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驾到-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起之前,朱翊钧现在在皇宫里面很稳固,想做一些事情也没问题。比起前世万历被『逼』着写罪己诏的情况,不知道好了多少,冯保死了的好处已经显现了出来了。
历史上可是有一次废立事件的,李太后张居正和冯保一起做的,那一次可是把万历皇帝吓坏了。
万历皇帝有一次喝醉了酒,让一个太监给他唱歌,可是这位太监也不知道是害怕还是真的不会,就站那没动。这下万历可就不高兴了,把这位小太监打了一顿,还割人家了就一绺头发,意思就是本来我要坎你的头,但是现在只割你的头发,算是法外开恩了。
这事对于一个皇帝来说太寻常不过了,可是偏巧被冯保将这事报告给了太后。
当万历皇帝酒醒之后得到的第一条消息就是:太后要见他。等他到了太后那里才知道事情大了,太后一见面就让他跪,然后开始历数他的罪恶,万历眼里巴巴的往下掉,不断表示一定改过自新,绝不再犯。
可是李太后不依啊,拿出一本书,翻开其中一页就交给了万历。
万历一看,顿时五雷轰顶,因为这篇书正是《霍光传》,霍光有个兄弟叫霍去病,这人在历史上非常有名,可是霍光要比他兄弟更有名,这位兄台干过很多大事,其中一件最大的事情就是废过皇帝。
李太后的意思很明显:如果不听话,就废了你!而更深的一层意思就是:虽然你是皇帝,但在你身边,也有一个可以废掉你的霍光。
万历皇帝十分清楚,他身边的霍光就是他深信不疑的张老师。
生死关头,万历表现出了极强的求生欲望,那就是磕头认错,希望得到原谅,并表示永不再犯。李太后见惩罚已见效,就不再威胁,但是提出了一个条件:皇帝必须写罪己诏。
万历毕竟还是脸皮薄,磕头流泪,死活不愿意写,就在这关键时刻,一位好心人出现了,这个人就是张居正。
张居正挥毫泼墨,片刻即成,写完后直接找冯保盖章,丝毫不劳烦皇上动手。
虽然后来没有真的废立,而是由张居正代拟罪己诏,可是也能看出万历在皇宫里面的地位。虽然整件事情可能就是想吓唬一下万历皇帝,但是也能看出万历皇帝的处境和地位,现在的朱翊钧不想经历那样的事情。
这件事情也让万历皇帝深恨张居正和冯保,也是后来张居正被盖棺定罪的原因之一。
万历皇帝对冯保是有阴影的,后来太后归政,万历皇帝乾纲独断,冯保失去了依靠,皇帝对他积累的愤怒即将爆发。
太监张鲸、张诚常常利用机会向皇帝报告冯保的过失,让皇帝责令冯保回乡养老。万历皇帝对冯保的畏惧感仍然很强,对他们说:“如果大伴上殿来问这件事,朕该怎么办啊?”
张鲸说:“既然下旨将他驱逐,他哪里还敢入宫见您呢?”
于是万历帝听从了他们的建议,下决心驱逐冯保。此时有御史弹劾冯保,皇帝就让冯保奉旨离开北京,到南京居住。
从这件事情就能看得出来,冯保给万历皇帝造成了多大的阴影。
在朱翊钧看来,万历皇帝很可能是想杀冯保的,但是那个时候李太后刚刚还政,驱赶冯保或许可以,真的杀了冯保,李太后未见得不会说话,万历皇帝也就采取了最稳妥的方式。
张居正、李太后和冯保的权力铁三角很稳固,而这个三角形中央就是万历皇帝,被困的死死的。
一直到张居正死了,这个铁三角才被打破,万历皇帝利用倒张派的支持,驱逐了张居正的权力,其实也是驱逐了李太后和冯保伸向朝堂上的手。
如果不这么做,朝堂上张居正的势力,很容易就和冯保李太后勾结成新的同盟。
穿越成为皇帝开始,朱翊钧的心里面就没有什么安全感,朝廷外面就不说了,皇宫内也没有安全感。自己的老妈,现在的李太后,很喜欢自己的二儿子。
冯保在一边煽风点火,利用李太后的宠信压制皇帝,在宫里面独掌大权。
穿越过来也一年多了,从隐忍到毒杀冯保,再到赚钱培养新的太监,朱翊钧终于能够自己做一些主了。终于让自己从铁三角之中逃了出来,不用担心和惊惧了。
等到自己亲政登基的时候,也不用害怕掌握不住权力而驱逐张居正的人了。
同时朱翊钧相信自己这么做,也会给张居正一个好的结局,全了这一段君臣之义。像很多历史上的明君和名相一般,成为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低调,猥琐发育,这是朱翊钧给自己制定的策略。
这也就是穿越到了大明朝,知道历史的走向,知道张居正不会行废立,知道张居正不会谋反。如果换成不知道走向的地方,朱翊钧连张居正都不放过。
没有对错,没有正义与否,自己的命不能掌握在别人的手里面。
身为皇帝,命运被人一言而决,下场可想而知。宫里面的李太后,虽然是亲娘,可是武则天一样杀了自己的儿子,慈禧一样弄死了光绪,朱翊钧知道历史的走向才会做到这个程度。
如果不知道,朱翊钧肯定手段更激烈,为的只是让自己的命运不掌握在别人的手里面。
从曹『操』的多疑到皇帝的孤家寡人,那是因为你的手里面有全天下最好的东西,任何人都会觊觎的东西,你也害怕被人拿走,你谁也不敢相信,自然会多疑,自然会变成孤家寡人。
朱翊钧坐在龙椅上,看着空旷的大殿,伸手『摸』了『摸』放在一边的玉玺,脸上『露』出了一抹笑容。
人的一生,有所得必有所失,这是不以人的意志力为转移的。向前看,先前走,脚步坚定,不停留。万历驾到
zj190128g
第七十七章 卷 终
(全本小说网,HTTPS://。)
万历元年大明朝没什么大事情发生,张居正稳步的推进他的人事革新,冯保死后的皇宫大内也很平和。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李太后开始信佛,太监们也各自忙碌着,他们想争斗暂时也斗不起来。
俞大猷在八月的时候进了京,打着就是看病的旗号。
朱翊钧找机会见了俞大猷,然后就把俞大猷交给了陈矩,陈矩掌管着兵仗局,俞大猷去那里正合适。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战将,俞大猷对军械自然非常的了解。
有俞大猷帮着陈矩,那边也不会出什么问题,朱翊钧也放心。
万历二年,东南沿海大海贼林凤进犯内陆,被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两广总督殷正茂击破。
两广局面稳定,但是林凤却没有停下脚步,他从台湾开赴菲律宾,联合当地华人和土着共同驱逐西班牙殖民者。船队急航两天,到达吕宋边界,立即攻占密雁,西班牙守将撒示洛驾舟逃走,船队乘胜前进,直『逼』马尼拉。
兵贵神速,林凤即命先锋率七百精兵乘夜袭击马尼拉。不料入夜天气骤变,风雨交加,巨浪如山,船只一半沉没,损失二百余人,同时因天黑难航,错登地点,辗转至马尼拉时,天已大亮,西班牙人已有准备。
先锋部队不顾疲劳,奋勇进攻,攻入西班牙人的指挥部,杀死总指挥高第,许多西班牙人束手就擒。
万历二年十月,建州女真首领王杲大举入侵。辽东巡抚张学颜、总兵官李成梁命将分布要塞,从四面出兵围攻。王杲兵败,部众皆逃奔入王杲所居营寨。
寨在高地,形势险要,易守难攻,王杲深沟坚垒以自固。
李成梁用火器攻之,破数栅,把总于志文等将领兵冒死登高猛攻,王杲不能支,逃至高台,『射』杀于志文。此时适遇起大风,明军遂纵火焚烧王杲军营,先后斩杀一千一百余人,毁其营垒。
这两条消息一条是东厂在濠江的人送来的,一条是战事的情报,朱翊钧看到的时候心情有些沉重。
殖民者已经迈入东方了,他们在马尼拉站稳了脚跟了,而大明的船队还不见踪影。在帝国的北方,建州女真开始崛起了,虽然有李成梁等人弹压,但是会越来越麻烦。
随着建州女真的崛起,再加上草原上的蒙古,大明的北方边境会变得不宁。
朱翊钧到不是担心他们闹出什么『乱』子,可是万历皇帝知道,如果真的按照历史发展,建州女真会成为心腹之患。他们会把大明的精力牵扯到边境,每年大量的消耗粮草,让本就疲惫的大明,更加的疲于奔命。
万历二年秋,山西应州、朔州、山阴、马邑、大同等县及安东、中屯、山阴、阴和、高山等卫各以灾报。
南直隶高邮州以东两淮所辖吕四等场大旱之后,又发生狂风暴雨,河海并溢,庐舍倾圮万余区,溺死居民一千六百余人,家畜无数,仓库盐场漂『荡』无存,百姓流离失所,饥馑无食。徐州、扬州等大雨为灾,海啸河溢。
这件事情之后,朱翊钧知道地球不安分了,小冰川期来了。
从这个时候开始,大明便动『荡』不安了起来,各种各样的天灾会进一步吞噬大明的寿命。百姓流离失所,如果没有什么作为,农民起义的大火迟早都会星星燎原。
万历三年,这一年地球倒是太平了,可是朝廷又不太平了。
彻底掌握了朝廷的张居正开始了大规模的清洗,官员致士的致士,罢官的罢官,张居正开始大规模的提拔自己的人。整个大明朝的官场改天换地,正是步入张居正时代。
东南亚的战争进行的如火如荼,林凤与西班牙人的战斗越发的激烈了起来。
势单力孤的林凤在菲律宾兵败以后,引兵内犯,曾到达柘林,靖海,碣石等地。同时也到达过福建等处,依台湾魍港为基地四处劫掠。但是当时福建方面打击海盗很严厉,林凤四处碰壁,只得离去。
胡守仁再次击败林凤,林凤引兵退至广东进犯『潮』州。当时『潮』州的参政金浙主抚,林凤本人也看见了闽广两省的水师力量很大,意冷心灰不作进一步的抵抗准备。
于是林凤的手下马志善,李成等一千七百一十二人被招降,六百六十八名男女百姓被收容。林凤素知中国传统以来对待所谓盗贼毫不留情,只身逃往外洋,下落不明。
大明朝无论是官方还是私人,暂时退出了东南亚的殖民争夺。
只不过大明海贸利益太丰厚,在林凤之后,大明的沿海又一位大海盗崛起了,这个人就是李旦。李旦通过与倭国的贸易发家,他支持了倭国的德川家康统一倭国。
李旦借由日本海盗集团帮助,筹组武装船队,于日本、中国大陆、台湾、东南亚间与荷兰、英国所经营船只从事国际贸易往来,除此,也从事海盗掠夺行为。
因海上作风强悍,被西洋人取昵称为“captainchina”中国船长),或称甲必丹李旦。ain)一词,为西班牙人统治马尼拉时期,对汉人领袖的称呼。
这些事情都是朱翊钧让澳门的情报人员搜集的消息,李旦崛起的很迅速,朱翊钧相信这后面绝对有东南豪族的支持。
万历四年,朝廷一切都很顺畅,北疆因为有戚继光在,一切都非常的平稳。
董狐狸被戚继光彻底打服了,董狐狸穿素服跑到戚继光那里大哭请降,戚继光与部下商议后决定接受其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