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皇戚-第1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听到贾成说自己被举为孝廉,贾诩面色微讶,惊呼了一声,随即眼波流转,细细思索起来。
心中无限思绪,贾诩第一时间排除了他的家乡武威郡举他为孝廉,因为武威郡地处边郡,汉民人口稀少,只有不到十万人口,按照汉律,应该两年才有一个孝廉名额,去岁已经举过,根本不可能再有名额举他为孝廉。另外一点就是,虽然他贾家是本地豪族,更是前汉名相文豪贾谊的后裔,但武威地处北疆,不仅猛士如云,而且经过历代北疆豪强强化自身家学的缘故,可是说此时关西名士也不少,虽然可能不如关东那些士人,但是真要论起来也不是他现在就可以立即被选上的,如此这举他为孝廉的人会是谁呢?
贾诩眼神眯起,仔细猜测何人如此为之,此刻他本就狭长的双目透露出一种妖邪的魅力,仅仅只留有一条小缝,但从这小缝里却透露出一种心中有韬略,天下事尽知的睿智。
因为自小便照顾贾诩,此时在贾诩面前的贾成见贾诩模样,自然知道他在猜测何人举他为孝廉,因此贾成倒也不急,就站于贾诩面前等他回应。只是,等了小一会儿,见自己主君依旧没有回应,贾成看了眼贾诩,便欲直接公布答案。
不过,就在此时,只听贾诩一声轻问道:“可是巴郡伏府君举荐?”语气里,贾诩还有些怀疑,显然依旧不敢相信自己在两年多之前在太学结识的好友会这般帮助自己。
“正是!”贾成听后,面色更加喜悦的回道,他自然知道自家主君和伏泉有一段同窗之谊,如今谁人不知这位少年外戚名将以后前途无限,自家主君与伏泉结识,关系又密切,以后仕途必定不可限量,他如何能不欣喜?
“戾龙伏流川?”贾诩即使猜中,但得到贾成确认依旧感到意外,此刻他还是不相信这伏泉会举荐自己。
其实说起来贾诩和伏泉之间的关系虽然看似是挚友,但在贾诩眼里这个“戾龙”似乎总有一股戒备之心对他,好像看穿他一样,因此即使两人关系十分密切,可有时候却仿若一种对手一般,说不清道不明。而且还有一点,就是如果不是伏泉屡立战功,搞得事情一个比一个大,使得他在北疆也时常听到伏泉的名号,否则可能他也要忘了这个机缘巧合认识的朋友了。毕竟,要知道自从伏泉出仕了,两人之间书信交流便很少了,他都以为这段友情都已随着时间消逝从而淡了,没想到这位太学挚友竟然成为一郡太守后,还能想起自己,真是奇哉怪哉。
“想不通,想不通。”贾诩摇摇头,心里暗暗道。他自问把握人心的能力当世无双,却猜不透伏泉之意,毕竟同窗之谊说淡就淡,即使伏泉在太学推崇自己,然而如今以伏泉的战功,自己那一套韬略之术,在他面前也有些班门弄斧,可是即使这样,伏泉依旧用一个宝贵的孝廉来举荐自己,实在耐人寻味。
只是,很显然,虽然想不通,但这却并不妨碍贾诩做出他自私的选择,他决定接受,有当官的机会,谁还愿意窝在老家,每日无所事事呢?再说,他求学以后就在郡里拜访名士官宦,为的不就是攒养自己的声望,好有的机会得到郡守的青睐,举他为孝廉吗?
现在,伏泉白送他一个孝廉,他不要就是傻了,当即贾诩决定接受,入朝出仕。
第三百零三章 吾段公外孙也
且说贾诩决定接受伏泉的孝廉,入朝为官,他本就不是犹豫拖沓之人,当日告知家人,随后别过妻儿,收拾行装,次日便乘公车出发入京。
大汉立国以来,对于地方所举名士贤者都会以公车接送,以表示对这些人才的尊重和爱护。自从汉高祖十一年,刘邦下求贤诏,令从郡国推举有治国才能的“贤士大夫”,从此便开汉代察举制度的先河,之后的举孝廉、茂才等选拔官吏制度这才一一产生。
至元光元年时,汉武帝下诏“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正式确立察举制度,也就是在这一年,汉武帝又下令用朝廷车马接送被各地举荐的名士贤者到京师,以示礼遇,后来便称这种车马运输为“公车”,而用公车接送孝廉也被称为“公车举贤”,可以说在此时,能乘公车是一种莫大的荣耀,绝不是后来那些没了节操的读书人各种坑骗国家朝廷的官方车马费的自私行为。
随着姑臧城中得到消息的贾诩亲朋好友前来祝贺,在众人各种恭维声立,贾诩坐上在场许多人一生都坐不上的公车上,由着朝廷所派专门赶车的马夫驾马,带着一股青云直上的豪气,向着东方而去。
因是入朝为官,贾诩纵然平时冷静异常,此刻也是欣喜不断,可以说是走一路游玩一路,所以走得极慢。到了第五日,他和马夫两人才刚刚进入紧邻武威东边的安定郡地界,如果不是那马夫害怕误期太久引得朝廷怪罪不断催促的话,可能两人出武威郡得要十日不止。
不过,随着进入安定郡内,贾诩原本悠哉轻松的脸色却是慢慢变得阴沉了,因为到第八日时,在一片他们入雒阳行程的必需经过的官道的树林里,一群约莫四十余人的衣衫褴褛的胡人将两人马车包围,看其发饰应是境内氐人无疑,此刻他们眼神里流露的恨意和贪意依旧他们手中的利刃,显然说明了他们内心会如何对付在他们面前如同羔羊一般的两人。
“尔等异胡欲死乎?竟敢拦截朝廷公车,不怕日后性命难保乎?”那赶车的马夫哪见过这阵仗,不过毕竟也算是大汉吏员,身上有股子官气,情急之下连忙出声威喝道,希望借此逼退他们。
但是,显然对面那群氐人根本不在意这马夫所言,只听他们为首之人用着有些不流利的汉话喊道:“汉狗,事到此时还不受死?吾将尔等杀死,岂有人知谁人所为?”说完,他便和所带来其他氐人哈哈大笑起来,显然他们实施这一出是深思熟虑过的,毕竟只要他们将手脚做干净,比如把贾诩和那马夫杀了,尸体藏好,弄成失踪模样,汉朝官府哪里能够轻易找到他们这些凶手?
那边氐人首领言语一出,贾诩面前的马夫登时脸色发白,呐呐不言,显然因为没见过这阵仗,不知如何言语。而他身后坐着的贾诩,脸色虽然也不正常,但却是比那马夫镇定的多了,同时他此刻也在思索如何应对。
此刻贾诩已然明白,肯定是自己这官车引起了这些生活困苦的异胡注意,可能在自己进入安定郡时便计划谋害自己一行,索取财物。而且这群氐人选的地点非常好,十分安静,虽然是官道,但是来往汉人稀少,至于胡人,很明显他们见到这情景能不加入这群氐人的团伙,贾诩都该谢天谢地。
说安定郡内汉人稀少,胡人繁多,这确是真的,虽然这里是是汉境没错,但却是少见汉人,境内可谓遍地胡羌。其实不止这里,整个大汉西北疆土皆是如此,盖因东汉以来,因为东汉对外民族政策的缘故,从并州云中、五原,朔方、上郡至凉州北地、安定,东西二千余里,匈奴、种羌纷纷被内附安置,并擅其地。而除了这些内附的,还有自汉羌百年战争以来,在凉州叛乱被俘、降者的羌、氐后代,他们表面恭顺,内地里却依旧因为父祖缘故对汉人没有太多好感。
假如伏泉在此,定会感叹后来羌人又叛乱,乃至于后来的五胡乱华都不是没有缘由的,因为这些被征服的投降者的后代,从始至终都恨着汉人,他们能真心投降,那才真是见了鬼了。而一旦这些本就不恭顺臣服的胡人叛乱,就会变成一场民族之间战斗的导火索,那些早就恭顺臣服的胡人会因为自己同袍,又或者看到汉人虚弱可以捞一笔等等之类的缘故,从顺民变成乱民,后世的历史也早就证明了以这一点。
闲话少说,因为境内羌、氐之人繁多,所以此刻贾诩在汉境被胡人抢劫,倒也不足为怪。那边氐人首领大概也不想浪费时间了,喊道:“杀光汉狗,杀!”
氐人首领话语一出,其他氐人齐喝一声“杀”之后,便慢慢的走向马车,他们投射这阴冷的目光,握紧手中的利刃,仿佛看待死人一般看着贾诩二人。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听到原本想事情的贾诩突然沉声大喝道:“且慢,吾段公外孙也,尔等不可杀吾,吾家必厚赎之。”声音洪亮,周围之人听得一清二楚,更是惊起了树林里的一些站于树枝上的鸟儿飞起,可见这声音有多大。
这边的马夫不解贾诩之意,不知道他为何此时提自己家世,但是看到对面的氐人脸色皆是一变,都止住身形不在动弹,心中顿时明白有用,不由得心中感叹果然这些名士虚名不假,都是腹中有韬略的智谋之士。
第三百零四章 北疆何时有变
树林里一片寂静,原本就待斩杀了二人,抢了财物便离开的这四十余名氐人纷纷止住了身形动作,脸色微变,然后一齐看向他们那首领,示意接下来该如何去做。
其实不止是他们,却说此刻他们的首领也是在听了贾诩之言后,脸色阴晴不定,不知该如何抉择,杀与不杀这二人,若是杀了,后果难料,毕竟对方可是段公的后人。
而若是不杀,也是祸福不定,谁知道这两人在自己放过他们后,会不会转身便带着汉人军队来剿杀他们,毕竟这两人可坐的是汉人的官车,非官即吏,背后权势不可小觑。
段公,在凉州被提及,只能指的是一人,那便是段颎。如果说这时候因汉羌战争结束被征服定居在凉州诸地的羌、氐之人最怕的汉人是谁的话,毫无疑问便是大汉名将,“凉州三明”之一的段颎,而另外的皇甫嵩和张奂二人,在他们眼里都没有段颎那么可怕,原因就是段颎这尊杀神,杀的羌人、氐人实在是太多了,几乎每一家每一户都有亲人被段颎剿灭,可以说几乎家家户户都和段颎有仇。
当然,有仇却并不一定会恨段颎,从而报复他,当一个人因为亲人惨死产生了恨意,而时刻想着报复,直到仇人继续不断杀害族人,最终产生畏惧时,这些人即使有仇都不敢再想着报复。在段颎身上就很明显,段颎在凉州西垂事边二十余年,手上所染羌、氐之人鲜血不计其数,可以说早就变成了一座活着的令羌、氐之人丝毫不敢有任何反抗的“杀神”。
现在,贾诩搬出其为段颎后人的说辞,直接就是令这些氐人不敢有任何动作,那氐人首领也是如此。他看了眼贾诩,见他神情镇定,说话不似作伪,心中便已信了几分,待想到他们先前打探到这辆汉朝官车是从武威姑臧而来,更是确信无疑,因为那位大汉“杀神”便是武威姑臧人,两相佐证立马确定此人必是段颎外孙。
“撤!”咬了咬牙,最终那氐人首领喊了一声,自己率先离去,这段颎后人可不是好惹的,真要动了他分毫,谁知道那位“杀神”会不会带兵马灭了他满门。
见自家首领撤退,那些围着贾诩二人的氐人们顿时松了一口气,然后也如鸟兽般,受惊之下奔散离去。他们自小就是听父祖讲述段颎杀人的故事,有的还亲身经历过,都是怕极了段颎,生怕真的动了贾诩而被那位大汉名将屠灭了,自然跑得极快。
这树林里顷刻间安逸起来,因为那些氐人跑得极快,倒让驾马的马夫十分不适应,这就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