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晋太宰-第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肯定是不知道英法在殖民帝国时期本土多少人,而明清时期中国有多少人。剥削殖民地想要在中国达到英法那种效果,那那块殖民地的生存环境估计和地狱差不多。要是没让中国人感受到殖民地的好处,或者提升不大,那殖民地就是没用的,还不如直接吞并。
而且殖民政策被反噬是必然的,当婊子还立牌坊的下场往往就是这样,大财团不能放弃原来殖民地的利益,牺牲的就是普通民众,那就是倡导多元化进程吧,白左白右是共生的,没有大财团不舍得原来殖民地国家的财富,对普通人洗脑,我们应该引领他们,白左也不会出现。
“所以说,还是我现在这样好。”司马季看着辛勤工作的胡骑,觉得这个世界是如此的美好!还是那句话,人都是鲜卑人杀的,但土地是我的。
到时候南征军留下的将士习惯了更加公平的土地税,新州官员也就不好在改变成人头税了,司马季直接在新州,就推翻了法家代表人物商鞅的人头税,看以后谁还敢说他是喜好法家的藩王。
象林王宫,司马季正在画图规划,如何系统性的消灭婆罗门教的影响力,当然首先是把王宫的高塔拆了,正好现在大军吃喝拉撒睡都是问题,拆出来的材料用来修厕所正合适。
“所有雕像全部砸毁,塔给我拆了,浮雕用刀枪铲下来。木雕劈了当柴烧。总之一句话,这里只有中原文化传播,所有宗教典籍,全部烧毁,给我挨家挨户的搜查。”司马季拿着林邑王宫的首饰,对着禁军将校命令道,“架起高炉,给我融了!”
在进驻象林县城半个月之后,司马季觉得差不多了,终于对南征军下令,抹除所有婆罗门教的痕迹,他本来就要这么做,只不过先用半个月时间观察一下。别全部东西都毁了,南征军使用的物件在短缺起来,现在已经看出来不会有问题,那就开始。
一声令下,上万名军士在象林全城进行搜查,所有疑似婆罗门教的物品全部被翻出来,不论是石雕、木雕还是饰品,全部都在毁灭之列。
轰然一声巨响,林邑王宫之内的婆罗门教塔轰然倒塌,象林县城外,被搜查出来的木雕被堆在一燃,大火熊熊燃烧。禁军军士环抱着木雕往火堆里面扔,另外一个地点,禁军已经架起高炉,融掉燕王在林邑王宫掠夺的金银饰品。
不少因为提供有用消息,已经被释放的土人远远地看着这一幕,心中五味混杂。
“父亲,这些晋军毁灭了我们的信仰!”一个少年躲在自己的父亲身后,用土语低声嘟哝着,“你不是最喜欢那个玉石湿婆像么,怎么也交出去了。”
啪!耳光响亮……这个土人扬手一个耳光,狠狠的抽在少年的脸上,立刻少年就胖了不少,大声怒斥道,“那些外来的东西有什么好的,我们本身就是晋人,是范氏的先祖反叛了上国,才让我们遭到横祸。现在燕王率大军拯救了我们。”
能出来的土人,都是已经做出了选择的人,对他们而言,已经已经选择合作,就已经无法回头了,少年只是被大人重新校正了三观而已,这对他的未来有好处。
这个玉石湿婆像,正在司马季的手里,石头的说砸就砸了,这要是玉石的,燕王也是风雅之人,实在是不忍毁灭这种艺术品,班师回朝的时候带回幽州,震震雕像上的邪气。
“翡翠啊,真是好东西!可惜雕出来的形象不怎么样。”司马季唉声叹气,对这件艺术品很是惋惜,歪着头对唐沈道,“银器、铜器融了之后,就发给将士们吧。也算是本王的一点心意,对了,包括胡骑在内,可能不多,但要公平分配。”
“殿下,我们什么时候出兵剿灭其他属国?”唐沈领命之后还没忘记询问这件事。
“请战心切值得褒奖,不过么,还是要等等,打蛇不死后患无穷,如果禁军有时间在密林当中和对方捉迷藏,就当本王没说,如果没有!那就徐徐图之!”司马季打了一个哈欠道,怎么他那些侍女还不到?
第一百二十三章 扶南国
屯垦是为了恢复生产,破坏完了再恢复,这都是必须做的。(全本小说网,https://。)不然南征大军总是在交州广州运粮食,对其他两州的负担也很大。虽说作为边缘地方,两州在三国混战当中没有受到大的波及,
开荒毁林,不得不说司马季对砍树绝对有逆反心理,山上一缕烟,拘留十五天。一行白烟上青天,马上就到太平间。现在谁还能管他,给我砍。山林不能砍,平原随便砍。
沿海也处在一片繁忙当中,广州水师也在继续制造战船,目前的战船数量还是比较紧张。山间密林有瘴气,那就把森林砍了,让瘴气远一点。
十万人同时做一件事的时候,这个效率是巨大的,人口一旦集中,对环境的毁灭一般人根本难以想象,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北双方在几十公里的战线对峙三个月,战役结束,附近原来的密林全部砍光,森林都被用来取暖了。
军中战马被套上绳索,将砍到的树木拖出,靠近河流的采伐地点直接推入河中,下游会有人拦截,将这些木材拖上来造船,如果没拦截到,就归大海了。
象林脱离中原王朝已经过了百年,林邑国早已经不是当初汉朝治下象林县这么大的地方,除了袭扰日南郡之外,林邑也向南扩张,范家的林邑国在这里也是一个响当当的大国,不然也不会有属国、附属部落存在。
在皮鞭沾凉水的刺激下,象林县城的扩建成果显著,慕容运的胡骑归来之时,已经变得颇有规模,完成了卸货、领赏的一套流程之后,慕容运换了一身便装,步行走入了林邑王宫,除了回来卸货之外,他也有事情要禀报。
“殿下看来很繁忙,想来是策划重要的事情。”慕容运平视着有些衣衫不整的司马季,开口打招呼道。
“哦,种田!林邑土地肥沃,本王试一下!”司马季轻声咳嗽一声,将身上整理好。一看慕容运的打扮,差点笑出声来,“将军的头发看起来很清爽!”
现在的慕容运身着打扮和司马季相似,腰间上那个东西,燕王要是没看错,那就是裤腰带,材质应该是水牛皮的。不过燕王已经升级换代了,因为有军士上报水中有蛟龙,司马季让禁军去围剿,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过几天他就穿上鳄鱼皮鞋和裤腰带了。
“这边气候炎热,我已经让部下都剃发了。这样凉快了不少。”慕容运解释了一下,然后才想起来道,“此次我部向南,继续清缴林邑叛军,沿途灭村七十三,攻克城池三座,抓了两万一千土人壮丁,因为携带的肉干吃完了,特回来休整一阵。”
这就有六七万人了,司马季微微一算,还是不太够,隋炀帝可是征发百万徭役开运河的,就算可以不这么着急,延长运河工期,六七万人也太少了。
慕容运一看司马季的表情就只知道对方不满意,建议道,“不如立刻对周边部落开始清缴,凑够十万之数!”
“还得等等,骤然进入密林不美,我们首先要站稳脚跟。等我召集陆机、祖逖、周处和禁军将校进来,慕容将军在介绍一下南下之收获。”这是正事,司马季也不惦记回内宫种田的事情,就在这等着其他人前来。
不多时,几位将军和禁军将校都已经入宫,皆正襟危坐,慕容运详细的介绍这次南下的见闻,从风土人情到生活习惯,甚至还专门吐槽了一下这里的高脚屋建筑。他本身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但换了一个环境也啰嗦起来。
“根据被俘获的土人说,在林邑西南方,还有一个大国,范逸的女儿和几个婆罗门教的大师,可能逃去了那里。”慕容运仔细的回忆了一下,嘴唇微动似乎在想那个国家的发音,“是呋喃?”
“扶南国?”陆机一听就接口,随着司马季微微一拜道,“燕王,在孙权当政之时,扶南国曾经谴使朝贡到达建康,孙权派遣也派遣中郎康泰、宣化从事朱应使回访扶南国,两人到达扶南,并记录下各种见闻。”
扶南西去林邑三千余里,在海大湾中,其境广袤三千里,有城邑宫室。人皆丑黑拳发,倮身跣行。性质直,不为寇盗,以耕种为务,一岁种,三岁获。又好雕文刻镂,食器多以银为之,贡赋以金银珠香。亦有书记府库,文字有类于胡。丧葬婚姻略同林邑。
“林邑和扶南挨着,有没有土人对这个国家有所了解,马上去俘虏里面询问。能给出准确信息的,就地释放,分配田地,赦免其罪。”司马季对着一边的禁军将校吩咐道,孙权距离现在至少都是几十年的时间了。当时记录下来的风土人情,还不如慕容运走一圈走马观花可信。
“殿下,关于大致的情况,小将在前几日审问的时候,曾经听闻过扶南国国主也姓范,几年前下属大将篡位,诛杀老王,不过新王仍然姓范。”唐沈上前一步禀告道,“不知道和林邑王族有什么关系,而且孙吴时期林邑洗劫日南郡,听说扶南国也曾经借兵参与过。”
“哦,扶南国的国王也姓范,穿戴银饰,还帮助林邑洗劫过日南郡?”司马季用手背蹭着下巴,喃喃自语,“是不是应该小惩大诫一下。”
一下众人就明白是什么意思了,周处直接开口道,“殿下,现任扶南国国王乃是叛逆,身为大将却诛杀君上,此类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人,应该征讨之。”
周处的话刚一出口,整个气氛就为之一静,祖逖沉默不语,唐沈死死的盯着周处,陆机甚至脸上带有惊慌之色看向司马季。
司马季慢慢的站起来,以剑为拐一步一步的走下王座,手中的长剑轻轻触地,剑鞘撞击地板发出清脆的响声,仰着头站在周处面前长出一口气,平淡的道,“大晋的天下是禅让过来的,司马氏没有诛杀汉皇、对魏蜀吴之君也以礼相待,这是不一样的。”
“殿下说的是,武帝仁慈,吴蜀之旧民皆感其恩!”陆机赶紧大礼拜服道。
第一百二十四章 燕王中了瘴气
“臣……臣一时失言,请殿下不要怪罪!”在陆机的再三提示之下,周处见到禁军将校不善的目光,明白自己刚刚的话,距离被当场诛杀只是一步之遥,赶紧跪下请罪道。全本小说网,HTTPS://。m;
“嗯!”挠着后脑勺的司马季硬生生从口中挤出来一个字,叹了一口气道,“我知周处将军忠君爱国,将军快人快语,并非对朝廷不满。然而将军也知道,这南北士族之间么,现在不是很和睦,将军平时说话还是要慎言,幸亏这里不是洛阳。唐沈,别把刚刚周处将军的泄露,明白么!”
“小将明白!”唐沈躬身领命道,示意身后的禁军将校将扯出半截的腰刀收回去。
“不论是刘禅的后人,还是孙浩的后人,乃至曹氏、还有汉皇之后人,都在各自封地之内,如果你们想的话,不是不可以去看。好了,本王今天就当什么都没听到。”司马季说完话重新坐回到王座之上,这一幕就翻篇了,“不过弑君自立,倒是一个不错的借口。但目前我们很忙,一方面要扩建象林县城,还要开垦、造船,并不太适合贸然动刀兵,要等到开荒后的粮食打下来,入乡随俗,本地土人吃什么,我们就吃什么,毒不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