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三国去捣乱 >

第178部分

回到三国去捣乱-第178部分

小说: 回到三国去捣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Γ恢雍未μ统鲆恢世丛谀嗟厣匣艘桓鋈Γ婕戳街肝⑶崆嵋欢故欠稍境鲆惶跤憷矗闵砩匣拐醋挪簧俚乃眨路鸶崭沾铀械龀隼吹囊谎

    “这……这是何故?”曹操不知道荀表用的什么怪异法术,竟是能够凭空钓出一条鱼来!别说他,就连一旁的刘备与荀罡也是呆在原地,心想这绝对不可能,但那鱼又分明是真的,这……

    荀表微微一笑,将那条鱼呈给曹操,说道:“此乃松江之鲈,味道鲜美,献与司空。在下道术不过师父之万一,便能够以遁甲之术千里钓鱼;以师父才能,将吕布送回徐州并非难事……”

    荀表这一手段不由得曹操不信,而且有这手段,何须诓骗自己?无奈之下,曹操只得选择退兵回许昌去了。而刘备虽然心有不满,但却也找不出破绽来;何况自己刚来曹操这里,官职也没有荀罡大,还是不要太过放肆的好……

    曹操似乎不想放过荀表,想要拉拢他,便笑道:“不知先生可愿为我效力?以先生之才,将来为太师、太傅也不无可能……”

    “司空美意,在下心领了,只是在下习道之人,闲云野鹤,在朝中是坐不住的……”

    曹操自然明白他的意思,也不敢强留,便与荀表道了别,准备撤军;而刘备则是恨恨的看着荀罡荀表兄弟,心中暗道:“荀罡,吾誓为三弟报仇!无论是你,还是吕布,我都会一个个杀死!”

    荀罡暂时朝曹操请辞,说自己要与兄长洽谈,曹操心想这也没有什么,便将荀罡落在后面。荀罡下马与荀表席地而坐,而今荀表已经三十岁的模样,但荀罡却觉得他越发显得年轻了,可能是长期修道的缘故吧……

    荀罡本欲询问荀表生活情况怎么样的,但荀表皆是闭口不谈,而当荀罡打算说自己过得如何的时候,荀表又是说道:“弟弟不必多言,汝之事迹,我全听师父说过了。我只想告诉你,你只需要走觉得自己正确的道路便可……”

    荀表并没有告诉荀罡关于南北斗对弈之事,虽然荀罡当时在场,但在事后已经没了回忆,而荀表自己也是闭口不谈此事,毕竟违反天规。如今荀表不让荀罡多言,也不说自己的事情,二人的对话似乎就僵硬了起来,竟是不知道说什么的好。

    忽然,荀表开口说道:“弟弟,你可记得你女兄之女?”

    荀罡一惊,这才想起自己还有一个外甥女,自己出山之后便再没有管过她的事情;据说当时是荀爽在带她,不过荀爽死后,荀罡却也不知道她的下落了。

    “你这舅舅做的甚是怠慢,竟是从未关注过你那外甥女……”荀表苦笑一声,“你可别忘了,她的名字是你取的,而且她现在已经八岁了,距离及笄也不算远了,你这个做舅舅的也得负起责任来啊……”

    记得……自己给她取得名字好像叫阴沐吧?荀罡有些糊涂,毕竟都好多年前的事情了。他转过头来问道:“阴沐她……在兄长处?”

    荀表点了点头,眼中若有哀伤:“父亲死后,我便将之接到了天柱山,师父虽然让她修习道术,但她却之读《韩非子》、《管子》等兵政之书,说是将来要辅佐你……这小家伙,明明从来没有与你打过照面,怎的如此想帮你?”

    荀罡尴尬的挠了挠头,虽然他没见过自己的这个外甥女,但因为是他姐姐的女儿,所以心中感觉无比亲近。荀表又是说道:“再过些年,我便将她送到你这里,你可不要怠慢人家啊……”

    “愚弟明白。”

    “其他的也无甚可说,你我今日就此分别吧……”荀表缓缓起身,脸上露出一抹笑意,“三弟,切记为兄一言,任何事情……不能超出底线。”

    荀罡不解,便问其缘故,荀表笑而不答,荀罡无奈,只得目送荀表驾鹤离去,自己则是缓缓跟上了曹操的队伍。

    底线……什么底线?

    难道是,手握权力的底线?(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二百三十五回 谋贾诩

    (全本小说网,。)

    刘备随曹操一同回了许昌,曹操表刘备为豫州牧,增兵三千、粮秣万斛,命其屯扎小沛,以图将来攻打吕布;刘备忧虑,但恰逢刘协加封吕布为镇东将军诏书发布出去,曹操便以天子名义领二人和解,刘备依旧驻扎小沛。

    不过刘备似乎并不服气,毕竟荀罡不死,大仇难报,便寻思着暂时依附曹操以求暗杀荀罡之机。但荀罡在京中势力仅低于曹操,杀之谈何容易?何况天子脚下,不容杀生,刘备毕竟自诩汉室之后,岂能在天子脚下杀人?不得已之下,刘备便率领旧部重回小沛,为曹操当先锋去了。

    而流落在兖州的关羽听闻刘备又回小沛,连忙前来依附,嘘寒问暖之间,刘备言语不乏对荀罡的恨意,关羽便献计道:“兄长欲为三弟报仇,必得依附曹操之下;依愚弟来看,吕布必然会寻机攻打兄长,届时兄长又能依附曹操,待解决吕布这贼人之后,便可在许昌下手!”

    刘备依其计,暗中与曹操联络,本欲一鼓作气拿下吕布。未曾想曹操忽然收到线报,言张济之侄张绣屯兵南阳,与刘表联盟,意图迎回帝驾,曹操震怒,当即点兵五万,朝宛城进发,决定一举拿下张绣,其后吞并刘表。

    听闻曹操意图攻打张绣,程昱反驳道:“主公欲攻张绣,起兵甚多,若吕布借机与袁术联盟,进攻我军后方,却是如何?”又有一人,乃是近日荀彧举荐的满宠说道:“吕布不足为惧,尚有刘备以为门户,主要是淮南袁术拥兵自重,时有篡逆之心,若他借机攻打我等,亦或是乘此机会称帝,我等当如何?”

    这确实是曹操所忧虑之事,他望着一旁久久不说话的荀攸与郭嘉二人,问道:“你二人意见如何?”

    二人异口同声答道:“可攻。”

    曹操惊咦一声,疑惑道:“为何?”

    荀攸瞥了眼郭嘉,轻声道:“袁术守成之贼,不过依仗手中兵力作威淮南罢了!何况袁术目光一直盯着徐州,并无进攻豫州之心。只要吕布尚在,袁术便不会进攻我等后方……”

    “不过吾所忧者,乃河北袁绍。”郭嘉补充道,“听闻袁绍近几日数败公孙瓒,只怕不出两年,公孙瓒必会被袁绍所灭;若袁绍觊觎中原土地,难保不会借此机会攻打兖州之地……”

    “袁绍不足忧哉,只需馈以金银、粮秣,扬言助他攻打公孙瓒便可;如此而来,袁绍势必要将并州、幽州等地收服之后,再来与司空决一死战!”

    忽然之间,一道声音响彻大殿,众人视之,竟不知荀罡何时从后门走了出来;不过因为司空府与太尉府之间的墙体已经开出了自由通行的大门,曹操并不吃惊。如果荀罡没有突然参加这场军议,只怕曹操才会吃惊。

    “此乃良计,如此看来……张绣死期不远矣!”曹操抚掌大笑,仿佛对张绣刘表志在必得;却没想到荀罡忽然摇头,笑道:“司空高兴的太早,方才公达所说虽有道理,但难保吕布不会记恨主公,与袁术结盟……”说到这里,荀罡呼吸一窒,似是想起了之前吕布打算与袁术和亲之事,心中惴惴不安,竟是说了一半忘记接着说了。

    “结盟之后呢?”曹操似乎发觉了荀罡的异样,“荀太尉仿佛有难言之隐啊,可否与曹某说说?”

    荀罡缓过神来,连连摆手道:“在下私事,不足挂齿!”

    不过他的这番举动自然引起了曹操的注意,荀罡刚才说到吕布与袁术结盟的时候突然语塞,想必是与此事有关。记得上次吕布本打算和袁术联姻来着……联姻?

    曹操笑了,他似乎懂了。

    荀罡继续说道:“时有突然,难保不会有如此情况,因此在下希望司空允许在下前去江东,与刚刚平定吴地的孙权游说,让他牵制袁术。此人将玉玺抵押在袁术处,想必对袁术心有芥蒂,若司空与他联盟制约袁术,想必袁术也不敢随意进攻豫州。”

    荀罡自然不会告诉曹操自己和孙策联络的事情,毕竟这种话说出来不过徒增他的怀疑罢了。而且现在已经到了建安元年春天,与孙策联络的日子也快到了,荀罡正愁没有机会出许昌呢,这下倒好,张绣给了自己这个机会,怎么能不把握好?

    一旁的郭嘉似乎猜出荀罡的意图,便连忙附议道:“主公,太尉之言甚是有理,况且孙权年幼易于控制,听闻此人性格自大,时常不听麾下谏言,既然如此,依靠太尉之能,必然可以将其说服!”

    荀攸程昱等人似乎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他们仿佛觉得有些不对劲的地方,但又说不出来有什么不对劲,便纷纷附议。曹操闻言也不含糊,允了荀罡的要求,自己则是去进宫请命去了。

    在与郭嘉的一唱一和之下,荀罡感觉请命的事情颇为简单,便打算回府,却没想到正好遇见了曹丕。曹丕方才便在殿外偷听,听闻荀罡要去江东游说孙权,便提出自己也想去的想法;但荀罡此番决计不能带外人的,便拒绝了曹丕,但却让曹丕向曹操请命,让他此番也随军前去征讨张绣,想必曹操不会拒绝的。

    曹丕欣然接受了荀罡的建议,行动雷厉风行,就连荀罡都吃了一惊;自从当初荀罡坑了曹丕以来,曹丕似乎决定就更为果断了,着实让荀罡吃了一惊。只怕现在再如同之前狩猎一样让他杀死麋鹿,他都能够毫不手软的将其杀死。

    曹丕的成长,太过迅速,迅速道连荀罡都难以把控。

    荀罡回了府邸,叫来陈到、许褚、魏延三名亲信将领,并准备让其中一人随自己前去豫章与孙策汇合;三人纷纷请命,最终荀罡决定以抓阄的形式选取,最终由陈到抽得上签,随即下去点五十精英保护荀罡了。许褚、魏延二人闷闷不乐,但荀罡却有另外的命令交给他们。

    荀罡让他二人随同曹操征讨张绣,二人大喜,毕竟这可是他们建功立业的机会;虽然说帮助曹操并非他们心中之愿,但既然荀罡允诺,这也没什么不可的。不过荀罡却告知他们,张绣麾下有一谋士,名为贾诩,一旦发现此人,就地格杀!

    二人疑惑不已,心道你让杀死张绣也就罢了,为何一定要杀死那个叫贾诩的?荀罡便说此人乃毒士,为保自己性命丝毫不顾千百万百姓死活,长安如今如同炼狱一般,便是这贾诩的缘故。二人听闻之后方明白荀罡的用意,此人危害甚大,为了天下苍生,此人必杀之。

    纵观历史,贾诩不可不谓之奇才!以数万人口为祭品,只为自己能够活下去。而且此人诡计多端,从不在乎什么仁义之名,只是就事用谋,因此后人也称之为“毒士”;贾诩后来官至太尉,但却也没有因为功高震主而死,只是颇为平凡的死去,在乱世之中极其难得。不过乱世之中并无贵贱之分,活下去就是胜者,所以贾诩的行为无可非议;不过在当时人的眼中,此人就是祸国殃民的象征,荀罡便是借此来煽动魏延二人对贾诩的仇恨。

    荀罡并不厌恶贾诩,或者说是又爱又恨;因为他知道,自己是无法收得贾诩的,他必然会投靠曹操。但若是如此,贾诩将来必定会成为一个可怕的敌人,为了防止此事发生,荀罡必须将他杀死!

    这是一个死命令,就算是他投靠了曹操,暗杀也必须将他杀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