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驾到-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狐狸被戚继光彻底打服了,董狐狸穿素服跑到戚继光那里大哭请降,戚继光与部下商议后决定接受其投降,董狐狸于是将劫掠的百姓放回,并发誓不再反叛,自此董狐狸与董长昂再也不敢侵犯蓟门。
戚继光镇守的蓟门固若金汤,北蛮子无法攻入,于是转而进犯辽东,戚继光率兵增援,协助辽东守将李成梁将其击退。
有了戚继光的帮忙,李成梁在辽东发展了起来,建州女真也被压了下去,大明的北疆暂时安稳了下来。只不过朱翊钧知道,这些都是暂时的。
这一年,朱翊钧同样收到了来自澳门的消息,葡萄牙人在澳门成立了天主教区,正是开始再大明传教。
虽然磕磕绊绊,但是大明迈入了万历五年,一个注定被历史铭记的年份。万历驾到
zj190128g
第一章 万历五年
(全本小说网,HTTPS://。)
虽然过了年,天气还是有些冷,十六岁的万历皇帝现在已经是一个少年了,下巴有了些胡须了。(全本小说网,https://。)虽然看起来还是有些青涩,可是已经不再是那个十岁的小皇帝了。
因为这些年的锻炼,朱翊钧的身体看起来很健壮,他很少生病,身子骨很好。
“皇爷,太后娘娘请您过去!”
张宏有些老了,走路都驼背了,这几年下来,张宏深的李太后的信任。冯保死后,张宏接替了他的位置,几年下来,张宏实心用事,皇宫里面从里到外都被他打理的很好。
比起冯保,张宏真的好太多了,懂道理,知进退,算是一个不错的太监。
放下手中奏折,朱翊钧笑着点了点头:“好,咱们过去!”说完就站起身子向后面走去。自从三年前开始,朱翊钧开始将注意力放到了政事上面。
送进来这些奏折,他都会看,当然,是言之有物的奏折。
看内阁如何拟定意见,看自己的老师张居正如何处理政事,琢磨,问,学,这是这三年来朱翊钧的主要事情。当然,对于内阁的意见从来都是一字不改。
自从考成法实行以来,张居正的权柄日重,现在基本上已经掌控整个朝堂了。
万历三年张四维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内阁除了张居正吕调阳之外,又多出了第三位内阁大学士。张思维还是山西陕西士绅的代言人,可是一样没办法撼动张居正的地位。
朱翊钧来到慈宁宫的时候,这里已经有不少人了。
坐在上面的是陈太后和李太后,这两位现在都信佛,也算是有话聊,平日里面在一起研究佛法。请法师讲经,给佛像塑金身,修寺庙,两个人兴趣很浓厚。
平常朱翊钧也不太关心这方面的事情,有张宏料理,一切都很顺畅,这也是朱翊钧对张宏满意的地方。
张宏也信佛,只是不知道真的假的,反正平日里哄得两位太后很开心。关键是他知道维护皇家的安定,从来不在李太后和朱翊钧之间搬弄是非。
即便是真的有什么事情,张宏也会第一时间派人来通知朱翊钧,免得母子之间闹出误会。
这一点就甩冯保八条街!
在两位太后的下面,公主和皇子都在,潞王朱翊鏐今年九岁了,小家伙生的虎头虎脑的。前两年被朱翊钧送到学宫读书去了,还让张居正收了他做弟子。
这件事情根本就没费什么力气,毕竟李太后是真疼儿子。
疼儿子就要给他找一个好老师,这个世界最好的老师是谁?在李太后的眼里面就是张居正。不说别人,张居正把自己的大儿子教导的多好,一表人才的。
朱翊钧只是提了一下,说是把朱翊鏐送到学宫读书,并且由张居正亲自教导,李太后立刻就兴奋的答应了下来。张居正那边都没用朱翊钧去说,李太后亲自开的口。
张居正那边自然也没问题,这几年张居正的首辅位置越发的稳固了,宫里面的支持不可谓不大。
凡是张居正递进来的奏折,全都照准,凡是张居正票拟的奏折,全都照准。当年高拱想要的做的事情,今天张居正做到了。为了维持这种局面,张居正可是没少花心思。
不说别人,张鲸那边就没少收张居正的东西,内厂那边递过来的消息,林林总总十几万两白银了。文玩字画等等都不算,甚至张居正还给张鲸的弟弟安排了职位,锦衣卫百户。
李太后这边张居正也没落下,先是给武清伯府做生意大开方便之门,让武清伯总是给张居正说好话。同时宫里面的礼物也没断过,光佛像菩萨像送进来好几个了。
朱翊钧对这种事情,真的是无力又无奈,更多的却是愤怒。
想要做事情的人,必须通过贿赂来站稳脚跟,比如张居正,比如戚继光,在向前还有胡宗宪。朝廷上下都是这样的风气,这样的人有多少,大部分都是往死了贪。
张居正都要如此做,何况下面的其他人,整个大明朝在一条邪路上奔跑而去。
朱翊钧看着,瞧着,但是不说话。
除了潞王朱翊鏐,几位公主也都在,这一辈的公主现在还剩下四个,全都没有出嫁。最大的是寿阳公主朱尧娥,今年十四岁了,长得亭亭玉立的。
寿阳公主朱尧娥是李太后的长女,朱翊钧的一母同胞。
寿阳公主下面就是永宁公主,今年十二岁了,李太后次女,也是朱翊钧的一母同胞。
永宁公主下面就是瑞安公主,今年十岁,李太后三女,朱翊钧的一母同胞。
李太后总共两子三女,一共五个,这还是隆庆皇帝死得早,不然还得在生几个。虽然进宫的时候李太后是宫女,可是长得漂亮啊!关键是第一胎就生了儿子,隆庆皇帝对李太后还是很宠爱的。
最后的这位公主是延庆公主,今年八岁,生母是魏太妃,算是朱翊钧最小的妹妹。
延庆公主此时站在魏太妃的身边,见到朱翊钧进来,连忙微微扶身。比起朱翊钧的三个一母同胞的妹妹,延庆公主平日里面和朱翊钧的接触并不多。
朱翊钧倒是没觉得有什么,有几个妹妹也挺好的,无论是送东西还是送吃的,全都是人人有份。
不过延庆公主总觉得拘谨很多,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魏太妃的缘故。朱翊钧笑着对她点了点头,然后将目光看向了另外三个妹妹,见她们也都轻轻的扶身,嘴角一抽抽。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太宠爱的缘故,自己的三个妹妹都有点歪『性』格点的趋势。
尤其是虽小的妹妹瑞安公主,小丫头本来就小,对隆庆皇帝都没什么印象,她的印象里只有朱翊钧这个哥哥。朱翊钧对这个小妹妹也是宠爱的不行,两世为人,朱翊钧就把她当女儿养。
有了皇帝哥哥的纵容,小丫头上蹿下跳的,很有公主脾气。
虽然在李太后面前都很乖巧,可是背后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趁着弯腰的功夫,朱翊钧瞪了她们一眼,这才开口说道:“儿臣见过两位母后!”万历驾到
zj190128g
第二章 给皇帝选秀女吧!
(全本小说网,HTTPS://。)
陈太后和李太后看着朱翊钧,同时笑了,互相对视一眼,眼中全都是欣慰的神『色』。(全本小说网,https://。)
对于朱翊钧登基到现在的表现,两位太后都非常的满意,平日里也不玩闹,也不饮酒调戏宫女。到现在为止,一个宫女都没宠幸过,别说作为皇帝了,寻常人也做不到啊!
朱翊钧却知道,自己今年才十六,周岁十五,这个时候大杀四方,呵呵,身子估计很快就完蛋了。
陈太后和李太后倒是喜欢朱翊钧的自律,平日里也只是读书,努力的跟着张师傅学,也不『插』手政务,很稳重,已经有明君之相了。再加上坚持锻炼,身体也好,看着就英武。
两位太后都是隆庆皇帝的遗孀,他们都经历过隆庆皇帝的事情,自己的丈夫早早的就去了,与管不住自己有很大的关系,这一对比就更觉得朱翊钧优秀了。
“妹妹,皇上也到了年纪了,也该给皇上张罗张罗的婚事了!”
陈太后笑着收回目光,对身边的李太后说道:“皇宫里面也好久没有喜事了,皇上大婚可是喜事,咱们的好好的『操』办『操』办,而且这皇后的人选,可得好好选一选。”
“姐姐说的是,皇后的确得好好选一选,现在是该开始选秀女了!”
朱翊钧看着两位太后讨论的热闹,他就站在一边笑眯眯的看着,也不『插』嘴。朱翊钧心里面清楚,自己『插』嘴根本就什么用都没用,这件事情自己没有发言权。
别说这个时代,就是在后世,儿子娶媳『妇』过不去老妈这关,那就有热闹看了。
朱翊钧也不太在乎,他已经知道自己的皇后是谁了,大名鼎鼎的王喜姐。
其他的事情朱翊钧倒是不太在乎,关键是这个王喜姐没儿子,这就导致了后来皇宫里面『乱』七八糟的。自己立的太子,也就是泰昌皇帝,当了一个月皇帝就挂了。
最得宠的郑贵妃生的儿子,那就是大名鼎鼎的福王,那个德行也就不用说了。
王喜姐曾经生下了皇长女荣昌公主朱轩媖,也就说明她的身体没什么问题,只不过后或屡次流产,终未能再次生育。这件事情朱翊钧有自己的判断,他大概能猜到一些原因。
嫁给万历皇帝的时候,王喜姐才十三岁,周岁才十二岁。
这个年纪嫁人,估计也就刚来天葵,夫妻之事伤害得多大啊!怀孕生子,没难产都算是万幸了。后面的屡次流产,估计也就是这个时候留下的病根。
等到自己成亲了,既想着保护好皇后,又得圆房,难度大了去了。
对一个十三岁的小女孩下手,朱翊钧还真的下不去手,可是自己要是不和王喜姐圆房,那乐子就大了。皇上不和皇后圆房,呵呵,后宫都得翻天。
两位太后聊得热火朝天,朱翊钧站在下面冰火两重天。
心里面实在是纠结的不行,不过应该还有一年的时间,肯定能够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选秀要等到自己冠礼之后才行,周文王十二岁而冠,成王十五岁而冠,而礼记则说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大明的冠礼年纪为十五岁,自己马上就要冠礼了。
冠礼自后要选秀,估计这个选秀怎么也要持续一年。
按照周礼,男子二十岁冠礼,女子十五岁及笄,只不过到了大明,男子十五岁冠礼,女子来了天葵就及笄。朱翊钧觉得这个非常不好,不符合科学发展观。
男女都太小了,这么小的皇上,身边还有这么多女人,能把持住就有鬼了。
年纪轻轻就有夫妻生活,而且还夜夜笙歌,损耗何其大。要么不孕,要么生出来的来自夭折。明朝皇帝死儿子,死女儿,都快成常态了。
话说选秀到底是一个什么流程,前世自己也陪女友看过宫斗剧,那些秀女从懵懂成长为宫斗高手,那真是血雨腥风。想到那些宫斗戏,朱翊钧阵阵发寒,要不咱们一夫一妻制算了。
一夫一妻,搭配包二『奶』,完美解决了宫斗的问题,后世的先进经验。
“皇上,母后这样决定可好?”李太后看着朱翊钧,笑着问道。
朱翊钧低着头,收回神游天外的思绪,态度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