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这个天国不太平 >

第481部分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481部分

小说: 这个天国不太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银沦为一般的金属,价格越来越低。

    冯云山知道,未来的几十年内,世界的金价一直暴涨,而银价一直下跌。世界上哪个国家最后还坚持采用银本位制,便相当于最后的接盘手,承担银甲下跌降带来的损失。因此,冯云山有个念头,便是即便不能以金本位制,也要慢慢靠近金币本位制的变种——金块本位制。

    对外,他需要的就是不断花销白银,将通过外贸不断流入的白银全部花出去,让中华帝国国内的流通货币,尽快都变成与黄金挂钩的纸币,将圣币最快速度推广到国内流通领域。如果有可能,他会让对方以英镑——这种金本位的硬通货币结算,或者直接以黄金结算,不断积攒黄金,流入帝国,等积攒道一定程度,他便会也启动金本位制,将贬值的白银都花销出去。

    这些,都是因为如今的英国是世界第一强国,第一经济体造成的。若是中华帝国能将英国经济击垮,强势地夺取世界经济话语权,自然可以不跟随他采用金本位制,而是仍旧采用银本位制,但冯云山清楚,这些暂时还不大可能。英国毕竟是老牌强国,工业革命已经多年,中华帝国就算因为自己的原因,提前进行近代工业化改良运动,也差距太大。因此,还是提前布局,跟着英国采用金本位制,这也是日后的发展趋势。哪怕是一百年后,整个社会经济急剧发展了,取消金本位制了,黄金始终也是最值钱的金融储蓄品和战略物资。

    想到这里,冯云山回忆起历史上的这个时候,几年前的美国西部加利福尼亚地区,发现金矿,而不久前的澳大利亚也相继发现多处金矿,随着黄金的的产量增加,越来越多的国家会采用金本位,黄金将会越来越值钱。想到厦门一带每年都有大量劳工被运往美国和澳大利亚充当苦力,冯云山就是一阵心痛,得尽早派人联络上这些劳工,解救他们,顺便,碰上这个时代,自己也要在这波淘金热中分一杯羹才行。

    再过十多年,南非的金伯利和德兰士瓦等处的钻石和黄金便要被发现,引发一股疯狂的开矿热。自己得提前布局,将之先抢占了再说。然而这一切,都要有军事实力,特别是海军实力才行。

    八,实施文明开化,建立教育体系。

    最后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也是最为重要的,便是发展教育,尤其是效仿西方,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的教育模式。

    关于这个教育的五年发展计划,冯云山非常重视,完全是由他亲手制订的。他效仿的是后世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结合国情改良的效仿西学教育发展。

    不过,因为中华帝国国民基数太大,人口众多,幅地辽阔,无法一下子做到全民教育,因此,只能采取有针对性的精英教育和下一代教育模式。

    五年计划中,以教育部为主体,各地方官府为承载点,内阁朝廷以资金和政策支持,提高劳力国民素质为根本目标,设立和发展基础教育,鼓励各类教育机构、设施和社会教育团体、活动在民间开展,再以学校教育为基础,构成整个国家的教育事业。

    而要发展教育,便要对基层百姓进行文明开化,同样的,要乡野民夫文明开化,就要大力发展教育才行。

    幸而,在原本的圣国时期,各县各乡镇,在官府的督促下,都设立了农民教习所,虽然没有达到将所有百姓都开化的目的,但经过这二年的实施,还是取得了不小成绩。特别是最早被圣国占领的两广、糊南等地乡村,数十万百姓开始识字,更关键的是有种意识和观念,知道乡村只有通过读书参军才能出人头地,加上圣国开展的免费义务教育活动,不少百姓都将自己的儿女送往农民教习所读书认字。

    尽管西学还没开展起来,农民教习所上的课,也大多是请附近的私塾夫子念念三字经和四书五经之类的,但至少有了个开端,识字了。

    两广和湘南一带,西学已经推广起来,《博物新篇》等翻译的西学已经投用在课堂。

    因此,有了这个基础,将之推广到后来新占的省份即可。

    教育部以朝廷名义下发了《振兴基础教育章程》,要求在这五年计划中进行推广实施。

    这五年中,准备从上而下地发展基础教育。

    一是在从国家层面,五年内,在东南西北圣京这五处地方建立近十所高等学校以及各行业的专科学校。

    二是在每个省要也建立至少一所综合性的高等学校和一所教育师范类的专科学校;每个州府都要设立一所以上的中等学校和一所以上技师培训学校;每个县则设立一所以上的初级综合性学校以及若干个普及识字班;每个乡镇在原本的农民教习所的基础上,进行推广,一方面继续加大农民教习所,进行扫盲活动,另一方面,新设立基础小学,保证每个人口上千的乡镇都有一所基础小学堂,以供儿童上学接受教育。

    并且,通过《振兴基础教育章程》的立法规定,凡是八岁以上的儿童,均免费入学,条件好的还提供食宿,但若是不送入学堂就学,官府则要惩罚措施,不但当事人要被关押和罚款,乡邻也要被连带罚款,甚至连本村的村长、乡镇官吏也要被警告处分,这样整个圣国的基础教育便强制性地开展起来。

    当然,这样一来,自然需要大量的教育资金。这方面,朝廷在这五年内,攻设立了一千万两银子作为基础资金,基本上达到了每年二百万两的程度,这样的巨额财富,几乎是满清在教育十几年的投入了。并且,这还不算,朝廷又鼓励地方乡绅官员进行捐献,扶住百姓教育。

    同时,五年计划中,计划在每个州城以上的地方,设立一处中型图书馆和博物馆,当然,书籍仍旧是以中华五千年的人文历史地方志等,但免不了塞入西洋诸学进入,只要能识字,便能进入参观与借阅书籍,这样便将整个社会教育开创起来。

    为了鼓励民间百姓送子孙后代入学,内务部规定,除继续开展科举取仕外,也进行批量的学校取仕:凡进入州府的中等学校以上者,便有机会成为乡镇官吏,而技师培训学校毕业的,有机会至地方官府创办的工厂内做头目,教育师范类学校毕业的,更是享受全家直系亲属免粮税,进农民教习所任教员。

    这样实行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两样发展,尤其在重点发展学校教育的同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社会教育。特别是地方有识之士的乡绅,将原本的私塾、书院和学堂,面对社会开放,则可享受官府的补贴,其主人也会受到官府的奖励。

    对于这教育,整个朝廷不可谓不重视了。

    其他的,医疗方面,也有提及,跟学校一样,帝国准备在五年内,各大型乡镇开办一处医务所,各州县以上的治所处,设立一家医院。还城里传染病防治所,要将以前经常肆掠的瘟疫等严格控制下来。

    关系到百姓的举措便是各省的主要州府,都成立中药厂和医药局,降低药材价格。

    最后一个,五年计划中,还确定了民夫征募计划。为配套工业化进程,各种工厂建设和作坊的开工,朝廷列支了每年征调不少于五百万民夫的征调资金,在全国各地兴修水利,修筑铁路,广建工厂。

    冯云山对于国家的这第一个五年计划,充满期待。接下来,帝国内阁只要做好监督,督促地方官员严密落实这项计划,使之严格实施下去,相信五年之后,整个华夏,将会焕然一新。当初满清只是上层和局部地方开展的洋务运动,就取得极大的成就,何况如今的帝国,就像后世的日本工业化变革一样,将会迅速崛起。

 第699 章 昌隆缫丝厂

    陈启沅站挤在人群中,看着乡公所前张贴的告示,满脸兴奋之色。

    “原来是朝廷出台了新政策,《华商办理农工商实业章程》,嗯,鼓励商贾和百姓创办工厂,发展实业。呀,没有本钱,只要有好的想法和思路,官府审批通过,竟然还能免息贷款。太好了,趁着堂哥还没离开,赶紧去找他,这回不用再背井离乡了。”陈启沅仔仔细细地又看了两遍张贴的告示,挤出人群,往家跑去。

    要说这陈启沅,他本是西樵乡的简村人氏,父亲是个教书先生,家里有十几余亩田地,考了几次科举,但一直未中,便也淡了心思,跟随兄长陈启枢做些生丝茶叶生意。

    前年,听说广州发生战乱,长毛贼兵攻打官府,像他们这样的乡绅都会被抓起来抄家,于是,他们家在他兄长的建议下,将家中的田地变卖,但没想到,人人都想卖田,连低价都未能卖出去,情急之下,留着老父亲在家,他们两兄弟,跟随村里的几个乡邻跑到安南,在那做起了生丝生意来。

    今年,因收到消息说父亲身体抱恙,两兄弟后便赶回家乡,却发现父亲是将他们骗回来,说是如今的官府对待百姓都很好,根本与满清完全不一样,他们的那十几亩田地也并未收缴,只是他们不会来,便达不到人均五亩地的要求,会多交粮税,加上年纪大了,想有个儿子呆在身边。

    回到家,陈启沅兴冲冲地想跟兄长陈启枢说乡公所看见的告示,没想到刚进房门,就听见父亲和兄长的争吵声。

    老父想两兄弟都留在家乡,而兄长陈启枢说什么都要回安南,那边的生意正上了正轨,利润丰厚。

    陈启沅走进去,将自己在乡公所看见的事情说了出来,对兄长道:“兄长,要不咱兄弟俩就留在这简村吧?安南虽好,但终究是他乡。我知道兄长心很大,若是像以前的满清治下,恶吏横行,又做不了生意,十余亩地,只能糊口,兄长要去安南,父亲和我也不会阻拦,弟弟还会跟随兄长一道再去。可如今,南海已经变了天,如今是新朝廷,从那乡公所的告示来看,这官府还真不赖。要不,兄长,我们在安南不是看到过那法兰西洋人开的缫丝厂吗,利润惊人,如今恰好官府鼓励开办工厂,有好多的扶持,不如我们也开办一家?”

    “什么?开办安南那样的缫丝厂?二弟,你疯了啊?”陈启枢惊叫道:“不说这天下乌鸦一般黑,哪会有什么好官府?你要真在这南海办缫丝厂,哥哥我敢打赌,不出一年,那些黑心的皂吏便会将你吃得骨头渣都不剩下。而且,办缫丝厂要多少本钱?不说蚕茧和雇请帮工,光那盖厂房,还有那西洋机器,怕是没个上万两银子拿不下来啊。”

    “兄长,你我离开南海两年,不熟悉情况了。人家官府的告示上说了,如今南海县设有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只要乡公所作保证明我们是办缫丝厂,便可以免息贷款。我们可以先以家里的田地抵押,多贷一点,只要从安南买回机器便可以,再以机器抵押,建厂房和招募人手、买蚕茧的原材料钱也都够了。”

    陈启枢还是不愿听,笑道:“就算父亲愿意将田都卖掉,也才三四百两银子而已。加上我们的积蓄,全部加起来,也就一千多两,距离一万两,还差十万八千里呢!二弟,不要好高骛远,要不这样,你也别去安南了,就踏踏实实在老家守着父亲,我去安南赚些钱寄回来。”

    “兄长,光靠在缫丝厂做工,闲暇时间再卖点零散的生丝和蚕茧,又能赚多少钱呢?见过那些法国缫丝厂每月的暴利之后,我就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