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闲臣风流 >

第83部分

闲臣风流-第83部分

小说: 闲臣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子过得苦啊,官不聊生啊,这工作干不下去了啊,我要辞职回家当地主吃租子啊!

    老朱一听:“哟喝,这官可不是你想不干不就干的。合着你当官就是想压榨百姓发财啊,其心不正,杀了!”

    “啊,要饿死了,饿死的百姓你就看不到了?一路哭不如一家哭,杀了!”

    “工作干不下去了?那是你闹情绪,对抗中央,是对朝庭心怀不满,是对朕不忠,杀了!”

    “回家当地主吃租子?回家当豪强吧,是不是还要修筑坞堡,聚游侠,你想干什么,杀了!”

    杀过几茬,官员们都不敢叫着要辞职了。

    如此,这个制度就从洪武年间延续到现在。你要想辞去公职,可以,得吏部批准,不然就得继续干下去。比如右佥都御使,凤阳巡抚,当今淮北地区最高军政长官,抗倭英雄唐顺之,当年因为和内阁首辅张璁不在一个节奏上,看这个所谓的奸佞也不顺眼,欲要辞去兵部主事一职回家。老张可不是善人,你要走,你走了我还怎么折腾你?

    直接否决,让唐大人在京城郁闷地呆了好几年。

    当然,有一种情况例外,守制。就是你父母去世,你可以辞职回家守孝。不过,三年之后还得继续回来当官,投身于建设大明朝的伟大事业中。

    另外,朝廷还可以夺你的情,孝不用守了,继续为朝廷效力吧!天地君亲师,效忠君父可是排在亲亲前面的。

    周楠虽然是个小小的吏员,可他干不干这个活儿也得吏部说了算。

    拜这个时代糟糕的交通和通讯条件所赐,免去他礼房典吏的公文尚在路上,他还得在衙门里干上一段时间才能挂冠而去。

    看模样,詹师爷对自己恶感极甚,估计新任的詹知县对自己也不会有什么好感。

    早在之前,周楠就打听过。这个詹知县不是个好人,他在北京国子监挂了个名,是个监生。后来走了门子,才做了知县。

    据说,他和裕王府的李妃有什么亲戚关系,在门中效力多年。

    裕王是什么人,嘉靖皇帝唯一的儿子,虽然没有被立为储君,可迟早都是要做天子的。

    至于李妃,更是了不得。万历皇帝的亲妈,未来大明朝权力最大的人。

    裕王继位之后很快就驾崩了,李妃垂帘听政,和张居正联手开启了隆万大改革的序幕,将大明朝的国势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后人的评价中,这就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和改革家。可以说,没有她,就没有后来的张居正。

    出身于李妃门下,詹知县又不是什么正经人,自然要作威作福。

    据说此人贪婪成性,在任上的官声很糟糕。加上又心胸狭窄,不是个好相处的上司。

    很快,詹知县就来了,一个大约四十出头的白胖子,大约是酒色过度,面上有两个醒目的大眼袋。和衙门里的典吏说起话来也是不阴不阳,对大家也不亲热。

    这厮来安东的第一件事就是下乡检查工作,十来日时间中,将县中的大户缙绅访问了个遍。名义上是考察今年的春耕,实际上是为收礼。毕竟,一方主官莅临,作为地主,你怎么也得准备些礼物不是?

    况且,詹知县还暗示周楠他们主动向地主们讨要。

    如此,走了一圈,詹知县竟弄了好几百两的好处,就连周楠这种随员也得了一二十两。

    周楠摇头,暗道:大家发财固然是好,可这吃相也未免太难看了。你詹知县干满一任拍屁股走人,我等却要一辈子留在安东,以后还怎么见人?我也算是个没节操的,詹知县这鸟人更没节操。

    跑完所有乡镇,终于到了春耕开锄的日子。按照朝廷制度,周楠从梅员外那里借了一块地,又将县中所有的缙绅请来。于是,詹知县挽了裤脚下地,扶着系了红绸的犁装模做样犁了一拢地。

    再然后就是鞭炮齐鸣,彩旗招展,今年春耕季节正式开始了。

    在春耕仪式之前,詹师爷暗示过周楠,说是不是叫缙绅们再准备一份礼物,毕竟大老爷心系百姓,亲自垂范,也辛苦了。

    周楠心中彻底地恼了,詹知县这才从乡下回来几日,又想着叫地主们给钱,地皮刮得也太狠了。这厮是低层人物出身,亲戚中出了贵人,摇身一变成为县大老爷。大约是穷惯了,一但得势,自然要好好地生发。

    倒不是他歧视穷人,实际上,无论在现代社会还是穿越到明朝,周楠都是一个穷汉吊丝。怕就怕这种没有接受过教育的近乎文盲的穷人做了官,那就是恶形恶状了,做事没技术含量没原则。

    反正自己在衙门里也干不了多长时间,也不打算讨好詹知县。

    明朝的官吏俸禄低得没有人性,朝廷也默许官吏们从其他地方想办法搞经费。周楠不是道德君子,自然不介意和上司联手改善个人财务状况,这事合理也合法。

    可是和这种官合作,他还觉得跌份儿呢!

    周楠就装着听不懂的样子置之不理。

    周典吏如此不上道,詹知县自然勃然大怒。春耕开始,一年之计在于春,这可是农耕社会一等一的大事,容不得半点马虎。

    这一日,詹知县、归县丞和六房典吏在县衙耳房议事,就说到衙门未来一年的开销上。

    詹知县照例埋怨说俸禄低,县衙快要维持不下去了,一副政府机关明天就要破产的架势。又暗示大家集思广益,寻条财路。又说,大家不要顾虑,有什么说什么,只要可用,本县一概采纳。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周楠自然如往常一样眼观鼻,鼻观心,来一个四大皆空。至于其他人说什么,同他也没有任何关系。

    突然,詹知县啪一声拍了一记桌子,喝道:“周楠,你给我站起来!”

    周楠从懵懂中醒来,他愕然问:“县尊有何吩咐?”

    詹知县骂道:“方才归县丞建议说,今年朝廷免除的赋税照常收取,还有三个月就是夏收,让你负责此事情,本官问你可愿意。好个胥吏,你当本官刚才问你的话是春风过牛耳吗?你目无尊长,着实可恶。”

    听到他这话,周楠大吃一惊,立即知道这事将来说不好自己要背黑锅。

    朝廷去年降旨,因为安东实行改土为桑新政,特免除三年赋税徭役。不过,新政推行不利,浙江和江南出了许多纰漏还有人因此被罢官免职。就在今年过完年后不久,上面又下令,改土为桑之法不再实行。

    新法不新法的同安东县也没有任何关系,但免除三年赋税徭役却是实实在在的好处。如今,詹知县却要征收,究竟想干什么?

    这种事岂不说是欺瞒朝廷,最要命是操作难度极大。你官府出尔反尔,将来必然要受到民间极大的抵触。由自己去做,说不好要使用暴力手段,那就是彻底地将全县人得罪了,以后还怎么在地方上混下去。

    就算自己甘为詹知县马前卒,也未必能够讨好这狗官。若是事情做不好,怕是免不了要吃他责罚。

    看到旁边归县丞嘴角带着的冷笑,周楠心中雪亮,这性归的深恨我周楠。如今史知县已调去云南,他终于可以挺直腰杆做人,自然要一雪前恨。

    周楠就道:“县尊,免除安东三年赋税可是朝廷的意思,私自加征,那可是违制的,传出去怕是有损大老爷官声。”你这么横征暴敛,难道就不怕被人告上去,影响前程?

    回头一想,人家是裕王的人,前程好得很,可不是个怕事的人。

    裕王是未来的皇帝,也受到了朝中清流一致的拥戴。

    嘉靖朝的清流们不但把持着舆论,在朝廷中也位居中枢要害部门,权力不小。

    如今朝堂中并不像后人所认为的那样严嵩严党一枝独大,而是分成三股势力。

    一股是以严嵩为首的严党,一派则是清流。

    至于第三派,则是以宫中司礼监太监黄锦、陈洪为首的阉党。

    阉党且不说了,是皇权的代言人。

    嘉靖皇帝在明朝历代君主中或许算不上最优秀的政治家,却是最有政治手腕的。作为一个合格的君王自然懂得制衡道理,因此嘉靖朝中后期清流和严党都处于势均力敌的态势,谁也压不住谁。

    清流在朝中的权力不小,又掌握着风议。詹知县是裕王府的人,自然也是清流的人。他在下面瞎搞胡乱作为,你就算告上去,估计都察院的言官们也会装着看不见。

    詹知县怒喝:“怎么,你还要状告本官吗?好个贼胥,竟敢威胁上司,来人了,拖下去打三十棍!”

    三十棍下去那可是要人命的,衙门里人心易变。一朝天子一朝臣,难免有人不会为了讨好新任知县对自己下狠手,这扳子可不能吃。

    周楠突然一笑:“县尊,今日我等议事不过是讨论衙门今年需要开支的钱粮,大老爷一言不合就要处罚卑职。在下顶撞上司,确实有错在先。不过,这板子你还真不能打。”

 第一百零一章 左打不得右也打不得(求推荐票)

    詹知县大怒,喝道:“好个狂悖的胥贼,真当你是什么人,本老爷又有何打不得,来人,拖下去,照死里打。”

    他本是心胸狭窄之人,早就深恨周楠,此刻是下杀心了。

    听到这话,归县丞得意地看了周楠一眼,有种大仇得报的快感。

    周楠将手一背,淡淡道:“大老爷别忘记了,周楠如今已经恢复了生员身份,乃是名教中人。按照我朝制度,地方官要处罚一个有功名的读书人,当有本地学政官当场。就算这个生员犯有十恶不赦大罪,也要先革除了功名才能审讯用刑。还请县尊先将本县县学学官请来,若学政说我有罪,可报省学政衙门,再论。”

    詹知县闻言一愣,看了看归县丞和詹师爷:“有这个规矩?”

    詹师爷微微颔首,而归县丞却是一脸的失望,看来是真的。

    詹知县顿时气得吹胡子瞪眼,继续骂道:“好个贼子,真当本老爷打你不得了?我我我,气死本官了。”

    归县丞突然喝道:“好个周楠,你不尊上司,在大老爷这里狺狺狂吠,一个目无尊长之罪就逃不过。按照我朝制度,当打三十棍,罚半年俸禄。”

    听他提醒,詹知县哈哈大笑:“本官倒是忘记这一条了,对对对,我以前在九边行走的时候,常听人说一句话,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国家的法纪固然最大,可下面却有下面的规矩。若事事都按律法来办,如何治军治民。来人拉,把这厮给我拖下去。”

    周楠看到归县丞不住给自己下黑手,心中既怒又后悔:这鸟人实在太恶毒,早知道史知县在任上的时候寻个罪名把他办了,至少也得把他赶出安东。这才是打蛇不死,反受其害。

    他自然不会平白吃这两个混帐东西一顿打,心中早有定计。不怒反笑:“县尊这一顿板子还真打不到周楠身上去,周楠恢复功名之后,早有意参加今年秋闱。吏部已经免去了我的吏员之职,此刻公文还在路上。之所以暂时没有离开衙门,等的就是这份文书。也就是说,周楠已经不是县尊的下属,这犯上一罪也谈不上。县尊若要责打小生,可去请学政官。”

    詹知县再次楞住,这周楠左打不得,右也打不得,还直他娘不好对付。今天若不把他给收拾了,以后在这县衙中,还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