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皇戚 >

第355部分

汉末皇戚-第355部分

小说: 汉末皇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前来以传道为名,宣传“致太平”,“财产共有、自食其力”以及“平均主义、平等理想”的思想,对于颍川郡这个无地百姓日多的地方,自然极其受基层百姓追捧。

    太平道在豫州扎根十余年,颍川郡又是豫州的精华之所在,并且在这十余年间,太平道明为传教,其实实际上却是在用洗脑语言,恶意灌输推翻大汉,打倒剥削百姓的世家豪强的信念,年复一年的洗脑下,也就造成了这些看着贫弱的百姓,内心里却是有多么大的仇恨意志,这种意志,足以使得他们面临危险而不惧,即使拼命也要和汉军同归于尽,因为他们的思想里,只有打败了汉军,才能让和他们一起加入太平道的亲属们过上更好的日子。

    某种程度上说,这些太平道的泥腿子信徒,在思想意志上,完全和后世那各种强制灌输政治思想理念的天朝战士有的一比。而这些被洗脑的太平道狂热信徒,面对装备和自己差不多,甚至还不如自己的汉军,在用人命一命抵一命的疯狂战斗下,汉军能抵挡得住黄巾蛾贼的进攻,那就怪了。

    望着前方城下一眼看不到头,蔓延十数里的黄巾蛾贼,朱儁一脸悲怆,牙齿紧咬,若是自己有足够的兵马,真恨不得将这些黄巾蛾贼,全部处死。

    想到当时与波才大战时,自己麾下仅有兵两万,而对手的兵马却是他的数倍,如果算上那些老弱妇孺,恐怕其众已经超过他的十倍。然而人数多还不算什么,朱儁经历过以少胜多的平乱战事不少,可是这次却完全不同。

    大战时,那些黄巾蛾贼的披甲士足有四五万人,并且其中持有汉军弩具者亦不在少数,仅在装备一项上就不弱于汉军,甚至因为人数优势,有着几大武库的帮助,对手的远程火力就已经超过自己。且对手虽然不如以边军,以及京都五校士,和天下各地抽调的精壮组成训练的汉军精锐,然而其本就是被太平道洗脑的狂热信徒,而且军中皆为父子兄弟、同乡邻人,所谓“父兄歼殪,子弟群起”,真的是殊不畏死,杀一人而引众怒,与汉军不死不休。

    汉军人少,黄巾蛾贼势众,朱儁又轻敌冒进,身后无任何援军,纵然汉军精锐,但是他们本就人少,死一人则败局希望很大。而黄巾蛾贼,手中为了更好的生活,被洗脑的信徒炮灰众多,只要武器足够,他们完全可以轻而易举的再拉出一支同样规模的军队,用蚂蚁吞象的法子和汉军死磨,所以朱儁这第一次和黄巾大战的战斗结果可想而知了。

    在己方伤亡近半,而黄巾蛾贼也只是才死了自己一倍有余的数量时,朱儁发挥出了他名将的本色,下令全军撤退,退守长社,毕竟再坚持下去最终的结果也只能被黄巾蛾贼磨死,不如撤退。

    不过,纵然精锐的汉军有序撤退,没有出现崩溃的情况,也没有让追击的黄巾蛾贼有太多的机会可钻,可是黄巾蛾贼缴获的汉军弩具,也还是让朱儁部在撤退时,付出了不小的伤亡代价。

    以至于当朱儁退到长社以后,清点麾下兵马时,原本出征的两万余汉军兵卒,也只剩下七千余人,且身上多有外伤,真是损失惨重,而且这一战,也让朱儁从一寒门小吏,到封侯大吏的在大汉积累的名望,彻底丢了,除非他能在之后的平乱过程中,能够有奇功抵消,否则他的仕途令人堪忧。

    “哎!亦不知皇甫中郎何时赶来,不然今日之局势,危矣!”

    虽然已经击败了几次黄巾蛾贼的进攻,但是朱儁望着城下似乎数量并未减少的黄巾蛾贼,依旧是担心不已。因为他知道,如果再无援军,这长社小城,自己在几番守城之后,所剩下的四千余兵马,是绝对防御不住那十余万黄巾蛾贼进攻的。

    这边朱儁望着城外,一脸悲怆,而城外的黄巾蛾贼阵营,上至黄巾渠帅,下至普通贼寇,却都是一脸兴奋,原因很简单,自然是他们已经将汉朝的名将朱儁打败,并且围困了。

    想来只要再过几日,等他们拼光了城内的汉军守城兵卒,这长社城也就要被他们拿下了,而那汉朝名将朱儁,也要被他们授首了,他们可不信,被自己十余万人围困的朱儁,还能逃出长社。

    黄巾蛾贼阵中,渠帅波才一脸傲然的望着城头弱小的汉军笑道:“朱公伟老匹夫不过如此,数日之内,必破之!”随后,他又对身边的一众太平道信徒喊道:“二三子,大贤良师有言,大汉必亡,天下必太平,望尔等共勉,先灭城内朱公伟此獠!”

    “灭汉!”

    “致太平!”

    “灭汉!”

    “致太平!”

    ……

    一时间,城外各种喊声此起彼伏,在让无数太平道的信徒兴奋的同时,也让长社城头的汉军,脸上忧色更甚。

    听着耳边的喊声,波才一脸得意,暗道自己这计策,应该会让接下来攻占长社,打败汉军,营造出机会才是。

    波才少时贫穷,流浪天下,后因机缘,为张角收留,细心培养,至今,可以说他是太平道中数得着的知兵之人。他年约三十余岁,身量中等,面貌平凡,与那些世族豪强子弟相比,无甚出彩之处,可谓是真的不能再真的泥腿子。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仪表一般、出身低下的人,却可以一战击败名将朱儁,令大汉国朝堂上下谈之色变,虽然这其中有很多原因,但也不能掩盖波才自身的能力,如果换了其他人,即使有那么多的原因,恐怕也不一定能够击败朱儁这大汉名将。

    喊声过后,波才又令麾下兵马,继续攻城,顷刻间,在一阵又一阵急促的牛角号和擂鼓声中,黄巾贼寇如同蚂蚁般,攻向了长社城。

    长社城本就是小城,又地处中原,难有战事,自然不会有护城河。而且,波才一直是本着速战速决,然后狭大胜之势,与皇甫嵩决战的意图,因此,他毫不犹豫的继续令各部从四面攻城。

    至于波才学过的兵法中所记载的“围三缺一”,波才却是根本不准备使用,对他而言,那样太花费时间,而且这样也会让汉军节约兵力,对他攻城力度也更大。而且,对于汉朝的恨意,让他根本就不想要汉军的俘虏,而且汉军在朱儁手下,也不可能投降,不如直接死磕,反正以人数的优势,汉军根本不可能守得住长社城。

    遥遥望着紧紧关闭大门的长社县城,以及城墙上战战兢兢的汉兵,波才心中极是畅快,恨不得仰天长啸几声,今日,又将是他人生里继打败朱儁之后,再一次的巅峰,因为,他将把朱儁这汉军名将,斩首成名。

    激烈的号角声中,看着城外密密麻麻的黄巾蛾贼,无数汉军兵卒满脸绝望,他们自己也都不清楚这长社城,自己到底能不能守住。

    黑云压城城欲摧,进攻的牛角号剧烈的响彻着,激昂而绵长,而那黄巾蛾贼的擂鼓声,每一下的的撞击,都对于汉军的兵卒来说,是死神的召唤。

    黑云压城城欲摧,进攻的牛角号剧烈的响彻着,激昂而绵长,而那黄巾蛾贼的擂鼓声,每一下的的撞击,都对于汉军的兵卒来说,是死神的召唤。

 第五百二十二章 小城望援唯死战

    长社城下,辽远广阔的旷野上,只见得无数着黄巾的兵卒,呼喊着口号,潮水一般的涌向长社城门。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

    在充满气势的口号声中,黄巾蛾贼声音激烈,不过他们攻城的阵势却是极为松散,他们本就不是职业兵卒,多数都是生活贫困的穷苦人,自愿造反,少数人却是家园被毁,然后被那些造反的黄巾蛾贼逼迫,强行拉入军中的。否则,如果他们不跟着黄巾贼一起造反的话,等待他们的下场,也只有死而已。

    自然,此番进攻长社城,波才也不能指望他们能够和职业精兵一样,有什么标准的攻城阵型,只要他们能手持兵器,扛着临时打造的简易云梯登城就行。至于这其中有什么伤亡,却不是波才会去考虑的,因为这些攻城的黄巾贼,其实本来就是他用来消耗的炮灰而已。

    如果在长社城上空,就会看到,此刻攻城的数万黄巾贼寇,多数其实都未披甲,只有少数人会披着各种凌乱的披甲或者零散的汉军铁甲。

    那些未披甲的黄巾贼寇,衣着都是花花绿绿的,手中的兵器也是五花八门,甚至还有手持农具呼喝者,别说与长社城内,武装到牙齿的汉军相比,就算与黄巾军后方,波才身旁的数万铁甲甲披身的同伴相比,也是远远不如。

    毫无疑问,他们将是炮灰,用于消耗汉军弩箭,同时为跟进的手持弓弩的同伴创造良机,不断消耗城头汉军的有生力量,当然,如果可以的话,波才也希望那些被当做炮灰的黄巾兵卒,可以登上城头,和汉军死磕。

    只是,即使汉军刚刚打败,但是在战力上,也不是他麾下的黄巾兵卒可以抵抗的。更何况,汉军守城时,他们手中的弩具威力巨大,波才缴获汉军的武库后,和汉军对战时也见识到了那些弩具的威力,自然也不信这些衣甲不全的炮灰兵卒能真的攻上长社城头了。

    也因此,波才这几次的攻城,也都没有命令他麾下最精锐的,完全是缴获了汉军武库而全副武装的黄巾信徒攻城,而是一次又一次的用炮灰去消耗汉军。他的目的也很简单,一方面将保存自己的精锐,另一方面就是寄希望于在这些炮灰吸引汉军箭矢的时候,己方所缴获的汉军弩具,可以趁此机会去消耗城头的汉军。

    反正,对于波才而言,他才不会那么傻,用自己的精锐去火拼汉军,即使对方有一个汉军的名将,但也不值得他去死磕。除非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否则,波才都不会轻易用自己的精锐去送命,因为他们这些作乱的太平道信徒,和汉军不同,汉军可以源源不断的从各地征召兵卒,而他们,却其实是根本没有援军,自作乱以后,就意味着他们没有任何退路,只能依靠自己去生存,他们也只有灭了大汉才会有出路。

    前面被派遣去送死的黄巾蛾贼们,虽然明知自己如此做是必死,但是他们并不畏惧,反而他们冲锋的士气却是十分很高,同时,他们人人脸色,望着长社城头,也都是一脸决然之色。

    这些人都是无地流民或者贫民,眼看就要活不下去的时候,太平道给了他们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他们自然要珍惜和反抗。

    “蛾贼攻城,黄巾蛾贼攻城……”长社城头,有汉军士卒眼见叛军将近,立即扯着嗓子喊道,引得城头一阵骚动,诸人惶恐不安。

    “住口!再有大喊喧哗者,吾必斩斩!”朱儁毫不犹豫的喝斥者,之后望着城外叛军,振奋鼓舞道:“黄巾蛾贼,蝼蚁之辈也!皇甫中郎援军将至,诸君,封侯拜相,就在今日,努力共功名!”

    说完,朱儁又面相向城外大喝道:“擂鼓!死战!”

    “死战!死战!”

    “汉军威武!”

    “死战!死战!”

    “汉军威武!”

    “死战!死战!”

    “汉军威武!”

    ……

    惊雷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