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皇戚 >

第130部分

汉末皇戚-第130部分

小说: 汉末皇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蛮人之所以会异常集结,便是这度康眼看风声已过,暗中潜回板楯蛮族里,和其他一些依旧想叛汉的板楯蛮渠帅家族里的蛮人大人物一起,想要再次劝反板楯蛮七姓贵族一起反叛汉朝所引起的。

    而之所以蛮人这次只集结,却没有任何多余的行动,也是有原因的,因为这集结的五、六千人里,真正向着度康等想继续反叛,听命行事的也只有千余蛮人而已,其他都是不想再反叛或者保持中立的蛮人渠帅贵族的兵马。

    为了在这次关乎板楯蛮又一次未来发展的议论结束前,做任何决定都不会损害蛮族人利益,所以才会有现在这般异常的兵营情况。反正如果不叛,那就和汉朝说只是蛮人游乐集会,毕竟他们没有拉旗造反,而如果反叛,这些营地的蛮军顷刻间就能用他们不离身的木盾和劲弩,组织一支义军继续肆虐巴郡。

    此刻,只听度康大喊道:“汉人前番杀吾族人数万,此仇怎能不报?”

    “报之何用?吾等叛汉时,杀汉人亦多,如今再度归汉,自然放下恩怨,岂可再叛?”龚苏一力帮助了板楯蛮降汉,怎么能让度康如此破坏,当即回道。

    “龚世伯,莫忘了汝乃何人?罗战前番重伤,至今卧榻不起,而吾蛮人饱受汉朝欺凌,困苦不堪,岂可如此降汉?”

    “吾何人?”龚苏听这晚辈竟然如此顶撞自己,当即怒道:“汉朝有民千万,吾蛮人有几何?此时不降,等举族而灭乎?”

    看着对面的度康不断挑唆蛮人反叛,龚苏心中愤慨难平,本来他招降了族人,又与伏泉立下誓约,降服汉朝,没想到这个当时闻讯逃走的度康这时候又回来搅局了,这才有现在的局面。

    龚苏知道在前番板楯蛮反叛后,族中有不少贵族因为汉人郡兵羸弱,加之抢掠了不少财物,已然改变了前番叛乱的心思,纷纷有了这天下汉人皇帝可坐得,他们蛮人难道就不能得到的念头?就算不能得这天下,一个益州或者一个巴郡让他们坐坐也无妨,而这度康便是其一,他所谓的为族人复仇的借口只是他为了实现他想法的借口而已。

    帐内一下子因为龚苏的愤怒而变得安静,就连度康也沉静下来,毕竟以龚苏的名望和辈分,他还真得对他无法可制。

    突然,帐外传来一阵脚步声,接着便见一兵士跑入帐内道:“诸位大人,营外汉朝使者求见,其自称巴郡太守下五官掾。”

    一语而出,众人皆惊,面面相觑,他们对于汉人的官职不甚了解,当然不知道五官掾是什么职位,但是巴郡太守他们可不会不知道,正是那个连番击败蛮人军队的“戾龙”伏泉,他怎么会来了?难道他早就知道蛮人有异动,正带兵前来吗?

    转瞬之间,一个个不好的想法出现在他们脑海里,此时他们营地就数千人马,如果伏泉点齐了数万汉军杀到,他们该如何是好?反叛的心中大恐,而未想反叛的人则在考虑如何洗清自己的嫌疑,毕竟他们也是带人聚集的,很难说清他们心里是不是有异常想法。

    在场之中,唯有一人镇定如初,那就是龚苏,即使那个一直叫嚣着叛汉的度康,此刻也不像先前那般张狂了。只见度康一改原先神色,眼神突然惊恐万分,显然不敢相信伏泉能那么快得到消息,不是说他还在江州县吗?怎么会突然来了阆中县呢?难道他已经听到消息带兵前来了吗?

    如果秦宓此时进了营帐,看见各色表情的众位蛮人渠帅首领,心里一定非常得意,因为他是故意抬出伏泉的名号的,就是为了提前吓唬这些蛮人,有了伏泉前面两番击败蛮人的战绩,这些蛮人首领自然对伏泉名号惊恐不已。他提前报出让这些蛮人知道,就是为了先震惊一下蛮人,为自己接下来的谈判提供有利的先决条件。

    不然,刚才在蛮人营地前,秦宓就直接说“大汉天使来见板楯蛮渠帅首领”了,根本不会提伏泉的名号。

    龚苏双目四下扫视这帐内的板楯蛮七姓渠帅贵族,随后目光定在面露惊色的度康脸上道:“伏太守此时来人,定是亲至,巴郡大军已然离此不远,汝还有何言?若叛,速逃也,板楯七姓不弑同族,若汉朝大军一至,汝岂有活路乎?”

    本来希望度康就此罢手,不再想那不该想的事情,只是龚苏想错了,人一旦疯狂了,就不会再改变初衷。只见度康强壮镇定道:“吾大军聚集不过数日,伏泉如何知晓?定是汉人使诈,诸位必不能信。”

    “哼!”龚苏冷哼一声,暗道这疯子死不悔改,还在嘴硬。蛮人就十余万人,如何能与汉朝相拼?更何况如今刚刚盟誓臣服,族人有多少会愿意再叛的?如今在这里聚集的都是个渠帅的心腹,当然受指挥聚集了,但若是真的再叛汉,估计这些心腹也有人不情愿了,毕竟难得安稳下来,继续享受以前的低税赋生活,有多少会再愿意提着脑袋去和强大的汉朝死磕?

    “令汉朝天使入帐。”

    秦宓走进蛮人的中帐后,目光有意的将帐内的一众蛮人扫视一遍,然后向众人行了一礼道:“巴郡五官掾秦子敕见过诸位渠帅。”

    龚苏看着面前这年轻人感到惊奇,问道:“不知先生此来所为何事?”旁人不知五官掾是何职位,他熟知汉学如何不知,那是非一郡太守的心腹不可当的官职,如今伏泉让这个年轻人做这官,怎么不让他惊奇?这年轻人到底有何能力?

    “伏太守听闻板楯蛮内乱,心中焦急,恐生祸事,特率大军万余前来助阵。”秦宓道。

    汉军来了?

    怎么会这么快?

    他们难道是天兵吗?

    ……

    中帐里,随着秦宓那似乎随意透出来的一语信息,顿时陷入了平静,不少蛮人渠帅心中震惊,暗道汉人来的如此之快,真让他们措不及防,难道那伏泉有未卜先知之能,真的早就知道他们要反叛吗?

 第二百二十六章 局势应对

    空气似乎在凝固,帐中的蛮人渠帅首领纷纷对秦宓话里所透露的信息十分在意,有的窃喜,有的不甘,有的面瘫,各色表情,纷纷上演。

    度康眼见局势似乎对己不利,对秦宓大喝道:“汉人休得张狂,口说非实,可有人证汉军已至?况汉军纵有十万兵至,吾板楯蛮族亦不怕也!”谈判要的就是一个气势,度康虽然没学过汉家的纵横学术,但是这谈判也就类似于邻里吵架,靠得就是气势,没了气势,纵然是你再有理有据,也是比不过人家有气势的。

    秦宓看了眼面前这年轻蛮将,行礼问道:“敢问足下何人?”

    “蛮人度康,见过秦先生。”

    “度渠帅何以敢言此,莫非板楯蛮有异心乎?若如此,敢问诸位渠帅,板楯蛮置汉蛮盟约于何地?”

    龚苏连忙回复道:“先生慎言,板楯蛮与汉皆友邻也,数番盟誓,岂会轻易背盟?”

    “余亦以为然,板楯蛮大汉之柱也,岂会如此。”秦宓顺着话题,点头回应道。

    “是也,今日尊使前来,吾等不知礼数,未能出营相迎,希尊试见谅。”龚苏言语恭敬的回道。

    其实刚才龚苏本想亲自率人出帐相迎,毕竟他心中一直赞同降汉的,可是帐内众蛮人渠帅首领多数都在观望。即使是亲汉的渠帅,也不敢趁这时候出营。因为谁知道帐内有多少人是真的亲汉,还是在假亲汉,如果汉朝这次压制不住蛮族内部,他们这些随龚苏出营迎汉的人第一个会被报复,此时的这些蛮人贵族很多中立的都在降与叛之间徘徊不定。

    正是因为如此,龚苏也不敢轻易出营,否则谁知道自己不在这段时间里,中帐里会出什么事情。度康一看就是铁了心要叛汉,如果他不在的时候,度康再次蛊惑,哪怕只是短短的时候都有可能出现意外,所以他并没有带人远迎,因为他要监视这些心怀叵测的蛮人首领的动静。

    见另一蛮人渠帅如此守礼,秦宓心里不由对他好感颇多,笑道:“足下多虑了,汉与蛮人如同一家,亲如兄弟,岂会怪罪?”顿了一顿,秦宓思及一事,连忙问道:“不知足下谁人?可否告知?”

    “鄙人龚苏,见过秦五官掾。”龚苏行礼回道。

    秦宓眼色一怔,明白这人便是自己要找的人,脸色笑意道:“宓见过先生。”一边说着,秦宓一边思索怎么才能和这位亲汉密谈一番,蛮人内部到底出了何事,为何才刚刚盟誓月余左右,便又有异常。

    只是还未想到办法,那边度康却又说道:“汉使来自若无它事,便请离去,此乃吾板楯蛮之事,与汉使无关。”度康深知此时他如果要成事,必须不能让秦宓久待蛮人营地,否则,也不用秦宓言语,那些渠帅首领肯定大部分会支持汉朝,毕竟汉人使者都可以什么都不怕的在你的营地里游走,本身已经说明蛮人不如汉人,或者说汉人不怕蛮人。蛮人士兵可以不怕死,但这些蛮人渠帅贵族却不能,因此只要到时候秦宓四处言语,有多少蛮人会改变立场效忠谁也不知道。

    “度渠帅所言大错,蛮人之事如何与汉无关?蛮人乃汉民,数代臣服于大汉,吾身为汉使,自可助蛮人处理事情,岂会无关?”秦宓正声回道,随后顿了顿问道:“不知诸位渠帅首领今日所议何事?莫非与营地数千蛮兵齐聚有关?”

    “无关、无关!”

    “今日族内聚会,并无此事!”

    ……

    一瞬间,在秦宓近乎逼宫的言语下,中帐里的一些板楯蛮渠帅连忙否认他们想法,同时避开回答今日议论的事情经过和原因。开玩笑,汉人都来了,好反叛什么?凭白惹得一身骚而已。

    只有像度康这些死也要反叛的板楯蛮人并未言语,而那被反问的度康,此刻却未出言,他被秦宓突然的转折逼问弄的毫无办法,此刻他都没有掌握中帐里的大部分渠帅贵族的支持,哪能轻易挑明,此时行事对他不利。

    “如此便好!”秦宓颔首,眼神淡淡扫视着周围蛮人渠帅首领笑道。

    接下来便是一番客套,随后秦宓言明他奉伏泉命令,前来调查板楯蛮此次聚集之事缘由,同时言语里重点说道,板楯蛮人不散,他就不走的带着威胁的谎言。

    不过,谎言虽然是谎言,但对此刻根本没渠道证实的蛮人渠帅首领而言,他们肯定是半信半疑了,所以他们专门安排了一间不错的营帐,供秦宓休息。当然,安排人必要的监视是少不了的,谁都不会完全相信别人的片面之词,特别是在这种关乎生死存亡的事情。

    暗地里,这些渠帅则是派人不断打探汉人军队的消息,此刻只要确认汉人真的有大军前来,他们会毫不犹豫的随龚苏臣服汉朝,至于那度康,该继续逃匿就继续逃匿吧。当然了,如果度康等人也宣布不再造反,这些人也会想办法收匿他们的,毕竟同出一族,像度康还是板楯七姓一员,他们怎么可能不管自己族人死活,像前番度康等人遁逃,不也是这些渠帅头领暗中帮助所致。

    可是,不止是蛮人渠帅首领在做其他事情,被监视的秦宓也并没有完全就真的在蛮人安排的帐篷里休息了。他主动派人告知龚苏,说是伏太守有口信交给他,希望他前来,那些蛮人自然不敢不让龚苏去秦宓营帐,毕竟有伏泉的名义,真要汉兵到了,他们还得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