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晋太宰-第1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群乌合之众,在百姓亮了两天刀,真以为自己多能打?”司马季轻哼一声,毫不掩饰的道,“只要秦王对我不生芥蒂,他还能怎么样?”
司马季觉得就算自己不被贾南风套路,这次的齐万年之乱也不会持续太长时间,因为历史上司马柬死的不明不白,后来坐镇关中的王侯,赵王、梁王都呆的时间不长,关中对两人也属于陌生之地,而现在不同司马柬活得好好的,在关中的布置也算是稳固,齐万年是不可能起势的,司马季来了,只不过是把事情的负面影响压小。
“好,让两人各领五千士卒出发,其他本王应该做的,绝对不会推辞。”司马柬听罢,认可的点头,“青玄就在城中休息,明日你我在商议具体的布置。”
第二天,振威将军卢播、安西将军夏侯骏便各领一军出发,扫荡关中贼寇。司马季则回到大营,从很远处就能看到从营地里徐徐升起的炊烟。看着整整齐齐驻扎着几百座白色营帐,从中穿梭着数对人马来回巡视。
“夏侯骏和卢播各领一军,对我们而言也是好事,他们两个都太老了。只是希望两人将分兵的消息成功散播出去,这就好,不能指望他们做太多。”巡视大营没发现什么状况,司马季便开口道,“希望齐万年是一个聪明人,不然我们主动告诉对方我们分兵了,就怕对方不相信,这种事情最好是对方很聪明,自己从蛛丝马迹当中发现最好。”
“其实我们可以做几个胡人细作,将我们分兵的事情泄露出去。”孟观想了一下道,“不知道殿下以为此计可行么?”
“试一下未尝不可,不过在这之前,我先写一份招抚令,别这么看着我,咱们大晋总要师出有名的,齐万年是不会同意投降的,他根本不相信我们,招抚令只不过是糊弄糊弄他属下的普通胡人士卒。”从口气上就知道司马季绝对对此不抱希望,只不过是来一个必要的程序,至于齐万年投降不投降,他爱投降不投降。
如果没有之前诱杀胡人首领的事情,没准齐万年还会考虑考虑,可现在么,就算是司马季设身处地的想想,都知道不可能。对于齐万年的处境,燕王可以理解,不过这和他没关系,司马季现在的角色就是帝国鹰犬,别说你已经造反,你就是真的老实巴交的种地,只要朝廷有令,他也照杀不误。
“咱们先等一个星期,蜀道艰难,粮草输送比较慢。到时候在北上萧关,送招抚令也需要时间呢。”司马季打着哈欠懒洋洋的道,“此时勤加操练兵马,哪怕临阵磨枪也是有效果的。”
“孟观领命!”孟观迅速就找过来心腹耳语一番,随后示意对方退下。
司马季随后几天就是一阵写信,这种内部叛乱有一点好处,就是敌人跑不了。类似北方草原的游牧民,他们打不过还可以跑。但是既然已经迁徙到了中原,过了数百年的农耕生活,在想骑马跑路就没这么容易了。
在这一点上,不论是齐万年还是司马季,都处在一个同等条件之上。在司马季看来,只要对方没地方跑,那迟早都是死路一条,给雍秦二州的刺史写信,让他们封锁关隘,闭关自守,司马季挑选一个适当的机会便会出发。
秦王司马柬下达的命令和司马季大同小异,主要目的就是控制住叛军活动的范围,将他们锁在一个固定区域之内,分别把守,各自为营,布下天罗地网压缩齐万年控制的地方。
一连数天,关中包括雍秦二州风声鹤唳,到处都是在官道上奔跑的信使,来往要地传输命令,甚至一些混乱的地方,信使直接被齐万年的叛军抓住,将里面的内容交到叛军首领手中,最后送到了齐万年的面前。
雍州刺史解系就深知此次平乱的主角并非是自己,而是两个宗室藩王,其中一个是镇守关中,天下实力最强的军镇,而另一个是身后洛阳信任,此次执掌禁军出兵的燕王,在先后接到两人的来信之后,迅速就将雍州还在控制的地方派兵集中固守,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这种态势在一些懂行的军事将领眼中,明明白白的体现了四个字,分兵进剿。
齐万年在扶风王麾下多年,当然也是一个行伍中人,自然一眼就根据晋军各地的部署,看出了其中的门道,郝度不是说燕王是一个从来不分兵的统帅么?不论是截获的信件,还是做出的布置,大军的进军路线,都清楚的表明,这就是分进合击的部署啊?
“我断定燕王必出萧关北上,绝对不是疑兵之计。这样!”齐万年召集麾下众将做出布置,将所部分成十二军,再加上一万五千骑,总兵力达到了五万五千余人,堪称齐万年起兵以来所积累的全部力量,要是司马季真敢北上,他就敢决一死战。
“本王对关中地形不熟悉,是个人都知道,我从来都没来过关中,八百里秦川对我而言只是一个名字,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对半,地利不在我这,但是人和我不然要抓住,从心里面本王对普通胡人的命运感到同情,可既然已经造反,那就是叛逆,此次作战首在屠军,任何敢反对我大晋的人,成年男子全部要击毙,女人嘛,网开一面,这也是本王一直以来的作风,明日正午出发,今天好好休息。”司马季大手一挥喊道,“不论齐万年的士卒比我们多多少,都给我记住,我们能赢。”
两天之后,司马季率领的洛阳禁军安渡泾水,泾水是黄河最大的支流,要不是两岸仍然在晋朝的控制当中,这也不会这么容易就能渡河。
渡过泾水之后,大军直奔萧关而去,这个时候就通常意义上八百里秦川的川字了,一路上山川密布,但所幸秦王司马柬的反应不慢,四关紧闭,没有让齐万年骚扰到关中,只是出现了小股的流寇。
而萧关以北,就已经处在齐万年的肆虐之中了,当地的郡守、县尉早已不见踪影。
“萧关以北有细作前来说,齐万年将氐、羌、匈奴分成十二军,其中匈奴人的统帅是郝度,他正是当时叛乱的郝散的弟弟。”萧关关隘城头之上,司马季远眺远方,孟观则在一边叙说最近的情况,只要一出萧关,双方就可以算是交战了。而萧关之内,则云集着四万洛阳禁军,以及无数的粮草辎重。
大军此时正在做一件事,炒面!由于炒制过程进一步除去了水分,因此可以长期保存,由于已经炒熟,食用的时候加开水就可以冲开饮用,非常方便,用布袋装满挂在脖子上,可以顶住一个星期的伙食,这是以备不测用的。
萧关以北地形就没这么友好了,司马季为了以防万一,要知道战场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万一粮道出带你什么事情呢,储备一个星期的口粮,足以让大军在撤军的时候不人心惶惶。
“郝散的弟弟,连基本的斩草除根都做不到,简直如入无人之境。都干什么吃的?”司马季搓着牙花子,就这种漏网之鱼再次起势,还说意思说出来?就算是为了表示仁慈,男丁也不应该留下。
“不过这些胡人首领的毛病还是没改变,就是用部落为基础分军,这样做的弊端太大了,最强的应该镇压,匈奴叛乱两次也不能留,刚开始先放羌人一马,就从郝度开始吧。”司马季走下城头吩咐道。
第二百九十二章 正面迎击
中央禁军随时冲出萧关北上,这是有眼睛就能看到的事情,有鉴于此,齐万年的叛军也有所准备,总是在萧关以北虎视眈眈的叛军小部队,再也没有前一段时间堵在关外,瞭望关中的意思,而是回师收拢,拉开安全的距离戒备。全本小说网;HTTPS://。m;
齐万年虽然有将近六万大军,可前车之鉴并不远,当初的秃发树机能叛乱,掀起的威势可比他大多了,虽说有汝南王送了一波的开头,可后来壮大之后连续干掉晋朝三个刺史,足以称得上是威震天下,齐万年还远远没到这个地步。
司马季在猜齐万年,齐万年也未尝没有猜测司马季的想法,可惜猜来猜去就改变不了一个事实,燕王确实是头一次来到关中,齐万年知道的消息太少了,除了年龄是板上钉钉的,剩下的一切都是口口相传加上自己脑补。
按照部落分成十二军,司马季说这种划分缺点很大,不过站着说话不腰疼。他不敢说禁军全部都是晋人,但十有八九全都是。齐万年的部众分属于不同势力,真要是打散编制,说不定战斗力还不如部族分军,这是叛军的先天劣势,现在燕王准备对着这个痛点试试火力。
第二天孟观就率领五千骑兵出萧关,直奔北方而去,临走之前司马季也解释了为何这么做,首先骑兵是不容易被歼灭的,第二点,第一战必须不能动用太多的兵力,因为要赢得漂亮给后来的大军一个心理安慰,第三点动用太多军队对方可能跑,不足万人的规模,可能对方会忍不住出来刚一波。
司马季最后的命令就是挑出来匈奴人猛揍,都叛乱两次的部众,必须要用来立威。孟观率领的军队人数虽少,却是洛阳禁军挑选出来的精兵,马挑雄健、人选劲旅、远不是表面上人数能看出来深浅的。
燕王可不想看到,历史上一个面对齐万年连战连胜的人物,到了自己的手里却出现败绩,他已经做过贾南风一次猪队友,不想再做第二次。
不用燕王下令,孟观也憋着一股劲要立功,带着五千骑兵风驰电掣直接就消失在了萧关关隘前方,城头上的士卒只能看见一股尘埃,再看的时候骑兵已经连影子都没有。
和最后才接壤中原朝廷的鲜卑人不同,到了晋朝不论是氐羌还是匈奴与乌丸,还有这些弱小部族,他们的部众多数都已经冠上了汉姓。
郝度的部众也是如此,而鲜卑人现在则选择复姓冠名,郝度在兄长造反失败之后,便辗转在雍秦二州,沿路到此之后便见到了几座氐人占据的废城,齐万年起势后便投靠在其羽翼之下,原因很简单,齐万年的部众比他多,形势比人强,谁主谁次是很容易划分的。
不过郝度的部众仍然归自己同龄,经过了一连串的战斗,现在郝度的部众也达到了万人规模,现在颇让齐万年看重,本身要作为先头部队进攻萧关,不过一来萧关为关中四关之一极难攻克,关隘之后还有秦王的关中大军随时接应,二来洛阳这次反应极快,并没有先送一波把叛军养大的常规操作,所以才作罢。
得知五千禁军骑兵来袭的消息,郝度仔细的评判了一番,觉得自己优势很大,一则禁军骑兵人数不多只有五千人,二则匈奴人好歹有骑马的传统,虽说多年以来丢的差不多了,可底子还在,如果能取得首战胜利,可以狠狠挫掉禁军的锐气。
巧了,刚刚才从五品官变成征虏大将军的孟观,心里想的郝度是一模一样。郝度想要用他的脑袋给燕王难堪,他也想要用郝度的脑袋加官进爵,目的惊人的一致。
找到郝度部众之前,孟观已经小试牛刀,在沿途碰到了一群乱兵先做开胃菜,和在刀口舔血的郝度兄弟又不同,这股乱兵成色非常一般。反倒是战马率先发觉了这伙速度极快前来的骑兵,一个个发出了极为难听的嘶鸣声。乱兵在马嘶声中惊醒过来,也来不及整装,就操着刀起了来,迅速就被禁军骑兵捅成糖葫芦。
几个呼吸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