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三国去捣乱 >

第184部分

回到三国去捣乱-第184部分

小说: 回到三国去捣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干老臣纷纷点头,仿佛对于孙权的生死置若罔闻;而一旁的吕范、凌操等新晋臣子,似乎心有不满,表情严肃。

    “诸位老将军切莫说出如此话来,而今主公生死未卜,我等在此议论今后乃分内之事;不过若是如此来说主公,只怕有些不妥吧!”

    周瑜微微一笑,既不得罪老臣,也不得罪新人。

    “江东不可一日无主,伯符如今正巧驻扎在豫章,也得到了德谋的认可;若主公真有一个三长两短,我等便将他迎回吴郡,令他做江东之主吧!”黄盖如此说道。

    “某亦有此意。”韩当附和道。

    哪知凌操忽然说道:“不可!孙策乃弑父杀君之人,将之迎回江东,岂不败坏我江东英豪的名声?此事不妥!”

    “弑父杀君,不过片面之词罢了……”周瑜面色忽然严肃,似乎不容他人诋毁孙策,“仅凭一柄专人打造的雕翎箭便认定其为凶手,未免太过愚昧;据说当时有一个名为吕公的偏将也是替孙策拿过箭袋,之后便消失无踪,为何无人查起此事?”

    “很明显,因为当初孙策与孙坚交恶,所有人都理所当然的给他扣上了弑父杀君的帽子;真相什么的并不重要,只要有人背锅,那便成功了。而且黄老将军等人几乎绝口不谈此事,难道无有蹊跷吗?”

    “这……”

    凌操等人欲言又止,随即看着黄盖韩当二人,二人轻叹了口气,说道:“虽我等不知杀文台之人是谁,但伯符,应当是无辜的……”

    “何以见得?”

    “当年伯符以文台古锭刀起誓,若他受冤,则古锭刀染上他的鲜血;后来他以刃划掌心,古锭刀并未沾染任何鲜血,以天证,便足以证明其清白。”

    “不可排除偶然情况……”吕范摇头道。

    “汝等识孙策否?”韩当忽然起身怒道,“汝等未见孙策一面,却在此间侃侃而谈!不过听信了片面之词罢了,为何却如同自己亲眼见到孙策杀父?”

    凌操、吕范二人不敢言语,毕竟面对这些老臣的怒火,他们只能选择躲避,而不是与之争论。

    “罢了,诸位都别吵了!”周瑜喝止道,“主公若真的有个三长两短,莫不是立文台将军三子孙翊?诸位莫忘了,这位三公子如今才十二岁,如何担当江东大任?孙贲将军又非文台将军亲子,若诸位还有除了孙策的第二人选?”

    说实话,这些人在这里妄论孙权生死,本是一大罪,不过事到如今他们竟是毫无顾忌,仿佛孙权的威严早已荡然无存。笑话,要不是这家伙一意孤行,不听劝诫,如今岂会落到如此境地?

    “唯孙伯符一人而已……”黄盖慨叹道,“如今想来,真是悔恨不堪;若当初并未听文台遗言立二公子为主,只怕伯符如今已经兵出江东,谋取天下了!”

    众人似乎已经打定了孙权死后孙策接任的事情,但孙权如今还在挣扎着,仿佛没那么容易死去;他强忍着心中那抹淡淡的意识,与疼痛斗争着。

    医工倒也没有令孙权失望,经过一番复杂的治疗之后,医工终于是止住了血,并且对其断臂处进行了简单地包扎,只要伤口不感染,似乎过不了多久就能痊愈,只不过少一只手,将来会有许多的不便。

    “累死我也,累死我也!”医工擦去额上的热汗,心中害怕到了极点,毕竟他也不知道孙权死后,那些家伙会对自己做些什么。如今孙权暂时脱离了危险期,他也可以松一口气了。

    “徒儿你在此处看一下,为师去休息片刻,一有异动,立马来找为师!”

    医工对一旁的徒弟简单交代了一番后,便拖着疲惫地身体走了下去。那徒弟约莫十二三岁的模样,眼睛水灵灵的,看上去天真无邪。

    “韩医工在否?”

    未几,忽闻帐外一声响,一名士兵模样的人将营帐掀开走了进来,那小子连忙阻挡道:“不可不可,病患如今正在休息,将军请先出去!”

    那士卒笑道:“黄盖将军命在下送来一副祖传药膏,让在下给主公敷用,还望你能行个方便,让在下好交差。”

    小孩一脸质疑的看着药膏,疑惑道:“不会有毒吧……”

    “此乃黄盖将军的药膏,怎会有毒?”

    “哦,那你放在这里吧,我会让师傅给他用的。”

    士兵恳求道:“你就行行好吧,若黄盖将军知道在下没有给主公敷上,必定军法处置!”

    按照医生的规定,他们是不能让这些人随便的给病患敷药的,毕竟谁知道会不会有副作用?但这个小徒弟跟着那医工才几月时间,病患甚少,连点皮毛都没能学到,所以不懂规矩,有拗不过那士兵,只能让他上去敷药了。

    士兵笑着道了声谢,脸上竟是露出一抹怪异的笑容。

    是夜,孙权因抢救无效,暴病而亡。

    垂钩戏珠玉,轻舟一浪平,是船不是船,美玉非无暇。

    垂钩,乃“仯保分橛瘢闶且桓觥靶 弊郑磺嶂郏纭靶摹钡祝似奖闶瞧涞悖闶且桓觥靶摹弊帧J谴皇谴烙穹俏尴尽4耸侵郏骋簟爸堋保よ烙裰猓谴裼需Γ收饬骄涠际撬抵荑げ恢抑狻

    因而此诗句之意,便是小心周瑜不忠。

    诗词,终应也。(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二百四十四回 入主江东

    (全本小说网,。)

    孙权一死,周瑜等人似乎早有准备一般,全军缟素;而王朗似乎知道孙权已死,立马带兵出城想要偷袭吴军,不曾想反被周瑜设下埋伏,落马被擒。

    王朗这才知道,孙权根本不是这些人的主心骨,倒不如说那是一个有一定自由的傀儡罢了;真正的权利,一直掌握在黄盖、韩当等老臣手中,也就是说,孙权这个位置上是谁根本不重要。

    毕竟一个十五岁的人,权谋岂是这些老人的对手?

    断掉孙权一臂,导致其死亡,王朗自然没有办法逃脱干系,被周瑜带出辕门,斩首示众。

    王朗死后,周瑜迅速带兵攻下了建安,自此,吴军手中握有除豫章、庐陵、柴桑三地的所有江东土地。之后便是取淮南,进荆州,吞并天下!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江东有主。

    经过老臣的一番商议,决定计划不变,请孙策入主江东,便即刻让周瑜书写书信,请驻扎在豫章的孙策即刻前来吴地,领吴郡太守大印。

    这印是朝廷颁发的,亦或可以说是曹操颁发的;为了巩固后方,曹操听从了荀罡的意见,封孙权为吴郡太守,领吴侯。如今倒好,这所有的名号,全部都交给孙策了。

    孙策收到周瑜的书信,也不知该喜还是该忧,毕竟自己的亲弟弟死了,自己心里面还是颇不痛快的;虽说孙权处处给自己制造麻烦,但毕竟亲兄弟,如今身死,他如何不感慨?

    “伯符,走吧……”

    程普看着书信,心中五味杂陈,孙权年少多智,颇得孙坚喜欢,如今十五岁便病发身亡,岂不惋惜?

    孙策轻应了一声,回头望着帷幕后面的荀罡,苦笑道:“荀太尉,此间事毕,尊驾也该回许昌了吧?”

    “用完了我,就想把我赶走了?”

    荀罡缓缓走出帷幕,面色并不好看,他本以为会在这里再待一段时间,直到把孙权扳倒;但万万没想到,孙权在孙策的兵马攻来之前,就魂归西去。这下倒好,自己对孙策的人情瞬间降低了不少。

    孙策连连赔笑:“自然不敢,荀太尉有恩于在下,在下自然不敢怠慢,日后有所需要,策必当相助,不敢推辞!”

    “我不需要你的口头允诺,你只需要先帮我一件事情,此恩便两不相欠。”

    孙策一喜,毕竟人情债最难还,连忙问道:“不知太尉有何要求?”

    “你只需要出兵替我牵制袁术便可。”

    孙策一愣,就这点?要知道江东统一之后,袁术自然就成了他他进军中原的眼中钉肉中刺,别说荀罡要求了,就是孙策自己,都有可能在发展一段时间后去攻打他。

    仅仅牵制,还无法动及孙策筋骨,荀罡用这个来做交涉,孙策岂不是赚翻了?

    “没了?”

    “没了。”

    孙策有些不知所措,他看着程普,又看着太史慈,二人都是一脸懵逼,毕竟稍微有点军事政治头脑的人都看得出来,荀罡完全是在做亏本生意。

    “……明白了,三日之后,我即刻出兵牵制袁术!”

    荀罡微微点头,虽说心有不甘,但事已至此,只能完成曹操布置给自己的任务了。随即与众人道了别,便带着陈到以及数十名护卫离开了。

    “此事之后,我等便是敌人。”

    孙策依旧记得这番话,但他不知道,荀罡是从哪里来的这番自信,与自己为敌?

    “走吧,去吴郡。”

    一番简单的打理之后,孙策留蒋钦守豫章,令程普依旧领本部兵马,屯扎柴桑,静观刘表动向,自己则是带着太史慈以及一千兵马,径直前往吴郡了。

    周瑜带着黄盖、韩当、凌操、周泰等二十名将领,率军两千,出城二十里迎接孙策。众人见孙策英姿雄发,大有乃父气节,均是感慨。

    兄弟二人一番嘘寒问暖,便进吴郡处理剩下业务,凡是对平定江东有功劳之臣子、将士,皆是因功封赏,顿时如甘露四降,众皆称道。

    其后,孙策派人安抚丹阳、吴郡、会稽三郡士族,并且重用其中有才有德之人,顿时填补了江东的职位空缺。其中以顾、陆、张、朱四家杰人辈出,颇受重用,故称之为“吴之四姓”。

    虽然会稽太守王朗杀了孙权,但孙策依旧重用其原本手下虞翻等人,一时贤名遍布,众人皆道江东出了一杰出之主,便逐渐忘了孙权死亡之事。

    此刻曹操正在筹备第二次攻打张绣之事,而孙策便也按照之前的诺言来行,出兵骚扰袁术所占领的庐江,守将张勋多次防守,但孙策总是一副起兵数万,势必要拿下庐江的模样。

    张勋畏惧,便朝寿春袁术请求支援,袁术当即拨兵五万,来救张勋;怎料袁术兵马刚到,孙策立马打起了游击战,并不与袁术正面碰撞,反是侧面出击,屡屡骚扰其兵马,烦不胜烦。

    就在袁术的部队准备发起全面总攻的时候,骚扰了庐江近半个月的孙策,竟是忽然撤退了。

    因为他们的任务已经完成了,曹操顺利拿下了南阳,如今回许都整顿兵马,兵锋一转,就欲对吕布下手了。

    荀罡回道许都之后,受到了朝廷的褒奖,不过倒还不如说是曹操的褒奖。本以为会有一出大戏上演,却没想到曹操忽然废置三公,设立丞相领三公之权,并自立为丞相,荀罡的太尉自然就没有用了。

    不过既然要褒奖荀罡,曹操自然不会怠慢他,竟是不顾臣下反对,任命荀罡为太傅。要知道太傅位列上公,比三公的职位更高,如今曹操废三公立丞相,虽说职称极大,但明面上却是在荀罡的下面。

    自周以来,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上公,不过汉时仅有太傅一职;董卓曾自领过太师,不过那也只是转瞬即逝的烟花罢了。太傅一般是皇帝登基之初,为打理朝政而设立,权力极大;不过曹操立丞相反倒是制约了荀罡,以至于荀罡最后连手上太尉的权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