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皇戚-第4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汉军因为突发情况,并没有观察周围情况,如果他们看到纵然是箭矢齐飞,但是被关在槛车中的张玄,竟然在这乱局之中,毫发无损的话,一定就会明白,这伙不知来历的贼人,此番定然是为张玄而来。
箭矢过后,便从数十穿着游侠衣服的男人,手持短弩和刀剑,冲锋而来,汉军兵卒顾不得其他,当即与其接战。
近战之下,汉军兵士也是吃亏不已,虽然他们人人着甲,但是手中所持多为长兵器,十分不利于近战突击。即使汉军一开始给那支“游侠”军,造成了十数人的死伤,可是随着游侠军拉上,并且又有短弩加成,这一队汉军兵卒,很快便一一亡命。
眼见再无阻碍,那支“游侠”军,连忙打开押解张玄的槛车,放出张玄。
“此地不宜久留,速速离去!”
“诺!”
张玄似乎对此早有预料,他虽然不认识面前这些游侠,但自然知道他们为他而来,在被救出后,连忙命令这些人早作离开。若是消息传开,惊动关中汉军诸军,那可就坏了。
那些游侠得令之后,又将那些汉军死尸一一检查一遍,全部再补一刀,确认没留下活口,现场也没有留下能找到他们的线索痕迹后,这才跟着张玄离开。
当有行人路过此地,将此事告知右扶风官署后,闻讯而来右扶风鲍鸿在确认这是凉州刺史伏泉麾下的兵卒后,当即大惊不已。一队大汉边军被杀于境内,朝廷要犯被劫,官府竟然事先毫无察觉,这足可以算得上是右扶风至今的大案了。
鲍鸿震惊于贼人的胆大和组织严密,直觉告诉他,贼人能够在陈仓行凶,显然早有预谋,并且能赶在官署察觉钱,快速解决汉军一队人马,实在不可小觑。而且,这次伏击,贼人竟然连一点儿查询他们身份的痕迹都没留下,着实厉害,唯一能让鲍鸿感觉可以值得查询的线索,也就是贼人所用的箭矢而已。
只是,在鲍鸿想来,行事严密的贼人,能用留下这些东西,必然说明他们根本不怕汉朝官府追查,也就是说这些箭矢的来源恐怕早就查不到了,即使查得到,恐怕中途也不知道转了多少手了。
不止是鲍鸿震惊,就是右扶风一众文武,也震惊于这场伏击的规模,那伙贼人竟然动用了相当数量的弓弩,其中还有不少大汉管控极其严格的强弩,这也说明了贼人的不凡。
若是弓箭倒罢了,但是贼人竟然连强弩都有这么多,直觉告诉鲍鸿,这事情不简单。再加上他也从陈仓城守军处得知,这支凉州车队运送的是那个伏泉告发的张玄后,联想到张玄的劝军一事,当下不敢再想,说不得这里面有更深的政变事情。
当下,鲍鸿不敢怠慢,连忙一边上报雒阳,告知陈仓袭击事件的前后,一面又书信告知凉州刺史部,将这事情通知伏泉。
既然不知道这里面的阴谋,鲍鸿能做的,就是尽量各处不得罪,将他的本分任务完成便可,多年的政治经验,告诉他若是能查出案件原委,那就去查,查不到的话,便只能慢慢和稀泥,再随后混完他的任期外调,脱离这个火坑了。
三辅的事情还未传至凉州,引起凉州州郡震动,归义城北五十里外,一场注定日后要令羌人胆寒的对战,即将开始。
汉军偏师主将黄忠,率领麾下三千余骑,在此坐等凉州援军,苍茫大地上,汉军三千余骑,毫不因敌军人众而怯敌,他们的心里,只有用战绩,来向天下证明,他们这支装备马镫马蹄铁的伏泉麾下亲信骑兵,会有如何恐怖的战力。
“杀!”
“杀!”
“杀!”
……
“轰隆隆……轰隆隆……”
随着黄忠一声令下,三千余汉军骑兵,大吼着冲锋向前,夹带着马蹄铁的万只马蹄,如同炸雷一般,带出一阵地动山摇,令得对面的羌人骑军,无论是将领还是兵卒,皆是面面相觑。
羌人自小牧马,这是他们平生第一次感觉到什么叫千军万马,天翻地覆,实在是马蹄声太响了。就是他们这些自小养马,有的见过数十万马匹的羌人,都没听过这样的声音,真的是太夸张了。
当然,此刻局势,对于一直自大,无视黄忠麾下骑兵的无戈太剑而言,就算是汉军把天震破了,他也不会因此惧怕。羌人自小控马,战力怎么会是这些班门弄斧的汉人可比的?比起骑兵,汉人实在是差远了。
“杀!”
“杀!”
“杀!”
……
无戈太剑一声令下,三千骑湟中羌、七千余骑烧当羌嘶吼着羌胡之语,向着汉军冲锋而来,你要战,那就战!
不过这一次,羌人明显要和前番王国、宋建见到黄忠麾下骑兵一样,因为他们在人数上的优势,而出现的自大而后悔。
两军约至百步远时,黄忠便已率先取出短弓,弯弓搭箭,后面汉军骑兵见此,也纷纷弯起弓来。
这一幕,令得对面的羌人纷纷惊讶,汉军这是要干什么,百步就敢射箭?真当自己无所不能吗?
只是,片刻之间,他们就要对此接受了,只见漫天的羽箭,攒射而来,然后飞速落在了羌人骑兵的阵型里。
“骑射?百步之远?”无戈太剑将面前的羽箭打落后,听着耳边不断中箭倒地的族人骑兵的喊叫声,震恐道:“汉军皆神射乎?骑射百步?”
实在是太恐怖了,对无戈太剑而言,如果汉军一直可以百步之远射箭,那样的话,他们还怎么和汉军对战?
其实,汉军并非都可以百步射箭,只是黄忠作为一名身经百战的骑兵将领,自然知道百步射箭,随着两军的相对冲锋,完全至于要有七、八十步的射程,就能将羽箭在有效的射程里,送入对方的阵营。
一轮箭雨之后,又是一轮,无戈太监欲哭无泪,两军如今尚有六十多步远,他们本族的骑兵,只有少数最好的射手,能够将羽箭还击对方,其他人只能干瞪眼,忍受着汉军的羽箭。
好在,只要再过一会,待到汉军进入本部射程,以及之后短兵接刃,他们肯定可以用人数优势将这支汉军全部消灭,任凭汉军战力再强,也无法改变两军的人数差距。
然而,待两军近五十步,无戈太剑都下令麾下骑兵持弓反击时,对面的汉军,再一次的举动,彻底将他的下巴惊调了。
却见,汉军并没有近身接战的意思,而是转移方向,从羌人骑兵侧翼笔直飞冲,然后就在羌人不可置信的目光中,站在马上,而后持弓对着他们射箭。又一次,在羌人不能反击的情况下,将一支支锋利的羽箭,全部射入对面羌军阵中。
战势,自此变成一边倒,汉军从一开始,就得到黄忠的命令,决不和羌人近战,就靠着他们弓箭的射程优势,一点一点的耗死羌人。
事实正是如此,没有马镫和马蹄铁这骑兵利器的羌人,根本无力对抗汉军这般无奈的战法,任凭羌人如何叫唤汉人无耻,但他们始终都被汉军紧紧压制。
反观汉军,对于这一战,黄忠早有所料,准备了足够数量的羽箭,彻底将这场对决,变成了一场马上步兵的射箭大赛,只是,汉军永远是那进攻的一方,而羌人,只能承受。
终于,随着羌人伤亡过半,无数羌兵再也承受不了这般压力,不顾无戈太剑等人的命令,率先离去,一个接着一个,最终就连无戈太剑,也被亲信裹挟逃走,这场没有悬念的战争,根本没有羌人有反抗的想法。
至于汉军,也没有追击的想法,黄忠见好就收,在将一些因为非战斗减员的汉军收敛,取走马镫马蹄铁后,打扫完战场,就此东返陇西郡。
是役,汉军自损四十余人,有八人不幸被流失击中而亡,其余轻伤,而万余羌骑,死伤六千余。
此战可谓大胜,再有前番黄忠收复陇西,击杀王国、宋建之战,伏泉麾下这支精骑,可谓是震惊天下!
————————————————————————————
注:历史上诸葛亮七次北伐,其实就只在祁山出兵两次,所谓“六出祁山”其实不过是罗贯中虚构的,毕竟第二次北伐那么有优势,又花了那么多时间,都没拿下陈仓,对于实力最弱的蜀汉来说,在陈仓死磕,是非常不智的
第六百二十四章 割肉般的考验
黄忠偏师又创大捷的消息,快马传到允吾县后,伏泉当即大喜,就欲执笔向朝廷表功,毕竟前番大败韩遂的捷报才刚送走,现在就又有一件大功出现,实在是对他而言太好了。
伏泉麾下的一应文武,知道这消息后,一边大赞黄忠的名将之风,另一边也就是拍伏泉这个上官的马屁,重复着伏泉是什么“本朝霍耿”的名将说辞而已。
说实话,这些话伏泉来到此世,听得够多了,但心里面也在嘀咕他们不会换个说辞的同时,也还是对于这些恭维忍不住的喜欢。
只是,高兴还没有多久,当右扶风的来信传来允吾县时,彻底将伏泉的好心情,给打碎了。
“啪!”
允吾县县署大堂里,伏泉重重拍案怒道:“三辅之地,竟有贼人劫掠朝廷要犯,真胆大妄为!胆大妄为……”
堂下一应凉州文武,眼见伏泉发怒,皆低头不语,不敢出声。张玄对伏泉的劝兵之语,不少人都有所耳闻,深知此事关系重大,内中肯定别有阴谋的他们,自是明白伏泉动怒的原因,毕竟这事情一旦经过有心人传播,那可就说不清楚了。
想想看,若是京师雒阳的皇帝和百官公卿知道,原本劝诫伏泉带兵清君侧的张玄,竟然在押运途中,被人劫持而走,那该是什么样的心情?
且不说百官公卿和皇帝,对于手握重兵的伏泉传出清君侧谣言时,就已经有所警惕了。毕竟,在这件事情之前,朝廷里也传出伏泉和韩遂私下之间联系密切,伏泉在凉州刺史的任上,有明确的养贼自重的嫌疑,在加上现在传言说他要清君侧,这消息也是可信度极高。
若是张玄没死,安然送回廷尉受审,这事情就不需要怀疑了,现在就是连伏泉准备要靠着张玄自保,向朝廷证明自己清白的人证,都被劫持,这无疑就让他们对于伏泉更加怀疑了。
本来,在他们眼里,一旦张玄送入廷尉,以大汉廷尉的手段,他就是想说谎,也不会给他机会,到时候一经查证,自然就知道这事情是张玄故意为之,还是伏泉早有预谋。
这样的话,关于伏泉是忠是奸的问题,也是一眼可明,现在,连张玄这个事件源头都没了,原本就深处流言旋涡的伏泉,自然就更加危险了。
就算是皇帝以前再信任伏泉,现在经过连番变故,也不敢说他会毫无保留的信任伏泉了,更不会像是现在这样放任伏泉掌握凉州重兵戍边,虽然现在凉州叛乱未定,临阵换将满朝诸公不会犯此大忌,但起码要加以限制才是。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远在京师的百官公卿,知道张玄被劫后,皆是对伏泉狐疑不已,若非此刻凉州战事已到关键时候,汉军正在金城郡和叛军对持,否则,恐怕早有无数人会提议朝廷,将伏泉从凉州调出,分开他和麾下兵马的联系了。
朝中群臣如此,宫内的皇帝刘宏,也同样得到消息后,不得安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