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臣风流-第1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担心。伯父老爷,你看我那事?”
周楠是明白这两人是沾上自己了,根本就不可能赶他们走。就拿荀六姑娘来说,她一个小姑娘,在这里又没有亲戚,将来以何谋生,遇到坏人又怎么办?真有事,自己良心上也过不去。虽说自己还真没什么良心,但做人还是要有底限的。
至于王二,好歹也是自己的亲族。按照这个时代的封建伦理,自己现在是官,如果亲族晚辈遇到事情若不管,光舆论就能把自己批倒批臭。
他无力地摆摆手:“容我想想,典吏你是不可能做的,或许可以帮你找个差事。”
王二大喜,拜到在地:“我就知道伯父不可能不管侄儿的,只要在衙门里能够谋个能户糊口的差事,侄儿就满意了。我就知道,咱的伯父老爷是什么人,这点小事不过是举手之劳。”
周楠本打算和詹知县打声招呼让王二在安东县衙做个衙役,可这个时候他的目光又落到天井中荀六姑娘的身上。
荀芳语依旧木木地坐在凳子上。
两日不在家,家中确实干净了许多。荀六姑娘将周楠的衣服被褥都洗了,挂了一院子,就连他的内裤也不放过。
内裤大小关系男人雄风尺寸,是隐私中的隐私,周楠大觉尴尬。忍不住赋诗一首:
淮安城中床单飘,
小六姑娘气太骄。
周家男儿心不忍,
只因荀家把蛋草。
非是子木心如铁,
奈何念头不通达。
想起被丁启光硬把外甥女栽给自己做小妾,周楠气就不顺。很好,丁知县你替你家妹子保住了偌大家产,王二的事情就着落到你身上。
周楠念完诗,制止住王二假惺惺的恭维,道:“我还有一句诗,等下去寻一个人,把银子给我带回来。”
说罢,就挥毫在纸上写下:“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吩咐他给郝庙祝带去。
这句诗的意思是,八十两银子我帮你搞定落籍的事情,你不要再讨价还价。惹恼了本大人再不管你的事,就算等到头发发白,你也休想在我府落户。
王二倒是个办事利索的,出门不一会儿就带回一大包银子,恰好是八十两之数。
第二日,周楠又让他拿了自己的信去寻丁知县。
晚间,王二一身剪箭袖长衫,头上带着一顶插着鸡毛的帽子,做衙役打扮,挺胸兜肚回来。禀告周楠说,他已经领了郝矮子去县衙落了户。得知县大老爷提携,如今补了快班副班头一职。
他本是一个二流子,如今摇身一变成为县刑警大队队副,得意得要飘上天去。
急忙拜在地上,大拍周楠马屁。
周楠也是吃了一惊,他原本让丁启光许王二一个衙役之职。想不到丁知县直接让他做副班头,这个姓丁的倒是够意思啊!
他心气不顺,对王二所说你现在既然做了副班头,又是我推荐的人,当好生做事,休要给我面上摸黑。若有做奸犯科的事情,我第一个饶你不得。从明天开始你自己找地方住,少在我这里碍眼,滚蛋吧!
摊上这种厚脸皮的亲戚,你还真是没有办法。可是,亲戚是一辈子的事情,又不能不管。
第一百四十一章 什么草蛋的事都碰上了
四天假期,休来一个满脸青春痘的小妾,周楠家中平添了一张吃饭的嘴,心中颇为无奈。
次日,他照例去府衙当值。
刚进理刑厅,就看到黄知事。
周楠平白被他抢去了慎刑知事一职,也懒得搭理他,只微微拱手,喊了一声,就要朝里面走。
黄知事却满面春风地拉住他,亲热地说:“子木,都听说了,恭喜,恭喜啊!”
“黄大人恭喜我什么?”
黄知事笑道:“听说子木新纳美妾,何时摆酒,咱们厅中同仁热闹热闹。”
周楠:“我那小妾乃是婢女所生,虽说没有认祖。可她父亲新丧,再摆酒却说不过去。”
“原来如此,可以理解,不过还是要恭喜子木。”黄知事笑得更欢畅。
周楠可不认为这个小人会真心为自己贺喜,也隐约觉察到他的笑容里透着得意和嘲讽。
今天是周楠正式到职,按照府衙的规矩,每日点卯的时候所有的大小官员都要集中在一起到知府面前聆听训示,类似于京官上朝,谓之排衙。
周楠现在才算是将衙门里所有官员认了个全,抬头看去,只见淮安知府宋孔当是个大约四十岁的中年人,长了一把漆黑发亮的胡子,说起话来中气十足,直震得堂中回音不绝,是个很气派的人。
另外还有彭同知、熊推官等人。
训话完毕,周楠上前逐一和众官员见礼,做了自我介绍。
彭同知那日训斥过周楠,看他自然是一脸厌恶。
宋知府皱起了眉头:“你就是周楠?”
周楠恭敬地说:“回府台的话,正是下官。”
宋知府:“听说你纳了山阳丁知县的外甥女为妾,可真?”
周楠:“确有此事?”
宋知府的脸色缓和起来,微笑道:“丁知县和本官乃是同年,回想起当年一道在京城赴考,又同登金榜,恍若一梦啊!这一转眼,都是二十年前的事情,日子过得真快。下去吧,好生做事。”
周楠:“是,卑职自不会懈怠。”心中却是大喜。
看宋知府的样子对自己很有好感,原来他和丁启光还有这么一层关系。
明朝要想做官,做大官,就得去考科举。因为有科举制度,所有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文官团体。
这个团体以同学、同年、师生、同乡关系为纽带联系在一起,一旦进入政坛,这关系将伴随一生。一人有事,同门当守望相助理伸出援手。一有事,官员们不问错,只论立场,这也是明朝中晚期党派纷争越演越烈的根本原因。
周楠正为触怒了熊推官这个顶头上司而苦恼,也想过如何和他修好。现在突然听说丁知县和宋知府是同年,心中一阵狂喜。自己名义上是丁启光的外甥女婿,宋同志肯定会对自己多加关照。
有知府撑腰,我还怕区区一个熊推官?
只怕熊仁反过来要对我客客气气的呐。不然就是不给宋知府,不给丁知县的面子。
可回到理刑厅,熊仁却破口骂道:“好个周楠,果然是个荒唐无耻的好色之徒,这才两日就纳了小妾,真是品性败坏。本官也懒得再说你这个小人,好自为之吧!”
吃他一通呵斥,周楠处于懵懂状态,这究竟是什么怎么回事,熊推官和宋知府不和吗,还是气恼我在上司上司那里得了宠?
想不通,想不通啊!
下来之后,又有一个书办过来说,周楠的公房调整了,让他搬到另外一处。
新公房又破又小,位于府衙的西南最僻静的小院里,乃是一间烂瓦房,只十平方左右,里面也黑。走进去,眼睛半天才适应过来,鼻端有浓重的霉味袭来。
被搬到这地方,算是彻底的流放了。别说做知事掌握机要,就算是想看看卷宗,也没有人理睬。
坐了一个上午,人毛也看不到一根,正气闷。就见到一身衙役打扮的王二过来,施礼:“伯父老爷,大中午的你怎么还不去用饭?”
“天气热,没胃口。你怎么来了,不对,你好象不是从衙门口过来的。”周楠有气无力地问。
王二:“伯父大人忘记了,这府衙和县衙是连在一起的,院墙上开了一扇门。我也懒得绕远路,就直接开了门过来。伯父,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要不,你我叔侄去外面随意吃点酒食。”
周楠一听,这王二显然又来蹭饭了。他确实也有点饿了,就跟王二一道出了衙,找了家小酒馆。
酒过三巡,周楠问他今天第一天当值是什么情形?
“伯父大人放心,小侄谨记你的教导,认真做事老实做人,和同僚处得也好。”原来,这个王二在外浪荡了多年,别的没学会,只察颜观色和口中抹蜜的段位极高。只半天,就和县衙里的人混得称兄道弟。
这个上午,他跟手下地弟兄出去巡街收税,收获不错,共计糖葫芦十串、甜水两碗、麻鞋三双,并痛殴了三个流民,感觉今日才算是过出了个人样子。
他见周楠心情不佳,就小声问:“伯父大人,可是衙门里公务不顺坏了心情?”
周楠喝道:“我跟你也说不到这些,多嘴。”
“伯父大人你也不要训斥小侄,侄儿是不中用的人,可就是耳朵尖,懂得怎么套别人的话。这城中的好多事情我都晓得,或许能够为伯父分忧。”
周楠就说:“今天的事情我觉得有点不对劲。”就大概将这事同王二说了一遍。
王二:“是有些不对头,伯父你等着,保管替你访的明白。”又道:“吃好了,小二,你过来,这是饭钱。”他难得大方一回,叫人意外。
下午的时候,王二又从那扇门溜进府衙,叫道:“伯父大人,事情不好了。我现在才知道府上如夫人六姑娘是丁知县的外甥女,难怪知县许了我一个副班头的职司,却原来是伯父大人你的面子。”
“那丁县尊和宋知府虽然是同年,又出自同一个座师的门下,却是水火不相容的大仇家。你做了丁知县的外甥女婿,怕以后在府衙的日子难过了。这事是这样……”
听王二说完府、县两位掌印官的恩怨情仇,周楠大惊:“这什么草蛋事,怎么就落到我头上来了?”
第一百四十二章 究竟图个啥
王二说,山阳知县丁启光和淮安知府宋孔当不但是同学,还是同乡。他们都是河南归德人氏,两人在当地都有文名,是年轻一代读书人的后起之秀。
在古代,读书进学可是一件需要耗费大量钱财的事情,丁启光见宋朋友日子过得清苦,时不时接济一二。
君子有通财之谊,大家同为士林一脉,读的是圣贤书,也不将这些阿堵物放在心上,自然也没有什么好客套的。
且大家将来都是要科举入仕的,以后进了官场,有的时候还人情的机会。宋孔当一遇到手头窘迫,通常是一封信过去,丁启光就会慷慨解囊。
也因为有丁知县时不时的接济,宋孔当得以继续学业。十年寒窗,两个同学同一期在乡试中了举,又同一期考中进士。
无论怎么看,宋、丁二人都是好得穿一条裤子的gay蜜。
之所以闹成今天的生死仇家,其实和二人性格上的缺陷有莫大关系。
原来,丁启光少年时读《春秋》读《史记》读昏了头。少年时喜欢结交各路英杰,家中常常是高朋满座。但凡你念过几年书,会得几句子曰诗云,投上门去,赋诗一首,都会得到小丁同学热情接待。住上十天半月,告别的时候还能得到一笔不菲的盘缠,简直就是传说中的孟尝君。
不过,他因为是富家子弟出身,好大言,喜炫耀,每次帮扶了贫困同道之后,都会在场面上广为宣讲:某某某今天得了我多少银子、某某某上次进xx学堂读书是我写的推荐信……
如此一来,丁启光急公好义名声算是彻底建立起来。
别人还好,得了他的帮助,自是心存感激,但遇到那种自尊心强的人,却要适得其反。
宋孔当每次写信向丁启光求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