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代汉 >

第375部分

代汉-第375部分

小说: 代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这五石散戒了,日后你我能共事的时间长了,五十年都有可能,何必急在一时。”叶昭笑着鼓励道:“放心,我与你同在!”

    郭嘉怔怔的看着叶昭跟戏志才离去的背影,一时间说不出话来,听起来,好像没错,但……胸口一阵难受,每天这个时候他都要就着酒来一顿五石散,到现在没有吃,他感觉浑身上下犹如无数蚂蚁在爬一般。

    目光看向典韦,郭嘉突然露出一抹温和的微笑:“典将军,说起来,你我初识,以后会共事叙旧,正该好好亲近亲近。”

    “待你好了,典某可以陪你喝酒,但现在,不要跟我说话。”典韦退后一步,警惕的看着郭嘉,当年戏志才戒五石散的时候,也是这种表情,好几次都把典韦给绕进去,之后没少挨叶昭骂。

    “何必这般?”郭嘉怔了怔,这货看起来不太像有脑子的,怎么这么机警?

    “当年戏先生戒五石散时,也是如你这般表情,后来我就倒霉了。”典韦看着郭嘉,防狼一般道:“先生有何吩咐只管说,但莫要跟我套近乎。”

    郭嘉现在突然有种冲动,提刀去把戏志才给砍了!

    ……

    阿嚏~

    正跟叶昭一起,走向正厅的戏志才狠狠地打了个喷嚏。

    “感染了风寒?”叶昭疑惑的看着戏志才道。

    “应该不是!”戏志才揉了揉鼻子,摇头道:“主公所说经略西域之事,虽然臣也觉得有些不妥,从张掖至大宛便有六千多里,便是飞舟去往那贵山城,也需半月之久,而一旦出现叛乱,我军很难在短时间内抵达,若要治理,未免有些鞭长莫及。”

    “经略西域,并非统治西域,当然,必要的威慑力是需要的,我所需者,乃西域的资源,铁矿、碳矿,珍贵木材,玉石、琉璃,更别说还有不少金矿、银矿可用,这西域之地,也是宝库,然若挥兵占领,劳师动众,我军如今刚有的一些底蕴,可不想败在西域上,至少现在不是时候。”叶昭笑道。

    “主公是说经商?”戏志才神色一动,询问道。

    “志才知我。”叶昭点头笑道:“不错,正是以商,西域之地一马平川,神工营最新研发出来的那杠杆车正有用武之地,虽然以此车来征战,未必有用,但若用之以经商,托运货物加快行进速度应该不难,再加上华雄那边示之以威,我们可以与西域各国建立长期合作,以粮草、瓷器、绸缎购买其矿藏,让他们的人出力,时间一久,西域虽会富庶,但潜力却会减少,我们也可让商人吸引一些西域人口入我汉籍。”

    现在叶昭要发展,人口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中原之地如今已经稳定,再想如当初吸纳关中人口一样吸收人口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叶昭只能将主意打在周围这些番邦身上。

    民族大融合,叶昭是支持的,但绝不是以五胡乱华那样用汉人的血泪促成的融合,他要的是让这大汉形成一种向心吸力,不断吸纳西域人口和人才。

    “而且我研究过西域文化,虽然杂乱,但也颇有其独到之处,我在想能否将其文明纳入我大汉文化之中。”叶昭看着戏志才笑道:“海纳百川,才能无边无岸,我汉家文化虽然璀璨,但也不能忽略其他国家之文化,若有机会,有生之年,我还想看看更远的贵霜国、大秦国、安息国的文化。”

    贵霜、大秦、安息是如今能够跟大汉相提并论的大国,张骞出使西域时有过记载,甚至若论占地面积,有的比大汉还大,叶昭如今就算限于交通,有生之年也难以将版图扩大到那边,但为大汉吸引更多的文化融入汉家,这个概念是没问题的。

    “主公远虑,臣不及也。”

    “这些话就不说了,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几年,开始展开跟西域各国全方位贸易。”

    “喏!”

 第九十三章 叶昭之威

    建安七年后半年的时候,并州北部,弹汗山以西,阴山以东,鲜卑人的部落联盟发生内乱。

    当初叶昭给部落联盟定下的制度,就是一种狼制度,通过不断劫掠和抢夺其他草原部落的资源,来壮大自身。

    但鲜卑灭亡了,魁头、轲比能、步度根一死,剩下的小部落在建安七年这一年的时间里,被部落联盟瓜分了个干净。

    然后没有了劫掠对象的部落联盟,终于将矛头对向自己人。

    至于将矛头指向汉人,他们不敢,一来徐荣镇守并州,军威强盛,二来他们也需要通过汉人的坊市将劫掠来的人口、牛羊消化,换取生存资源,当然,也有人看出了这种策略的弊端,等部落联盟打的差不多的时候,他们连劫掠的方向都没有了。

    只是叶昭利用两年的时间,养成了这些人不劳而获的习惯,哪怕是饮鸩止渴,他们也不愿意恢复以往那种苦哈哈一般的放牧生涯,所以从盐泽到阴山一带,在建安七年后半年的时间里,基本都是在战火中渡过。

    而对于这种事,在叶昭的授意下,只要不威胁到汉人,徐荣是不会管的,甚至还会暗中推波助澜,这就导致部落联盟四十多个部落,在半年的时间里,锐减到六个。

    而相应的,叶昭这边多了十六万的女人和儿童,还有多达三万的矿奴。

    建安七年冬,持续了半年之久的混战落下了帷幕,不是他们不想打了,而是徐荣突然出兵,在仅存的七个部落头人不解的目光中,帮他们戴上了镣铐,仅存的两万多鲜卑男子被送去了张掖,成为矿奴,其余人口尽被前往并州、西凉、关中各地。

    至此,偌大鲜卑族,就这样在天下诸侯瞠目结舌的关注下,被叶昭生生的玩儿没了。

    同时,叶昭又在张掖加派了两万兵马,负责镇压那些矿奴,饮鸩止渴的代价,也显露出来了,这些矿奴,只要叶昭不倒,这辈子,就只能为叶昭挖矿,一直到累死在矿坑之中。

    也是在这个时候,张掖属国居延向叶昭献上降表,表示愿意归附。

    这是自当年班定远之后,第一个主动向大汉献上降表,愿意无条件称臣的属国,也代表着叶昭对西域的控制力进一步加强。

    虽然居延只是个一城之国,简单来说,就是只有一座城池的国家,但张掖的无条件投降,也代表着叶昭对西域的控制力在一步步加强。

    叶昭命居延王举家迁徙入长安,以亭侯之禄待之,同时将居延设为县,归属张掖郡之下,不再有居延属国之称。

    其实居延王的归附并不难理解,南边是大汉,往西是西部鲜卑,叶昭灭掉的只是中部鲜卑,西部鲜卑虽然不如中部鲜卑强盛,但也有十多万人口,控弦之士便有五万之多,年年向居延勒索粮草财富还有女人。

    居延只有一城之地,人口也不过万人,连万户都达不到,在大汉,属于中等偏下的城池。

    匈奴被屠了,中部鲜卑也被灭了,本就根大汉没多少关系的西部鲜卑不想招惹叶昭这个煞星,所以在阴山被汉军占据兵设立了城寨之后,西部鲜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北迁。

    惹不起大汉,那周围这一带的西域诸国就倒霉了。

    居延夹在西部鲜卑和北匈奴以及大汉之间,大汉倒是没跟他们收税,但西部鲜卑和北匈奴可不一样,每年种下的粮食和牛羊都要交出一大半,还要给西部鲜卑和北匈奴各进献一百名居延美女。

    先不说居延在这样高的赋税下面,能支撑几年,单是那些鲜卑人和北匈奴人时不时地跑来打秋风,上个月,一个西部鲜卑的头人更是把居延王的王妃给睡了,睡了还不止,之后更将其残忍的杀害。

    再窝囊的男人,遇到这种事情,也很难忍下去,更何况居延王再怎么说,也是一城之主,怒火窜起之后,直接命人将当天在居延城的所有鲜卑人和匈奴人一起给屠了。

    居延人自然是人人叫好,但冷静下来的居延王很清楚,自己是不可能承受得住来自西部鲜卑和北匈奴的怒火的,因此干脆向大汉称臣,城池也不要了,直接接受了叶昭的所有条件,献出居延城所有权,举家迁居长安。

    白给的城池,叶昭没理由不要,至于西部鲜卑和北匈奴,如今正好是关中那些精力旺盛的军队无处发泄的时候,若他们真敢来,叶昭不介意花些时间跟西部鲜卑还有北匈奴好好玩儿玩儿,是以毫不犹豫的接受了居延的归顺,直接点了几名长安书院刚刚毕业的学子前往居延城接手居延城。

    新任的居延守将是赵统,也是赵云的长子,赵云还没投奔叶昭的时候就已经出生,后来赵云投了叶昭,举家跟随叶昭入了汉中,后来成/都书院成立,赵统也到了治学的年龄,便被赵云送进了书院,成绩不算顶尖,却也中规中矩,一身武艺得了赵云真传,倒是不错。

    而居延县令,名为王仁,是一名农家子弟,属于专精人才,最擅长的就是治理。

    两人年纪差不多大,都想干一番业绩,一个想要给父亲看,一个要光耀门楣,所以一上任,就积极统筹,安稳民心,训练军队,等着大干一场。

    北匈奴和西部鲜卑也确实来了,就当两人以为会有一场大战的时候,却愕然的发现,西部鲜卑和北匈奴在看到居延城头的大汉王旗时,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撤兵。

    两边加起来四五千号人,一箭没放,气势汹汹而来,走的却十分干脆,让已经准备好大战一场的赵统和王仁有些反应不过来,这些人究竟是来干嘛的?

    虽然这一仗,让王仁和赵统有些意外,但对于居延百姓来说,这是第一次见识到汉家天威的恐怖,往日里极尽嚣张的鲜卑人跟匈奴人,看到汉家王旗,竟然连屁都不敢放一个,而最重要的是,居延城如今彻底成了汉家城池,他们以后也是汉民了,不用再像以前一样胆战心惊的过日子了。

    不少居延百姓,丝毫没有亡国的悲哀,反而万分感激居延王献城,将他们带向光明。

    而居延王的主动归降,可不只是一座城池那么简单,日勒、删丹、氏池、屋兰这些都是张掖治地,但这些年随着汉室对张掖掌控的不断衰弱,敦煌、酒泉、张掖的蜀地纷纷自立称国,名存实亡,如今眼见大汉声威重现,加上居延王的带头作用,一个个纷纷上表称臣,愿意献出城池,重归大汉治下。

    这些地方昔日都是汉家疆土,百姓也多有汉家血统,文化也是汉家文化演化而来,如今重归大汉,融合上,难度不大。

    一个居延王的主动归附,带来的却是张掖一下子从之前的光杆司令多了七八个城池,这些城池,只要经营得当,足矣养活华雄的西域都护府,而不必叶昭这边每年耗费大量人力去运送粮草,自然也令叶昭麾下不少对重建西域都护府迟反对意见的官员闭上了嘴巴。

    杠杆车也因为张掖稳固的缘故,派上了用场,首先开始大规模用的,却并非军队,而是往来西域的商贩。

    这种东西,可以节省大量的马力,而且速度也不比靠马托运差多少,在叶昭外放出一百辆试用版之后,便被商贩们购买一空,而后便是朝廷的大批商队开始利用这杠杆车向西域运送大量的货物,同时从西域带回来各国土产销往叶昭治下的各州。

    除了稳定性差以外,比如转向困难,空间不足的问题,随着越来越多的实验数据送上来,不断给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