朝凤。

    荀罡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里,高山流水,不过如此。对于荀彧的离世,他极其悲痛,纵然曹操恢复了荀彧的名分,但荀罡还是感觉咽不下这一口气!

    他浑然不知,已经有一人站在了他身后。

    那人顺着琴声,走到了仙山,走到了东湖,游遍了山川,看遍了人间。

    “琴音婉转,却忧虑甚多,反倒让这一曲高亢处显得忧郁了不少……嘛,或许这样也不错。”

    荀罡琴声骤停,兀的转过身来,竟是许久不见的荀表。兄弟二人见面已毕,荀表问道:“三位为何在此处抚琴?”

    “你不是知道我所有的事情吗,来猜猜啊!”

    荀罡言语似乎颇为放松,完全没有之前的那种忧愤之感;但荀表只是微微的笑了笑,荀罡心中想着什么,他又如何不知道?

    “文若之死,某深感痛惜,但你切莫因此作出什么违逆之举……”

    话未说完,荀罡却是打断道:“什么违逆之举?我一直在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没触犯王法,何来违逆?”

    言语之中,荀罡的不满已是极其清晰,甚至蕴含着无穷的震怒;对曹操的震怒,对他那魏国的震怒。

    荀表摇头道:“你欲如何?”

    “我不仅要用计杀死曹操,还要让他辛苦打下来的疆土分崩离析!”

    “文若已死,你这举措不过徒增伤亡罢了!三弟……不,荀罡,我当年那个爱民如子,活泼可爱的三弟哪里去了?”

    荀表言语虽然平淡,但荀罡却早已听出了其中的无奈;他笑了笑,说道:“爱民如子的是我,活泼可爱的还是我,而睚眦必报,毁坏这江山的……依旧是我。”

    “这对你有什么好处?”荀表似乎还想劝诫,“文若死了,你这样只能给自己徒增骂名!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害死曹操,扶持曹冲为主,让野心蓬勃的曹丕心怀不满,借此离间曹家!等自己权力大位坐稳之后,将曹冲杀害,自立为主!”

    荀罡酝酿了数年的计谋,被荀表一语戳破;不过荀罡满脸无所谓,反是问道:“兄长,乱世之中何来对错?当年我愿意屈膝于曹贼,如今我为何又不能从他手中逃脱?或许有人说我两面三刀,薄情寡义,但我不在乎!忍了这么多年,我可不会因为别人的脸色而放弃自己的行为!”

    “你……哎,孺子不可教也!”

    荀表已经彻底没办法与荀罡交流了,他有他的道,我有我的路,兄弟分别多年,情感稀疏,哪里还有本事让他听自己的话?

    “若女荀在此……你也不至于变成如此模样!”

    荀表开始怀念起荀采了,别的不说,荀罡可能不听荀爽的话,但绝对不可能不听荀采的话。

    “女兄是我等害死的,我对其有愧疚,自然会听……”

    二人沉默不语,忽在此时,湖面一阵漩涡掀起,仿佛万条青鱼在水中环游;只听轰隆一声巨响,那道波涛竟是冲天而起,落于九天,堕于凡尘!

    “这是……”

    荀罡正惊疑间,忽见荀表微微低头,恭声道:“师父!”

    师父?

    一名身着白袍的道士忽然出现在了荀罡的面前,荀罡不知道他什么时候钻出来的,完全像是凭空显现出来的一般。

    “乌角先生?”

    荀罡自然不会不认得左慈,毕竟之前在下邳,就是他将貂蝉给带走了,还让自己出了不少的洋相。不过看着左慈那一脸严肃的神态,荀罡觉得事情似乎并不会那么简单。

    “看来你还不受教训,当初真的不该救你……”左慈忽然说了一句荀罡听不懂的话。

    左慈说的自然就是北斗南斗弈棋之事,只不过此事已经过去了近十年,如今已是悔之晚矣。

    但荀罡并没有理会他。

    “荀罡,你所求的究竟是什么?”左慈问道,“是君临天下,是仁布四海?是驱逐异端,是光兴中华?……呵呵,依老夫来看,你什么都不打算,你早已经忘了自己打算做什么。”

    打算做什么?

    十年前,荀罡的志向乃是驱逐鞑虏;他没有太大的野心,不想君临天下,所以匡汉还是不匡汉,对他而言都没有任何的损失。

    而如今,荀罡不再是十年前的那个荀罡。他要杀死所有仇人,要登上权力的最高点,很有可能会成为第二个曹操……或许比他更为奸邪。

    当年自己最讨厌什么人?

    渴求名望之人?渴求权力之人?时过境迁,自己竟然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